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骂江东“鼠辈”,江东猛将如云,哪些人有实力教训关羽?
事实上,关羽虽猛,但是江东至少有三人可以教训他!
高傲的关羽
关羽的高傲是出了名的!对外,他看不上自己的盟友,痛骂江东诸人乃是“鼠辈”;对内,他欺压同僚,糜芳、傅士仁等老部下选择了背叛他,刘封、孟达选择不救他。足见关羽之傲,已经到了什么地步,这简直就是“人神共愤”了啊!不过,关羽也为他的高傲付出了代价。襄樊之战中,关羽遭到众人的联合绞杀,就连他自己的同僚,都对他的生死置之不理,最终关羽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结束了轰轰烈烈的一生!
事实上,一开始的关羽并没有这么高傲,他的高傲是逐渐培养出来的!
十八路诸侯讨董时期,关羽多么低调,面对众诸侯,关羽请战前是这么说的:“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品味“小将”这个自称,足见关羽是多么的低调!后来跟随刘备驻扎小沛城期间时,面对“三姓家奴”吕布,关羽又尊称“吕将军”,足见关羽是多么的谦虚!可以说,整个三国的前期,关羽都是非常低调谦虚的,是一个大家都比较尊重喜欢的人。那么他是何时变得高傲无比,看不起别人呢?
事实上,这就要说到关羽投降曹操一事了!曹操见识过关羽的武力,所以当他击败刘备后,想要收降关羽,而关羽这人又比较重义气,不愿意彻底归顺曹操,于是曹操对关羽发动了强大的攻势!这个攻势自然就是糖衣炮弹了。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厚待关羽,就是想要收服关羽,以此向天下人展示曹操的仁厚、爱才之心,然而他的这番行为却无形中增加了关羽的傲气,让关羽觉得自己太厉害了,连曹操都对他如此敬重!说白了,这倒有点像是捧杀了!
在此之前,关羽还是个低调的猛将,能和身边人打成一片,但是进入曹营后,关羽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不知不觉中,关羽变得自视甚高了。尤其是当斩颜良、诛文丑之后,关羽更是目中无人,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凡是遇到敢和他对阵的猛将,他都要问别人一句“你比颜良如何”,“我看你就好像是插标卖首”,可事实上,看过原文的朋友都知道,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这里面,有很多的巧合存在!
举个例子,颜良能够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而许褚五十回合都拿不下徐晃,足见颜良的战斗力比许褚还强得多,远超曹营诸将的战斗力!这种人,比之当年的吕布也差不了多少吧?可关羽上场,一回合就把颜良给斩杀了,颜良似乎站在那里动都没动,这种情况你敢信?就算是徐晃,关羽也不可能一回合就斩杀吧?足见这里面的水分!
反正自此以后,关羽便开始放飞自我了,他认为自己的武力冠绝天下,无人能敌,所以非常高傲,视天下英雄如无物!面对自己的队友黄忠,人家的战斗力明明不逊色于关羽,关羽却嫌弃别人年老;面对自己的盟友,诸葛亮明明要求要联合东吴,要和孙权搞好关系,结果关羽侮辱孙权,说“虎女安嫁犬子”,还痛骂江东诸人为“鼠辈”,令江东众人颜面尽失!试问,面对如此高傲的关羽,若你是东吴的人,你会不会动手?
事实上,关羽虽然武功高强,军事能力出色,但他也不是天下最强之人!就拿被他骂作“鼠辈”的江东众人来说,这里面就至少有三人可以教训他!
一、周瑜
小说中的周瑜,是一个非常善妒之人,最终竟然被诸葛亮给气死了。但是正史中的周瑜,却并非如此,真实的周瑜乃是非常厉害的猛将,可以说他的军事能力应该是当时东吴最强的!
正史中的赤壁之战,根本没有诸葛亮什么事,此战基本都是周瑜指挥的,刘备大军只是个陪衬。正面击败曹操之后,刘备趁机抢夺胜利果实,选择了进攻曹军防备薄弱的荆南四郡,而周瑜则选择硬刚曹军,进攻曹仁守卫的南郡,并最终击败曹仁,逼迫曹仁灰溜溜的撤出了南郡!
从表面上来看,刘备集团更聪明,占据了荆南四个郡,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事实上,这四个郡都是穷地方,而且战略位置不佳,远远不如周瑜占据的南郡。由此可见,周瑜的战略眼光还是要更为强悍的!另外,周瑜正面击退了曹仁,而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却始终无法攻破曹仁守卫的樊城,可见周瑜的军事能力还是要略强!
刘备借荆州,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不过当时的荆州,其实是曹操、孙权、刘备三人各占了一部分,所以说刘备借的“荆州”其实是“南郡”,就是周瑜打下的那块地盘!南郡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以以此为基地进攻益州,而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就是占荆州、夺益州,所以说刘备想要借得“南郡”,为此他专门跑了一趟江东,去找孙权商议!
南郡是周瑜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而且周瑜也计划着以南郡为基地进攻益州,然后和曹操划江而治,二雄并存。在周瑜的计划中,他是要吞并刘备集团的,所以他劝孙权,趁刘备前来,直接将其扣押,然而由周瑜去解决关羽张飞。如果真的按照周瑜的计划实施,那么刘备集团肯定就惨了,最终他们将被迫融于东吴,关羽若是敢反抗,必定是死路一条!
所以说,当时的关羽虽然高傲,但是周瑜是完全能够教训关羽的,真要是按照周瑜的计划实施起来,不仅蜀汉创建不起来,刘备、关羽、张飞这些蜀汉集团的中心人物都会遭到囚禁或者击杀!
遗憾的是,周瑜去世得太早了!孙权原本都同意了周瑜进攻益州的计划,结果周瑜突然去世了,周瑜死后,进攻益州的计划也就搁浅了,南郡也被借给了刘备,之后刘备集团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们攻占了益州,创建了蜀汉,而关羽则一直镇守在荆州!不过话说回来,若是周瑜活着,南郡不借给刘备,刘备集团被锁死在荆南四郡,等待他们的结局不是投降便是剿灭,那时候的关羽根本就狂不起来!
二、甘宁
说起甘宁,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猛将,当年甘宁带领百骑夜袭曹营,那可是受到了孙权的极大褒奖的,而且还被视为同张辽一样的勇猛存在!单说武力,甘宁肯定是不虚关羽的,但是如果两人真的较量起来,甘宁也是不可能在武功上教训关羽的。不过甘宁可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猛将,他可是一员具有战略智慧的猛将!他原本是不应该作为“斗将”存在的!
甘宁原本是益州人,因不满刘璋,起兵失败,流落荆州。在黄祖手下,甘宁还是不受重用,于是他辗转来到了东吴,受到了孙权的礼遇!甘宁来到东吴,向孙权献出了进攻黄祖、攻取荆州,然后趁机进兵益州,占据全据长江,二分天下的策略!这一策略震惊了众人,因为整个东吴,也就只有周瑜、鲁肃二人有如此的大局观,甘宁一来就给了这么劲爆的战略规划,这是多么厉害的人才?
遗憾的是,东吴世家大族的力量太强大了,虽然孙权不断打击这些大族,但是他也不得不做出部分妥协,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底层出身的甘宁,根本不可能混到上层的位置,他只能不断的在别人手下效力,充当战场斗将!不过即便如此,甘宁也在和关羽的一次交锋中,展现出了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
当时孙权见刘备攻下了益州,于是让刘备把南郡还给他,刘备不答应,于是孙权命人进攻刘备的地盘。见孙权动兵,关羽自然不怂,率领三万军队去和吴军较量。鲁肃得到关羽要渡河袭击吴军的计划,和手下商议如何应对,这时甘宁自告奋勇,说自己只要八百人便可以阻挡关羽,鲁肃不信,结果这事还真的被甘宁办成了!关羽听说甘宁带兵前来,直接放弃了渡河进兵的打算了,选择了安营扎寨,互相对峙!
甘宁不仅作战勇猛,而且军事能力极强,战略眼光深远,他的实力丝毫不输于关羽,甚至某种程度来说,甘宁的战略眼光、军事能力比关羽还强,他是完全可以教训关羽的!
三、马忠
马忠被称为三国的名将杀手,关羽如此勇猛,最终却被吴将马忠给擒获了。黄忠不逊色于关羽,也是五虎上将之一,结果在伐吴之战中,他被马忠射伤,最终不治而亡!五虎上将中的两大高手,最终都栽在了马忠手上,足见马忠有多厉害!
别看马忠是个小人物,可就是这个小人物,却在无形中创造了奇迹!关羽你不是狂吗?不是傲吗?最终还不是被马忠给教训了?
结语
综合来看,关羽这个人原本是非常低调的,但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他也变得越来越高傲了,可高傲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是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对内,他看不上同僚,使得同僚背叛他,不救他;对外,他看不起盟友,结果把盟友逼到了敌人一边,联合围攻他,最终死于了众人的联合绞杀!
关羽的经历其实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低调点好,别太狂了,太狂的话会有人收拾你的!你不是看不起东吴众将吗,骂他们是江东“鼠辈”,可这些人中,至少周瑜、甘宁、马忠三人就可以教训你!天下之大,能够教育你的人还有非常多!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关羽骂江东“鼠辈”,江东猛将如云,哪些人有实力教训关羽?
关羽第一次骂“江东鼠辈”,是在单刀赴会之际。
当时鲁肃下帖,邀关羽过江赴会,关羽慷慨应诺。关平认为,鲁肃用意不善,肯定会借机索取荆州,不可以万金之躯而赴虎狼之穴,但关羽却有恃无恐地说,“吾于千枪万刃之中,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一句话,把整个江东豪杰全都贬低成了“鼠辈”。
关羽为什么那么轻看江东才俊呢?江东能不能称得上猛将如云?哪些人有实力教训关羽呢?
先看第一个问题,关羽到底为什么大骂“江东鼠辈”?关羽这个人,心气高傲,生平只看得起有真本事的人,最看不上那些猥琐龌龊之徒。对于东吴,关羽是从根上瞧不起的!
灭黄巾时期,刘备三兄弟转战各地,先后在刘焉、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麾下效力,历经广宗、宛城、曲阳、阳城之战,杀败过张宝,营救过董卓,关羽亲手斩杀了程远志(拥兵五万的贼首),刘备还亲手射死了韩忠、孙仲,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大功。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孙坚才登场,只是刺死了赵弘。但是朱儁表奏朝廷、论功行赏时,人家孙坚走动了人情,火速受到封赏,“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而刘备三兄弟呢,“听候日久,不得除授”!这种落差感,让三兄弟极其不爽!
讨董之战,公孙瓒向汜水关进发,在半道上带上了刘备三兄弟,还叹息“如此埋没英雄!”汜水关,孙坚作为诸侯先锋军,被华雄大败,还折了祖茂,但是在随后的会战中,关羽温酒斩华雄,扬名立万。对比之下,关羽就把孙坚小瞧了。但是呢,关羽立下大功,却被袁术乱棒打出,这份气谁能受得了,而袁术正是孙坚的主子!此后,孙坚又藏匿了国玺,这让忠于汉室的关羽对他嗤之以鼻,甚至视之为国贼。
种种缘由,关羽对于孙坚,没有任何好印象!
到了孙权时代,关羽对江东的印象就更差了!孙坚虽然讨厌,但他毕竟也算一世英雄,灭黄巾、讨董卓,都是锐意进取;孙策虽然短命,但人家毕竟是雄才之主,弃袁术、定江东,打下基业;可是孙权呢?蜗居在家的妈宝男,身无寸功的小字辈,却坐领江东,这让一生戎马、全凭个人实力打拼江山的关羽极其反感。等到了赤壁之战时,要不是鲁肃、周瑜等人全力主战,孙权差点就投降了!因此,关羽对于孙权,是非常鄙视的,以至于后来孙权派人求婚时,关羽根本瞧不上,“虎女焉能嫁犬子”!
其实,关羽大骂孙权,只是借了罗贯中之口。
真正的三国迷,不管是历史达人,还是演义迷,都几乎出奇一致地看不上孙权,可以粉曹操,可以粉刘备,但几乎没有人粉孙权!这不仅源于孙权的军事能力太差,还源于他的诸多迷之操作,比如背刺盟友、骂死陆逊、降曹丕、搞宫斗、打压功臣、屠杀士族、处死亲子等等。
再看江东其他人的表现呢?
张昭,作为江东托孤之重、肱股之臣,却力主孙权投降,还带领一大帮穷酸腐儒围攻诸葛亮;周瑜,作为江东大都督,却嫉贤妒能,对诸葛亮处处打压迫害,还设下鸿门宴想要加害刘备,结果被关羽吓到“汗流浃背”,亲自给关羽斟酒。
东吴那些武将就更不用提了。周瑜含恨而终后,诸葛亮到江东吊唁,东吴诸将恨得咬牙切齿,但是看到赵云带剑随行,竟然不敢乱动;刘备带着孙夫人逃离江东,丁奉、徐盛、陈武、潘璋四人追捕,但是看到赵云挺枪持剑、正欲厮杀,竟然诺诺连声而退。
就这些文人的龌龊表现,就这些武将的懦弱表现,关羽能瞧得起他们吗?
对于江东,关羽早就非常反感,对于孙权,关羽从根上鄙视,而对于东吴的文臣武将,关羽是真的瞧不上!也许只有鲁肃这个亲刘派,关羽还算保留了一丝敬意,叫他一声鲁肃先生。
其实,关羽大骂江东鼠辈,也只是出现在演义中,在历史资料中,并无任何记载。
再看第二个问题,江东称得上猛将如云吗?江东能够称得上猛将的,不过三五人而已,大概只有孙策、太史慈、甘宁、周泰、凌统等人。
孙策,在平定江南时,虽然被下属称做小霸王,但有严重的吹捧领导之嫌,因为孙策只是杀死了两个三流菜鸟,没什么好吹的。孙策唯一一次与高手单挑,就是神亭岭大战,但是太史慈全程未用弓箭,而孙策先是被对方夹住了枪,后又被对方抢走了头盔,气势已输。
太史慈,东吴第一猛将,但太史慈的战绩相对于那些超级猛将来说,比较单薄,他只有单挑孙策、张辽这两次战绩。评定孙策,只能参考太史慈,而评定太史慈,却只能参考张辽,而评定张辽,则只能参考张郃,他们几个就是一个档次的,相差微乎其微,而张郃在赵云、马超面前,表现的比较脆。此外,在北海之战时,太史慈最初并没有单挑管亥,而是跑到平原县求助,等刘备三兄弟赶到,管亥搦战时,太史慈想要出马,但关羽对他可能没有信心,就拍马早出,数十合之后将管亥斩于马下。
甘宁,因为百骑劫魏营,被孙权盛赞为“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但是在截营的过程中,甘宁并没有遇到任何曹魏猛将,只是冲到曹魏营中一阵鼓噪,快进快出而已,而且孙权还派出了周泰急忙接应,如果许褚、张辽、徐晃等人中有一人参与拦截,相信甘宁没那么轻松,相比于人家文鸯的单骑踹营、厮杀半夜、单挑邓艾、全身而退、鞭打魏将,简直差远了!再者,逍遥津之战时,孙权被张辽痛殴,甘宁作为太史慈死后的东吴第一猛将,跑哪去了?
其实,甘宁只是善于水战,善于弓箭,兵器比较花哨而已,但他从来没有像样的单挑,仅有的单挑曹洪、乐进,对方还都是诈败。
周泰,虽然比较肉,比较能挡枪,但他只适合混战时充当肉盾,也没有像样的单挑。在濡须之战中,周泰、韩当双战许褚,三十合仅能战平;在夷陵之战中,周泰、韩当眼睁睁地看着小关张杀死了周平(周泰之弟),却不敢交手,慌忙退入阵中。
凌统,只能够与乐进战平,勉强与张辽五十合战平,但孙权却选择了火急鸣金。逍遥津,孙权被张辽追杀,凌统与牙将谷利两个人死命作战,还是挡不住张辽的威风,凌统身中数枪,最后还要靠董袭驾船接应才得以逃命。
孙坚,虽然飞身夺槊、刺死了赵弘,但是这个赵弘就是个黄巾军首领,大概就是程远志的级别,与管亥不可相提并论。汜水关之败,孙坚被华雄单骑追杀,连射两箭都放空了,第三次再射,却因为紧张过度,把弓弦扯断了,最后还要靠着祖茂舍身取义才能脱困。
程普,最高光的战绩就是三十合战平太史慈;韩当,最高光的战绩就是三十合斩杀了张虎;黄盖,只有速败蔡瑁、生擒黄祖的战绩,没有硬性指标;这三位老将,虽然忠勇可嘉,但武力值只能算二流偏强。
至于其他武将的武力表现,就几乎没法看了。
陈武被庞德轻松击败,然后遭斩杀;潘璋遇到关羽、黄忠,都是三合速败,遇到关兴,也被杀到狼狈逃命;丁奉、徐盛、蒋钦、董袭,武力值太菜,在前期都是打酱油的。
综上所述,东吴诸将中,只有孙策、太史慈称得上强一流猛将,甘宁最多是强一流,周泰、凌统只能算一流偏弱,而其他武将,基本都是二流或者更低。最强的孙策、太史慈两人,在关羽这个这种超一流武将面前,还是差了一个档次。
所以,东吴根本称不上猛将如云,想要依靠武力教训关羽,基本没这个可能,唯一能够在关羽面前有可能占到便宜的,就是太史慈、甘宁的弓箭,但也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可能性。
至此,肯定会有很多吴粉跳出来,说有三人可以教训关羽,分别为甘宁、吕蒙、马忠。那我们就好好讨论一下。
甘宁、吕蒙、马忠,是否有实力教训关羽?先说甘宁。
有些略懂历史知识的读者,或者看过一些劣质营销文的网友,可能会说,“关羽濑”了解一下?
咱们抛开演义,简略地聊一下历史上的这个事件。当时孙权下决心抢回荆州,让吕蒙督两万人马南下,去攻取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另一面又派鲁肃率领万余人屯扎在益阳巴丘一带,以牵制关羽。关羽驻扎在益阳上游十几里处的浅濑处,决定趁着夜色去偷袭吴军营地,可惜情报泄露,东吴早有准备。甘宁向鲁肃主动请战,还说“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就是说,“关羽听到我的咳嗽声,绝对就不敢渡河了”,后来甘宁赶到河对岸,大搞布防,关羽随即取消了渡河偷袭的打算,只能退而求其次,转为扎营坚守。正因如此,这个浅濑被东吴称为“关羽濑”,以标榜甘宁的功劳。
关羽果真是被甘宁的一声咳嗽吓跑了吗?甘宁真的咳嗽了吗?河对岸听得见吗?如果你想下水洗澡,看到一条水蛇,你还会下水吗?如果你想爬树,看到一个马蜂窝,你还会爬树吗?如果关羽想要渡河偷袭,明知道对方已经开始布控设防,还会过河送死吗?非要让别人“半渡而击”吗?别说甘宁,就是张昭在对面闹出动静,关羽也不会过河吧?所以说,甘宁善于辨识形势,他只是捡了个便宜的虚名而已。
再说吕蒙。
吕蒙白衣渡江,确实把关羽搞废了,但那是吕蒙的超强能力赢来的吗?还不是靠着违背盟约(湘水之盟)、背刺盟友、搞偷袭才得逞的!关羽一心对付曹魏,而吕蒙一心在暗中盯着关羽;关羽镇守荆州,吕蒙就憋出病来了,打又不敢打而且打不动,还是靠着陆逊之计策,装病退出;关羽一出征,吕蒙立即在背后捅刀子!
这种专阴盟友的表现,别说关羽不服,如果让你遇到,你服吗?
最后说一下马忠。
很多网友把马忠捧为三国第一神将,只因为他搞死了两位五虎将,大家都是以玩笑娱乐为主,但也不乏真的有人认为马忠非常神勇,这就无语了!黄忠被东吴四将围攻,马忠在阵中释放冷箭,这就不说了,和曹性偷射夏侯惇差不多一个性质。马忠擒获关羽呢?当时关羽处于逃亡的阶段,奔波一夜,人困马乏,赤兔马被绊倒,然后马忠率部下一拥而上,将关羽擒获。
如果这样也算马忠能够教训关羽的话,那么宋宪、魏续也能教训吕布,那么许贡三门客也能教训孙策,那么周瑜的部卒也能教训太史慈,乐进的那口快刀更能教训孙权!
结语:东吴阵容中,只有孙策、太史慈、甘宁能够称得上猛将,但没有任何人能够凭借武力教训关羽,唯一在理论上有可能占到关羽便宜的,就只有太史慈、甘宁的弓箭了。若论军事能力,除了孙策、周瑜、陆逊的战绩比较辉煌,其他诸将,包括只会在背后搞阴谋小动作的吕蒙,这些人都不如关羽。
关羽骂江东“鼠辈”,江东猛将如云,哪些人有实力教训关羽?
关羽的傲慢来自于禀性和成就,尤其是非常看不起东吴孙权一干人等。从禀性上关羽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加上读过《春秋》颇晓大义。他与刘备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那就是匡扶汉室,忠心耿耿跟随刘备以天下苍生为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凡与这个理念有违者,关羽都认为是奸恶之徒或乱臣贼子。东吴孙坚开始尚可,能聚大义讨伐董卓。后来偶得传国玉玺,就心存私念藏匿,起了不臣之心。结果闹得天下皆知,孙坚也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应该说从此时起,关羽就开始对东吴很是瞧不起。后来关羽从斩华雄开始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罕逢敌手,即使是强大的袁绍、曹操麾下众将无不畏服。由此助长了关羽的目空一切。凭心而论,东吴从统一江东征战开始还真没遇到过強有力的对手。整个孙权集团还真找不出能与关羽相匹敌的将领,遑论教训关羽。鉴于此,东吴只能用阴谋诡计来对付关羽。“自古骄兵多致败,从来轻敌少成功。”关羽竟败在那些一向看不起的江东鼠辈手里,连性命也丢了,岂不是天命?
关羽骂江东“鼠辈”,江东猛将如云,哪些人有实力教训关羽?
三国时期的关羽是有名的高傲,他依仗着自己出众的军事能力,待人接物可谓目空一切。当时的君主对关羽都有拉拢之心,而一般人物对关羽又有敬畏之心,这就更加剧了关羽的傲气。他坐镇荆州时,对东吴君臣更是看不起,动不动就嘲笑他们是江东鼠辈。那么,东吴真的是无人堪为关羽的对手吗?
一、关羽对东吴蔑视的原因。关羽对东吴的蔑视,是在史书上明确记载的。当时孙权为了拉拢关羽,特意派使者去为自己的儿子提亲。谁知道关羽看过书信后大怒,他撕毁书信,对着使者破口大骂。关羽说他自己的虎女怎么能够嫁给孙权的犬子。关羽如此侮辱孙权,自然引起了东吴上下的同仇敌忾。
当时孙刘联盟尚在,不管怎么说,关羽和孙权还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共同抵抗曹操。在整个长江防线上,关羽和东吴各自负责襄樊和淮南方向。只有双方通力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战果。关羽和东吴互相攻讦,只能造成亲者痛仇者快的结果。那么,关羽为什么要如此侮辱蔑视东吴呢?
首先,关羽是草根出身,他能够出人头地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因此,关羽评定他人的标准只是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世俗的那些尊卑标准。对能力比他强的人,关羽是很尊重的。张飞对吕布百般辱骂,而关羽却从来对吕布不出恶言,在辕门射戟的时候还尊称一声吕将军。
对于诸葛亮,关羽最初对他的名士风流看不惯,但是在认清诸葛亮的盖世才华后,关羽对他尊敬有加。两人最后的关系发展到无话不谈,连马超的情况,关羽都要写信去问诸葛亮。在得到诸葛亮的回信后,关羽十分重视诸葛亮的评价,还把书信给宾客传阅。
同样的,关羽对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有多么尊重,就对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有多傲慢。在刘备阵营中,连跟随刘备出生入死多年的老战友,都受不了关羽的脾气。在荆州之战中,刘备的小舅子糜芳,义子刘封、老部下傅士仁,不是不战而降,就是见死不救。关羽对自己阵营的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是友军阵营的人了。
东吴是从江东起家的,以水军见长。而孙权又是自保见长的君主,没有开拓进取的能力。因此东吴与曹操的交战中,能够依托长江,遏制住曹军的攻势。可是一旦脱离水域,在平原上与曹军交手,一般就会吃亏。在逍遥津之战中,孙权十万大军败在张辽等人的七千人马手下,成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关羽在一旁对此看得清清楚楚。他多次和曹军交手,知道曹军的战斗力。对于东吴的战绩,让他嗤之以鼻。在襄樊之战中,关羽以三万人马打败三万七八千的曹军,并生俘了其中的三万人。拥有这样战绩的关羽,当然看不起东吴君臣的军事能力了。
其次,关羽的理念与东吴不和。关羽熟读《春秋》,深受儒家的道德观念影响。他在作战中崇尚堂堂正正的手段,哪怕是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斩杀对方主将。但是东吴君臣的作战理念却与关羽不尽相同,他们在更多的时候采取的是以计谋为主,智取为上的作战方针。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火烧曹操战船,也是以黄盖的诈降计为基础的。
第三,关羽遭到过东吴的暗算。关羽对东吴的这种作战方针原本就看不起,可是在湘水之争中,他还被东吴偷袭了一把,吃了个哑巴亏。当时孙权向刘备索还荆州,在遭到拒绝后,孙权派兵夺取了江南三郡。
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大将,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东吴夺取了手下的地盘,这对关羽来说是奇耻大辱。虽然双方重新议和,以湘水为界重分了荆州。但是关羽对东吴背信弃义,撕毁盟约的做法十分不齿。由于此举挫伤了关羽的自尊心,让他对东吴君臣更加蔑视。
二、关羽的东吴对手。关羽虽然对东吴君臣十分蔑视,但是他并不是没有理智的人。在东吴的将领中,还是有能够与关羽抗衡的人物。正是由于有这些人物的存在,关羽才会和东吴形成平衡,保证了荆州的暂时稳定。这些能够与关羽抗衡的将领分别是周瑜、鲁肃和吕蒙。
我们发现,在周瑜活着的时期,关羽没有对东吴有什么褒贬之词。这是因为周瑜通过赤壁之战的胜利,彰显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对于周瑜这位能力不下于自己的统帅,关羽自然不会看不起他。在周瑜攻打南郡的时候,关羽和张飞都在周瑜帐下效力。关羽执行绝北道的任务,张飞则被刘备换取了夺取荆南四郡的精兵。
正是有了这段合作的经历,让周瑜对关羽、张飞有了非分之想。在刘备前往东吴面见孙权的时候,周瑜向孙权写信建议,让孙权扣留刘备,用声色迷惑住刘备。自己则分化瓦解刘备的势力,将关羽、张飞收入自己的帐下,一起征战疆场。仅仅从这一件事,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
首先是周瑜认为自己能够驾驭关羽、张飞,而且关羽、张飞也承认这一点。其次,刘备在事后得知这件事后,他的反应是十分后怕。从刘备的反应我们也可以看到,刘备也承认周瑜的能力,担心自己的势力被周瑜吞并。
在周瑜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发动夺取益州的战役时,就根本没有理会刘备的反对,自顾自地就出兵了。从周瑜的行动来看,他根本不怕刘备和他的手下对自己的行动进行阻挠。关羽对于这样一位能力超卓的统帅,自然口中没有贬低的话语。
第二位能够对抗关羽的东吴统帅是鲁肃。由于《三国演义》的描写,我们对鲁肃的印象是一位老好人。他由于内心忠厚,被刘备、诸葛亮玩弄于股掌之上。在单刀会的时候,他被关羽的武勇所慑服,眼睁睁看关羽独来独往,扬长而去。
其实在现实中,鲁肃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他武艺超群,擅长骑射,在率领族人南撤的时候,面对赶到的追兵,他口说道理,手中射箭,他百发百中的箭将靶子都射穿了。追兵被鲁肃软硬兼施的手段慑服,只能放他们离去了。
在行军打仗方面,鲁肃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办法。孙权曾夸赞鲁肃的治军之道,说他“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正是鲁肃的过人才能,周瑜在去世时,向孙权推荐鲁肃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正是由于鲁肃的军事才能,关羽与东吴多次发生摩擦,都能和平解决。在湘水之争时,突袭夺取荆南三郡的虽然是吕蒙,但是在益阳担任堵截关羽的人却是鲁肃。正是有鲁肃的掩护,吕蒙才能够顺利夺取荆南。
在刘备率领益州军队出川争夺时,他派关羽率领荆州的军队前来和东吴争夺。关羽的援军遭到了鲁肃的阻拦,无法前进。双方举行了单刀会来进行协商,鲁肃作为东吴的主将和关羽相会。在会上,鲁肃据理力争,将关羽说得哑口无言,维护了东吴的利益,为下一步双方和谈奠定了基础。
在鲁肃的战略中,将南郡借给刘备,保持双方的盟好,双方配合一起北伐,是争夺天下重要的一环。但是这一点并没有让孙权所理解。他将鲁肃说的关羽不足忌的话,当成鲁肃不能收回荆州所说的大话。
其实这句话并不是鲁肃的大话,在鲁肃心中确实是这样认为的。鲁肃在生前已经做好了准备,重用吕蒙等人,随时可以收回荆州。只是为了孙刘联盟的稳定,鲁肃才带着孙权的误解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第三位能够对抗关羽的武将就是吕蒙。吕蒙其实是武力夺回荆州的坚定拥护者。在鲁肃活着的时候,他就向鲁肃进献了夺回荆州的五条密计,让鲁肃刮目相看,不再视之为吴下阿蒙。在鲁肃去世后,他接替了鲁肃的职位,马上就改变了东吴的政策,和孙权一拍即合,要夺回荆州。
吕蒙将关羽视为自己主要的对手,吕蒙曾经对孙权说,关羽之所以没有对东吴动手,是因为你我还在世的缘故。如果我们有了意外,就算是想要用武力夺回荆州,又怎么能够做到。吕蒙在这里,把自己当作了关羽最大的敌手。
同样的关羽也没有小看吕蒙。经过湘水之争,关羽对吕蒙的神速进军印象深刻。在吕蒙继任东吴的都督之职后,屯兵在荆州之旁,成为关羽心中的心腹之患。因此在襄樊之战时,关羽才对吕蒙预先做好了防备。他沿江构筑烽火台,并且留下足够的兵力防止吕蒙的偷袭。
为了消除关羽的防备心理,吕蒙接受陆逊的计谋,对外声称有病,自己回建业治病,让陆逊接替自己的职务。陆逊名不见经传,上任后写信给关羽,激进阿谀奉承之能事,让关羽放松了警惕。在关羽抽调防备东吴的军队投入襄樊战场后,吕蒙率军白衣渡江,发起了对荆州的进攻。
由于缺乏对东吴的防备,吕蒙轻易取得了荆州之战的胜利。在这场战役中,吕蒙施展各种计谋,几乎兵不血刃就夺取了荆州,全歼了关羽的大军。关羽在逃亡蜀中的路上,被东吴伏兵擒获,随即被杀。至此,在吕蒙的指挥下,东吴取得了战役的全胜。吕蒙用自己的战绩,充分证明了自己正是关羽的对手。
结语:关羽心高气傲,对东吴君臣视为鼠辈。但是这也是分别对待的。在周瑜活着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看到关羽对东吴有蔑视的言论。其实,关羽对于比他强的对手,是很少出恶言的。在东吴将领中,周瑜、鲁肃和吕蒙都堪称关羽的对手。
周瑜活着的时候,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在军事能力上碾压刘备君臣。鲁肃活着的时候,虽然极力维护孙刘联盟,力主将荆州借给刘备。但是当孙权一声令下的时候,鲁肃就马上出兵夺取荆南三郡,自己率军堵住关羽的道路,让他无法越雷池一步。至于吕蒙更是夺取荆州,擒杀关羽的东吴统帅,就不必赘述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关羽骂江东“鼠辈”,江东猛将如云,哪些人有实力教训关羽?
不论正史还是演义,江东除了孙策周瑜陆逊有能力和关羽对抗,剩下的一众将领真的干不过关羽。关羽在后期已经成长为水陆全能型统帅。江东水军优势不在,陆战就更不可能战胜关羽了。所以才有后来吕蒙白衣渡江靠偷袭来夺江陵,因为正面和关羽刚根本没有胜算。江东正面打不下合肥,就只能偷袭盟友,这不是鼠辈是什么?
关羽骂江东“鼠辈”,江东猛将如云,哪些人有实力教训关羽?
关羽辱骂江东“鼠辈”,虽然江东猛将如云,但是论武力最强的三人也无法击败关羽,但是却有三个人物教训了关羽,使关羽付出生命的代价,此三人便是吕蒙、潘璋、马忠。
三国演义中,刚出场的关羽还是比较低调的,在众位大佬面前关羽非常谦虚,甚至还曾称呼吕布为吕将军,可见其多么的低调。可自从吕布死后,关羽是越来越高傲了,尤其是当其斩杀了颜良文丑,脾气更是火爆,见谁都是你比颜良文丑如何?
关羽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看不起其他武将,不过要说到关羽最看不起的人,那必须是江东之人了。当孙权派人向关羽求亲,以示友好时,关羽竟然直接说“虎女安肯嫁犬子”,甚至直呼江东众人为“鼠辈”,非常狂妄!江东猛将如云,有没有人能够教训关羽呢?让关羽不敢再如此骄狂呢?
事实上,江东诸将中,也有不少武力高强者,不过他们最多战平关羽,江东无人能击败关羽,教训关羽!
太史慈
要说谁是东吴最猛的武将,那必须得数太史慈了!太史慈这个人骁勇善战,武功非常高。在和曹军的作战过程中,太史慈曾和张辽发生过交战,双方大战七八十回合未能分出胜负。
原文:权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太史慈也。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曹阵上李典谓乐进曰:“对面金盔者,孙权也。若捉得孙权,足可与八十三万大军报仇。”说犹未了,乐进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孙权,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
而在徐州时,关羽曾夸赞过张辽的武艺,说张辽武艺不下于关羽,可见张辽相比于关羽,很可能差不了多少。既然张辽能勉强和关羽打个平手,那太史慈自然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太史慈也就和关羽打平,根本无法做到击败关羽,教训关羽!
孙策
孙策是东吴的奠基者,有江东小霸王之称,战斗力非常彪悍。当初太史慈还在刘繇部下,见孙策是主帅,以为孙策的战斗力不怎么样,所以想要单挑擒拿孙策。结果孙策的真实实力远超众人想象,太史慈只能和孙策打个平手,根本无法拿下孙策。从太史慈和孙策的作战情况来看,孙策的战斗力应该和太史慈是差不多的,面对关羽,他最多能够打平,想要教训关羽,则比较困难了!
甘宁
甘宁也是东吴的超级猛将,曾经带领百人夜袭曹营而未伤一人,令人惊讶。孙权曾自豪地宣称“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可见在孙权看来,甘宁是和张辽一样厉害的猛将,而事实上,甘宁也确实曾和张辽有过单挑,最终打了个平手。从甘宁的表现来看,他应该也是有可能打平关羽的,不过要想击败甚至是教育关羽,估计甘宁还是做不到的!
总体来看,其实江东猛将的战斗力都被张辽给限死了,所以说他们最多也就是打平关羽,至于说击败关羽,乃至是教训关羽,基本是不可能的!不过凡事都不能说得太绝对了,虽然东吴诸将在武力上并非关羽对手,没法击败关羽,但是还是有三人曾教训过关羽,这三人便是吕蒙、潘璋、马忠!
关羽这人武功高,战斗力强,为人非常高傲,在个人单挑上确实没法教训他,但是吕蒙等人却通过军事行动好好的教训了一下关羽,而这次关羽得到的教训可谓是非常惨重的!襄樊之战,关羽根本看不上一旁的东吴,把荆州的主力都调去攻打曹军了,结果襄樊前线虽然打得漂亮,但吕蒙却率军偷袭了关羽的荆州,把关羽的老巢给打下来了,这一招釜底抽薪把关羽给彻底打蒙了,算是给了关羽一个教训,而接下来的教训更为惨重!
在拿下了荆州之后,吕蒙并没有停下步伐,反而是挥兵进攻关羽,最终关羽军心涣散,只能选择向益州逃离。面对围追堵截的吴军,关羽最终于麦城附近被捉,惨遭诛杀!而抓获关羽的人,乃是东吴猛将潘璋、马忠!
原文: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知父被擒,火速来救;背后潘璋、朱然率兵齐至,把关平四下围住。平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
关羽英勇一生,看不起东吴众人,讽刺别人都是“鼠辈”,结果最终惨遭吕蒙偷袭,被打得大败。而在麦城突围过程中,又被潘璋和马忠擒获,可谓是颜面尽失了!高傲了大半辈子的关羽,最终在荆州被吕蒙、潘璋、马忠给教训了,只不过这个教训的代价有点大!
结语
关羽一生,英勇无敌,他之所以敢称呼东吴众人为“鼠辈”,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实力支撑的,因为东吴诸将中确实没有单挑能击败他的人!孙策、太史慈、甘宁是江东战力最强的三人,能勉强和他打成平手,但绝对不可能击败他。不过这做人呢,真的是不能太狂,虽然没人能单挑打赢关羽,但关羽最终还是被吕蒙、潘璋、马忠三人给教训了一顿,而这一教训的代价可谓是非常的大,荆州丢了,关羽死了,蜀汉的前途没了,简直是太惨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