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原因何在?

要承认华为在国际上确实享负盛名,但说OPPO和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是不是太绝对了?

虽然我也不是那么喜欢小米(特别某些高管的一些不符合逻辑的言论,再加上一些很low的营销手段),但小米能在短短几年就成为世界500强,并且在销量上还破天荒的超过了苹果,这说明小米这个公司前途不可限量。

并且小米还有一个“王炸”,那就是小米汽车,要是这个项目落地,在华为和苹果都没量产之前量产电动汽车,那说不定真有可能在体量上超过华为。毕竟特斯拉、小鹏、蔚来这些都取得不错成绩,这个X因素不得不考虑进去。

再来说说OPPO,这个厂家一直很低调,虽然在体量上差一截,但也是个狠角色。销量长期国内第二,全球也是前四、前五这个级别,今年的OPPOFind N把折叠屏打到7000多价格,算是一个不错的契机。另外,也投入巨资搞芯片,马里亚纳X1这颗NPU芯片起步就是6nm,起点还是蛮高的。假以时日,这OPPO在芯片上有所突破也说不好。

老实说,我并没有觉得华为在手机领域有着不可超越的优势,拍照已经被各大厂家消化得差不多了,自研芯片算是一张王牌,但是现在华为出不了芯片,小米和OPPO也有研发,虽然还没出成果,但至少从0到1有了突破。至于鸿蒙系统,这门槛跟芯片比起来低了一截,要是小米和OPPO能成功自研芯片,那下一步一定会自研系统,这是必经之路。

当然,华为的最大优势就是通信,作为老牌通信厂家,经验丰富,有很多专利和技术沉淀,这一领域小米跟OPPO确实比不了,但达到华为的高度并不一定要跟华为一个赛道,苹果就只做手机,一样做到全球市值第一。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小米跟OPPO跟华为肯定有差距,但要说一直达不到这个高度,从概率学是极其不严谨的。

OPPO,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原因何在?

一个是做山塞组装的,连自己的厂房都没有;一个是搞科技的,企业的定位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同,没有可比性。

OPPO,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原因何在?

看了很多人的回答,感觉都没说到根本上。

根本原因在于公司的本质不同,看起来好像都是私人公司,但其内在的基因完全不同。

华为是中国的民族脊梁企业,股权没有外资成份,也没有上市,全部是员工持股,任正非目前持股不过0.5%左右,公司利润全公司员工分红。从股权结构上看,华为更像一个按劳分配的集体企业,任正非更像一个领头的生产队长。不必听从西方资本的安排,可以自由按自己的战略发展高科技。

对比小米,OV们,背后是西方大资本控股的上市公司,OV的幕后真正董事长段永平,更是加入了美国籍成为了美国人。他们更像根植于中国吸血的西方代理人公司,和联想一个路子。西方不希望中国发展高科技和他们争超利润,这些公司背后的西方主子不让他们这些代理人公司发展高科技,他们哪里敢不听话!他们论调都出奇的一致:科技无国界!造车不必研究发动机!华为被制裁时,阴阳怪气挖苦华为,总部注册地都是海外却总是自称民族企业。等

所以这才是根本区别。

OPPO,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原因何在?

一个只想着赚钱舍不得投入的企业怎么能冲向高度?当然有人说小米纯利润非常低,其实不是利润低,是利润被供应商拿走了。有人说小米已经是世界五百强了,其实谁都清楚,小米有品都是众多小厂聚集一起,才使小米营收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不是技术专利世界五百强u。OPPO的研发和技术专利还是比小米多得多。OPPO有多年的技术沉淀和研发投入,虽然技术专利和研发投入没有华为多,产品质量却排在华为中端手机华为之上。

OPPO,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原因何在?

OPPO、小米之间比一比还行,但是把华为放进来的就不太合适了,这有点类似两个老鼠在打架突然放进来一只猫(可能不恰当,但是事实),既不是同类也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这种比较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另外也说明了一点其实国人对于华为的认知并不是很清晰,这应该算是华为的悲哀吧!

华为是一个综合性的研发、制造、贸易型综合企业,OPPO、小米也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型贸易型企业,只是在市场中某一类的产品出现了重合,也就这一部分重合的产品是可以做一个横向比较的,在比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了。

至于说到高度,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自己的高度的标准,咱们总不能用一个科学家跟一个高中生比学术上的高度吧?当然比一比谁会长的更高一些倒是有可能呢,企业之间的比较是需要多维度来进行比较的,不在以为维度上的比较就是挑事知道不?

OPPO,小米始终达不到华为的高度,原因何在?

“始终”,就是、只是“从始到今”,“最终”还没有到来。

对OPPO、小米两家始终达不到华为一家已达到高度的原因,只能在手机这个科技领域里找。华为的主业跟OPPO、小米的主业截然不同,做手机是华为公司的副业。又最好是找两家都始终存在着的不同于(!)始终存在于一家的科技原因,从始到今都存在的原因一定是主要的原因,是所有原因中更能说明问题的,那么,两家都始终存在的科技原因是不是相同的,共性的?一家始终存在的不同于两家的科技原因一定是个性的,要不然就不会只有自家达到了那个科技高度,所以只要找到了一家达到的个性科技原因,就能找到两家都达不到的共性科技原因,当然,科技原因是“人为”的,找到了之后,还要接着找人的因素。

华为在手机领域达到了怎样的高度?就主要的标志说,作为全球最多的国产手机厂商之一,华为制作出了全球三大高端手机之一、自研出了全球三大手机处理器之一、自研出了全球三大操作系统之一,曾经在与国内外手机厂商一样立足于全球最强供应链的情况下,手机的总销量持续稳定在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2 个位置上,一度冲上全球第一,成为全球三个最为强大的手机厂商之一,让中国与美国、韩国一样达到了智能手机领域的最高度。如今华为的手机整个销量从这个高度上下来了,是由于被全球最强国带领一帮足够强的国家和地区给断链了,但手机科技整体水平显然是仍站在那个高度上,而且显然是个努力向更高处发展的态势。已知,成立于1987年的华为在2003年成立了手机部门,而OPPO和小米分别在2004年、2010年成立,分别比华为晚了 1 年、7年,晚 1 年不算晚,OPPO与华为在时间上具有共性;晚 7 年算是晚多了,小米与华为和OPPO在时间上都不具共性

始终存在于华为手机业务的个性科技原因是什么?肯定是对高难度高水平的手机科技的自研,包括对关键核心技术,就这一个原因!有人会说华为手机部门一开始做的手机没有什么是自研的,时间还不算短,说得对,是个事实,然而,华为公司却差不多是从一开始就自研程控交换机,早在1989年,那可是在整个公司很幼小的情况下,钱赚得少!主业从始走上、至今走在技工贸的道路,关键是从没有断过,成为华为整个公司达到了全球高度的个性原因,而这个原因是建立在自强这个个性的基因之上!

是谁引入了这个个性的原因、植入了这个个性的基因?当然主要是任正非,这是一个处于科技原因背后的“总原因”,老板的因素,引入、植入的时间那么早;华为公司后来一直在自研,进入了底层、多域,也是主要由任正非推动的,那可是在当时和之后较长时间里贸工技和“造不如买”盛行的情况下,又是在自家的主业被高端的全球供应链鼎力支持的情况下啊,足见这位老板多么有个性、多么清醒。

所以只可以说华为手机部门也自研手机科技是必然的。只是这一天来得晚。直到余承东在2011年从主线上来到、接管,手机科技自研便开始了,瞄准中高端,对标苹果,也是从此一发不可收,老板手下业务负责人的因素使得必然发生的事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关键在于也是持续不断!足见这位手机部门负责人也是多么的有个性,保持住并且光大起了在主业、主线上养成的个性,因为也是清醒的。

直到今天,华为公司、华为消费者业务都还在深入地自研高难度和高水平的科技,经费投入仍然达到了一个太多国内和国外厂家都达不到的高度。坚持个性不动摇,肯定是因为更为清醒了,包括清醒地认识到一定要以更加强大的科技站在一定会建起来的国内高端自主供应链上,与包括国内半导体业在内的相关厂家共同赢取下一个时代。

回答完毕,感谢题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