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不是公司法人、董事长、股份持有人,那么他如何控制这公司?

你们说那么多都是多余的,一句话就行:

“从股东手里取得授权”

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不是公司法人、董事长、股份持有人,那么他如何控制这公司?

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不是公司法人、董事长、股份持有人,那么他如何控制这公司?

这就叫现代企业制度。

不错,他们确实没有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也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等,但是,他们却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大股东。那么,他们如何控制公司呢?很显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际控制人,自然有属于自己在公司的那张“决策票”,因为,有些人,他原本就是创始人,就是董事长,就是真正的实际控制人,就是公司影响最大的人,因为年龄因素等,退出公司了,股权等也转让给子女了。

然而,尽管个人不再直接担任公司职务,也不持有公司股权等,他仍然可能是公司的直接控制人,原因就在于,接受他股权的人,就是他的代言人,是能够有效传递他的建议和要求的。譬如李嘉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公司的决策,无论是大儿子还是小儿子,一定不会越过他的。所以,他还是实际控制人。

实际控制人是控制,而控制不一定非要担任什么职务,关键就看对公司的影响,在公司具有什么样的号召力。

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不是公司法人、董事长、股份持有人,那么他如何控制这公司?

1、股份代持

甲通过乙来代持A公司的股份获得对A公司的控制权;甲并不明面持有A公司的股份,但是确实实际控制人。

2、VIE协议控制

比如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国内的运营实体公司的工商注册股东都是创始人本人(最近马云已经变更),但是软银、雅虎通过离岸公司获得影响公司的效果,如果不是因为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他们是可以控制阿里巴巴的,而不是现在的拿分红的股东。

3、多层股权结构控股公司股权

甲通过控制A公司来控制B公司,放大了杠杆率,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4、有限合伙控制股权法

创始人通过有限合伙的持股方式,即便只持有1.1%的股份依然牢牢控制者公司A,华为的就有点类似这种,任正非是唯一的自然人股东,持股1%,另一个股东就是工会持股平台,但是工会是没有法人地位的,还是任正非说了算的。

5、董事会控制法

掌握董事会大多数的提名权,或者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

6、AB股控制法

A类股1股拥有1个投票权,B类股1股拥有20个投票权,即便持股比例低,也可以控制公司,京东就是这种结构。

7、协议控制法

一致行动人协议,和委托投票权协议都可以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

以上7中方法每一种都可以单独使用,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搭配使用的,能起到更好的效果,最好的还是直接在股份上占有大多数,因为中国90%的公司都是小微企业,是不会设置董事会的,也不会去开股东会的,平时最看重的就是股份的多少,股份多就是老大,你就说了算,其他的方法对很多小企业并不是那么管用,因为认可度低啊,都是法盲啊,需要闹到法庭上才闹得明白,所以每一个创业者或者企业负责人,保持股份占有大多数控制权才是根本。

专注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股权设计和激励,业余爱好搏击欢迎点赞、关注咨询合作请私信

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不是公司法人、董事长、股份持有人,那么他如何控制这公司?

提到这个,最应该说的就是阿里巴巴了。我们来看,马云不是公司的法人,也不是公司的董事长,仅仅持有公司不到10%的股份,原则上是肯定不能成为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而现状我们都知道:提到阿里巴巴,就想起马云;提到马云,就想起阿里巴巴。

那马云是怎么做到的?普通公司能实施阿里这样控制公司的方法吗?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要控制一家公司,正常的情况是什么?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与发展。按照咱们国家法律的规定,就是成为大股东,选择你认为靠谱的人进董事会,当然,一般自己都是董事长了,很多问题你都有一票否决权,以此来控制一家公司。

ok,这个是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但是呢,我们的公司法给我们的自治权限是很大的,就刚刚我们的说的规定,如果公司股东协议有另外约定的,从其约定。也就说,一般情况下,你实现公司控制权的方式是刚才我们说的。但是如果你们几个股东都同意改了,那就按你们的意思来就行,我国法律并不做太多干涉。

那阿里巴巴是怎么操作的呢?现在我们可以得出,控制公司的关键就在于控制董事会。一般都是股东大会来选举股东会的,但阿里就不一样,他是用合伙人制度来控制股东会。

阿里的合伙人制度,跟我们潜意识认为的合伙企业完全是两码事。阿里的合伙人有这样几个权利:第一、拥有提名董事的权利;第二,合伙人提名的董事必须要占到董事会成员的一半,如果因为有哪个合伙人因“世界这么大、他想去看看”等任何理由离职或被辞退,合伙人随时有权任命额外的董事以确保其对半数以上董事的控制权;第三,如果你股东会不喜欢我合伙人提名的董事,想让他下岗,那没关系,这个听您的。但是呢,我合伙人可以重新任命新的临时董事,一直到下一年的股东大会;最后,董事会的成员无论什么原因撂挑子不干了,合伙人都是有权任命新的临时董事来补空缺,一直到下一年的股东大会。

简单说就一句话:不管咋样,合伙人制度都能保证董事会至少一半的人都是合伙人的,那只要你控制了这帮合伙人,肯定就控制了公司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不是公司法人、董事长、股份持有人,那么他如何控制这公司?

在现实经济体制下,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直接或间接控制该公司<A>:

一、该公司的大股东是一个法人公司<B>,这家投资公司股东的股权大于51%的自然人<C>,C可以控制A公司。

二、A公司的供应商的不可替代的主要材料或技术占比超过50%了,也可控制A公司。

三、A公司的主要客户业务量占了绝对比重后,也可控制该公司。

四、其他的专利、加盟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该公司

一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他不是公司法人、董事长、股份持有人,那么他如何控制这公司?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问得也很直接。问题的大背景是:

1、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不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不是显名控股股东,也不担任董事长等职务;

3、这个角色相当于决策于千里之外的幕后军师;

问题来了,这么一个实际控制人的角色,怎么控制公司?具体可以从两大方面考虑,一个是股权架构及“三会“架构的安排;另外一个是从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着手。

1、股权架构及“三会“架构的安排

所有的实际控制人,无论有没有显名持股、无论是不是幕后军师,都必须参与到公司的运营,真正引领公司发展的核心人物。

(1)股权结构

A.那么在初始股权架构的搭建方面,如果是传统的股权结构模式,那么控股股东一般都会是自己的配偶或近亲属(以自己能够掌控的人为佳),这个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B.还有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通过公司/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来来控制公司,穿透到最后自己是最终的实际控制人。这种方式也是比较常用且相对而言更好的方式。

C.另外,就是ab股模式,最典型的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通过一致行动人协议及不同股不同权益的约定来进行锁定。

(2)“三会”的架构设置

“三会”是指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通过公司章程的特别约定,以及“三会”各自权利的精心布局,都可以锁定控制权。因此,不要小看公司章程,它是公司的“宪法”,一切都是以公司章程的约定为先,章程没有约定才会看公司法的规定。而“三会”人员的选聘都要安插自己的心腹,就如每任统治者上台,都会更换自己人在身边,这是不无道理的。

2、公司经营管理方面也要进行精心布局

很多中小微公司都不抬注重流程化管理,流程化管理能够为公司节省不少的时间精力,提高管理效能。现在科技和互联网那么发达,多用工具进行辅助,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能随时留痕。这是额外要划重点说的。

要抓必须抓公司的收支,因此,公司的财务必须由实际控制人指定,向实际控制人负责,抓住了经济这个核心后,其他事情就好办了。其他的涉及到公章财务章的、涉及到大额支出的,都要走用章审批,所以,开篇说要尽可能使用工具也是为了能及时发现、及时反馈,不能因为流程而影响公司快速反应的速度。

运筹帷幄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每家企业,都打着创始人的烙印和气质。尤其是有一定成绩的公司。还有一点没涉及的,但是已经是渗透到企业的空气中的,就是创始人的企业文化,这个也是企业凝聚力集中、实际控制人地位巩固比较重要的一环。阿里巴巴就是如此。

财经领域的律政佳人。一起聊财经、聊法律、聊如何合法合规地挣大钱。冯仑曾说:“一件事情的性质,不是做不做,而是跟谁做。”请关注“晓君有说法”,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