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让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看见人抱着小宝宝走进车厢,也不让,低头继续玩手机!还有跟着抢座的

十几年前,北京的公交车,平时都挤得不得了,更别提上下班高峰期,没点力气的,你想上车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情形,说把司机挤下去有点夸张,但绝对是难产妇女的理想之地。[捂脸]

坐公交时间久了,你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奇葩事,以前的文章我有所提及,在十多年前,由于做的工作是家具设计,在细分一点就是全屋家具定制,什么意思呢,就是按照你房间尺寸制作,而不是你去家具城随便买一件成品,所以,这个工作就是满城跑,去客户家量房间尺寸,如果你厂生意足够好,那么不出一年,你能把所在城市路线了解的倒背如流,甚至哪路公交车售票员最漂亮也知道,当然还有你乘坐公交的实战经验。[大笑]

有一次,我竟然目睹了占座行为,也是平生第一次碰到,抢座都明白咋回事,抢靠的是速度,谁屁股先放下就是谁的,但占座就不厚道了,在一次上车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后面有座位,于是上来就快速奔向后方,紧跟我后面有一个女士,女士后面是一个男士,我选择最后面一排最里面的座位,因为我路途比较远,我会根据路途远近选择位置,我坐下后,旁边还有两个座位,女士随后也迅速坐下,这时女士后面的男士本以为很幸运能有个座,刚要把屁股扭过来,没想到女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背包摘下来就扔在了那个座位上,并挥手示意男士后面的另一个女士,此时男士已经发现了有不明物体掉在了座位上,睁大眼睛看了看包又看了看这位女士,脸霎时有点红了,可以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尴尬和难堪,男士面露不悦,嘴唇抖动了几下,看得出来是欲言又止,最后无奈的说了一句“还可以这样啊”,来缓解一下场面。可以看出,男人还是有点素质的,否则碰到脾气大的,难免不发生争吵。[大笑]再此,我奉劝各位,不要去干占座这种不厚道的事情,真的会让人很难堪!

不让座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占座,你可是一个理由都没有。

至于让座这种行为,当然值得发扬,值得提倡,但不能道德绑架,尤其女士,成年女孩,她们不同于男人,确实有特殊的生理状况,比如人家确实是肚子痛,又不能说,这时不让你也不能指责什么。又不像孕妇那么明显。

哎!又不得不提天生就是赔钱货的男人了,只要你还没有白发苍苍,你就是让座的最佳人选,理由——因为你是男人![大笑],为此啊,每当我坐下时,如果有女的站在我旁边,我都坐卧不安,心慌意乱,乱七八糟,并不是说我具有贾宝玉那般怜香惜玉之作风,而是我真不知道她们此时肚子舒服不舒服啊,又不能问,急死人。

为此,我给自己制定几条规则:60岁以上的人,不论男女——让! 10岁以下孩童——让,孕妇——必让! 残疾人士——必让! 抱着小孩人士——必让! 美女——看心情,[捂脸]。

让座是一种美德,一种素养的体现,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行为是自愿的,绝不能以其他理由去强迫他人让座,美德,礼貌,文明是需要弘扬和继承,但绝不是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让——我们礼貌的道一声谢谢,不让——请理解和原谅。因为美德是相互的。

为什么感觉现在让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二十多年前,妻嫂儿子外出打工,妻哥没有上学不识字。嫂子眼疾急需医治,我带他俩到了厦门。在上公交车到医院时,来自农村的我们缺带零钱交与自动售票箱,这时车上的一对夫妻及时为我们三人交了车费,另有两人为哥嫂让了座。当我拿出票子让他们找零时,他们说你们农村来一趟这儿不容易,还是来看病的几块车费不算啥,免了。

时至今天,当时厦门人的热心帮助,厦门人的文明仍在我的记忆中。说实话正能量不断地鞭策着我热心公益。让座虽然不算啥,但是身体欠安者,受益后感受就不一样。

文明让座,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雷锋精神还需提倡,互相帮助,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为什么感觉现在让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现在让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这这种现象,该如何评价呢?如果从道德修养来说,就觉得有些道德缺失,需要呼吁社会关注这样的问题,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如果从现实情况出发,年轻人玩手机,不让座,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一种道德风尚,不是法定的义务。年轻人不让座,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你需要座位。

“看见有人抱着小宝宝走进车厢也不让座”,这是以抱着小宝宝的人,就需要座位为理由,为前提,并且以此为依据,来说明一些年轻人的漠视。

不管你是亲自看见,还是自己亲身体验,都不能够以点带面,轻易地得出结论,给一部分年轻人的行为作出判断。以偏概全作出结论。我们仍然只能够实事求是地认为,这是一种偶然现象。

为什么说是一种偶然现象呢?因为需要特殊照顾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来挤公共交通工具的。能够来挤交通管工具,都是能够承受交通工具的特点——拥挤,站立。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也有特殊的安排。

如果没有遇到特殊的提醒,如果没有占用特殊的位置——老年人,孕妇的专用座位,不让座,是完全合理的。

并不是抱小宝宝的妈妈就一定需要座位,也许有很多人都经历过与抱小宝宝的妈妈让座,遭到她们蜿蜒谢绝的事情。俗话说,看到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不需要特殊照顾的人,一般是不会去要求别人的。

在我接触的一些人中,也曾经探讨过让座的问题。他们的意思是,自己能够坐公共交通工具,就有适应的能力,不需要别人的照顾。如果自己确实需要照顾,会打出租车。

现在,网约车的普及,填补了出租车的空缺。在没有出租车的农村,也有网约车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特殊照顾的人,自然选择不坐公共交通工具啦!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需要,是可以提出来的。如果没有提出来,就不用去要求,或者评价一些年轻人让与不让座的事情了。

为什么感觉现在让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你感觉现在的年轻人让座的越来越少了,那是你没选准地方。如果你到珠海,你就会真实的看到,而不是感觉到,年轻人处处给老人让座。珠海大约两百万人,在校大学生四五十万,在加上中专生,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这个庞大的群体,彰显出了高度文明的表率。可以肯定地说,不让座的现象与珠海无缘。一句话,珠海从来不存在不让座的现象!只是你少见多怪罢了!

为什么感觉现在让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我们经常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看到老年人上来了,和年轻人一样,挤在过道的情形,座位上的晚辈熟视无睹,完全不理会站在身傍的老者。这种事太常见了,以致于人们也见怪不怪了。这种情形之所以到了现在的程度,我认为:

1、现在的年轻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对礼义廉耻知之甚少,未根植于心。

2、一个家庭里的孩子只有一个或两个,被视若 “小皇帝”,生活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亲不敢说半句。对孩子在家庭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优秀传统教育的缺失,使得现在的年轻人养成了以我为中心,漠视需要关心的人。

3、社会氛围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心中只考虑金钱,社会礼仪、功德却抛到脑后。尽管上层在倡导全社会要树立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很难,缺乏必要的实行力度。

为什么感觉现在让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我因为让座差点跟人打起来!

有一次我跟我爱人出门溜达,回来的时候坐的公交,大约二十多站,我俩刚坐下,前后座,有个阿姨站在我们旁边,我爱人就站起来想让座,我说我来吧,我就把座位让给了那个阿姨,我自己站了十七八站,我以前是逢座必让。

我一直就在这个阿姨旁边站着,阿姨下车的时候,虽然我就在她旁边,可是一句话没说,起来就走了,我就想着我终于能坐一会了,结果旁边一个大姐上来快我一步就挤到座位上了,我一想别跟女的计较了,坐就坐吧。

我媳妇不乐意了,说这个座是我们让出去的,人家走了我们应该坐回来,这你也好意思抢?那女的一起来的一共三个女人,一起对着我们叨叨叨,真是不胜其烦,要是男的弄不好就打起来了。

但凡我最初让座的那个阿姨,下车的时候说一句:小伙子我到站了你快坐回来吧!也不至于发生后面这些事,结果她连个屁都不放,我站了快二十站,腿生疼,总结不是什么人都值得帮。

后来我也告诉我爱人,不要动不动就让座,自己如果路程太远,也不必非得让座,而且那个阿姨也不太老,这让座给自己找一堆麻烦。

我现在是除非看到孕妇,真正的老人,或者残疾人,才会让座,那种看着比我身体都好,也不是特别老的,我索性就不让了,除非没几站就下车了。

打比方我爱人,是老师,上下班坐公交,到单位一站站好几节课,老腿疼,坐个车好不容易有个座我也感觉没必要非得让,有的人也确实不招人待见,不值得让,好像欠他似的,应该的,唉,时间久了,有的情况也就不让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