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为什么不做配置差异化手机?比如屏幕好,cpu中等,照相一般的手机?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纠正一下:配置差异化的手机一直都存在,只是很多人不关注罢了!
要说强性能,屏幕一般、弱拍照的手机不少,性价比手机一抓一大把,K50这种就是代表;弱性能+强拍照的手机也多,华为P50E就是典型的典型;但这屏幕好、CPU中等、照相一般是什么操作?纯粹用手机追剧刷短视频么?所以这个需求就挺奇葩的,自然也就没有手机厂家愿意做了!
配置差异化的核心是控制成本的同时再戳中消费者痛点我们可以看到,两三千元价位段的手机走配置差异化路线最多。为何集中在这个区域?道理很简单:
千元机压根就没啥配置好做取舍,毕竟成本就那么多,几乎都是行业最低的一批配件,想差异化也差异化不出来。
而超过3500+的手机,基本都是一只脚跨进旗舰机门槛的产品,在定位上就是全能型产品,成本上能做到雨露均沾,不用“拆东墙补西墙”打差异化,或许都不是最顶级,但也不能把某一方面弄得太差拖后腿。一句话总结:差机器没啥差异化可打,因为都差。好手机则没这个必要,不愿打,做个水桶机适应更广大群体不好么?
反观1800-3500元价位段的产品,是消费者群体最庞大的(不信你问问身边多少少的买机预算,绝大多数都是两三千),所以这种大众产品,那就必须从消费者使用需求出发,再结合产品的售价来控制成本。
当前市面上差异化的手机主要就两种:
1、主打性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价比,把芯片性能拉到准旗舰水平,剩下成本就尽量给到屏幕和大电池、高功率快充(毕竟注重性能的,那肯定是重度手机用户,往往喜欢玩游戏),这样能提升综合体验。
2、主打拍照和颜值:这类用户比较喜欢拍照,那自然就是女性用户居多。所以就对拍照下了功夫,在性能上稍微弱一点,但也不能太弱了,不然就拖后腿了。当然,喜欢拍照的那对颜值手感就比较在乎,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点。
手机也有三大件,屏幕成本不比芯片便宜,所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啥我们很难看到中低端机用顶级屏幕?因为屏幕成本高呀,甚至比一颗旗舰芯片还贵。像高通的旗舰芯片,一套买到1000多,但好屏幕更贵,能顶到1500元/片都不稀奇,特别是前两年,动不动就是1亿定制、2亿定制,要是这款手机的销量只有100万台,那这定制费平均到一台手机上就是100块了,这还不算成本费。
所以两三千元的手机,是根本不敢用好屏幕的,成本上根本不允许。像芯片还好,量一上去价格就会跌一点,并且一颗芯片可以用到很多机型上。但屏幕不一样,尺寸、形态、挖孔等,几乎生产了就固定了。这也是为啥只有旗舰机才愿意用好屏幕的原因,中低端机器,那就随大流,尽量在原基础上小定制一手。
再说手机厂家,其生产手机的目的还是为了卖货,这种差异化配置也是为了适应绝大多数消费者,屏幕再好,但这芯片差了使用卡顿依然很糟心。但性价比手机不一样,只要屏幕不是太差,芯片强,用起来流畅,绝大多数消费者是认可这种取舍的。所以好屏幕+差处理器这种奇葩组合注定不会走量,厂家生产出来都会亏本,那自然不愿意做了。
总的来说,屏幕和芯片都是手机的高价部件,也是重要部件。手机屏幕的感观确实比芯片来得更直接,但一高(屏幕)一低(芯片)的奇葩组合注定是另类,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这样才能把优势发挥出来,再好的屏幕,用上低端处理器都不协调,妥妥滴浪费资源(芯片性能低了,图形驱动吃力,算法吃力后,高帧、高分辨率的画质也展现不出来,拍照的算力也不够,试问这好屏幕还能干啥?)。厂家会做取舍,但追求的更是使用平衡,毕竟消费者要的是综合体验,某一方面太差了对口碑都是致命的,销量也不会好。
所以现在手机都是往水桶机的方向发展,包括中端机也一样,毕竟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了,缺点明显就会被无限放大,人家转身就去选择其他产品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