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身边有退休金很高的老人吗?子女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我父亲就是个退休金比较高的老人,子女们好像也没什么看法。
我父母都是工薪阶层,从记事起父母的工资都是用信封装着固定放在一个抽屉里,家里所有人都知道,学校需要交钱时跟父母说一声就可以自己拿,我家也是个多子女家庭,家里亲戚朋友来往也比较多,但是在钱这方面从来也没有出现过问题。
现在父母都退休了,退休金都在卡上,卡还是放在抽屉里,密码也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我在银行工作的时候大多是我帮他们存钱取钱,老年人喜欢买国债,我经常会帮他们垫钱凑成整数。
现在兄弟姐妹都有各自的工作,生活也都没问题,父母的退休金也没人惦记,我父母经常会接济家里有困难的亲戚,我们也都支持。
我算是比较幸运的吧,父母的退休金都不低,不需要子女负担,我们只是偶尔买点东西,尽量多陪伴就可以了。
你们身边有退休金很高的老人吗?子女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我身边就有个部队退休的副司级干部,他是1972年参的军,高中毕业后当兵,到部队时间不常,连队文书,又过了一段时间升为营部文书,从那以后提拨到正处级官员,从新弱啊南彊调回兰州军区,作战部任边防二处处长,过度五年派遣 到,青海省红门地区副司令员,止退休,享受正司级待遇,听他说现在退休金,壹万几千元,儿子也在部队任务,是个正团级干部,干的很出色,小两口到老人,很孝顺,从没有犟过嘴,逢年过节,回老家看望父亲,买些营养品,衣服皮鞋,父亲喜爱的礼物,他现在常住老家养老,今年虚岁69岁,一直把我叫哥,小时间关系倾好,步入社会以后,各自忙于工作,关系也就淡化了,在部队自学成才,成人大学毕,文才不错,是中印边境的活地图,昨天到外村承包地基,忙于干活,没有功夫细细道来,请谅解。
你们身边有退休金很高的老人吗?子女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初中的同桌,她家的老人在五年前,退休金就已经有一万九。
初三的物理老师崔老师,一头银发背也有些佝偻,嘴巴扁扁的,但非常慈祥和蔼,总是笑眯眯的。据说她是退休后返聘的,当时教师待遇很差,学校不够老师用,只好返聘一些人。
崔老师很有意思,每次她举例说明什么,总是她自己是正方,她婆婆是反方,以此标榜她的英明,和她婆婆的老糊涂,并且每次均以“这些道理跟老人家说不明白,大家要自己心里有数”这句话来收尾。
大家都觉得很有趣,她这是被婆婆压迫的有多惨?要靠这些来找心理平衡。我心里认为:崔老师那么老,她婆婆得老成啥样了,这么老的人再糊涂一点,也说得过去。
有一次崔老师举例:她每天煮热水给婆婆洗澡,婆婆坚持认为:桶里要先倒冷水,再倒热水。崔老师都是先倒热水,每次都被婆婆唠叨,那么究竟该先倒冷水?还是该先倒热水呢?
然后崔老师讲解了一通,证明在物理学理论上,应该先倒热水。因为冷水重,后面倒的冷水会沉到热水下面,从而桶里的水很快冷热均匀。
看到她洋洋得意的样子,我忍不住站起来指正:理论上先倒热水,但在实际生活中,肯定是先倒冷水才对。因为先倒热水,再加冷水的时候,很可能桶加满了,水还是很烫,这样会浪费了热水。而先加冷水,无非是搅拌麻烦点而已,但不会浪费热水。
崔老师目瞪口呆了两秒钟,眼睛轱辘一转说:看来你还没真正理解,这样吧,你再认真想想,还是不理解的话,课后再来找我……。
说完她马上转换了话题,讲下一个知识点,这老家伙,太狡猾了!我又拿她没办法,只好私底下骂她老妖婆。我同桌阿婷也很反感她,我们每每以黑她为乐,当然仅限于我们两个人之间,还不敢公开黑崔老师。
寒假的时候,去阿婷家玩才知道,崔老师居然是她母亲,她只是身体不好,长得又比较老相,实际还没五十岁。阿婷父亲去世得早,崔老师又很忙,阿婷就是她奶奶带大,隔代亲加上相依为命多年,还有初中正是逆反年龄,阿婷比较反感她妈妈。
阿婷奶奶看上去比崔老师还年轻,实际上也才六十多岁,她家装修得挺豪华,她也非常的热情,拿出可乐、公仔面招待我们,这也是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些东西。
后来我们高中没同班,到了大学居然又同班,但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很少来往。我忙着兼职赚学费生活费,她则忙着谈恋爱风花雪月,道不同,不相为谋。
在读大学期间,阿婷奶奶和母亲相继去世,她换了几个男朋友之后,到了大三终于确定下来,这个男朋友也是她后来的丈夫。
毕业后我进了市医院,她去了市二院,有意思的是,她刚好跟了我妈混,我妈对她出奇的好,连她的婚房都是我妈帮忙找人装修。阿婷的男朋友也跟了过来,他去了慢病站。
毕业后第二个月,她们就结了婚,婚房在海员新村里面,六七十年代的房子,阿婷姐姐也在这村子里住——没爹没妈的孩子,就是难啊。
老妈对阿婷总是赞不绝口,还让我要多巴结一下她,我就郁闷了——她究竟比我强在哪里?相同的专业相同的学历,甚至是同一个班,而且我的单位,明显比她的要好一点点。麻烦老妈把话说清楚。
结果老妈说:你看看人家多有福相,一看就是好生养的,又旺夫,哪里像你?一点肉都不吃,放多点油都哇哇叫。我们像你这个年龄啊,一个月有一次肉吃,都激动的不得了,你这就是从小惯的,有的吃都不吃……。
这是什么破理论,还是一个老医生说出来的,好在老妈带了她一年,就退休了——老妈当过十多年军医,45岁可以退休,她足足“熬”到了48岁才退休,其实老妈是等我毕业。
虽然我不服气老妈关于阿婷的理论,尴尬的是老妈说的非常准,之后我经常听到,阿婷各种升官的消息。现在阿婷是院长,她丈夫当了镇长,我则什么都没混到。
五年前阿婷儿子结婚,也是大学毕业马上就结婚——连这个都有遗传的。她请了我妈和我,我看看还在玩水枪,笑的一脸鼻涕的儿子,不禁悲从中来——连儿子都比不上人家,起码暂时远远比不上。
于是我找了个借口没去,老妈高高兴兴的去了,回来后很兴奋的说:她爷爷精神还好的很。
不对啊,阿婷父亲不是去世了吗?没想到老妈说:是你同学的爷爷,谁跟你说她儿子的爷爷?
我大吃一惊:她还有爷爷在世?没听她说过啊?而且去她家也没见过。
原来阿婷的爷爷,现在九十多岁,很早就自己住,请了两个保姆。她爷爷是当年留在南方打游击那批人,后来一部分人北上加入新四军,他们留下来的,加入了东江纵队,他在解放后当过市长。
只是他身体那么好,有必要请两个保姆吗?而且那么多年,他也基本不管阿婷两姐妹?开始不管都算了,在阿婷的奶奶和母亲去世后,他依然不管就有点过份了吧?
老妈说:他请两个保姆太正常了,你知道他每个月退休金多少吗?一万九千多!还有你不知道阿婷的姐姐是个局长?
结语:
我恍然大悟,其实在初中的时候,她家的条件那么好,我就应该想到。好像阿婷爷爷这种,退休金特别高的人,基本年龄都有那么大,当年地位都不低,他的子女们都不会太差,根本不会在意老人的钱。
比如阿婷两姐妹,别说爷爷退休金一万九有多高,恐怕加到十九万,她们也不会在意。她爷爷能活到这个岁数,都是早早不太搭理晚辈们闲事的人,他们都过的挺潇洒。
反而我所知道的啃老族,年龄最大的是老妈同事的儿子。老妈那同事今年七十多岁,她儿子四十三岁,孙子二十多岁。她退休金九千多,虽然比不过阿婷爷爷,但也算挺高的。她每个月自己留一千多点,剩下的分给儿子儿媳和孙子,一家人都眼巴巴的,等她的退休金开支。
她儿子恰好是第一批独生子女,78年出生,计划生育就是从那年开始。他三十多岁下岗后,就天天游游逛逛,再也不去找活干。她孙子勉强混了个三本,毕业后没上过班,天天在家里玩游戏和准备考研。
你们身边有退休金很高的老人吗?子女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朋友的父母都是离休老干部,退休金很高,看病就医国家全包,不用自己掏腰包。子女们对二位老人格外好,老人只要哪里有点不舒服了,立马上医院,感冒咳嗽都要去医院住个十天八天的,子女们说可不能让父母有什么闪失,哪不仅仅只是父母,还是我们家的小银行🏦。
子女四人每人轮流回去照顾父母一个月,可得五千块钱奖励。最开始只是两儿子轮流值班照顾父母,后来两女儿有意见,也要孝敬父母,也要求参加轮流值班,这样就四个人轮流值班照顾,父母开心,子女也开心,父母得到了关心和照顾,子女尽了孝道,又多得了一份工资,一举两得,全家人其乐融融!
你们身边有退休金很高的老人吗?子女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2018年央企退休, 养老金五位数。平常心而已。
In 2018, the retirement pension of central enterprises reached five figures. Just plain minded.
你们身边有退休金很高的老人吗?子女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我朋友的岳父是建国前的,98岁了是大学的校长退休的,一个月工资一万多元,思维正常,已不能下楼,姑娘、姑爷、儿子、儿媳抢着孝顺他,他姑爷自豪的说他老丈人去世抚恤金国家能给50万左右,老人家一直跟老儿子一起过,当然老儿子现在都六十多了,平时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万元给老儿子,过年四个子女来看他每家发一万元。十一、五一节日子女看他每家发五千元。子女们有这样的老爸可自豪了。。(老头的老伴也是建国前的,93岁时去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