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师在初三下半学期就很紧迫的劝说去读职高,而不是中考结束后再去?

在教育行业里面也存在很严重的潜规则的,之所以在初三下学期劝学生读职高,那是因为在别人还没有行动的时候,你先提前行动了,那么去的学生就会多一些,老师们拿到的报酬也会更多一些。我们这边的市场价,介绍一个学生去职高就读给老师1000元的劳务费,介绍一个学生去职高里面的校企合作专业就读,老师可以获得3000元的报酬。这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了。

另外班主任之所以让学生初三下学期分流到职业高中,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升学率”问题。但凡被老师看上,被老师劝告去读职高的学生,学习成绩肯定不太好。尽早劝他们去职业高中,对于自己的荣誉会有很大的帮助。成绩不好的学生都走了,留下的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那么班级的升学率就会高了,对于老师们来说不仅有了荣誉还可以获得奖励,可谓是两全其美呀!

但是今年之后,由于中考制度的改革,这种老师劝学生读职高的情况应该不会出现了。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第一:去年下半年,教育部门对中考制度进行了改革,要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录取率达到5:5,也就是将会有一半的学生被分流到职业高中。并且严禁初三的学生复读,虽然在之前初三学生也是不允许复读的,但是很多家长找关系,转校,去私立学校一样可以让孩子复读。今年之后任何的私立院校和辅导机构坚决不允许初三的学生复读。成绩不达标只能被分流到职业高中就读。自今年之后,将会有一半的学生被强制分流到职业高中。根本不需要老师们去给学生做工作了,老师们也不会拿到之前的报酬了。

第二:之前为什么老师们劝学生去职高会拿到报酬呢?是因为职业高中每年都招不到学生,只能靠这种办法去招生。但是中考制度的改革,有一半的初三学生都要分流到职业高中,职业高中里的教学资源会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肯定不会出现没有学生的现状了。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让老师帮忙做工作进行招生了。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有一些企业和职高合作,开设了新的专业,承诺让学生就读,毕业后安排工作。虽然也在职高里面上学,但是完全是商业性质的培训机构,里面的学生也是归企业在管理。这种情况下,企业依旧会找到初三老师进行合作招生。老师也一样可以拿到报酬。

第三:从老师劝学生这一方面看的话,中考制度的改革,确实有效避免了一些老师的非法违规行为。但是从学生角度来看,确实存在很大的弊端。在之前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花点钱进普通高中学习,积极上进的话,三年之后,考取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还是很有可能的,一旦被分流到职业高中,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目前职业高中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水平我们心知肚明,用“混乱”来形容真的一点都不为过。本来学习一般的学生被分流到这种环境里,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说句实话,职业高中的名声上去了,教学质量提高了,真的是对孩子的未来有帮助,还怕招不到学生吗?还非得用报酬让老师帮忙劝说学生吗?

老师劝学生在初三下学期就分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职高提前预订名额。因为职高每年就读的学生非常有限,很多学生并不是通过填报志愿进去的,大部分因为最后实在是没有学校读了,便选择了职高。招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对于职高来说,每年的教育经费申请多少?教学课本准备多少?都不确定,并且特别的麻烦。让学生初三下学期就分流到职高,就是为了确定具体的人数,为了来年更好的进行工作安排。

通过网上的数据发现,很多网友并不看好这次的中考改革,认为不仅起不了好的效果,反倒让更多的学生面临辍学。我相信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肯定也是特别清楚的,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肯定是加强对职业高中的管理和监督。如果这的是这样也就非常完美了,对于职高来说不愁生源了,对于初三的老师完全杜绝违规的行为了,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学生老说,去职高就读确实能够学到知识,一样可以考取本科,最后考研读博。

所以老师劝告学生初三下学期去职高,是有一定的利益存在的。但是今年之后这种情况也就不存在了。

你们对于老师劝学生去职高收取劳务费有什么看法吗?你们对于今年中考制度的改革,有一半的学生要分流到职业高中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吗?欢迎下方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为什么老师在初三下半学期就很紧迫的劝说去读职高,而不是中考结束后再去?

谢谢邀请。

为了提高普高的升学率,初三一般在下学期开始,在中考前,班主任开始慢慢苦口婆心地劝说一些成绩不大好的学生去读职高。

劝说学生放弃中考直接选读职高大概有以下比较明显的好处:

一来,读职高的学生可以不参加中考,不影响班级和学校的中考平均分,中考优秀率,中考及格率等各项指标。而这些指标对学校来说非常重要。

二来符合学生具体实际。因为现在的中考录取率大大低于高考录取率,成绩不好的学生,真的考不上普通高中。与其等中考成绩出来了,更加打击自信心,不如趁早决定读职高,可以先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

而要是等到中考结束再劝说,中考结束,学生已经离校回家,一般是等到领中考成绩单的时候才回学校,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少了,也要做中考各项数据的统计,指导学生填写中考志愿等等,基本上没时间再做学生心理工作。

当然,劝说学生放弃中考读职高的核心,还是为了学校中考的各项指标好看。也是为了完成上面布置的任务。

为什么老师在初三下半学期就很紧迫的劝说去读职高,而不是中考结束后再去?

我家在农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孩子,被学校老师推荐去读中专,职高等,但出来却没有做相关的工作。

引用一些人的话来说,在里面的三年的作用就是关着养养大而已,根本学不了什么东西,学了也用不上。因为初中毕业的时候,孩子才十五六岁,很多工厂都不敢招收他们。而中专毕业后,刚满十八岁,成年了,可以工作了。

那么为什么老师会在初中三年级下半学期就推荐学生去报名读职高呢?

一:老师们抢生源,因为众所周知,老师推荐一个学生就能拿到不菲的提成。而中学生大多都听信老师的话,成功机率会非常高,经这一劝说,学生反而会做父母的思想工作。

如果中考结束后,学生就不好联系了,而且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很容易改变他们的主意。所以在初三下半学期下手是最好的时机。

二:老师可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学习不好的孩子不用参加中考,可以使他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好,更快的完成。

三:我们都知道,被老师推荐读职高的学生,大多学习一般的孩子。他们可以不参加中考,对于学校这方面来说。可以提高中考的升学率,及平均分等等,这些对学校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事情。

四:这也是一项任务,每一年教育部门都会向每一所中学分配学生上职高的数量任务。而这些任务又一层层的向下分配,最后落在每一个班上,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便是首选的对象。不然国家大力扶持职业技术学习,建这么多职业学校去哪里找生源?

说一下我的一家亲戚,因为他三个孙子都进这些学校读书,所以很有代表性。

第一个大孙子:在一家电子职业技术学校读,那时候是2001年左右,说在里面学习维修各种家电,还可以学习电脑,百分百安排就业等等。老师和招生简章都说得天花乱坠,家里人便心动了,咬咬牙便花大价钱供他上学。还盼望着他出来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毕竟,这些东西在当时也算是高科技,进厂做技修也好。

谁知道,他进去里面学习维修电视机,修的是黑白电视,录音机。当时最流行的CD,DVD却没有,还有学习那些简单的线路原理等。说学习电脑,却是几个人用一台上课程,老师教的也听不懂。说是推荐就业,却是不到两年,便被学校安排到一家小型的电子厂里面实习,做一些不相关的事情,每天加班到21点,工资还十分的低。

然后到毕业的时间,就到学校领取一张也不知道国家会不会承认的中专毕业证书。所谓的推荐就业,就是介绍到一些电子厂里面做普工。所学到的东西没有什么用,科技更新得厉害,谁还会用黑白电视,录音机呀?入电子厂做普工,工资低不算,还要两三班倒,他吃不消。便又花了几千元去学习叉车,直到现在还是开叉车,这相倒实用一点。

第二个是被老师鼓动去学习印刷,说是朝阳行业,工资高,有多好说得多好。又让孩子学习了三年,期间也到印刷厂里面实习,工资不高,还累,最重要的是味道不好。后来毕业后,倒也做了一年多。

但后来听工厂的人说,做印刷颜料里面的化学剂会影响精子。未生育的男人最好不做,对以后的孩子很有影响。跟家里一提,家人吓得便不让做了。出来后,到处去做临时工,有工就做,无工作就在租屋里睡大觉。

第三个也是学电子,但出来却又跟亲戚学厨师,现在成为一个点心师,真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

还有两个女孩也是学这种,第一个女孩被老师推荐读护理,现在拿到了毕业证,还没考到护士证。所以找不到相关的工作,现在在一家月子中心帮小孩子洗澡喂奶。

第二个,学电脑的,后来又直升读了两年大专。会处理一些电脑问题,但难一点的就不会了。在学校恋爱,到处去玩,毕业后却找到一家蛋糕店的工作,学习制作蛋糕。毕业两年后,才21岁,便把自己嫁了,不到一年的功夫,快生孩子了。

也有几个在职高学习得很好的孩子,如一个学习数控的,现在在一家大型企业,做一个技术管理了,皆因他努力学习,抓住每一个机会,硬生生打出了一手好牌。

还有一个男孩子学习汽车维修的,一直在一家4S店工作,学习各种名车的维修。现在盘下一家汽修店,再雇两个学徒,自己做老板,赚得盘满钵满。

总结,如果被老师推荐上中专,证明了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很好了。但即使上了中专,也不要气馁,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挑选得到自己合适的专业,再加上勤奋的学习,也能实现人生的逆袭。

为什么老师在初三下半学期就很紧迫的劝说去读职高,而不是中考结束后再去?

初三差生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无巧不成书。昨天晚上有了明确的答案。

我家孩子今年也是初三,成绩不是很理想。昨天晚上还与孩子班主任沟通了孩子是参加中专单招,内招还是参加中考,做最后的努力?

坐标:山东,成绩:语数外,物理化学,政治历史7门,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分320。很差的成绩。作为家长很着急,考高中无望,就想着能不能对接中专和职高,3+2或者5年连读。说实话,没有任何经验,也不知道从何下手,病急乱投医。自己联系了好几个中专院校。大笔的费用,中介费八万十万的(在这里就不说出这几所学校的名字了),提前单招,不参加中考,签就业合同,很有诱惑力。没办法,个人能力有限,拿不出这么多钱,而且心里的确又没底,不知道靠不靠谱?昨晚与孩子班主任通了电话,就这几个学校咨询了一下。哎呀!重磅消息!

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老师怎么说的,很真实。而且我是很惊讶。班主任会根据每年的中考成绩来判断每一个学生考入高中的可能性。没有希望的学生,老师会间接或者直接的让他们的父母了解一些中专学校和职高学校。其实在初三上学期就有一定程度向学生家长渗透这些信息。班主任为什么这么做?老师也不便多说,其含糊其词的大概有以下几个意思:第一个是为了班级的升学率,50个学生劝走20个,考上三十,这样升学率就是百分之百,这其中有奖金,大家应该明白。其二,对班主任以后评定职称大有好处。其三,回扣。中专学校的回扣。这几年没有一所中专学校能找满员的,怎么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互惠互利。其四,也确实有些负责人的老师,会针对有特长的学生给与中专的介绍。但是也是建议中考完以后再去报名。多半为了一个利字,很是惊讶!

一脸懵逼,怎么会是这样的操作。回到自己孩子身上,老师建议:不要去考虑中专或者职高的单招。不要剥夺孩子上高中的权利,半年时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等到五月中旬二次摸底考试以后,真的没了希望,然后再考虑孩子的意见,需不需要选择去中专?如果有条件的能上高中尽量上高中,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也可以上私立高中。

是的,一番沟通以后,自己明白了些许。有没有面临同样问题的家长,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能否给予指点一二。在这里谢谢了!

为什么老师在初三下半学期就很紧迫的劝说去读职高,而不是中考结束后再去?

“妈,我受不了了!老师快把我逼疯了!你就让我报名去职高吧!”

正在读初三的晓琳从学校回来就哭的稀里哗啦!

“这是怎么回事呀?老师逼孩子们干啥呢?不是说九年义务教育吗?怎么没读完就逼着孩子们去职高!”

我家的老大今年读初一,不爱乱打听的我不免想打听一下,将来我家孩子初三的时候就不会乱了阵脚了!

“哎!”晓琳妈妈长叹了一口气!一脸懊恼的说“都怪我呀!早几年想着多挣点钱!就把晓琳留给她奶奶管!老人家管孩子只会惯着,吃饱穿暖还行!学习真管不好!

小学的基础没有打好,到了初中更赶不上了,去年疫情的时候,晓琳天天拿着手机说是学习,结果是开着直播课跟同学们聊天打游戏!她奶奶实在是管不住,我就回来管她了!可惜太迟了!

老师天天动员我们让孩子去职高学习,说是春期去还能少读半年,说到了这个时候孩子在初中呆着就是活受罪!

我就寻思着让孩子考考试试,如果考上高中不是更好吗!”

“是呀!职高比高中差远了!"

“可是现在是老师想方设法的让孩子报名去职高!孩子不报!就天天找孩子的茬!今天说孩子违反纪律了!明天说孩子作业不好好写了!后天又说孩子在学校捣乱影响其他学生了!

那些愿意报名去职高的待遇就不一样了!只要先交几百块钱的学费,老师就不管他们了,只要上课不捣乱,学不学写不写作业老师就当没看见!”

“职高的学费怎么交给初中同学老师呢?”

“不知道呀!老师让交的,可能是押金吧!怕孩子们和家长反悔吧!”

“老师怎么这么急着让孩子们走呀?”

“第一,就是为了钱!职高学学校为了抢生源,就会给初中老师们按人头给提成!

第二,为了提高升学率,把那些差生都赶走了,升学率不就上来了嘛!”

“如果孩子考不上高中,读职高也是一个出路呀!”

“别提了,晓琳的哥哥就是读的职高,结果呢!不过是多在学校玩两年,读的是机电电子专业,学到的都是过时的知识!

等过了16周岁就说老师带领着出去实习,说是实习,就是打工!根本就不对口,天天坐流水线!”

“老师领着去也是让孩子们锻炼锻炼”

“哎!都是因为钱,工厂也是给老师们按人头给分钱的!这不,现在毕业两年了,还不是去打工,学的机电电子现在在鞋厂坐流水线!”

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

为什么老师在初三下半学期就很紧迫的劝说去读职高,而不是中考结束后再去?

阳光灿烂说法:为您家孩子考虑,早做打算,我是为孩子负责考虑!

腹黑说法:班里原有50人,参加中考的只有20个,考上20个,升学率100%。你不走,能行吗?

美好祝愿说法:你家孩子怎么也考不上了,提前考中职,毕业不耽误,上学学技术不耽误,早晚工作回馈社会吧!

至于其他说法,您可以自己打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