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长期吃的降压药对身体有伤害吗?
临床上常见的高血压大多为原发性高血压,就是不能明确病因的高血压,常见头痛、眩晕、胸闷、耳鸣、心悸等症状,如果长期高血压不加以控制,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从而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可引起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甚至出现心肌梗死。此外,长期高血压还会引起脑血管缺血,形成微动脉瘤,一旦破裂就会发生脑出血,并可引起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破裂,就会形成动脉血栓,导致脑卒中。长期高血压还可损伤肾血管和眼部视网膜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坏死,诱发肾衰竭,引起视网膜小动脉硬化,导致失明。我们在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主要分为5大类,即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等、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这5类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有长效和短效之分,短效降压药主要用于紧急情况,可快速降压,避免高血压对心脑血管的损伤,而高血压的长期控制应规律服用长效降压药,起效平稳,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高血压患者不要擅自使用降压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可以肯定,长期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如氢氯噻嗪可引起电解质紊乱、血尿酸升高、血糖升高等,螺内酯可引起血钾升高、性功能障碍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地平类降压药可引起头痛、心悸、便秘、下肢水肿等,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普利类降压药可引起头痛、眩晕、干咳等,氯沙坦、缬沙坦等沙坦类降压药可引起头晕、乏力、低血压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β1受体阻断剂可引起心动过缓、糖代谢、脂代谢紊乱等,这些不良反应在用药过程中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不良反应的发生都是小概率事件,不要因噎废食。
相对于这些不良反应,这5类降压药物不仅可以缓解高血压症状,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被证实具有心、脑、肾、眼等靶器官保护作用,长期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和失明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鱼和熊掌无法兼得,降压药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要远远比发生小概率的不良反应更加重要,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用降压药,即使出现了不良反应,也不要擅自停药,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
内科学(第8版)
得了高血压,长期吃的降压药对身体有伤害吗?
高血压患者长时间服降压药的后果,当然是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了。这是一个很多高血压患者关心的问题,很多高血压患者担心降压药的副作用,而向华子咨询,降压药是不是可以长期应用?华子都是肯定的回答,降压药一定要坚持长期服用。
一、长期不控制血压会发生什么很多人对降压药心存疑惑,跟华子说,自己高血压多少年了也没什么感觉,但降压药说明书上可是写着诸多的不良反应,为什么医生非得让我吃降压药呢?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长达十几年至数十年,在起病初期,几乎没有感觉。但高血压对身体器官的损伤却是一直在持续,等到发现症状时再去治疗,往往来不及。
高血压会影响心、脑、肾、眼底和血管等器官的功能,是心衰、脑卒中、尿毒症、心肌梗死等疾病最直接的病因,哪一个都是致命的疾病。所以医学上常说高血压是一个“沉默的杀手”。
二、疾病,预防永远大于治疗预防疾病永远大于治疗疾病!但这个简单的道理,在疾病找到自己之前,很少有人能理解。华子认识一个高血压患者,50岁时因为腹泻到医院就诊时量了血压,当时血压值180/115mmHg。当时考虑可能是疾病因素影响,让他腹泻痊愈后再复诊,但是复诊的时候血压也达到了170/110mmHg。医生让他服降压药,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不需要为一个10年之后才可能伤害到我的疾病担心。”
华子也劝他控制一下血压,至少在生活上注意一下,改善下生活习惯。但他仍然我行我素,应酬喝酒,烟不离手。结果只过了2年,他就因为脑出血又来到了医院。好在抢救得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从那一次发病起,他开始服药控制血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年,没有再发病,可是留下了左侧肢体不灵活的后遗症。他自己懊悔不已,总说如果当初能听医生一句劝,服药降压,也不至于发作脑出血。
三、什么时候开始药物治疗当血压在非同日的三次测量,等于或是超过140/90mmHg时,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对于血压没超过160/100mmHg的初发高血压患者,可以尝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降压。具体方式有戒烟限酒,饮食上要低盐(每日不超6克)、低脂(每日不超25克)、低糖,并且增强运动,减轻体重,保证睡眠,减轻压力。
但经过三个月的生活方式改善仍然无法降至目标血压者,就得开始药物治疗了。通过大数据试验,中国人对地平类药物敏感性较强,所以大多数人治疗方案都是以地平类药物为基础;普利与沙坦类的副作用较低,适用于肾病患者;利尿剂对脑卒中预防效果较好;洛尔适用于冠心病患者;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单用或是几种药物联合应用。
四、服用降压药时注意什么在服用降压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然后根据效果逐步加量。为了使降压平稳,更好的控制晨峰血压与夜间血压,建议优先选用长效降压药。根据血压类型的不同,有些血压大于160/100mmHg的患者可能在初始阶段就需要服用两种降压药进行联合治疗。每个高血压患者的特点不同,所以需要进行个体化用药。最重的一点就是,降压药需要长期服用才能控制血压,避免各种器官损害。
降压药的副作用远比高血压带来的伤害小,高血压患者只有长期服药控制血压,才能远离疾病,享受美好的人生。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联系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得了高血压,长期吃的降压药对身体有伤害吗?
一,医生,哪种降压药好,副作用最少?能推荐下吗?
这个问题经常有患者问。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正确的答案的。因为,高血压是慢性病,如今的降压药就是为长期吃而设计的,药物在研究时就考虑到其长期吃的副作用,副作用大的决不能上市。比如,本次降压药缬沙坦事件,浙江华海制药公司生产的缬沙坦原料药(在国内未上市)自己检测出基因毒性杂质的情况,是由于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变更所导致,发现后已停产, 新工艺正在开发。含这个厂的缬沙坦原料制剂(欧美国家),对患者的潜在影响正在审查评估中。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个老药副作用大可以废弃,一个新药上市是要经得住药品上市检测的。上市前进入临床试验,上市后还要追综观察的,别不信,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药物不良反应必需网报的。副作用大的必须招回(这种情况是非常少的药物品种)。
二,降压药是药三分毒,我可以不吃药物,经过锻炼,饮食调整高血压吗?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多的患者想要肯定的答案。可正确答案是:
1,是药三分毒,是对每一种药物都有副作用,不是对每一个人!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为百分之几等,即可能1万个人吃,发生副作用有多少人数。你吃这个降压药,不会发生副作用,不等于别人吃这个降压药不发生副作用。别人这个药吃了有副作用,你吃了不一定有副作用!
2,高血压的治疗,只要是高血压2级或以上,高危或以上的病情,一般要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加降压药物治疗,二者缺一不可。若是单纯饮食、锻炼血压得不到真正的控制,高血压靶器官受到损害(心脑肾等血管粥样硬化)后悔没正规治疗。
三,长期吃降压药对身体有哪些伤害?严格说起来,降压药重在观察疗效和副作用反应,所以要求患者长期随访医生并定期体检(医学上有规定高血压患者辅助检查多久做一次),一旦发现有副作用发生并专业医生确诊后,及时调整降压药物,对身体的伤害是可逆的,即可以消失的。常见降压药的副作用表现见下表
四,如何正确理解降压药副作用?1,中药降血压比西药好,副作用少?这个观点是错的,中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非常霸道的一面。但是在高血压目前治疗水平上,主要是长期吃降压药控制好血压在目标值(如140/90mmHg)以下,所以中药长期控制血压劣势非常突出,不要听信网络骗子中药治愈血压(轻微的高血压不是药物治愈,本身有三分之一的血压回归正常),当你这样中药试试,那样保健品保健物试试,器官受损后就无法恢复并还得长期按正规治疗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2,常见的降压药的副作用,作为患者,习惯看药物说明书?患者不要对西药物说明书写了太多副作用太担扰,这是科学的严谨,那怕罕见的,在人身上没出现过的,在动物试验时出现的也要写上,而中药现目前观察的数据记录缺失,有副作也没写出来。
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的症状是实验时没有的,但罕见的表现可以出现,如氢氯噻嗪有的人表现出皮肤长白斑的现象,可说明书没有。所以,吃任何药物,出现不适最好的办法及时面诊医生,医生根据病情考虑是否为药物副作用,降压药若停用,换服其他降压药时不适表现消失或好转,就可以确诊为降压药物副作,并记下,提醒别的医生不要给自己用有副作用反应的降压药。
最后总结:降压药均为处方药(别自己乱吃),其副作用每个人反应不一样,发生率低,不要过份担心。注意观察,不适随访医生,定期体检,是长期吃降压药最安全的保障。得了高血压,长期吃的降压药对身体有伤害吗?
2016 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 : 我国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25.2%。 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已有改善, 但仍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对高血压危害认识不足外,担心长期应用降压药会对身体带来副作用是一重要原因。
的确,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属性。中国自古就有“是药三分毒”,这是因为药物作用的广泛性,非选择专一性造成的。比如抗过敏药氯苯那敏,即人们常说的扑尔敏,可以用来缓解感冒引起的流鼻涕,但其还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睡,故驾驶或高空作业容易避免服用。在这里,缓解感冒引起的流鼻涕就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嗜睡就是副作用。
抗高血压药物也不例外,也会引起副作用。但一般较轻,可以通过联合用药或换药避免。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可引起踝部水肿,但联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或吲达帕胺可减轻或避免。联用普利类或沙坦类也可缓解水肿症状。
普利类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常常会引起干咳,中国人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更常见于女性,患者不能耐受时,可选择沙坦类,比如缬沙坦、替米沙坦等,咳嗽的发生率明显少用普利类。
再有,有些降压药的副作用常发生于用药初期,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机体便可耐受,不用停药或换药。比如地平类降压药,如非洛地平用药早期,可能会引起头痛、面部潮红等不适症状,但应用一段时间后,不适症状缓解。
总之,不要因为担心降压药的不良反应而不用药,不能因噎废食。否则,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得不偿失。
得了高血压,长期吃的降压药对身体有伤害吗?
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有哪些后果?这个问题问的好,我知道问这个问题的很多高血压患者是想问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有哪些副作用。今天集中给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说,如果长期口服降压药物,同时血压能够控制的平稳,这样一来产生的后果就是患者寿命的大幅度延长,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大幅度的降低。所以说,好的作用还是第一位的。
其次,跟大家简单说说各种常用降压药的常见副作用。地平类降压药是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长期口服这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反射性的引起交感神经激活,引起心率增快、面度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等。普利类降压药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干咳、同时可能引起血管性水肿。沙坦类降压药不良作用比较少,较之普利类药物,一般不引起干咳。β受体阻滞剂这类降压药容易引起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利尿剂长期吃最容易引起低钾血症,同时影响血脂、尿酸、血糖的异常。
以上是我对于长期口服高血压药物会造成哪些后果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关心这个问题的你。
得了高血压,长期吃的降压药对身体有伤害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杀手,而且我国现在患有高血压的人群较多,四个成年人当中就有一个。预防治疗高血压,对于我们来讲,的确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高血压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往往悄然起病造成突发事件。患了高血压往往需要长期服药来。但是,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终身服药,是高血压人群无法避免的,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服用一些对自身伤害较小的药物。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难以治愈,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降压药的副作用是不能避免的,这也是高血压患者无奈的选择。降压药只是通过药物刺激血管扩张以达到降压的目的,常规的降压药只能在血药浓度有效的时间内暂时性地改善血压环境,而这种改变是强制性的,通过神经刺激打破正常的生理规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血压的确下降了,但人体自身的血压调节机制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修复。因此,虽然说在服药期间,血压是稳定,但是对身体的伤害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最好是能够查找到造成自己高血压的诱因,尽量的从根源上进行避免,在服药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西药降压虽快,却无法控制病情恶化,无法阻断并发症,反而会加剧并发症的发生,因为降压药产生的大量的药物代谢毒素会沉积在血管壁上,服用越多沉积越多,最终使血管更加硬化,变薄,变脆。同时,降压药通过强力扩张血管,快速降压,必然会使已经硬化的血管更加脆弱,严重损害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加剧并发症,危及生命。
服用降压药切忌急于求成,降压不能过快,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降压药宜选用分子长效药物,平稳控制血压上午与下午的两个高峰,并且分子长效药物依从性好,可以覆盖偶尔漏服。选用药物应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在药物降压的同时,也是需要从生活饮食、环境等诸多方面配合调理。治疗高血压,并不能单纯的使用药物,还需要同时进行食疗、理疗,尽量的减少药物对身体带来的伤害。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