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
糖尿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致残、致死,评价糖尿病病情轻重的标准并非血糖的高低,而是是否出现糖尿病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或者血糖波动过大,可显著增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虽不致死,但可致残,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使血糖稳定。
高血糖还可损伤心血管、脑血管、外周血管等大血管,引起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从而显著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风险,此外,糖尿病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生率是正常人的2-4倍,这些都是发生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据统计,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要降糖,还要积极地控制血压和血脂,保持健康的体重。
除了慢性病发症,糖尿病患者还可能发生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严重感染和低血糖等,这些并发症都是致命的,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到100%,其中低血糖最为凶险,可以直接导致低血糖昏迷,还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控糖,保持血糖稳定,预防急性并发症发生。
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这个问题要看病情如何进展,如果您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不影响生活质量,益寿延年,如果您消极对待病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能很早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如心梗、脑梗和急性并发症,这样死亡风险就会显著增高,也许很年轻就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
我不知道别人,我父亲是得糖尿病去世的,我父亲41岁确诊为糖尿病,去世的时候62岁。
他早期确诊为糖尿病时,开始吃降糖药,因为本身比较瘦,那个年代对糖尿病的认识也不够,所以他没有很注重饮食,跟正常人过的差不多。
后来血糖一直降不下去,就开始打胰岛素,血糖控制住了,饮食就开始控制,不敢吃水果,不敢吃很多米饭,不敢碰糖的东西,可是人一旦不敢碰什么了,似乎就会强烈想吃,我爸那个时候控制的很痛苦。
到58岁的时候,突然就病危了,肾脏功能衰竭,要透析。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
从此开始了透析之路,这个时期很痛苦,每周要去透析2次。不过透析前他可以吃点甜食,这大概就是那段日子里他唯一开心的事情了。
透析一年半后,突然有病情加重住院了,又是病危,从生死线上拉回来了。透析加到一周三次。
身体越来越差,抵抗力差,每个月都要住院。没有愈合能力脚上烂了一点,很难愈合。一直上药打针都不起效,后来还是用的土方子,才愈合了。
透析的后遗症是铁超标,营养会流失,这么恶性循环下,在我父亲62岁的时候,终于没撑住,内出血,便血去世了。
在这么多年里,他离去,我们很痛苦,想他活着,但是看着父亲活得那么痛苦,那么没有尊严,又庆幸他解脱了。
糖尿病看上不去不伤人,到最后却把人折磨的那么痛苦,就是个慢性死亡一样。
所以啊,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好好爱自己。
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长寿,但如何能长寿,最根本的是对自己的身体要做好保健,就像一辆车,如果不做定期保养、不加爱惜,开不了多少年就会报废一样,正常人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并不会比得到规范治疗的糖尿病人活的更长久,相反糖尿病人获得长寿的机会会更多,为什么呢?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表现的疾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对血管的损害,而血管的寿命可以说就是人的寿命,从这个角度来说,糖尿病对寿命的影响很大,但也正因如此,让糖尿病患者更加重视了对血管的保护,因为糖尿病血管病变是这样发生的:
血糖的升高,使得血管像泡在了“糖水”中一样,不断受到高糖的侵蚀而受到损伤,血液中的脂肪等就会趁机沉积在受损的血管上,随之引起炎性反应,像伤口化脓一样破坏血管的正常结构,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可能堵塞血管引起周围组织器官缺血,也可能使血管破裂导致血管破裂,最终引起心、脑、眼、肾等重要器官发生病变而危及生命。
由此可见,只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避免对血管的损伤,同时注重对血脂的控制,即便是有了血管的损伤,也可以大大减少脂肪的沉积,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也会降低,血管就能得到良好的保护。因此,糖尿病只要规范治疗,与正常人并无两样,现如今对糖尿病治疗的措施非常完善,只要患者重视就能获得良好控制,关键在于患者自己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信心。
此外,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日常饮食是否合适、运动锻炼是否坚持、生活作息是否规律等等生活细节密切相关,要想对糖尿病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从这些细节入手,而实际上这些细节对所有人来说,都关系着能否长寿,糖尿病人实际上比普通人更加注重这此细节的改变,对长寿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综上所述,糖尿病人能活多久,不在于得了糖尿病本身,取决于对糖尿病的认知和态度,实践证明:只要规范治疗糖尿病,糖尿病人与其他人一样享有同等的寿命,甚至比起那么生活不规律、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更长寿。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
糖尿病人只要能控制好血糖,寿命与正常人无异。甚至有些人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命延长。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糖尿病人很多见,控制血糖的方法也很多。最科学的方法是听从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口服降糖药物或者定期注射胰岛素。
为什么有些糖尿病人会减寿?糖尿病人的可怕之处,在于很多人没有症状,尤其是二型糖尿病,病人并没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所以对按时吃药不重视,也不定期检测血糖,导致血糖长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容易产生并发症。
还有很多卖保健品的,大力宣扬西药的副作用,很多病人对口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有抵触情绪。
这类长期血糖升高的人群,免疫功能会下降,容易引发一些严重感染,还有肾功能下降,糖尿病酮症,周围神经病变等等,有些是致命的。
这位病人才30多岁,血糖20多,继发感染了肺结核,左侧肺组织大量破坏,并形成多发巨大空洞,咳嗽咳血。
糖尿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结核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有些感染进展迅速,可以短时间内致命。
这个小伙子还可以,经过系统治疗一年后,病灶明显吸收了。
下图是另一位病人,才32岁,血糖30多,发生了克雷伯杆菌感染,引起肺脓肿,肝脓肿和下肢感染,差点没抢救过来,花了很多很多钱:
左腿明显肿胀,肌肉间隙里有很多黑色气泡。像这种重症感染的病人,死亡率很高!
所以总结来说,糖尿病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听从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规律服药,科学膳食,适量运动。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欢迎关注!
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
感谢邀请。
糖尿病人的寿命大概是多少年?小强身边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在此,分享给大家。
我大娘(我大伯的老婆)前年刚去世,从三十几岁查出有糖尿病,到去世,多少年都记不得了,只知道,她去世的时候是89岁!为什么她能活到这个年龄?我现在回头总结一下,完全归功于她那四个不孝顺的儿子!怎么这样说呢?我大伯就很不孝顺,我大娘比他还厉害!结果,到了老了,四个大儿子陆续都结婚了,儿媳妇一个比一个猛!特别是大儿子夫妻俩,蹦着高的骂爹娘那是常事儿,所以,我大伯跟我大娘自己单独过,生活那是入不敷出,饿不着,但是,也吃不了好的。后来,我大伯去世了,就剩下我大娘自己一个人了,生活更加艰苦,说不好听的话,主食就是白开水泡杂粮煎饼!到了去世前几年,因为糖尿病并发症,眼睛也基本看不清楚了,但是腿脚还是很好,身体只要不舒服,她也不会打电话,她也没有电话。都是步行十来里路到我家来,我母亲带着她去看医生。就这样,在我大伯去世15年后,我大娘在一天熟睡中离去。
说了这么多,好像跟糖尿病没啥关系,实际,从我大娘身上,我总结了几点,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
1、吃的不好
因为孩子不孝顺,老太太生活相对艰苦,主食主要以杂粮煎饼为主,然后,吃的最多的就是各种蔬菜,因为自己家还有一点儿自留地。什么牛奶、肉类、营养品的只是逢年过节可能才会有。
2、心态好
也许自己觉得是报应吧,孩子不孝顺正好,也没啥来往,也不要照顾孙子孙女,没事溜溜弯儿,找几个老头老太太唠唠嗑,日子也就这样过去了。
3、爱运动
对于一个农村的老太太来讲,没有广场舞,更没有什么时髦的健身,也就是散散步,唠唠嗑,经常去赶个大集,最重要的是自己还有几分地,除除草,种种菜,想想还是很闲情逸致的。
4、不信偏方,有问题找医生
老太太很倔强,只要身体不舒服,就不行到我家找我妈,然后一起去医院看医生,医生也知道老太太是低保,每次都是开最便宜的药,即使比较严重的时候,都没住过院。不过,只要是医生嘱咐不能吃、不能干的事儿,那绝对是谨遵医嘱。
说到这里,您说糖尿病能活多少年呢?只要你跟它和平相处,我大娘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我大娘最不孝顺的儿子,也就是我堂哥,你猜现在怎么样了?你肯定想不到,大儿媳妇,那个村里的几大泼妇之首,竟然在十年前,跟人家大吵一架后,气死了!49岁!我那堂哥,在我大娘去世的前两年,脑瘤去世了!60岁!不可思议吧?没有一点儿瞎编,千真万确的真事儿!
各位老铁,我是小强,糖尿病虽然是不治之症,但是糖尿病不可怕,我大娘,一个农村的穷老太太,不是差点儿就活到了90岁?看到这里,给我点个赞吧,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还可以,再帮忙转发一下吧。
糖尿病人能活多少年?
有人说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不过这里说的“不死”只是相对于癌症而言,并非真正的长生不死。那有朋友可能就会问,如果真得了糖尿病,那还能活多久呢?今天笔者就以数据说话,给大家看一看糖尿病人的大概寿命。
得了糖尿病还能活多久?
首先,值得提醒的是,下列数据分析只是一个总体概况,具体到个人,情况又引人而异,可以说,糖尿病人只要能遵守医嘱规范用药,好好管理饮食,运动,血糖控制,寿命其实和常人无异。
依据我国最新版《内科学》对糖尿病的定义,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导致眼、肾、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今天笔者给大家分析两类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对于1型糖尿病:美国一项跨度达40年的研究纳入了1075名1型糖尿病患者,截止至2008年,这1075例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已有202例死亡(死亡率高出正常对照人群7倍)。通过历史统计数据发现,这1075名患者的10年累计生存率为98%,20年累计生存率为93%,30年累计生存率为81%,40年累计生存率为68%(意味着大约 1/3 会在确诊后 40 年内死亡)。2015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也有报道称1型糖尿病可使男性预期寿命缩短约11.1年(1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20+46.2岁,正常人群预期寿命20+57.3岁),使女性患者预期寿命缩短12.9年(1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20+48.1岁,正常人群预期寿命20+61.0岁)。
对于2型糖尿病:2018年英国爱登堡大学的学者在《Diabetologia》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型糖尿病或会缩短预期寿命,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群预期寿命之间的差距在40-44岁的女性群体中约为5.4年(40-44岁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40-44)+37.2岁,正常人群预期寿命(40-44)+42.6岁),在40-44岁的男性群体中约为4.1年(40-44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40-44)+35.3岁,正常人群预期寿命(40-44)+39.4岁)。
由上可知,虽然1型糖尿病患者寿命较正常人群缩短较多,但平均水平仍接近70岁。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寿命较正常人群差距较小,预期平均寿命可超过70岁。故对于单纯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仍可获得较长的寿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