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西方的抽象派绘画?
抽象绘画是二十世纪开始流行的一种绘画风格,传统的具象绘画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抽象绘画则是把多种事物的共通之处抽离出来并加以综合,形成一种新的概念。抽象艺术的特征就是没有具体的描绘,而是创作者用线条和色彩去表现一种情绪。
前面曾经写过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他的画几乎都是各种几何图形,在平面上将横竖线条加以组合加上红黄蓝三色,这就是抽象派中的一类~几何抽象。
还有一类抽象绘画叫“抒情抽象”,其代表人物是俄罗斯画家康丁斯基,这一流派是将高更的艺术理论结合表现主义、野兽派等不同的绘画风格,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抽象主义是以最简单的形式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用点、线、面,用色彩和形体来表达一种情绪并启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
法国的华裔画家赵无极也是抽象派绘画的重要人物,属于抒情抽象派,画面上你看到的仿佛是云彩,又像是蒸腾的水雾,后期的作品都没有标题,任由观赏者去发挥想象。
如何看待西方的抽象派绘画?
一直以来,西方绘画都是以模仿自然为主,遵循写实原则,以科学态度还原自然的真实,对表现对象的造型手段,色彩构成,光影关系等技法,都有一套严格的创作手法。这套绘画创作手法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达芬奇创立以来,一直流行数百年,产生了更根深蒂固的影响,被西方画家一直当做标准的创作模式。
到了19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绘画在写实领域走过了500多年,想创新已经越来越困难,因此,一些画家独辟蹊径,在创作中不断吸收东方绘画和非洲绘画元素,给西方绘画带来了不小变革,引发了西方绘画的革命。这些变革是以后印象派开始的,从意象派之后,画家们不再重视作品的造型和色彩,注重表现主观的,抽象的,形而上的艺术理念。
于是,在这种绘画理念的驱动下,各个绘画流派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再到立体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新造型主义,构成主义,等等。这些流派常喜欢采用几何块面来构图,画面看起来荒诞、怪异、凌乱。
抽象派不是一个单一的某种流派或风格,而是以上各种现代绘画流派风格的总称。
欣赏抽象派绘画,不能按照欣赏写实油画的常规方法,而是要带着思考的方式,来揣摩画家为什么要这样构图,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意识?这样表达有什么意味?
实际上,西方哲学对抽象派绘画的艺术理念影响很大,从绘画探讨人生的终极问题,如生老病死,潜意识,梦境的形成,各种情绪的由来,都是抽象派油画喜欢表达的题材。
达利《内战的预兆》
我以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创作于1936年的名作《内战的预兆》,来说明抽象派油画的意义。在这幅作品里,达利把人体各个部位拆开来画,又把它们拼接到一起,放在蓝天白云的背景里,整个画面给观者一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实际上,达利是用这幅画象征西班牙内战将要来临,他欲通过这幅画来控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他渴望和平反向表达。
如何看待西方的抽象派绘画?
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成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社会变革同样反映在文化艺术领域,西方油画在写实主义油画主导绘画500年以后出现了重大变革,继印象主义绘画产生数十年以后,一种更具颠覆传统的绘画一一抽象主义绘画产生了。
抽象主义绘画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是西方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后在绘画艺术上的反映和体现。如同这一时期在文学领域出现的魔幻怪诞小说、意识流小说一样,抽象绘画一改传统油画的造型具象和色彩关系明暗关系表现手法,而以几何立体构图方式或意象式锲入的创作手法表现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创意,成为一种面目全新的油画表现形式。
抽象绘画完全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使绘画不再只是感性的形象的艺术,而成为一种带有很多理性思维的载体。比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梦》等,达利的《内战的预兆》、《弯曲的钟表》等。抽象画的最大特点是在一幅画中寄予了画家更多的思想和想象,蕴含着更加丰富的信息,如同增加了很多的“画外音”。
抽象绘画因为脱离了传统油画的具像特征,看上去不再像传统油画那样直观易懂,“一目了然”,而成为特别“费解”的绘画。这也使得抽象油画在流行几十年后虽然成为现代油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但始终没有成为油画创作的主流。
如何看待西方的抽象派绘画?
在19世纪末,法国的新艺术运动画家奥古斯特·恩德尔曾经说:一种全新的艺术即将出现,在这种艺术中,图中形体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代表,也引不起任何回想,但它却与音乐相类似,产生同样的感情效果,它叫抽象派绘画,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西方的抽象派绘画?
西方抽象派绘画艺术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每个时代的艺术风格都各不相同,然而,19世纪是西方艺术史上最早的多元化时代,在这百年里,出现了崇尚理性的新古典主义、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冷静务实的写实主义、梦幻的印象主义,以及没有形体的抽象主义,
通过上段简单说明各个流派的艺术属性,是为了说明:每一种艺术流派的诞生,其实是艺术家情感的转换,其中,没有形体的抽象派绘画,正好表现了艺术家随心所欲的创作情感,从视觉效果来感受,在抽象派画作里,物象的形体是模糊的,甚至是完全无法辨认的,
艺术家为何要这么做?为何有那么大的勇气进行没有形体的创作?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让人们冥思苦想,始终琢磨不透,其实,只要稍微留意,就可以发现,印象主义就已经体现出少许的抽象元素了,梦幻的印象主义,(梦幻是带有模糊视觉效果,不真实的意思)就是为没有形体的抽象派的诞生做铺垫,
绘画是可以表达感情的,即便没有可以辨认的形体的抽象派,它依旧还有丰富的色彩,在西方油画中,色彩就是最大的载体,抽象派绘画追求的就是将色彩描绘完整,让不同的色彩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只是在画中,人们辨认不出这全新的整体是什么,只能凭借想象力去感受,对于抽象派艺术家来说,色彩有了,形就有了,色彩有了,情感就有了;确切的说,抽象派绘画,要表达的只是艺术家自身的思想情感,就好比一曲音乐🎵,我们只需要听到声音,不必要看到演唱者的模样,同样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情感,抽象派绘画就是这样子。
如何看待西方的抽象派绘画?
西方 抽象画兴起的时间相对较晚,这种艺术形式有人说脱胎于具象的艺术形式,这也是有道理的,我们知道在最早期留下的岩画对事物的描绘并不具体,但它不是抽象画,只是因为远古人类眼光有限,材料有限,而描绘不出更具体的对象,那么随着艺术的发展,眼光、材料 、技巧的积累终于促生出写实的艺术形式,这其实源于人们对完美复制现实事物的冲动,它在整体的思想深度上高于远古人类的艺术。但是一种后来的艺术形式其实在思想性和自我表现性上有可能高于写实艺术(非绝对),这就是抽象艺术,或许是对具象艺术的厌倦,或许是对具象艺术在表现张力上的不满 ,自己的思想无法完美传递。经过深思熟虑一次次在技巧与思想眼光的精炼中,一种似是而非外人或许不懂但自我情感无比强烈的绘画形式产生了。
它与众不同,标新立异,高度自我,但这绝不是坏事,它代表着一种新的艺术思潮,一种新的尝试,一种全新的思想表达方式,在艺术史上它有着当之无愧的一席之地。
如何看待西方的抽象派绘画?
从国家利益上看,抽象画是个大事。从艺术史上看,是百花园里的一朵花。从学院教学的角度看,是一门重要的基本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