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销量激增,小米却因无货四面楚歌,手机厂商为何冰火两重天?

华为和小米的差距是不小,但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毕竟小米靠着“性价比”这一招就在取得了超过一亿的销量,只是跟华为比起来,在利润方面,这个确实没办法比较,但要说到两者是冰火两天,我觉得有点夸大了,不行我们一起来看看。

去年雷军在发布红米note7的时候就公然的嘲笑友商是PPT手机,为什么,华为的Nova4和荣耀V20受限于索尼的4800万像素镜头,迟迟不能现货,在过完春节后都没有完全放开购买;再说说华为的mate20Pro,受限于绿屏事件的影响,迟迟不能供货,线上线下都是一机难求,很多地方公然加价销售。

诚然小米的现货供应一直是受人诟病的问题,但是华为也不是没有一点污点,几个月之前几大旗舰机都还嗷嗷待哺,现在反过来嘲笑人家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不过说到供货,小米真的也是有点扶不起的阿斗的味道,快十年了,依然坚持饥饿营销,还是预约抢购,订单式销售,也怨不得人家嘲笑你,这真是十年如一日的耍hou,没有怨气也硬生生的弄出来了。小米9这样的高端机说人家的处理器生产跟不上,那红米7这样的千元机难道也有这种问题,除了三星GM1,其余的不都是库存零部件。

那说到两者的差异,华为2018年确实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销量过两亿,算是进一步巩固了国产老大的榜首,但是后面的oppo和vivo今年大力发展线上市场,小米受影响,荣耀也会有所波及,并且这两兄弟近两年在研发设计上开始发力,不惜投入重金,以后产品也会越来越有特色。而小米2018年虽说不怎么样,但好歹还是有一亿多,稳中有进,并且把红米独立出来,独立后的红米几款产品在曝光度上明显上升了一个档次,销量不错。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数码控,自由而纯粹的科技粉。欢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为销量激增,小米却因无货四面楚歌,手机厂商为何冰火两重天?

起码从数据上这两家确实现在是处于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但是假如从公司的目标上来看,两家公司都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只是从我们这些外人看来,差距确实越来越大了。

1.华为有个2.6亿的小目标

虽然余大嘴对外公布过华为的目标是手机出货量今年要到达了新高的2.6亿部,但是只要是了解过手机行业的朋友应该都清楚,这个目标太难实现了。

有个好消息的今年第一个月,华为和vivo是唯二两个和去年同期数据相比实现了增长的国产手机厂商,尤其是华为更是达到了46%的增长!第二个月的数据暂时我没有找到,应该也不会太差。现在对华为最大的考验就是能不能把这个增长一直保持下去,毕竟按照华为的小目标,平均每个月和去年相比都要实现25%的增长。

现在对华为最大的考验是手机换新,随着手机使用寿命的延长,大家换机的间隔也会越来越长;在当前手机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销量增长注定会越来越困难。况且华为今年还准备放弃一部分低端手机的销售,这可能为华为手机的销量埋下一个不稳定因素。

可能有的朋友会提到华为在今年6月发布的mateX,但是肯定不能抱太大希望;由于价格比较高昂,并且5G网点没法全面覆盖,这款手机只可能是少部分人的尝鲜版,不能对销量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面对饱和的国内市场,华为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还是谋求海外市场的突破;如果不能实现新市场的开拓,那今年的目标就比较难实现了。

2.小米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

虽然最近小米由于缺货事件搞得看起来比较惨,但是真实的情形没那么糟糕。

大家都知道红米今年选择在印度首发,就是因为小米手机在印度市场已经力压三星成为领头羊。这次首发就是想进一步巩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小米现在在东南亚市场其实进展比较顺利,如果能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小米会在未来迎来新的增长点。

至于说小米9系列断货问题,这基本上一直算的常态;虽然很多人当时比较生气,但是还是有不少人选择小米,毕竟性价比在那。只要最后产能能慢慢跟上去,手机的销量都不会太差。

不过这次小米9玩的有点过分,群众们怨气很大,这次有点说不好。

3.国内的手机厂商差距逐渐增大

别的咱先不说,以小米和华为为例:

从手机销量上看,去年华为手机销量是小米的两倍,今年华为更是在原有的目标基础上增加了六千万的新目标,而从现在的情形看小米今年一个亿的目标估计有点困难;

从手机销售模式上看,华为基本上做到了现货发售,基本上不会出现断货的情况;小米9年了,已经在断货补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手机价格上看,华为最新款的旗舰卖到了六千元以上,小米现在还在三千元这个线上挣扎,差距有点大;

不对比感觉不太明显,对比感觉差距太大了。

现在在国内的手机厂商中,活得最滋润的应该是华为和OV,活得差不多的是小米,默默掉队的是魅族;假如小米不从现在开始做出改变,不解决一直断货的老问题,下一个掉队的可能就是小米。

华为销量激增,小米却因无货四面楚歌,手机厂商为何冰火两重天?

数据显示:华为销量从去年第四季度大涨37%延续到今年暴涨68%,小米去年四季度大跌35%到今年继续下跌4%,详情如下:

1,一月份国内销量华为同比大涨46%,荣耀增长11%,垄断增长率前两位,小米则下滑4%;

2,一月份全球整体没有第三方数据,要等到4月份IDC等咨询公司才会发布Q1的数据,但是任正非在2月19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提到“终端在元月份的销售增长速度是68%”,说明海外增长比国内还要快;

3,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市场,华为与荣耀同比增长27%和20%,而小米大跌35%;

4,根据Gathner报告,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市场,华为大涨1652万部(增长37%)。小米微跌34万部,根据小米上市后首份年报,2018年第四季度售出2500万部智能手机,较2017年第四季度下降了350万部,比2018年第三季度下降了830万部,同比和环比都是下降的。

5,综上,小米国内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大跌,下跌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年1月份,海外有一定增长,但是全球整体是下跌的;华为去年四季度大幅增长,增长趋势延续到今年,呈现出爆发性增长的趋势,海外增长比国内还快,两者差距越拉越大。

6,高端机发货量上,小米9的缺货玩脱了,更是在VIVO的IQOO进击下腹背受敌,被搞得灰头土脸,一会儿高管集体拧螺钉,一会儿临时取消预定时间的抢购,一会儿产品总监承认在串通黄牛搞饥饿营销,折腾了半天,原来是为了完成小米9系列(“系列“划重点)月出货100万的目标。华为旗舰Mate20系列四个半月发货超1000万,每个月220万台,P20系列也是每个月200万左右的销量,荣耀旗舰V20也是月销100万左右,小米全体高管全上阵,怼天怼地怼空气,热闹了半天,发货量还不及华为高端的1/5。正所谓“一顿操作猛于虎,一看销量250!”

华为销量激增,小米却因无货四面楚歌,手机厂商为何冰火两重天?

富士康和比亚迪都是成熟工厂,如果配件充足,肯定不至于断货!所以断货中间肯定有猫腻。一次两次这样也就算了,9年了,这种关系不可能处理不好!

华为销量激增,小米却因无货四面楚歌,手机厂商为何冰火两重天?

感谢邀请:我是科技数码随时答,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华为销量激增,小米却因无货四面楚歌,手机厂商为何冰火两重天?

为什么在我的印象中当初的华为mate20pro和荣耀V20前期也是需要抢的,当时身边的也是很多人抢不到,和小米基本上是一样的,当然华为销量增加的原因其实就是在创新放方面相对做的比较好,而且手机配置方面相对做的更加的均衡。

华为手机的亮点,现在让很多人说处理器几个亮点,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拍照,大电池,以及处理器和外观设计和功能多,但是如果让我们说小米手机的话,估计很多人说的就是价格,不得不说在价格方面,小米确实做的不错,性价比很高,所以可以看出来两者的路线不同。

当然小米在做性价比的同时不能像华为那样做到均衡,因为预算和成本是有限,虽然雷军说的是电池做大手机就要做厚,影响手感 ,但是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成本的问题,电池增加,手机各个方面的设计相比现在都要有所改变,而华为做的不是性价比,所以不用考虑这个方面的因素。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小米的性价比模式,小米的创新和研发方面和华为确实有差距,这也是其他厂商都知道的,所以华为的模式很少人去模仿,而小米的性价比路线只是在用料方面和设计方面下功夫的,而且针对小米的弱点,比如iQOO的发布针对的就是小米的电池,以及散热方面和快充方面等等。

所以只有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才能真正的强大,这样别人想学习你也学不到,而小米虽然现在境况看起来有点惨,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的话,还在发展之中比如红米刚刚独立,而且小米的自研发处理器也一直在进行中,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发现小米还是有优势的,而国产其他厂商每个厂商的亮点的都不同,所以要想做到全面肯定是不可能的,比如很多人说OV是高教低配,但是我们发现,从配置和用料方面来说,三星Super AMOLED屏幕,音乐芯片,以及在外观设计方面的研发和创新,等等这些和采用高端处理器的价格虽然有区别,但是不能说高价低配,只能说发展的方向不同。

回答完毕

点赞很容易,评论显真情!关注更有爱,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和观点,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是更好的答案可以留言,我们互相交流和学习,也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正在看问题的你

华为销量激增,小米却因无货四面楚歌,手机厂商为何冰火两重天?

手机市场目前形势严峻,最近几年的,不断地有很多小型的手机厂商被曝出了资金链出现问题,包括已经倒闭的乐视,曾经信誓旦旦的锤子、360、甚至是魅族,小米,都在频繁出现的问题中沉浮着。

手机厂商呈现冰火两重天,首要原因就是目前的手机市场行业已经基本达到饱和,小厂商发展不起来,大厂商举步维艰,小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原本就小,在大环境下的围攻下,就几乎没有了生存的余地。

其次,随着手机行业的发展,手机的实际性比价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提升,然而实际制作成本也没有太大的下降,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基本达到人手一台,在这样的大量需求下,手机销售渠道也趋于集中,华为最近声势大噪,销量激增实属正常,而小米由于对市场的把控不当,新款手机货源不足导致的四面楚歌,也是市场的反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