银行无息贷款会不会是“坑”?为什么?
觉得你完全是多虑了!
银行的诚信体系,你都去怀疑,那你在经济生活中还有什么可追求的。
我们承认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银行个别工作人员为了某种目的采用欺骗方法达到个人目的”这种现象,但是,对于每天发生海量业务的银行来说,这些“违法行为”毕竟是太少太少了!
首先
我国在一些特殊的时期,会推出一些专项(专向)的“支持/扶贫/优惠”信贷政策,比如“再就业贷款”、“文化产业贷款”等等,通过银行信贷体系的做法主要体现在利率的”减免“等优惠措施上。
你之前已经尝过一回”甜头”从中受益了,不宜因为最后一次的返还利息还没有支付而怀疑其真实性啊。
再者
银行的“政策利息返还”是需要一定时间去跑流程的,如果你对最后一次的利息返还有疑问,大可以去和那主任咨询一下。
银行任何时候的放贷在当前管理严格背景下,都是极为小心的,即要达到一定的贷款规模以盈利,又要严控风险,故对于客户的选择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之所以选择叫你“帮助完成任务”,我想一定是以为你的履约情况很好,在该银行属于优质客户。银行的主任,从绝大多数心理学角度考虑,不会因为“15万元的额度”去对你进行欺骗吧!
退一万步说
这种欺骗,即便有可能,充其量是“政策已经没有了,仍以免息借口叫你贷款,实际以后没有返还”,那么你想,去去15万元额度,主任为此失去你这个优质客户,他值得么?
“为什么”分析完了,大致说下对你可以“怎么办”的建议:
1、去轻描淡写找该银行主任,咨询最后一次的“政策返还利息”还有希望没有?有无返还的时间预股?
2、咨询将要申贷的15万元额度,是”基于何种政策的优惠“,后可自行在网上搜索,一般此类优惠,都是可以在“政策出台主体”官方网站可以找到的,这样的话,找到就放心了。
3、那么即便有怀疑的话,当前的低利率时期,加之又是主任找你的,当不会给你核定一个高利率,现在是银行利率在法定范围内可自由浮动的政策哦。所以,如果你也是需要资金的话,就“给他一个面子”吧。
银行无息贷款会不会是“坑”?为什么?
按照你的说法,这个无息贷款应该不会是坑。
第一,你自己已经在17年的时候享受过这样的特惠业务,确实给返还了利息,就证明这样的无息贷款业务是真实存在的,不是骗人、坑人的。
第二,你老公的贷款利息还没有返,你需要去追问一下银行是什么原因,如果理由合理的话应该问题也不大。另外你还要翻一下你老公的这一笔贷款合同,看看合同上面是否约定了利息返还的条款,只要合同有相关条款,就不用怕银行会赖账。
第三,像这种无息贷款不是人人都可以办理的,对于贷款人的资质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对于银行来说也肯定更倾向于贷给有良好信贷记录的人。这家银行对你算是知根知底的,所以对于这种特殊贷款,与其贷给一个未知风险的新客户,不如贷给你或你的家人来得更保险。
第四,如果你打算要这笔贷款的话,一定要好好检查贷款合同的条款,一定要明确利息返还的相关约定。合同这种事不能因为是熟人就疏忽了。银行是按照合同办事的,法院是按照合同做判决执行的,只要你看好合同,如果银行敢不认账,直接起诉,一告一个准,不用担心。
但是注意哦,如果银行只是口头跟你说有返还,不在合同上约定的话,那么银行是有违约风险的,这种时候如果不是很需要贷款的话就没必要去贷款了。
银行无息贷款会不会是“坑”?为什么?
你这个问题让人看的是一头雾水。
1、“给我办了,一年后银行通知你还款才可以还,还完本金过了1个月利息就给我返回来了”。
你是说这是一笔一年期借款,借款到期次月后,银行把这一年的利息还给你吗?
首先,这种情况在商业银行的正常产品里面不存在。其次,即使有一些政策性产品是免息的,但你所说的这种免息方式确实很奇怪。
你比如说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免息,由国家补助利息;或者说银行把从你这边少收的利息从国家那边要回来。但这类贷款的都是补助性质的。
既然是补助性质的,这个补助利息就不会让你在借款期间支付,否则还叫什么补助啊?你最困难的时候让你付息;你都没事了,银行再把利息退给你。这么个补助法没有意义啊?起不到补助的作用。
所以你这个问题得重新描述才能得到有意义的回答。
2、“2017年银行的让我办无息贷款10万元”。
建议你至少要跟银行问一下这个产品叫什么名字,不能太糊里糊涂。否则你想让人帮,别人都无从下手。
好在这是你从银行拿到钱,而不是你把钱借给别人。所以总的来说至少资金风险不大。
其实这个金额还是比较高的。你借钱还钱天经地义,而且按照你的描述,似乎利息也不高——因为你没有异议,那么从资金这个资源的角度来看,你是受益方。你要担心的不是资金风险;你要担心的是不是配合别人套取了政策性的补助资金。
3、“让我们帮忙完成任务”
也许有地方有“扶贫贷款”的硬性任务。这事各地方有各地方的特点,具体怎么样外人不好评价。
但从常识上来判断,这种补助性质的贷款应该跟第一点说的一样,需要直接补贴在利息上,而不是事后找补。
所以,你们有可能是在配合他们先完成补助资金的投放任务,然后他们拿着你们的利息炒股或者做什么事情去了。等一年后国家把补贴利息打回来,他们再把利息还给你。
换句话说,你们跟国家申请了10万元的补助贷款,业务员跟你申请了10万元利息的贷款。一年后你还国家本金,业务员还你们利息。2笔贷款。
你们没有资金风险,但是有合规风险。某种程度上讲,其实更麻烦。
你问题的信息不全。以上纯属猜测,冒犯勿怪。
银行无息贷款会不会是“坑”?为什么?
无息贷款主要是为了鼓励特定的行业产业或者特定项目,一般是农业项目等,是非常大的惠民政策。
无息贷款可能会有抵押,也可能会有亲友承担连带责任等保证方式,这都是最基本的银行风控措施。任何贷款都需要偿还,如果认为自己还不上或者还不上的风险非常大,就不要贷款。
银行无息贷款会不会是“坑”?为什么?
只要国家批准的正规的无息贷款就不是坑!
首先你要搞明白所谓的无息贷款,只是贷款者不付利息,而是国家和政府在帮你付“利息”。国家和政府为了鼓励创业和支持贫困人员投资项目,就会让银行推出一些无息贷款项目,这些无息贷款项目,基本上都是国家会给一些补贴给银行,银行贷出去的越多,获得的国家补贴也越多,这些补贴就相当于利息。银行可不会干没有好处的贷款的!
现在社会上的无息贷款,一般是要求创业的,或者有经营的,比如会要求你没有工作,有营业执照,还有大学生毕业创业扶持贷款等等!主要有两类机构在做,一类是银行,银行推出无息贷款,国家给予一定的补贴;一类是各地人社局下面的就业机构推出的无息贷款!不过无论是哪一种,都有严格的条件的!
建议你看看贷款合同,看合同怎么规定的返还利息,只要是正规贷款合同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如果你实在不放心,给你的建议是,你说第一次贷款还完本息后一个月利息就返给你了。那么按说第二次贷款还完本息一个月,也应该返给你利息!你就等到一个月的时候,如果返给你,就应该不是坑。
银行无息贷款会不会是“坑”?为什么?
银行主任(现在叫行长)来回答吧。一下的话我把他还原成非专业的描述。
首先除特定群体外(极少数)银行没有无息贷款。因为资金占用是要有成本的,也就是说银行借出去的钱是银行借来的(就是存款),银行借来的钱是要付利息的(存款利率)。所以。。。。。
但是你的这种情况是有的,其实很简单,银行有任务,经营性及政策性任务。
经营性举例:
网点有贷款任务,需要季末发放100万。如未完成任务,倒扣或者奖金打折。也就是说,你如果只发放90万,可能网点奖金损失100元,还会让上面觉得你工作能力有问题。怎么办呢,发现你可以贷10万,利息是100元。那你是银行网点主任怎么办呢?我拿奖金堵住贷款利息。最后网点奖金也是少了100,但是我们100%完成任务了。如果万一利息不到100,我还能整挣点。即使利息是110元,我最多多损失10元,我用10元成本换来能力突出,也合算那。
政策性举例:
网点有房地产贷款业务也有小微企业贷款(或者个人经营消费贷)业务,但是有要求,我房地产额度是小微贷款的20呗。如果现在小微贷余额100万,我能放2000万房地产贷,可现在有个项目需要2200万贷款,你是主任怎么办?让你帮忙贷款10万,利息100元。新增200万房地产贷款。我跟房地产企业一说,他们多拿100元补利息,就可以获得200万的贷款,大家都达成了目的。房地产企业多贷款,我完成业绩,获得一个房地产企业资源(后续个人房贷,分期,客户等),你获得免息贷款。我又在领导面前露脸了。
也就是说你这种情况是有的。并不是因为某个个体有特殊性,而在于你拥有贷款资质(一个人只享受一次)恰好到了网点需要达成某种目的(多半和业绩,领导工作安排对应)的特定时间,所以你贷款,省利息。我完成某项工作,双赢或者三赢。所以才是返(这个是关键)而不是直接贷款合同里没有利息。
至于返的利息,这个是需要关注的,要勤沟通。小心出现主任调走了,下一个不认账。
手机手打不易,多点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