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大上海唱歌一个月三百元,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虽然年代背景不一样,物价体系也不一样、生产力不一样,但依萍在大上海三百块钱的工资绝对属于高收入行列,要知道李副官拉黄包车一个月十五块都没有呢。

至于相当于多少钱?这个我们可以来对比一下。

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发生的故事年代为20世纪三十年代左右,依萍是1917年出生,剧情故事背景也设定在30年之后,依萍在向父亲陆振华讨要生活费不成时,决定自力更生去大上海唱歌,工资一个月三百块。

工资一个月三百在现在看来真的很低了,甚至这只是很多人一两天的工资,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可能就陷入理解的泥潭误区了,我们是不能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过去的,我们必须以当时的物价、生活成本来进行一个有效对比,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才能更加靠近真相。

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对比,这个对比就是以依萍的生活成本、以及周围朋友的收入、消费来计算。

一、依萍与母亲的生活成本

我记得在《情深深雨蒙蒙》里面陆振华给依萍母子一个月的生活费是二十块钱,这个时候依萍没有工作,母亲也只应该做一些简单的活计,但补贴家里绝对不会太多,大概率都是依靠陆振华这每个月的二十块过日子。

从剧中我们看到依萍家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是清贫节约,意味着陆振华给的这二十块钱也只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想要提升生活质量那是不可能了。

基本的生活开销比如房租、衣服、吃饭、以及平时的头疼脑热之类的额外费用,这些加起来不过二十块钱。

如果以依萍家二十块过一个月的日子来计算,依萍在大上海一个月三百块钱的工资绝对算顶级收入了,我们可以这样来计算,依萍的工资是维持家庭基本开销的15倍,也就是说依萍的月收入可以维持家里一年多的开销。

我们忽略掉当时的物价以及生产力,毕竟在那个年代物价每个月都在变化,很难有稳定的时间。

换算成为现在的生活成本来计算,现在一家人的开销成本是多少?既然依萍家租的房子是一个小四合院,我们现在就租一个一室两厅一厨一卫来作为对比标准,以我所在的二线城市来说,如果租在城市近郊位置,这个标准大概需要一千块钱左右,如果在市中心,价值从两千到四千不等,看房子的好坏决定。

依萍家当时也不在陆振华的别墅租界,因此我们算在郊区,以一千块作房租标准,除了房租我们节约一点,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生活费,我估计就算节约到极致,一个月两千块钱的开销要有吧?

我这样算已经很低很低了,以两千块钱的十五倍来计算,那么依萍当时300块钱的月收入绝对与现在的30000差不多。

这个工资别说在我这个二线城市,就算是一线城市月收入三万的人估计也不多吧?

这也难怪依萍开口要两百块时会被陆振华打了,这相当于直接要两万块啊!虽然陆振华有钱,但一下子给这么多也有些舍不得,况且还有雪姨在旁边唠唠叨叨呢!

依萍去要钱的时候已经说几个月没有交房租了,平时要生活费、还有母亲看病的钱,其实依萍开口要这个钱也不算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能够暂时让自己不在窘迫,但没想到还是被看清了。

二、收入与消费对比

物价:

雨伞:剧中文佩曾经多次给依萍提醒过,让她别把雨伞给弄丢了,从文佩口中我们可以得知一把雨伞大概需要两三毛钱,这对于一个月只有二十块钱生活费家庭也是一个不小的支出,文佩这么看中也是有原因的。

镯子:这个就很好对比了,如萍买了一个镯子,价格二十块钱,以如萍这个千金大小姐的待遇,二十块钱的镯子在她看来还是有些小贵的,这应该与她的零花钱有关系,不过从这里看出来雪姨每个月给如萍的零花钱应该不止二十块钱,完全符合陆振华的身价。

不过陆振华给依萍家的生活费也太抠了,如果一个月给两百块,依萍完全可以过得很好。

这也不至于依萍后来去大上海唱歌挣钱,依萍生活条件改善之后陆振华也发现了,他去大上海找依萍的时候,也怕依萍给他丢脸,直接给依萍开出条件,如果依萍回家去,他可以每个月给依萍四百块,这个价格可比依萍的工资还要高。

我也说老爷子,当初你怎么不给四百块呢?

相机:我记得有一次杜飞把报社的相机给弄坏了,结果杜飞也赔不起,在报社工作的工资也不算高,杜飞还想着慢慢攒钱买相机还给报社,杜飞的生活条件也算可以了,但相机这东西还是买不起,杜飞与现在的普通工薪阶层差不多,一个单反加一个好镜头很多人也不能说买就买了。

结果依萍说买就买,当然,这是看在何书桓的面子上。

不过从这里也看出来了,陆振华是真的有钱,不过我也奇怪了,陆振华这么有钱怎么才给依萍家二十块钱生活费呢?甚至自己的属下副官也没有接济,还要依萍家的二十块不时的去接济副官。

副官家的日子也过得清苦,别说可云五十块钱的医药费如同天价,就是李副官去当苦力,拉黄包车挣钱,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一天五毛钱都挣不到,就算一天到晚不休息,一块钱的收入也是奢望。

我们可以从这里来推算一下,李副官做苦力拉黄包车一天的平均收入在三毛钱,那么一个月大概在15块钱左右,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李副官一家的日子过得比依萍还要清苦,住的房子更差,这说明李副官一个月可能十块钱的收入都没有。

加上还要给可云治病,五十块钱意味着啥?意味着这可能是李副官大半年不吃不喝都不一定能够赚到的钱。

结语:所以别小看依萍的三百块工资,这个工资在大上海绝对属于高薪职位了,以现在来对比,月入过万都不一定能够与依萍相比,月入五万以上才能与依萍差不多,况且依萍唱歌也可能会有打赏的,就与现在刷礼物差不多,我记得送礼物给依萍的可不少,这些也是收入啊!

图:均来自网络

《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大上海唱歌一个月三百元,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先横向对比一下。杜飞如萍吃顿饭花了一块九,依萍和她妈一个月房租20元,依萍第一集跟陆振华要钱,下那么大雨、受那么大罪才要200块,这是好几个月的房租和生活费,你说在大上海一个月300块是不是高薪!

如萍一个镯子20块,赶上依萍一个月房租了。想想吧朋友,现在也差不太多,白富美的手镯手链最便宜也得一千多起步,一千到几万不等,这可不就是普通人的房租甚至房贷吗?

依萍在大上海的工资可以买多少个镯子了?你说依萍挣的钱大概是什么水平?

雪姨说200块够置办嫁妆了,陆振华也点头默许了,可见在陆振华看来,200已经不少了。依萍一个月挣300块,还是在上海,对比到现在,估摸着至少相当于30000吧。

在大上海,秦五爷又疼她,出事了肯定会护着她,所以想必依萍除了工资之外,肯定还有其他的收入,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而且收入多了以后的依萍,财大气粗了,大家难道都没有发现吗?敢公然对抗雪姨和她爸,还敢和如萍抢男人,不把尓豪放在眼里,替可云出气,这都是不仅自己有本事了,还有人给她撑腰啊!

《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大上海唱歌一个月三百元,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名场面里依萍冒着大雨去陆家要钱却遭到一顿毒打后,就发誓再也不要陆家的钱了。

没有要到钱,还得养活生病的妈妈,于是依萍决定自己去赚钱。

在那个战乱年代,女性找工作是很不容易的,只能干一些出卖廉价劳动力薪水又低的活,比如依萍妈妈就在靠帮人洗衣服挣点微薄的收入,根本不够两人开支。

好在依萍长的漂亮又有一副好嗓子,于是她找到秦五爷要求入驻大上海歌舞厅。

秦五爷给依萍开价,月薪100-200元。

后来依萍大火成了台柱子后月薪就涨到了300块钱。

那么当时的300块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

让我们看下剧中的铺垫。

还是那个狂风暴雨的夜晚,依萍跑去陆家要钱,临行时,妈妈文佩嘱咐她:“不要把伞弄丢,一把伞要好几毛钱。”

到了陆家,依萍看见如萍新买的手镯花了20元。依萍母女的生活费是一个月20元。

当时通用货币可不是人民币,而是袁大头。

那么一块袁大头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多少钱呢,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时间来换算。

电视剧的设定是发生在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硬通货”,“大洋”在民国不同年月,其购买力也有差异。

若论“民国初期”,就是北洋时代(1912—1927)。“北洋时代”的“一块大洋”值多少钱呢?以学者李开周的考证,在1914年的上海,一块大洋可以买30斤大米。对比现代大米价格的话,现在超市中的普通大米大约3元一斤,30斤就是90元人民币。所以民国初期,一块银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500块钱人民币。

而在一战后,银元开始贬值,1919年、1920年、1921年,中央政府连续三年发行袁大头,共发行了5.5亿枚。北京普通军人的月工资是七块半袁大头、保姆老妈子的月工资是两块袁大头、巡警8块袁大头。知识分子的工资要比工人高的多,小学校长的月工资有80块袁大头,而北大教授的月工资有200-300块袁大头,比如胡适一个月280,咱们的鲁迅先生一个月260,妥妥的高收入人群。而当时的还是北大图书管助理员的毛泽东月薪只有8块钱。

此时一枚袁大头的价值相当于人民币60到80左右,其购买力严重缩水

举一个例子,鲁迅先生在1920年之前,仅花费了500块袁大头便在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买了一处四合院。

1930年之后在北京随便租一个房子却要30块袁大头一个月, 360块袁大头住一年,可见袁大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处在贬值的状态。

到了1930年左右,日本在中国搞货物垄断,导致物价飞涨,袁大头再一次贬值。

1937年之后,全国上下在战火中动荡不安,日本人为了储备军粮,在中国大肆抢夺粮食,物价疯狂上涨,老百姓拿着钱,却买不到粮食,只能靠吃粗粮、野菜饱腹,袁大头的价值转而下降至冰点,1块袁大头只能换算成现在的100块钱人民币左右。

所以袁大头在当时社会的价值,要根据时间和社会背景去判断,价值最高时一块袁大头等值五六百块,两块钱就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价值最低时十块袁大头可能连一斤米都买不到。

剧中的依萍也大概是在1936年左右开始在大上海歌舞厅唱歌。所以月薪300元就相当于现在的月薪3万块钱。其实比比现在的明星,月薪3万块在一线发达城市上海来说真的不算高。

而陆家每个月只给依萍母女20块钱也就是2000块钱真的不够最低生活保证。

对比如萍随随便便一个镯子都要20块钱,同样是陆家的女儿,待遇却如此不同。陆振华虽然一直在啃老本,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实力的。我记得有一段陆振华看存折 然后大骂雪姨 你把我几十万都给败光了。

难怪依萍要发誓“我会笑着看你们这里的每一个人哭”

没有办法,不依靠陆家,普通的工作根本养不活一家人,房租、水费、电费、佩姨买药,还有可云治病的钱。依萍别无他法,只能走进大上海歌舞厅谋生。

《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大上海唱歌一个月三百元,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谢谢邀请。

做数学开始。依萍小姐在大上海唱歌一个月三百,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呢?

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参考:依萍家的房租和如萍的手镯。

依萍每个月要问爸爸去拿钱,要拿20块,当然有可能也拿不到。但是陆振华认为,20块钱足够了。后来依萍说了一堆理由,说妈妈要看医生,鞋子要买双新的,还有她们要过冬的衣服等等。。。。。。最后挨打之后,换来了200块。

雪姨说了那么一句话,半酸半甜的:200块,够办嫁妆的了。

另外一个场景,如萍的手镯,有7个,代表一个星期有7天,如萍说,好贵呢,要20块。 在如萍看来,20块钱买几个镯子,还是有点小贵的。

那么我觉得,20块,差不多是现在的2000块。2000块,在陆振华看来,依萍母女吃饱饭没问题了。但是他不会考虑其他的生活支出。2000块买几个手镯,也挺合理,不去说卡地亚,蒂芙尼,中等价位的潘多拉,几百到几千不等,还是挺贴合的。

所以依萍在大上海的一个月300,加个0,相当于1个月3万,付出的是夜班,时不时被调戏调戏,得到的是相对高薪,以及接济一下李副官的生活。

雪姨说,200可以办嫁妆,折合成2万,买点普通的家电确实也够了。难道她会给依萍大操大办吗?

还有就是书桓杜飞他们几个聚餐,在郊区的小饭店吃的。那个是上海松江的方塔公园附近,就理解成农家菜吧,吃了一块九,往后面拉2个0,190块,农家菜差不多,而且相对杜飞的收入,他也是会肉痛的。

所以,一切都挺合理啊,总算,我的数学也争气了一回。

《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大上海唱歌一个月三百元,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我记得依萍去问爸爸要钱要200,爸爸没给,如萍给了她20,有一次杜飞他们请客吃饭,花了一块多,这样算下来,一顿饭大概要一百多块钱,300差不多是30000块钱或者更多

《情深深雨蒙蒙》里依萍在大上海唱歌一个月三百元,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当年还是如此青涩动人

《情深深雨蒙蒙》又勾起了我无限的青春回忆,遥想那个纯真可爱的童年,吃着一毛钱三颗的过个儿糖,听着依萍三百块一月“卖唱”的歌曲,我真是太奢侈了,我骄傲了吗!

依萍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有爸不能亲,有家不能回,和老妈一起住在租来的房子里,还欠了两月房租。这要怪依萍,上次去要钱,跟老爸的姨太太起了冲突。这次还拿不回来估计母女两只有住天桥下面咯!

依萍穿了一双破鞋,打着一把破伞出门了,目的地,老爹陆振华家;目的,要钱。外边下着瓢泼大雨,浑身湿透的依萍进了陆家门,但她不是陆家人。这话她待会要说,我先打个预防针。

进门碰见了如萍(林心如年轻的时候真是个漂亮的小姐姐,爱了爱了),如萍说,你怎么湿了?BUG(外边下雨好像不知道一样)依萍却看见了她手上的金手镯,“此时依萍心里肯定恨急了”。都是爸爸的女儿,为什么如萍能像白富美一样生活自己却像个要饭的。

依萍见了陆振华,说自己几个月没交房租了,妈妈病了,又没钱看,说出去别人都不会相信我是陆振华的女儿,只怪自己投错了胎。雪姨在一旁扇风点火,谁说你不是老爷的孩子?陆振华暴脾气上来了居然敢说我陆振华的不是,对着依萍一顿鞭打,依萍说,过了今晚我不是你陆振华的女儿。鞭子抽得更加凶猛了!

打完,陆振华气也消了,让雪姨拿来二百块钱,说去把房租交了,带着你妈把病看好了,自己在买几身像样的衣服。

二百块能干这么多事?按照现在物价租房,一线城市租个一般单身公寓要一千多,当然市区更贵起码两三千。三四线城市租一套三房要一万八/年左右,两个月折合3000。买衣服便宜的夜也要百多块一件,好的几百上千。看病现在更不用说了,看个感冒随便两三百,不过现在还好国家有医保扶持,也就几十块钱。综合算起来二百块起码当现在的两万块。

依萍恨急了接过陆振华手里的钱,说二百块买不来今天的耻辱、尊严,我陆依萍从今往后不再要你一分钱。把手上的钱抛向天空。(谁说不会天上掉钱的/得意的笑)

依萍跑出陆家,外面雨更大了,就像依萍的心一样。这时,何书桓出现了,看着狼狈的依萍,书桓哥哥动了恻隐之心。依萍说她回不了家,书桓哥哥就带她去了自己家😬。

依萍出了书桓哥哥家,漫无目的走在大街上。走着走着走进了大上海,说她要做歌女,秦五爷一看,五官清丽却破衣烂衫,来历必定不凡。马上试镜,果然一首改变的《小冤家》轻快活泼。秦五爷当即说,月薪三百。依萍当时没有答应,她可能觉得有点突兀。唱歌还能给这么高?慌乱的走了。

秦五爷派人调查依萍的情况,并告诉她可以预支二百块工资。最终依萍答应了,“卖唱”三百一月。

依萍第一次正式登场,一首《烟雨蒙蒙》不但把我唱哭了,还把她自己也唱哭了,真是太煽情了。

按照刚才分析的物价,依萍在大上海三百块的月收入相当于现在的三万。乖乖!做明星真好,难怪现在的小娃娃都说,长大了要当明星、歌星。社会真是太扭曲了,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