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由总经理占百分之百股份,监事无股份,亏损后监事要负偿还责任吗?

对于这个提问,我只能说:贵司很乱!

一人公司还设置了监事。

亏损,又什么时候需要“由人来负责偿还”呢?

亏损后的“资金窟窿”弥补资金来源只有“以后年度的盈利”或者“对赌协议中规定”,除此之外,没人需要为其担责。

所以,不管贵司如何玩的,从法律层面来说,公司亏损了,如果没有人签订“与盈亏有关的(对赌)协议”,不需要任何人来为亏损担责。

公司由总经理占百分之百股份,监事无股份,亏损后监事要负偿还责任吗?

首先公司的负债应当以公司的财产清偿,公司的资产不足以抵偿债务的,那就正常进入破产程序;其次没有出现公司监事因为履行职务不当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导致资不抵债的一般监事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这个时候股东的资产跟公司财产出现混同情形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要求公司的股东也就是总经理对于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总体而言监事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很小。

公司由总经理占百分之百股份,监事无股份,亏损后监事要负偿还责任吗?

小法匠一直在法院工作,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

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题主的问题总经理占股百分之百,那应该属于有限责任公司。一般情形下公司发生亏损致使公司破产,对外尚欠的债务股东、经理、监事等都是不承担责任的,因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都是以前出资承担有限责任。但存在以下三种公司股东承担责任的情形:第一种公司实行认缴制,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未足额出资的,应该补齐出资,其实实际还是以其股份承担有限责任;第二种公司人格与股东人格混同,致使无法区分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这时财产混同的股东与公司对外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三种公司股东以担保人身份对公司债务进行担保的,股东也对担保的债务承担相应的责任。

公司由总经理占百分之百股份,监事无股份,亏损后监事要负偿还责任吗?

你达达的球,一人公司,有球上的监事

公司由总经理占百分之百股份,监事无股份,亏损后监事要负偿还责任吗?

总经理拥有公司100%的股份,属于公司股东,对公司的亏损,由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监事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承担偿还责任的。 但是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监事如果有以下行为,是要承担责任的:

第一百四十七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

第一百四十八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六)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第一百四十九条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如果由于监事存在以上行为导致公司亏损,监事需要赔偿公司。

公司由总经理占百分之百股份,监事无股份,亏损后监事要负偿还责任吗?

正常情况下,公司股东、管理层、监事都不承担公司债务的偿还责任。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独立法人,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也就是说公司以自身的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公司股东、管理层、监事不对公司债务承担偿还责任。例如,A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公司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以致资不抵债,2019年底资产总额1500万,负债总额2000万。如果公司破产清算,债权人只能获得1500万资产清算变卖获得的收益。公司剩下的债务就不用偿还了。

如果为公司借款提供担保,则需要承担连带偿还责任。不管是股东、高管还是监事,任何人为公司借款提供担保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例如,A公司向银行借款500万元,王先生为此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如果后续A公司无法偿还该借款,债权人可以要求王先生履行偿还责任。当然,王先生偿还后还可以向A公司追偿。因此,工作中,在为公司、个人等提供担保一定要慎重,以免自己陷入债务泥潭。

总之,一般情况下,公司亏损,股东、管理层、监事等都不承担偿还责任。但如果为公司借款提供担保,当公司经营不善亏损而无偿还能力时,担保人需承担偿还责任。也就是说,不为公司担保,你就不用为偿还债务。

敬请关注@知识创造价值 ,财务自由的路上,我们携手前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