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为何一生钟情于描绘芭蕾舞者?

跟很多画家比起来,德加真是好命,他出生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是个富几代,他还有个当画家的祖父。中学毕业后就考取了巴黎艺术学院,并且去过意大利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德加是十九世纪的印象派画家,同时他受安格尔画派的影响,擅长素描。

德加是以画芭蕾舞者而著称的画家,他对这一题材到了入迷的程度,他喜欢从芭蕾舞剧中寻找绘画的题材,他常去看芭蕾舞演员的排练,观察最富有变化的舞者的躯体姿势。

德加的画既有印象派的光影变化,同时又有古典主义的细致表现,展示出芭蕾舞者的全部的动感的姿态。在画家的眼里,芭蕾是一种美到极致的表达,每一个动作,每一个造型,在音乐的忖托下极具动感和节奏。是一种接近完美的视觉艺术。

德加关于芭蕾舞题材的代表作有《舞台上的芭蕾彩排》,《舞蹈教室》,《粉色和绿色的舞者》。

让人意外的是,德加是个无情冷酷的人,而且对女性充满了敌意,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的奇怪。

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为何一生钟情于描绘芭蕾舞者?

对于这个问题,德加自己是这样说的:“人们称我为“描写舞女的画家”,他们不知道,舞女之于我,只是描绘美丽的丝织品和表现动作(运动)的媒介罢了。”

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为何一生钟情于描绘芭蕾舞者?

我🈶️话说:

爱德加·德加(1834~1917)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出身于巴黎的一个金融资本家的家庭。21岁考入巴黎美术学院,深受安格尔的影响,有着严格的古典艺术教育的基础。他是一个性情孤傲且具有独特见解的画家,时常保持着一个局外人的敏感,他不被同道印象派中那些热衷于户外作画方式所吸引,他因此也很少画风景,他认为“对自然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绘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去学会跟着贺尔拜因来画就更有意义”。他常与画友们谈论的话题是:“要制作对下层民众有益的艺术”。在1875至1880年期间里,德加绘制了大量以芭蕾舞演员生活为题材的油画、色粉画,已实现他所关注的描绘题材,即“巴黎的放荡不羁的艺术家和贫民的生活中的日常生活场景”。他对光色复杂的环境下的人物有着特别的喜欢与追求,并成为了他艺术人生中最重要的绘画实验。在这个特殊的室内环境里,人造光和自然光,以及光源的不同位置与方向,给芭蕾舞演员的光色增添了很多精彩的不确定的视觉奇异的效果。譬如《戴手套的歌手》此画又名《咖啡馆女歌手》,是德加画歌女题材中的一件成功作品。该作品采用了细笔触来表现。女歌手被舞台前面的脚灯所照射,强光出现在演员脸部下方,以及她举着的右手腕下部。画家运用逆光的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灯光反射的艺术效果。

德加在人物的生动性、准确性的要求上,很大的程度上也借鉴了被广泛应用的照相技术的帮助,才能扑捉到运动中的舞蹈者形象;其形象的完整性表现也符合他早年受到的安格尔的艺术教育理念。

《舞蹈课》这幅全景式构图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芭蕾舞演员在后台的练功生活。画中描绘一位年迈的老教练,手支着拐杖,站在画面中央,正在辅导演员练功。近景上两个背对观众的演员,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另一个坐在钢琴上的舞女,似乎已很疲倦,她闭目仰头,利用有限的间隙在休息。德加在这幅画上也十分注意到室内灯光的效应。用笔奔放,外光的运用也较为自然,画家在处理人物与环境的空间关系方面,是以写实性为主调来实现他的艺术主张。

《盆浴》在此画中画家打破了他以往浴女作品的陈式,他把裸体人物作为局部场面和局部环境来表现,描绘了意识的悠闲。正在洗澡的裸女处于一种平静、坚实而具有雕塑感的结构之中,画中一些零碎的物品梳子、水罐等等,表现了日常生活的情趣。画面采用鸟瞰式构图和切边的处理手法,把照片特写式的场面转化为具有日本版画意味的抽象布局。

《等待》,德加运用粗旷阔大的笔触,生动而简练地刻画出舞蹈间等待的夫人,她身着黑色的长裙,头戴黑色的礼帽,手持黑伞,静静地坐在休息厅的长凳上沉思着,与左侧一位低头护脚的舞蹈女演员形成强烈对比。画家以俯视角度来描绘两人一动一静的精神状态,人物被置于画面上部,大部分空间用来描绘地面,这种空旷感与人物的沉思感相映成趣,被评论家誉为是一幅有思想性的叙事画。

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为何一生钟情于描绘芭蕾舞者?

一生钟情于描绘芭蕾舞女的印象派大师埃德加·德加

在印象派的画家当中,埃德加·德加可能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个人,无论从个性还是对印象派艺术的认识上,皆不同于其他的印象派画家。德加不以研究自然风景的色彩为主,主张创作从记忆中取材,并且只在室内作画,他只描绘自己喜爱和熟悉的现实生活题材,去捕捉人们日常生活中美好的瞬间印象,这是德加与众多印象派画家最大的区别。

《摄影师眼中的芭蕾舞女》

德加的绘画绝大多数都是由女人元素构成的,而这其中大部分画作都是表现年轻的芭蕾舞演员。在当时,巴黎的芭蕾舞十分盛行,被认为是当时最高雅的艺术形式之一。德加是芭蕾舞艺术的忠实爱好者,他经常参加演员的排演,欣赏她们的演出,芭蕾剧院的台前幕后,成了德加每日必到的场所。当印象派画家走出室外,在自然环境中研究光色表现的时候,德加却辗转于舞蹈教室和剧院,描绘着舞台上人工光线下的舞女。

德加之所以选择芭蕾舞者这种运动感十分强烈的描绘对象,除了对芭蕾舞艺术本身的喜爱之外,主要因为德加试图在瞬间的场景中表现出一种真实存在的运动感。他以一种客观的旁观者的角度观察着这些舞者,分析在不同环境下人体形态发生的变化,利用这些短暂、偶然的片段动作,转变为凝滞瞬间印象的能力,达到了艺术表现的一个新的高度。

《排练教室》

德加特别推崇用记忆绘画,反对完全对景写生的做法,他认为:“眼睛看到什么东西,就表现什么东西,这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把记忆的东西用素描形式固定下来岂不是更好?那就是想象力加记忆力共同产生的变相作用,这样就会得到更强烈的印象,也就是说这才是真正东西的再现。只有在这时你才会认识到你的回忆、你的幻想从自然权威束缚下解放出来,该是多么宝贵。”

《舞蹈课》

出身中产阶级的德加,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的熏陶,在官方的美术学院受过正统的而严格的学院派教育,这使得古典主义的人物技法运用在德加的作品里得到了更加富有表现力。德加是捕捉人物动态的高手,他不拘成法的构图以及出人意表的观察角度,利用素描从运动的场景中捕捉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施以色彩来补充“真实性”。他高超的素描能力和迷人的场景刻画在印象派中独树一帜。

《在栏杆上练习的舞者》

他的作品画面呈现的中心并不是演员们美妙的舞姿或者年轻女子靓丽的容貌,反倒是很多不经意间的动作。他敏锐地捕捉到了更为真实且属于内心情感瞬间流露的“偶然”,这些极其真实、生动的瞬间情景,通过他的画笔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芭蕾舞排练》

【结语】

德加对舞女题材的钟情源于对现实主义的探索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他说:“人们称我为描绘舞女的画家,他们不知道,舞女之于我,只是描绘美丽的纺织品和表现动作的媒介物罢了。”芭蕾舞者对于德加来讲只是绘画的载体和媒介,是为了实现自己对艺术的探索和实践,对于这些芭蕾舞者来说,德加是一个观察者。

《两个芭蕾舞女 》

【不同的视角,互通的视界,我是魔韵,欢迎同道互动关注交流】

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为何一生钟情于描绘芭蕾舞者?

德加是法国的画家和雕塑家。他受安格尔的影响,喜欢画芭蕾舞女为题材,且大部分画都靠记忆绘画。喜欢粉画芭蕾形体舞女。是印象派浪漫主义画家。

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为何一生钟情于描绘芭蕾舞者?

他喜欢动感的东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