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都是技术合伙人被踢出局?
简单点讲,就是搞技术的斗不过玩人心的。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于创业团队,现在的职场中同样如此,基本上算是一种普遍现象,甚至在很多知名公司也是如此。
技术倪光南败于营销联想的“贸工技”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典型的技术控被营销高手干倒。两人分手之前,还是一起奋战的战友,干出过非常出色的事业。不过在联想有一点起色后,倪光南的观点是想在自研芯片上发力,而柳传志则坚持认为自研成本太高不挣钱,觉得买来组装更直接。
两人意见不合,很快便分道扬镳。你要说柳传志当时错了,短期看好像也没有;说倪光南书生意气同样很草率。只能说两种路线各有优劣,商人的眼光看到的是短期盈利,而梦想家的眼光是无穷无尽的浩瀚星空,谁能走的更远不必多说,但现实却是技术就是斗不过营销。
为啥技术控总是下风参加过一些技术性公司的会议,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营销队伍都是侃侃而谈,狗屁不通的东西也能讲得头头是道。而那些搞技术的却是气势不足的样子,明明很对的东西却不能有一个很好的阐述。比如看小米发布会技术团队的发言,总是感觉有点苍白无力。
技术型人才大部分时间会花在独立思考上,只有很少的时间会花在沟通交流上,而且他们研究的都是死物(产品技术),以至于某些时候可能有点死板。不像营销人士经常与人打交道,他们善于发现别人的软肋,所以一般只要涉及两派相挣的时候多半都是技术队伍落下风。
技术很容易被忽略谈到技术,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研发,可研发是要花成本的呀,现在绝大多数公司都在想如何降低成本,花钱自然不是他们想要的。况且现在很多创业公司都有资本的身影,资本大多数时候都是会站在市场一方的,技术研发都是逼不得已才会搞。
而且很多技术控属于直肠子的理想派,不像那些玩人性的那么圆滑,所以在很多公司里面都是这样的情况,如果高层不太重视技术,一般技术派是没有多少存在感的,除非是特别牛的大拿。不然一般都会比搞营销的弱势一些,不过这种现象好不好,也不太好评价。
技术合伙人被迫出局原因多方面,但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他们对于人性的认识不足,以至于涉及利益相争的时候不得势。
~END
谢谢阅读,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欢迎大家关注我,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为什么感觉都是技术合伙人被踢出局?
玩过红警没?
玩过红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游戏最开始工程师好牛逼的存在,可以偷地方基地,可以占领要塞高地,可以占领油田,一般只要有工程师哪怕自己基地被炸也可以逆风翻盘,但是等你所有基础建设都结束以后,最不缺的就是工程师。分分钟可以给你造出一堆。
现在社会也是这样,在公司成立初期,技术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是一旦公司成型,技术和工程师就成了过气的嫁妆,只要账上有流水就可以打造新的研发团队。
为什么感觉都是技术合伙人被踢出局?
我可以给你解释一下逻辑,首先你拿技术合伙,也就是说你享有股份,你的股份是拿技术换的,没钱没发展起来那会还行,如果一旦发展起来了,那么拿很少的钱就可以请一群技术骨干,他们和你技术一样,凭什么还要每年给你分红和吃股份,所以这帮人顶多赔你点钱把你踢出局,商业资本逻辑是不存在什么吃水不忘挖井人的
为什么感觉都是技术合伙人被踢出局?
因为技术合伙人往往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 许多的技术合伙人并没有足够的能力。他们仅仅只是因为从初创时期开始做技术,一步步上升到了技术总监乃至技术合伙人的位置上。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没有足够的提升。技术合伙人的能力,包括初期可以一线写代码的能力,中期的产品、市场、管理等都思维,乃至于后期的决定公司发展方向的决策能力,这是需要不断磨炼和沉淀的。
- 技术的不可取代程度并没有那么高。尤其是在如互联网这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且技术开源风气比较浓厚的行业,一门新技术往往会很快失去用处,这也使得技术合伙人难以拥有稳定长远的价值。
- 许多公司实际上并不是技术驱动的。现如今许多公司都自称科技公司,然而,他们的盈利核心往往还是营销和推广。技术合伙人掌握不到真正能赚钱的资本和人脉等资源,变得容易被替代甚至出局。某位高管曾经说过:业务才是核心,而技术只要花钱就能请来!
- 技术自带门槛,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懂技术的商业伙伴,往往难以理解技术上的事情,容易提出一些难以实现的需求,或对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产生质疑,进而生起对技术合伙人的不信任。
技术合伙人不是件容易的差事,除了对技术的要求外,更多的会是对作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的考验。挑选技术驱动的行业和公司,慧眼识合伙人,时刻以一个合伙人的身份来思考,保持沟通交流,懂得运用情商。
商业无情,技术理性,但到最后的往往考验的也还是人性。
为什么感觉都是技术合伙人被踢出局?
在国内技术真的不值钱,我2次了,都是有收益了就出局,随缘吧
为什么感觉都是技术合伙人被踢出局?
因为技术可以买,技术很少关注合同,国内的版权又不严。基本公司解决了财务问题,都会踢开技术。没钱建设技术团队的时候才会用股份忽悠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