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掉曹操?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要在华容道有意放掉曹操,乃是故意拿捏关羽、孙权、曹操,以达到自己隆中对的战略目的,而这一切,刘备则是看破不说破!
诸葛亮有意放掉曹操
早在周瑜火烧赤壁之前,诸葛亮就已经料到了曹操的失败,而且准确地计算到了曹操的路线,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相信,因为从当时的局面来看,曹操是稳操胜券的!
从兵力上来说,曹操号称有八十三万大军,完全碾压孙刘联军;从气势上来说,曹操刚刚平定袁绍家族,统一北方,南下后又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荆州,携雷霆万钧之势,士气正旺,吴军完全不可比;从军事韬略来说,曹操久经战阵,军事能力非常强,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击败袁绍,更是让天下人叹服,而周瑜能力虽然也不错,但相比于曹操,他的名望还是差了点!
总之,无论从任何方面来看,曹操都是稳赢的,吴军很难击败曹军。然而就在双方大战还未爆发,赤壁的大火还未点燃之际,诸葛亮却准确地预见了曹操的失败,并且把曹操的撤退路线都预测了出来,令人既惊讶又不敢相信!然而后续的发展还真的就和诸葛亮预测的完全相同,简直是颠覆了众人的三观!不过也有人怪罪诸葛亮,说他人员任用出错了,若不是他将关羽安排在了华容道,曹操怎么可能轻易逃脱?事实上,这一切都是诸葛亮故意安排的!
既然诸葛亮已经预测到了曹操的撤退路线,那么他就必然知道华容道是伏击曹操的最佳地点。要想活捉或者诛杀曹操,在最佳的伏击点,肯定是需要安排和曹操没啥关系的大将,免得到时候曹操讲起情面来,那些大将不好下手。而诸葛亮提前就把张飞、赵云安排在了其他地方,没有将他俩安排在华容道,这就说明,华容道这个位置,其实就是诸葛亮有意留给关羽的!而关羽之前是受过曹操的大恩惠的,且关羽此人重情重义,诸葛亮不可能不知道他会跟曹操讲情面,所以他让关羽去守卫华容道,摆明了就是想放曹操一马!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乃是刘备的生死大敌,既然曹操虎落平阳,为何诸葛亮不趁机诛杀曹操呢?即便不杀曹操,活捉曹操也是可以的啊,为啥诸葛亮不这么干呢?反而把曹操给放了?
事实上,诸葛亮之所以这么干,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拿捏关羽
关羽这个人,是出了名的高傲,除了刘备张飞等人,其他人他压根儿就不放在心上!诸葛亮虽有大才,但他年纪小、经验少,所以关羽一直对他颇有微词!在关羽看来,他和刘备出生入死,是见识过大阵仗的,在集团的地位超然,区区一个诸葛亮,虽然有点才能,但做一个谋士足以,想成为刘备集团的二把手,来管理关羽张飞,这就过分了,所以关羽一直不看好诸葛亮,在博望坡之战时甚至鼓动众人反对诸葛亮,要不是有刘备拦着,关羽都有可能把诸葛亮揪出来打一顿!
对于关羽对自己的轻视和敌意,诸葛亮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这其实也是非常正常的!虽然刘备很看重诸葛亮,但诸葛亮确实年纪小、经验少,面对刘备手下的这批骄兵悍将,他确实缺乏压制他们的武器。既然如此,那么诸葛亮就必须得想办法压住这批人,尤其是关羽这个头头,要是压不住他们,日后即便刘备把权力交给诸葛亮,诸葛亮也没法管理整个集团,因为权力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人家认可你,你才有权力,否则你就空有名头,啥也不是!
博望坡之战、新野之战,诸葛亮已经证明的自己的军事能力,张飞赵云这等名将已经完成认可他了,接下来就是收服关羽!可关羽这种人,本身能力就强,虽然诸葛亮表现得不错,但诸葛亮的资历始终无法超越关羽,所以对于关羽,来软的是不行的,必须来硬的,于是诸葛亮就专门设计了一个坑,就等着关羽来跳!
诸葛亮把张飞赵云安排在了伏击曹操的道路中,故意冷落关羽,目的就是引诱关羽主动申请作战。之后诸葛亮又以关羽和曹操有旧情的借口,拒绝关羽参战,结果关羽为了赌一口气,直接立下了军令状,这一下诸葛亮可高兴坏了!正常作战的情况下,战败是很正常的,顶多批评一句,不会杀头,但是关羽立下军令状,情况就不同了,可以杀关羽的头了!于是诸葛亮开开心心地把华容道伏击曹操的任务交给了关羽。
在诸葛亮看来,关羽重情重义,现在嘴上说得好听,到时候和曹操一见面,必定下不了狠手。最终的结果也确实如诸葛亮所料,关羽下不了手,放过了曹操。关羽回来以后,自知违反了军令,甘愿受罚,诸葛亮立马表示,坚决执法,斩杀关羽,以此来恐吓众人!诸葛亮连关羽都敢杀,谁还敢违背诸葛亮的命令?当然了,关羽作为刘备的兄弟,杀是肯定不能杀的,最终刘备出来打圆场,诸葛亮卖了刘备一个面子,算是放过了关羽。但此事过后,关羽也不敢再和诸葛亮硬刚了,因为他见识了诸葛亮的手段,知道诸葛亮是真的会斩杀自己,所以自此以后,关羽再也没有正面和诸葛亮唱过反调了。
总的说来,诸葛亮在华容道放掉曹操,其中一个目的便是拿捏关羽,使得关羽不敢再和自己唱反调,另外也借此展示自己的能力,塑造自己在刘备集团的权威!
二、压制孙权
刘备和孙权虽然表面上一起合作抗曹,但他们的合作其实非常脆弱,一旦曹操不在,那么孙权集团势必会对刘备动手!早在诸葛亮出使东吴的时候,东吴众人对诸葛亮的态度,其实就说明了不少的问题,周瑜见诸葛亮聪明,数次找机会诛杀诸葛亮,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压刘备集团,在周瑜等人看来,击败曹操后,刘备集团就成为了最大的竞争对手。也幸亏诸葛亮聪明机智,不然他早就被东吴给干掉了。
火烧赤壁以后,刘备南下攻打荆南四郡,周瑜则出兵进攻南郡,在此期间,周瑜曾数次想要出兵偷袭刘备,最终都被诸葛亮给挡过去了。而且为了瓦解刘备集团,孙权周瑜甚至还想出了嫁妹的手段,想要借机软禁刘备。若不是诸葛亮聪明,赵云机警,刘备集团早就被孙权给吞并了。而这,还是曹操活着,对江东保持着压力的情况下产生的!
试问一下,若曹操死在了华容道,曹营内部开始争权夺利,没法对东吴继续动兵,那么孙权岂不是可以放心大胆地对刘备展开进攻,彻底吞并荆州?以当时刘备集团的实力来看,其实是很难挡住东吴全力一击的,所以说此时绝对不能杀曹操,留着曹操,保持着对孙权的压制,这样孙权才不会和刘备彻底翻脸,因为曹操才是孙权最大的对手!只有曹操活着,持续压制孙权,刘备才能在夹缝中生存,寻求做大的机会,否则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三、拿捏曹操集团
若曹操死在了华容道,曹魏集团必定内乱,因为曹操暂时还未立下明确的继承人。曹魏内乱,忠于汉献帝的势力,也很有可能出现反扑!当时的曹魏集团,远远没有后来那么强大,吞并袁绍、刘表势力后,曹魏集团内部还未完全消化整合,忠于汉献帝的势力也还未被完全扑灭,到时候若真的让汉献帝夺权成功,刘备怎么办?
刘备之所以能够做大做强,团聚一批有能之士,主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忠于汉室,有号召力,而天下忠于汉室之人还比较多,所以大家都认可刘备,投靠刘备,想要借机匡扶汉室,重整河山。而若是汉献帝掌权,那么刘备的法理就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到时候刘备就只能听命了汉室朝廷,没办法再独立发展,汉献帝一道圣旨下来,刘备就得乖乖听话,否则他“匡扶汉室”的口号就是假的,更不要说称帝了,这就是反叛,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所以说,站在大的角度来看,刘备想要做大,那么汉献帝就绝对不能掌权,而只有曹操活着,才能保持对汉献帝的压制,汉献帝才会一直作为傀儡存在,若曹操死了,汉献帝失去了压制,那么刘备可就惨了,他将失去最大的正义性,而名不正则言不顺,刘备日后的事业也必将受到极大的打击,不可能再成就帝业!
结语
总的说来,诸葛亮之所以会在华容道放掉曹操,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一是为了拿捏关羽,提升自己在刘备集团的权威;二是为了压制孙权,使得孙权不敢跟刘备翻脸,使得刘备有充足的空间做大做强;三是为了拿捏曹操,进而以曹操来压制汉献帝,使得汉献帝无法掌权,使刘备能够获得“匡扶汉室”的最大正义性!
事实上,诸葛亮的这些目的,刘备都是心知肚明的。当他听说诸葛亮要让关羽去守卫华容道时,他立马发出了质疑,说关羽重情重义,极有可能放掉曹操,而诸葛亮直接对刘备暗示,说曹操此时不能死,于是刘备脑袋一动,立马转变了自己的态度,完全是一副看破不说破的样子!
原文:玄德曰:“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地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掉曹操?
诸葛亮放的不是曹操,而是刘备,如果在华容道杀了曹操,刘备也会被愤怒的曹魏消灭。他放曹操,也就是放刘备一条生路。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原本是有很大的机会统一天下,结果由于他骄傲自大,最终在赤壁遭到了大败,大军损失惨重,连自己都差点落得个身死的下场。事实上,当初在华容道,若不是诸葛亮有意放掉曹操,那曹操在这一次败退中,很可能身首异处!
诸葛亮放曹操
很多人会奇怪,诸葛亮不是安排了关羽去守卫华容道吗?是关羽放掉曹操的啊,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事实上,这一切都是诸葛亮布的局而已!仅从诸葛亮让关羽去守卫华容道,其实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另一番用心了,因为关羽和曹操有旧,正常情况是不会让关羽去守卫华容道的!试想一下,以华容道如此险要的地势,如果诸葛亮随便调换一下顺序,让张飞或者赵云去守卫华容道,曹操的几百残兵怎么可能冲得过去?除此之外,刘备在诸葛亮给出这番安排后,其实也提出了相应的疑惑!
原文:云长领了将令,引关平、周仓并五百校刀手,投华容道埋伏去了。玄德曰:“吾弟云长,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曹操未合身亡。留这恩念,故意等云长做个人情,亦是美事。”
刘备见关羽领了将令,带人去了华容道,对诸葛亮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他认为关羽这人非常讲义气,当年曹操对关羽极好,此次华容道关羽不一定下得了狠手!刘备的言下之意就是说,刘备是关羽的大哥,非常了解关羽的脾气,去华容道其实可以换个人,因为关羽不适合。可是接下来诸葛亮却说曹操此行并不该死,自己派关羽前去只是做个样子,让关羽去还个人情而已。很多人看到这里不是很明白,凭什么说曹操此时命不该绝?不过刘备却懂了,立马同意了诸葛亮的看法,并没有再多加阻挠。那么刘备到底懂了什么?诸葛亮到底为何会放过曹操呢?
实际上,诸葛亮选择放了曹操,主要是为了三分天下,刘备显然也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一、此时杀曹操,不利于三分天下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北抗曹操,东和孙权,西取益州,在这份规划中,曹操和孙权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方!此时如果击杀曹操,孙权失去了曹操的威胁,势必要和刘备争夺荆州,那诸葛亮占荆州、夺益州的战略如何实施?以当时刘备弱小的能力,如何去与孙权抗衡?一旦曹操被杀,曹魏内部动乱,孙权失去了外部压力,势必会往外扩张,刘备怎么可能还有立足之地,最终只能臣服于孙权。
事实上,诸葛亮没有在华容道杀掉曹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之后曹操回到后方,重新积极的备战,给孙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孙曹两军鏖战,倒是给了刘备做大的机会,使得刘备趁机占领了荆南四郡,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而且由于曹军给孙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孙权被迫将南郡让给刘备,以换取刘备联合抗曹,也正是因为刘备占领了南郡,才终于获得了出水口,并最终成功的到达了益州,夺取了益州!如果孙权没有把南郡让给刘备,刘备最终只可能被困死在荆南四郡!哪里还能够夺取益州,成就蜀汉基业?
二、杀了曹操,会遭到更大的灾祸
杀了曹操,不仅会让孙权压力骤减,使得孙权对刘备虎视眈眈,更重要的是,刘备会吸引曹魏最大的怒火!曹操作为曹氏集团的首脑,如果他被刘备击杀,等到曹氏集团内部稳定后,矛头肯定会指向刘备,到时候孙权很可能坐山观虎斗,任由刘备和曹魏厮杀,自己渔翁得利。而刘备集团才多少点人?羽翼未丰的情况下如何去与曹氏对抗,即便诸葛亮才华逆天,刘备集团万众一心,能够于曹氏的打击下成功的存活下来,但他们肯定会失去三分天下的机会!吸引了曹魏的关注,刘备怎么还可能占荆州、夺益州?成就蜀汉基业?
结语
诸葛亮说曹操命不该绝,言下之意其实就是说他们此时不能杀曹操,因为杀了曹操,对刘备集团非常不利,会严重影响到三分天下的战略!杀了曹操,相当于是在为孙权减轻压力,为自己招来灾祸,这种为别人做嫁衣的做法,诸葛亮怎么会去做?而刘备也是老江湖了,对于诸葛亮的想法也是非常认同的,所以最终刘备也没有阻拦关羽去守华容道!此时放了曹操,其实就是相当于放了刘备他自己!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掉曹操?
答 | 江隐龙
“华容道义释曹操”只是一个文学故事而非史实。在正史记载中,并没有关羽驻守华容道并释放曹操一说,所以诸葛亮故意让关羽放走曹操以收这个桀骜不驯的“关二爷”的手笔也便是无稽之谈了。
那么历史上的情况是什么呢?让我们从小说回归史书来看看。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是重头戏,占了整整十回的篇幅,但在《武帝纪》中只有三句:“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倒是乐资的《山阳公载记》写得详细: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
从中可以看出,曹操的确是从华容道北逃的,而且途中泥泞、风雨大作,但关羽并没有出场——不仅关羽没有出场,孙刘联军没有一员大将出现在华容道中。后刘备派人在华容道中放火阻击,但为时已晚。从华容道中离开之时,曹操因为逃出生天而大喜过望,众将问其故,曹操的回答是“如果刘备的火放得早一点,我们就都完了。”
所以,“华容道义释曹操”是十足的虚构。那么,是不是诸葛亮故意放走曹操呢?这个可能并不大。如果真的要放曹操,刘备也没有必须派兵千里追击放火,而且曹操行军但凡慢一点,也便要死在华容道了,何来“故意放走”一说?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掉曹操?
在华容道,诸葛亮安排关羽放走曹操,证明了诸葛亮的远见。如果曹操在华容道被杀,对刘备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可以说,诸葛亮的远见,拯救了刘备,也帮关羽报了恩。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神机妙算之人,他总能把事情想得十分周到,是刘备身边的智囊。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开始了他一统天下之梦,他先是占领荆州,然后打算顺江而下,一鼓作气消灭东吴,顺带将刘备也灭了。
当时的刘备可谓是被曹操杀得屡战屡败,丢盔弃甲,此前刘备多次败给了曹操,其主要还是实力不济,刘备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随着刘备在荆州的长坂坡一战败给曹操后,刘备只能盘踞江夏,与孙权联合抗曹。
在周瑜,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孙刘组成联军,在赤壁之战用一场大火打败了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损失惨重,他本人也侥幸冲出了战场,狼狈向南郡奔逃。可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料敌先机,他算好了曹操要经过的三个地方,分别由赵云,张飞,关羽派兵把守,以逸待劳等曹军的到来。
曹操率领残部突围,在突围的路上,先是被东吴将领追杀了一阵,折损了不少人马,然后在经过赵云和张飞的防区时又被追杀一阵,经过了数次被追杀的曹操,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此时若在半道上出现一支精兵,曹操必被擒杀。
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最终曹操还是没能算计过诸葛亮,在路过华容道的时候,遇上了关羽和他手下的五百精兵。曹操身边的谋士建议曹操向关羽求饶,毕竟此前曹操有恩于关羽,关羽则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如果曹操肯服软,关羽会放曹操一命。
果然,在曹操的一番祈求下,关羽最终放走了曹操,曹操从虎口中得以生还。不过,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计划之内,他料定关羽必然会放走曹操,报答昔日曹操对自己的恩情。
那么诸葛亮如此作为到底有何目的呢?他为何要故意放走曹操呢?其实,诸葛亮放走曹操,对刘备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可以说当时的曹操命不该绝,诸葛亮为了刘备考虑不得不放了他。
诸葛亮之所以派遣关羽把守华容道,主要还是相信关羽肯定会放走曹操,报道曹操昔日对自己的恩情。这样一来,关羽对曹操报了恩,放走曹操后,东吴也不会说什么,这是关羽自己的行为,不代表刘备集团的行为。
诸葛亮放曹操的深意如果诸葛亮让关羽将曹操抓住了,按照当时的情况,曹操是必死无疑的。可当时北方势力是归属曹操的,因此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经历了惨败,但根基尚在,如果此时将曹操杀死,那么北方曹氏势力会为曹操报仇,矛头直至刘备。
以当时刘备军的实力,刘备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挡住为曹操报仇的大军,而当时的孙权在曹操赤壁大败后,有了向北扩张的计划,这也不符合刘本集团的利益,因为一旦孙权向北扩张,将荆州,益州等地区占领,刘备就失去了做大的机会。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构思,刘备与孙权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形成三分天下的局势。如果曹操死在了刘备手下,那么曹氏的复仇大军会放弃东吴,矛盾直指刘备,而东吴则可能会为了利益,看曹氏与刘备搏斗,自己则趁虚而入,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诸葛亮放曹操北归,曹操必然会严防死守孙权,这样给了孙权极大的压力,使其不敢快速拓张的同时,还面临曹操随时可能再次南下的压力。迫于这种压力,孙权不得不与刘备保持一种友好的关系,为自己减轻压力。
刘备在与孙权结为同盟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发展实力,还不会遭到孙权的攻击,这对刘备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会。此后,刘备不管是攻占益州,汉中,孙权也没有对刘备开战,即使当时的刘备借着荆州南郡不还,孙权还是忍着,这是孙权没有办法的事情。
结语诸葛亮在华容道让关羽放走了曹操,这是一个聪明的举动,这既能震慑孙权,使其要与自己结盟的同时,也给了刘备一定的发展空间,促成了后来三分天下的局面。如果在赤壁之战后,诸葛亮让其他将领截杀了曹操,刘备必然也会深陷曹军的报复,别说三分天下了,刘备集团能不能在曹军的攻势下存活都犹未可知。
因此,诸葛亮让关羽在华容道放了曹操,既满足了关羽报恩,也拯救了刘备,给了刘备发展壮大的空间,迫使孙权与自己联合共同抵抗曹操,促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与正史无关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掉曹操?
我是历史达人清水空流,期待您的点评和期待。
首先要说明的是正史上根本没有华容道这回事,完全是《三国演义》杜撰,我们就结合《三国演义》来分析这件事。
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丧失了最后一次统一华夏的机会,从而魏蜀吴争汉鼎。三国正式拉开帷幕。
诸葛亮之所以让明明知道关羽会放走曹操,而让关羽守华容道。无外乎三点。第一,派别人守华容道,把曹操处死,但曹操的整体实力尚在。病没有受到损失,假设曹操被杀,曹操的嫡系会全力报复刘备,而当时刘备的实力根本无法承受,而获益最大的将是孙权,而曹操集团的坍塌,西川刘璋、西凉马腾也会迅速发兵,去占领和蚕食曹操集团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即便曹操集团不报复刘备集团,曹操集团的覆灭最大的获益集团无论如何也轮不到刘备集团。
第二。放掉曹操,得利最大的恰恰是刘备,让曹操牵制孙权,西川刘璋与西凉马腾也不敢轻举妄动。而曹操也不敢轻易讨伐刘备。这样就给刘备修养生息的时间,以时间换空间,给刘备占领荆州后图西川争取时间。为诸葛亮隆中对战略计划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三,为了控制关羽而采取的厚黑手段,在刘备麾下主将里,最瞧不起诸葛亮的就是关羽,而且此人自傲。多少有些桀骜不驯,恃才傲物。让关羽有短处和错处掌握在诸葛亮的手里,再饶恕关羽,一打一拉,一紧一松、先严后放,让关羽有所畏惧,让关羽有所愧疚。这样就使得诸葛亮彻底掌控刘备集团,坐稳二把手提供了条件。
可以说,诸葛亮是故意让关羽守华容道。最大的获益者是刘备集团。曹操,以及诸葛亮本人。
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华容道放掉曹操?
我以为,这里可以想到这样二点:
一,诸葛亮深信凭自已的才能,一定能助刘备兴汉室,成大业。就是放曹操回去,也不是问题。
二,让关羽去掉心中的包袱,关羽一直以为自已亏欠曹操的厚意,一直感到曹操待自已不薄,如果关羽这个心头压力不除,无论今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对曹操作战,关羽肯定不会下狠劲,不会去拼杀。因为只要他看到曹操出场,就会手软,这样不仅对刘备的统一大业不利,而且还会让关羽白白送命,丢了一世英名。
权衡之下,诸葛亮还是把华容道让给关羽去守,他算定曹操赤壁兵败,最后肯定会从华容道逃跑,让关羽捉放曹,还了曹操人情,卸了关羽包袱,让关羽以后能够轻装上阵,真正发挥出实力来,无论对刘备还是对关羽都有益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