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为什么说银圆就是袁大头?那其它银圆叫什么?

老百姓说的银元大多数都是指袁大头

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币的一面刻有袁世凯头像,另一面刻稻穗和“壹圆”字样。

“袁大头”银元的铸造跨度从1914年至1929年,总发行量超过7.5 亿枚,因此存世量很大,版别也较多,迄今为止,在流通银币品种中,也是流通量非常大的一种。

银元的概念上,还有一种,叫做“孙小头”。

“孙小头”是民国开国纪念币是一种银质纪念币,发行于1912至1927年。正面刻孙中山半身像,上缘为“中华民国XX年”,背面为嘉禾图围绕“壹圆”二字,有民国十五年、十六年、十八年及陵墓、地球、无年号、嘉禾等版别。

袁大头和孙小头,在民国前后的一段时间同时使用于民间,使得至今仍有大量存在于老百姓手中的现象。

老百姓为什么说银圆就是袁大头?那其它银圆叫什么?

(1)早期银元

在清代中期时,中国人开始仿外国的银元铸造银元。一种是用土法制范仿造外的银元。再有一种就是自己用土法制造一种和外国银元差不多大小,但图案却有自己特色的银元。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还在漳州铸造了漳州军饷银币。咸丰年间一些商号也铸造了供流通使用的银饼。

(2)中后期银元

最早机器铸造的银元是光绪十年(1884午)铸造的,这种银币一共有五种,上面有吉林厂平的字样,分为1两、7钱、半两、3钱、1钱。背面有“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局监制”的字样。这个时期总体可分成中央造币和地方造币厂铸造的银元两大系列,当时各地都有造币厂设立,铸造了大量的银元,而且每一个造币厂铸造的银元又不一样。

(3)民国银元

民国的银元流通最广的两种,一种是民国三年(1914年)政府规定铸造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币,单位为元,这就是日后人们十分熟悉的袁大头。另一种是1927年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停铸袁头币,而改铸有孙中山头像币即“开国纪念银币”,反面为麦穗和“壹圆”字样。1932年以后将孙中山头像放大,反面是帆船图案的船洋。除了面值1元的银元以外,还铸造了大量银辅币,分5角、2角、1角等面值,称为角洋或银角。

(4)苏区银元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发行了银元约20余种。多集中在1931~1935年的四年里,品种虽然不多,但是其中所聚集的珍品之多,恐怕是其他任何省份银币都难以比拟的。1928年5月,井冈山造币厂开始铸造银币。造币厂采用墨西哥银币版,选用成色好的白银做原料,成色高、质地纯、重量不少十七钱二分,信誉好,故深受广人民众欢迎。其中最为稀罕的有:1931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列宁像一元币、1931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马克思像一元币、1935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一元币、1931版平江县政府一元银币、1931版湖南省苏维埃一元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曾于1932年、1933年发行二角币两种,是迄今最为多见的苏区银币。

老百姓为什么说银圆就是袁大头?那其它银圆叫什么?

题主的大头是假的。银元种类很多,除了大头,还有小头,船洋,龙洋,坐人,站人,鹰洋,双柱等等。

老百姓为什么说银圆就是袁大头?那其它银圆叫什么?

建国前的货币比较混乱,不然也不会出现袁世凯都退位了袁大头还出了三年八年九年十年这几个年份了。再就是各种龙洋,宣统三年(宣三),造币总厂(造总),北洋,迪化,云南龙等等。还有国外流进来的鹰洋,站洋,坐洋等等。

图1.袁大头

图2.孙小头

图3.宣三

图4.造总

图5.鹰洋

老百姓为什么说银圆就是袁大头?那其它银圆叫什么?

老百姓统称银圆为袁大头,究其原因是银币正面有袁世凯的大头像,反面有钱币的圆字单位,再者当时发行量大,又是不贬值的硬通货,很受老百姓的欢迎,所以时间长了自然就习惯把银圆叫袁大头,还有其他的银圆有叫孙小头、龙洋、鹰洋、本洋等等叫法。

老百姓为什么说银圆就是袁大头?那其它银圆叫什么?

这个问题比较幼稚。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银元的品种繁多,一般都有百年历史了,

现在的老百姓有多少人用过银元呢? 有的甚至没有见过,所以他们怎么知道银元和袁大头的差别呢。只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影里经常出现“袁大头”银元的影像,

所以他们一般就认为银元就是“袁大头”了。

先前本人也有文章提过银元的品种,可以自己去找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