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平均寿命是多少?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吸烟、二手烟、室外污染、职业暴露、室内生物燃料污染是导致慢阻肺的常见病因,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咳痰是慢阻肺的主要症状。目前慢阻肺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球患病率约为4%~20%,亚洲地区约为6%,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8%,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将近10%。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慢阻肺位于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是我国城市居民第4位、农村首位的死亡原因。
从统计数据来看,慢阻肺有相当高的死亡率,慢阻肺急性加重和合并症是导致慢阻肺死亡的主要原因,慢阻肺急性加重是一种急性事件,特点是呼吸系统症状恶化,超出日常变化,随着急性发作频率的增加,肺功能逐渐恶化,显著增加慢阻肺并发症和死亡风险。此外,慢阻肺还经常与其他疾病并存,即慢阻肺的合并症,如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房颤、骨质疏松、抑郁、焦虑、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感染、肺癌、代谢综合征等,都是慢阻肺常见合并症,对慢阻肺预后有重要影响,显著增加死亡风险。
慢阻肺病情恶化不仅可以导致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降低,而且最终还会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从而走向死亡,如果能及早防治,完全可能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慢阻肺患者应积极戒烟,避免烟雾,消除或减少职业暴露,并且适时开展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保护肺功能,并且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运动耐量,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风险,因此,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只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不会影响寿命。
总之,慢阻肺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所致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吸烟、职业暴露、粉尘污染等是其主要病因,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其常见临床症状,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急性加重和合并症是导致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慢阻肺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病,配合医生及早防治,可有效减少急性发作频率,保护肺功能,预防合并症,降低病死率,不会影响寿命。
慢阻肺平均寿命是多少?
回答摘要:慢阻肺的平均寿命,因人而异,20~50年不等,主要看自己平时病情的控制情况。可以通过两个方面(1.肺功能下降速度和2.过去一年的加重的次数)来预测生存期。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了,体检当中也加入了肺功能检查,网上的各种健康信息也非常多,在体检当中如果做了肺功能检查,那么肺功能出现了,永久性的降低就会被诊断为慢阻肺。
得了慢阻肺之后,这个病并不像高血压,冠心病这么为大家所熟知,于是很多人就想了解一下这个病到底是如何维持,平均寿命到底有多长?
慢阻肺的生存期和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1个因素就是肺功能下降的速度,第2个因素就是以年为单位,每一年当中发生急性加重的次数,下面我们来分别讲述。
COPD=慢阻肺
一、肺功能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肺功能与生活质量和寿命密切相关。在生命周期中,个体遵循不同的肺功能轨迹。我们人群的肺功能分为以下4种情况:
- 出生时肺功能天生比较低,下降的速度又很快(最下方黑色曲线);
- 出生时肺功能天生比较低,下降的速度和正常人相同(黄色曲线);
- 出生时肺功能正常,下降的速度很快(红色曲线);
- 出生时肺功能正常,下降的速度和正常人相同(最上方绿色曲线);
看下图,我们人类的肺功能分别对应着下面的4条曲线。
哪些原因会影响肺功能?如何才能避免肺功能的下降?
- 遗传因素:也就是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这一点是天生的无法后天改变的;
- 性别因素:女性更容易受到烟草等有害气体的侵犯,导致吸烟量相等的情况下患上更严重的肺部疾病,这一观点已经在动物研究和人体病理学标本中得到证实,尽管吸烟量相似,事实证明,女性患慢阻肺的负担更大。
- 母亲怀孕期间,儿童和青少年暴露:在母亲怀孕期间接触到烟草,儿童和青少年期间主动或被动吸烟,都会使自己的肺功能提前下降并且加速下降;
- 暴露于有害的气体和颗粒:这里包括主动吸烟,被动吸烟,工作环境当中粉尘过多,从事玉石加工,电焊工人,雕刻工人,使用木柴或者煤炭取暖做饭通风不好。
每年去做一个肺功能检查,和上一年的肺功能做一个对比,看一下FEV1这个指标下降的毫升数和百分比。
- 正常人的肺功能,FEV1,每年下降10~15毫升,
- 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FEV1,每年下降30~40毫升,
把自己的肺功能和上一年做个对比,如果下降的数值在10~15毫升,那么就说明这一年比较好,属于下降正常的情况,如果下降超过了30~40毫升,那么就说明肺功能属于快速下降的,生存期,会大大缩短。
肺功能检查
二、每年的急性加重次数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慢阻肺患者每年进行加重的次数被认为是影响寿命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谓的急性加重就是指,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这些呼吸道的症状有加重,(比如说感冒,天气冷了,受到冷空气的直接刺激,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肺炎,过度疲劳之后导致的症状加重,)如果没有用药自然缓解了,那么这一次就不算。如果用了抗生素或者是激素或者是住院了,那么就算一次急性加重。
急性加重和生存期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每一次进行加重,肺部就相当于是着了一次火,通过积极的治疗,虽然可以把火给灭了,但是肺部也会被烧的满目疮痍,不能够完全恢复到发病之前的状态了。
所以急性加重的次数越多,被破坏的越严重,生存期就越短。
看下图,
急性加重和生存概率之间的关系
- A组:第1条蓝色的线没有急性加重发作的慢阻肺人群,5年生存率是80%。也就是说有80%的人能够超过5年。
- B组:第2条红色的线,平均每年急性加重次数在1~2次的人群,5年生存率是55%。
- C组:第3条绿色的线,平均每年进行加重次数大于等于三次的人群,5年生存率不到30%。
每一名慢阻肺的患者都需要把自己的肺功能和急性加重的情况仔细观察清楚,通过拒绝烟草,按时用药,加强营养,肺康复锻炼,避免受凉感冒,避免过度劳累,来稳定自己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期望能够提高生存率,延长高质量的生存期。
我是呼吸科李瑛医生,致力于全民健康,每天为大家带来,专业前沿的科普知识,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慢阻肺平均寿命是多少?
慢阻肺患者的平均寿命在六七十年代在65岁左右,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改善,医疗预防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可达70岁左右。当然慢阻肺患者的寿命取决于病史长短,有无并发症,合并症,有无肺心病心衰,肺性脑病,后二者死亡率高。高龄患者发生一次流感,新冠可能就抗不过去。另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梗者死亡率也很高。每个患者的情况不一,不好评估。
慢阻肺平均寿命是多少?
这种病可没法与癌症病作比较,如果慢阻肺后期保养好、遵医嘱、生活上、精神上能得到全家的支持及爱护下,就会一至生存下去。现在国家对肺慢阻在药物的研发上和医保的报销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5月1日之前我们这居委会就通知脉慢阻患者登记领补助。在医保这块报得也很高。
慢阻肺平均寿命是多少?
慢阻肺就是一种老年人慢性疾病,随着社会进行生活水平增高,人们保健意识增强,慢阻肺的平均年龄如正常人无差异,只是生活质量不如正常人,遇天冷出现咳、痰、喘,所以增强自身抵抗力,不吸烟,会减轻症状。
慢阻肺平均寿命是多少?
慢阻肺患者平均寿命是多少?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慢阻肺患者的平时保养和慢阻肺患者的病程长短都有关系的。
我受父亲遗传,患有慢性支气管炎,二十岁以前没症状,二十二岁以后就有点症状了,主要是气喘,村医给开的药,吃完立马就有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病就越来越严重了,后来发展成了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期间住过好几次医院,药更是每天不断的吃。
慢阻肺患者就怕病情控制不好,只要控制得好,寿命就会长些的,相反,就会越来越厉害的。我二姑,今年八十六岁了,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听我母亲说,我二姑当姑娘的时候就经常咳嗽吐痰,跟我二姑父结婚后,病情好了很多,因为我二姑父是乡镇医生,各方面都保养的到位,所以,慢阻肺患者的寿命跟平时的保养是离不开的。
有的慢阻肺患者,患病不吃药,全靠挺,就怕是到冬天了,或是感冒了,这两样是最要命的,如果弄不好,性命就没了,这也就是农村为什么一到冬天死亡率高的原因了,凡是慢阻肺患者严重的,或者是老年患者,冬天无疑就是坎儿了。
一般慢阻肺患者都差不多有三部曲,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到最后这肺心病了,很多慢阻肺患者是很难逃过去的,因为肺心病最后导致心衰,谁也无能为力。
七八十年代,慢阻肺患者活过七十岁的就是奇迹了,因为那时的医疗水平不行,药物更是少得很,因此,很多慢阻肺患者五六十岁就生命终结了。
如今医学如此发达,药品也是品种繁多,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把病情控制住,慢阻肺患者活过七八十岁也不算是奇迹了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