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大师级别的人物?

有骄人的鉴定成绩,鉴定过文物能传之后世。

你这么问,明显是对国内目前鉴定的情况太不了解。我想说的是,收藏界没有对民间法定鉴定机构!

这里面的意思是,你无论找谁鉴定,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所以,鉴定,一定要在有“具体事务”的时候进行。也就是“利益双方一致同意xxx机构或者个人对某一物品进行鉴定”……延伸的意思是,这次鉴定结果出来,下次换了对象,还得重新鉴定!(别人卖东西给你,你2找人鉴定没问题你买下来,下次你要卖给别人,还得重新找“双方一致认可的人再鉴定”)。

非民间鉴定,如博物馆、文物局、法院另有办法。

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大师级别的人物?

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绝对算是大师级别人物。

他是容庚、商承祚的高徒,主攻青铜器和古文字,在这一领域如雷贯耳,慧眼识宝,精于学术,著作等身!

马先生的学术头衔和学术著作。学术头衔一长串,要用几百字来介绍:

他还不是那种书呆子,他在八十年代出任上海博物馆的馆长,以极高的胆识和能力,将当时不入流的上海博物馆经营得有声有色。

今天上海博物馆体系之完整、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的青铜藏品,恐怕仅次于依托周原的宝鸡博物馆。

没有他,上海博物馆绝对不可能成为殷周青铜器收藏的重镇,马先生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了不少国宝级青铜文物。

「青铜器」领域两位大师级别的人物,除了朱凤瀚,就是马承源,朱凤瀚长于理论,马承源长于实践。

总之,这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个人。

我只说一下,马先生鉴定文物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几件。上博楚竹书

1994年,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光裕教授在香港发现一批竹简,文物贩子肯定不让拍照,张光裕教授就临摹了一些摹本:

张光裕教授

然后张光裕教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马先生,马先生仅仅凭摹本,以极高的学术敏感性,立刻判断这是真货,就斥巨资买下。

后来,1995年又买入一批,一共1200多枚竹简,35000多字。

仅凭摹本就做决策,这是怎样胆魄??

因为你赶快不出手,很快就被别人买走了!花了多少钱我就不知道,我猜是没花多少钱,因为买文物你越犹豫,贩子越坐地起价,今天这是上博的无价之宝。

之后,说马先生买到「假货」的八卦、谣言、质疑漫天飞,经过碳十四和学术界陆续的研究论文发表,质疑者闭上了嘴巴。

这批竹简是秦始皇「焚书」以前的楚国文献,能校正汉儒集结的《易经》《尚书》《论语》这样经典文献,学术意义三句话也说不完,汉唐学者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今天看到了,总之这是无价之宝:

书影引自:韩义刚. (201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研究概况及文字编. (Doctoral dissertation, 吉林大学).

上博陆续在多年的时间出版了这批竹简,我不知道有没有出版完,可能还有一些在整理,

我收藏的电子文献有八本,即便后来马先生死了,主编还是「马承源」。

不是他的果断,上博也没有这个镇馆之宝:

买到这批竹简的时候,很多都像面条一样脆弱,马承源带领上海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专家,进行了完美的处理,所有到技术今天被同行广泛使用。

上博专家发表的论文《严重朽蚀饱水竹简的真空冷冻干燥研究》,当时还获得了文物局颁发的【文物科技进步一等奖】:

陈元生, 解玉林, & 罗曦芸. (1999). 严重朽蚀饱水竹简的真空冷冻干燥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 7-17.晋侯苏钟

在另一个回答中,我曾经引用过这个案例,这套编钟是西周周厉王时期晋侯的陪葬品,

是盗墓贼从山西曲沃盗走流散到香港市场的,当时在香港古董店积灰,台湾、日本藏家都不敢买:

为什么?因为因为上面的文字不是浇筑的,而是刻上去的,几万件青铜器独此一件,谁敢买?

马先生慧眼识宝,从香港买回来的。

后来,与这套编钟一套的两个小编钟在山西博物馆被发现,是盗墓贼当时没盗走的留下来的。

这样十四个编钟就完璧归赵,完整铭文也被释读出来。

晋侯苏钟的铭文记载了周厉王御驾亲征夙夷一场战争,这次战争从未出现在任何史料上。

铭文纪年信息可以修正西周的积年信息,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衔接,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重要参考。

汉代青铜蒸馏器

这是50年代农民修水利挖到的一件青铜器,当时被当做废物差点融掉,当时疯狂到什么地步。

马先生知道以后,火速从上海冶炼厂抢救回来的:

抢救回来以后他又反复的用酒做实验,发现这是汉代的蒸馏器,将中国蒸馏器和蒸馏酒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年。

发表论文是《汉代青铜蒸馏器的考古考察和实验》:

馬承源. (1992). 汉代青铜蒸馏器的考古考察和实验. 上海博物馆集刊.

前两年发现的海昏侯墓葬也出土了青铜「蒸馏器」:

商鞅方升

昨天回答问题还引用过这件文物,见证了「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两个历史大事件的文物。

今天上博撑门面的无价之宝,上博官网第一页就是它:

这件文物原来是被上海名门龚氏家族的龚心铭收藏,是他们家至死不卖的传家之宝。

文革的时候,龚家被「小将」抄家,商鞅方升被当垃圾差点丢掉了,又是马先生「慧眼识宝」,从垃圾堆中捡回来妥为保存。马先生的行为感动龚家人,文革以后将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赵兰英. (2003). 寻找历史的细节——文物专家马承源二三事. 瞭望(26), 46-47.

------------------------------------------------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细讲了,下图都是上海博物馆最精品的一部分青铜器,大部分都是马先生当馆长时期收集、购买,以及一些捐赠。

比如去年上过央视国家宝藏的「大克鼎」,及其「小克鼎、克钟、克镈」,学界称之为「克氏青铜器」

图引自:【上海博物馆】官网

------------------------------------------------------------

我前面说的马先生「著作等身」,不是马未都写的那种畅销书,而是经过同行评议的学术书籍,可以传之后世的,同行引用率高的,可以拿来当教材的著作。

我用谷歌学术比较一下「两马」的引用情况,不在一个量级,你就知道什么叫著作等身:

马承源:

马未都——最高也是39

这是「学者」和「明星」的区别:大咖在业类如雷贯耳,出了专业领域,瓜众一无所知,但经常上电视的明星,瓜众却如数家珍。

经常上电视露脸的那些人,他们的著作在学术界等于空气。

-------------------------------------------------------------

上博官网有一篇文章评价马承源,标题是:苍茫深处见胆识!艺高人胆大,有胆识!有魄力!这就是马先生,文博界的大师。

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大师级别的人物?

中艺藏文博教育文物鉴定专家团队,都是理论实战派大师级别

耿宝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

禚振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耀州窑博物馆荣誉馆长、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

胡德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著名木器鉴定专家

倪亦斌: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瓷器鉴定专家

赵连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专家

吕成龙: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秘书长、古陶瓷鉴定专家

徐 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博士研究生,著名玉器鉴定专家

张淑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杂项鉴定专家

杨丹霞: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著名书画鉴定专家

沈冬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茶叶历史专家

金 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教授、著名佛像文物鉴定专家、国学名家、禅画名家

刘建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原副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培训部原主任、著名书画鉴定专家王纪洁:中国钱币博物馆展宣部主任、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钱币鉴定专家

郭 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副院长、中国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徐文宁:南京海关口岸文物缉私退休干部、上海海关学院文物缉私客座教授、玉器鉴定专家

张蔚星: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举博物馆文物藏品鉴定顾问、书画鉴定专家一西平措: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佛像法器部负责人,佛像鉴定专家

李宗扬: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泰安文物培训中心客座教授,古陶瓷鉴定专家周学文:国家文化市场调查评估中心艺术总监、CCTV寻宝专家组成员,玉器杂项鉴定专家

李学伟:艺术市场美术馆馆长,央视《寻宝》书画鉴定专家,书画鉴定专家

王 帆:浙江省婺州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龙泉瓷器收藏家、鉴定专家

李长安:北京市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专家委员会主任、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书画鉴定专家

王培伍:北京古代钱币展览馆馆长、钱币鉴定专家

孙大为:中央美院课聘教授,中国文物鉴定与修复专家,书画艺术家

曲永建:北京多善古陶瓷工作室主持人,陶瓷研究独立学者

张庆玉: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元青花俱乐部创办人、会长,元青花鉴定专家崔 靖:中国国典书画院会员,文化部国礼文化发展委员会国礼书画院理事,中国书画院院士

刘明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史、收藏文化史研究专家

范海洋:中国民间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BTV财经频道鉴宝专家,著名瓷器杂项鉴赏家

范泽宏:中艺藏文博教育创始人/校长、文物鉴赏专家

刘寿南:江苏省收藏家协会杂项鉴定专委会鉴定专家、中艺藏文博教育副校长,著名收藏家

王连勤:中国收藏家协会古典家具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艺藏文博教育副校长,木器鉴定专家傅宋良:中国工商联古玩商会文物鉴定坐班专家、原厦门博物馆馆长,古陶瓷鉴定专家

李知宴: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古陶瓷鉴定专家

任 南:任南红山文化网创办人、红山文化古玉收藏家,鉴定专家

张 晔:北京师范大学美学硕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CETTIC艺术品岗位技能培训讲师董 宁:董陶窑陶瓷制作研究所所长、国家高级手工艺术师

张义忠:中国科技大学法律研究所所长、艺术品法律专家

程 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心理与建筑风水学教师,艺术品室内陈设与风水学讲师

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大师级别的人物?

在文物鉴定领域里国级鉴定国应是故宫的一些专家,如已故史树青先生,多次从别人误鉴中挽救出许多国宝级文物。还有瓷器鉴定大家耿宝昌先生从小在琉璃学徒,解放后进入故宫工作。現在中央有关台鉴定的顶级瓷器鉴定专家是故宫杨静荣先生。书画鉴定是故宮单国强先生和金运昌先生。这些是在中央媒体平台经常露面的专家。在上海已故上博院长汪庆正也是国级鉴定大师。在上海还有一位较为全面的大师蔡国声先生,拜读过他的汝窑鉴定文章,确实为汝窑识别提供了有力的图文佐証,是一位真才实学的鉴定大家。我亲身经历过一位大师的指点,那是在2004年湖南电视台的:艺术玩家:在长沙清水圹市博物的对面大酒店(记不住店名)举办鉴宝活动,我有幸获准参加。当时我带去的是几枚钱币,鉴定席上坐一位慈眉善目稍胖的先生,旁边还站一男一女两青年,先生从我带来的被鉴钱币中拣出一枚,說:我们到外面自然光下去看:他叫上那男青年和我来到大门外,边看实物边讲解给我听:这是一枚不可多得的清代咸丰宝福局一百外计重五两大钱,要好好收藏。:当晚艺木玩家现场播放,先生手持我被鉴钱币出镜。我才知道先生是西北大学教授:董大勇:先生。后来在:收藏:杂志和:收藏界:上都常载先生学术文章,才知先生是我国现在顶级:钱币鉴定:大师。当然还有很多我不熟悉的专家老师,只祈愿专家们讲真话不为经济左右,为我国的文物保护、发扬继承中华文化艺术多作貢献。

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大师级别的人物?

用我的实践来回答,第一次我拿万历五彩水澡魚纹大罐参加鉴定,遇到一位北京来学历史教授,他说不大像。我知道他心里沒底,教授出来捞小钱也不易,态度上接受,心理沒当回事。第二次我拿一个较小满身文字的铜带盖鼎,专家说线条太软。我知道他宁错杀一百的态度怕丢面子。第三次我拿元蓝釉白龙纹大罐,专家不相信民间有此物。此专家讲课时该元人工艺不成熟,接荐处易开裂,我元青花有此现象。经过三次我在不参加了,因为专家心理标准不坚定,易受利益影响,市场需要成长,专家也要成长,藏家也需要成长。看现在电视有明显改进和提高。不是对与错而是要说的合理令人信服。

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大师级别的人物?

我认识的大家有朱家瑨、耿宝昌、杨伯达等,我还有他们留给我的墨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