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iQOO手机同芯同价,为何游戏体验差距这么大?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就跟做菜一样,同样的食材,两个人做出的口味肯定不一样。同芯片的手机那么多,大家的使用体验完全不一样也是很正常的。
别说红米和iQOO,就是小米和红米,同一家人用MIUI,其体验也不见得都一样呀!更不要说iQOO了,这可是实实在在两家人。我们就不说价格差距大的,就说同芯同价位的手机,为何游戏体验差距大?
首先、系统不一样这应该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红米手机搭载的是MIUI,而iQOO手机搭载的是Origin OS。MIUI功能很强大,有许多定制小功能,但系统显得臃肿,今年的MIUI12.5一样有很多人吐槽小bug多,吐槽广告多的也不少。
Origin OS虽然是大改后的第一版系统,整体评价还不错,至少没有出现一窝蜂的疯狂吐槽,整体口碑还是有的。并且vivo的系统一直很注重细节优化,流畅性和稳定性做得不错,Origin就是主打原生,少了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最关键一点,iQOO手机一直对游戏调教比较积极,不仅仅是Multi-turbo5.0的各项优化,还有内存融合技术起到+3g的作用,更大运存是更流畅的底气所在。最关键一点,iQOO手机跟腾讯一直有合作,各项游戏都有针对性优化,开小灶还是有效果的。
其次、iQOO手机更细节iQOO手机出自vivo,这个品牌一直深耕线下,对消费者的需求痛点一直都把握得不错。最明显一点就是在做工和用料上更舍得,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都很厚道,比如防水胶圈,缓冲棉、手机散热等,这些细节都是手机使用的关键点。
好的元器件更耐久更稳定,特别是主板,对手机性能影响非常大。不能说红米手机不好,这些年的进步也看得见,但一些细节总是差点意思。就说这断流,好像一直都有,单纯从产品品控来说,iQOO在性价比手机中还是出类拔萃的。
最后再有一点,iQOO手机的定位就要激进一点,比如iQOO7,拥有1000Hz高刷,还有双压感操作,还有双马达。iQOOneo5则还有一颗独显芯片。反观红米,用天玑1200芯片出了一款电竞手机,被红魔的产品经理嘲讽了一番,这种定位确实有偏差。
总的来说,iQOO系列产品游戏体验更好除了硬件的细节更到位一点外,系统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至于腾讯的buff加持,这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
红米iQOO手机同芯同价,为何游戏体验差距这么大?
小米转投iQOO,
米4c、5s、6、6x、max2、Mix2、黑鲨1、米9、米9pro、max3、note7、cc9美图、note8 pro、10x、k40 [灵光一闪]谁有我买的多
转折点是米10没抢到入手了iqoo3,然后新一代换了iqoo7,感觉减压很多 没那么多新手机要买了[吃瓜群众]
红米iQOO手机同芯同价,为何游戏体验差距这么大?
文/小伊评科技
说红米和IQOO同芯手机的游戏体验差别很大是有一点夸张了,毕竟他们的核心配置是类似的,整体游戏体验并不会差太多,能流畅的游戏一样都很流畅,不流畅的游戏也一样都不流畅。
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以游戏手机起家,并且一直是KPL官方指定比赛用机的IQOO机型,在一些比较细节的游戏体验方面,确实要比同类型主流手机有一定的优势,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红米的机型,相比较而言,IQOO会更加具备一定的游戏手机的基因。
本文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以IQOO Neo 5以及红米K40这两个价位相当的手机作为对比对象(8+256G的版本,IQOO Neo 5是2599元,红米K40是2499元,价格差距不大)来具体看一看,这两台配置接近的手机在实际游戏中有什么明显的差异。
差异点一:IQOO Neo 5的性能调教更加激进。
IQOO Neo 5和红米K40配备的都是骁龙870+UFS3.1的配备(运存方面略有不同IQOO Neo 5是LPDDR4X,红米K40是LPDDR5,不过运存差异对于性能的输出并没有太明显的影响),但是相比较而言,IQOO Neo 5上的闪存性能会更强一些,如下图所示,这是这两款手机闪存的跑分情况,差别比较明显,IQOO Neo 5上的UFS3.1闪存无论是在随机读写还是顺序读写方面都要明显强于红米K40一大截。
闪存性能的差异可以体现在游戏的加载,安装,跑图中地图加载等等方面,得益于更加出色的闪存性能,IQOO Neo 5在全流程方面的体验是要好于红米K40,这也是IQOO Neo 5作为一款准游戏手机的先决条件。
这也是IQOO机型一以贯之的一个优势,在性能方面的调度会更加的激进一些,而且IQOO还专门有一个“鸡血模式”打开之后可以让CPU以更高的状态运行,让游戏的流畅度表现更加出色。
差异点二:同配同价的状态下IQOO的散热堆料一般会更好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根据拆机视频来图解一下两款手机在散热配置方面的差距:
主板上方石墨烯导热层:
IQOO Neo 5
红米K40
从石墨烯贴膜的尺寸方面,毫无疑问IQOO Neo 5的要更大而且整体的质地也要更加的均匀,基本上覆盖了电池的四分之三的区域,而红米K40的石墨烯散热膜的面积相比较而言就要小很多了,只覆盖了约三分之一的面积。
SOC所在的主板散热堆料对比:
IQOO Neo 5
红米K40
在SOC主板区域的散热结构方面,IQOO Neo 5和红米K40的差别不大,都采用了铜箔+散热硅脂的被动散热的方式,这也是目前手机行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其他散热方式:
IQOO Neo 5:大面积的VC液冷均热板
红米K40:小块VC均热板+铜管散热
在其他配置方面,IQOO Neo 5的表现明显就要更好一些了,根据拆机图大家就就可以看出,IQOO Neo 5在机身的背面放置了一大块VC均热板,基本贯穿了SOC和电池区域,面积很大。而红米K40则依旧奉行了小米能省则省的理念,选择了小块VC均热板+铜管散热的方式,其散热堆料着实不如IQOO Neo 5来的那么丰富。
散热结构的差异在长时间重度复杂的情况下会有明显差别,如下图所示,红米K40在进行两局满画质吃鸡的情况下,其帧率波动明显会更明显一些,尤其是在第二局游戏中的后半点,帧率波动明显。而反观IQOO Neo 5不管是第一局还是第二局的帧数表现都是相当稳定的,这也就证明了其散热方面做的确实不错。
红米K40第二局游戏帧率:
IQOO Neo 5第二局游戏帧率
差异点三:独特的游戏配置
IQOO 作为一款“准·游戏手机”通常情况下都会具备一些比较特殊的游戏配置,譬如早些年在IQOO第一代,IQOO Pro上出现的虚拟肩键,IQOO 7上出现的双屏幕压感,IQOO Neo 5身上的独立显示芯片等等,都是比较独特的游戏配置。
而且IQOO在充电方面的表现一般也比较出色,IQOO Z3配备的55W快充在千元机中几乎可以算得上是鹤立鸡群的存在,IQOO Neo 5的66W快充的充电速度也基本上是仅次于几款120W快充的存在至于IQOO 7上的120W快充就更不用说了。更快的快充速度对于喜欢打游戏的消费者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很有作用的,可以起到快速回血的目的。
总归,IQOO作为一个以游戏手机起家的品牌,在一些细节的游戏体验方面确实要比传统手机好一些,这也是IQOO系列一以贯之的优势所在。
end 希望可以帮到你
红米iQOO手机同芯同价,为何游戏体验差距这么大?
我有一天小米6x,有一天iqoo,neo打吃鸡6x比iqoo顺畅,不卡顿,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红米iQOO手机同芯同价,为何游戏体验差距这么大?
确实很大,买的是第一代的iqoo,骁龙855的处理器,8+256的配置,用了2年了,目前主流游戏都支持,待机时间也不错,数据传输速度也不错,2年前的处理速度这些明显都优于当下同价位的红米手机,目前没有换手机的打算!
红米iQOO手机同芯同价,为何游戏体验差距这么大?
没有用过不清楚,不过你可以用鲁大师来体验它的性能进行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