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盈利,却被大股东把持拒不分红,小股东应该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你成为大股东!

其次,深入学习公司法和财务专业知识!

公司有盈利,却被大股东把持拒不分红,小股东应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在实务中比较常见,大股东一般都会利用自己的实际控制权故意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不进行分红,使得小股东的投资目的根本无法实现。一般正常的分红流程都是需要通过股东会决议通过之后,才能进行分红。而且在股东会没有做出决议分红的情况下,那么小股东起诉要求分红也很容易被驳回诉求,除非小股东能够证明大股东滥用其控制权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才可能争取到分红。

现行《公司法》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同时规定由董事会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再由股东会行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同时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对于大股东滥用控制权侵害小股东的分红权的情况,《公司法解释四》也规定股东未提交载明具体分配方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请求公司分配利润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但违反法律规定滥用股东权利导致公司不分配利润,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除外。

而且《公司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故而大股东不分红的情况下,小股东可以救济的方式要么请求回购,要么提起诉讼要求分红。但是从实务角度来看,倘若公司有正当理由不予以分红的话,那么小股东想要维权确实比较困难。

公司有盈利,却被大股东把持拒不分红,小股东应该怎么办?

在国家对上市公司分红的制度当中,没有要求上市公司强制分红的条款,只是政策性的鼓励上市公司分红。

一般来说股份比例越高投票权越大,因此大股东如果制定不分红的半年报和年报,都会通过股东会决议的,因为散户手中的股票比例太小,投票权有限,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因此无法与大股东相抗衡。

从小股东自身来说,实际上几乎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逆来顺受。对每一个小姑娘来说,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脚投票,直接卖掉股份。

另外,从股市的制度角度讲,只希望分红制度更完善一些,比如说可以把分红行为作为股公司再融资的一些前置性条款,从来不分红的公司没有再融资的权限,那么一般来说,公司上市都是为了融资的,为了满足融资的条件,上市公司也不得不分红了。

公司有盈利,却被大股东把持拒不分红,小股东应该怎么办?

分情况处理。

一、公司在经营中存在可分配的税后利润时,有的股东希望将盈余留作公司经营以期待获取更多收益,有的股东则希望及时分配利润实现投资利益,一般而言,即使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未形成盈余分配的决议,对希望分配利润股东的利益不会发生根本损害,因此,原则上这种冲突的解决属于公司自治范畴,是否进行公司盈余分配及分配多少,应当由股东会作出公司盈余分配的具体方案。但是,当部分股东变相分配利润、隐瞒或转移公司利润时,则会损害其他股东的实体利益,此时已非公司自治所能解决。故利益被损害的股东可以通过引入司法适度干预,实现强制分后。

司法强制分红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公司具有可分配的税后利润;

2、公司不分红的原因,不是为了公司生存或合理发展,或者分红比例不合理;

3、不分红违反公司股东之间的实质平等,即控股股东或大股东有变相分红、隐瞒或转移公司利润的情况。

二、当然,若公司为了更好的发展,召开股东会决议不分红的,满足以下条件的,股东可以在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与公司达成股权收购协议或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1、股东在不分红事项股东会决议上投反对票;

2、公司连续五年具有可分配的税后利润;

3、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

综上,您可以根据您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救济途径。

山西山竹律师事务所 一次握手 负责到底

公司有盈利,却被大股东把持拒不分红,小股东应该怎么办?

一般纯投资不经营的话,投资合伙前要确定每个月或者季度的某一个时间段可以查阅公司的财务凭证,并且约定按季度还是年度分配利润。

这样约定了,起诉时法院好判,会支持你的利润分配请求权。如果你只是投资,啥也不约定,那就是扯皮,大股东会说三年五年分配一次利润,你说三个月,到法院还是继续扯。

公司有盈利,却被大股东把持拒不分红,小股东应该怎么办?

国家应该通过相关政策法规,对于利润实施强制性现金分红。保证发展的前提下,现金分红比例不小于百分之四十。设计股票评价体系,量化指标,将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分级管理,将现金分红额度和二次融资额度挂勾,比如,通过融资购买和整合公司的额度不得大于现金分红额的2倍(设置最大不过二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