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被列强打了72年,为何还能坚持到1912年?

清朝

1840年中国进入了屈辱的近代,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宣统退位,清朝政府竟然在列强的轮番蹂躏,国内起义革命暴动不断的情况下苟延残喘72年,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清朝不是大明朝,他们是有跪族基因

大明朝面对外敌时,一刚到底打不过创造条件也要打,大清朝则完全不同,打不过我们还不会下跪吗?我们就不会用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吗?

在对外战争失败之时,大清朝政府的外交举措,可比大明朝灵活机动的多。他们知道中国是一个体量特别大的国家,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其实根本就没有抱着占领中国,在中国建立政权的想法,就算占领了中国的土地,离他们的本土远隔重洋,要管理也没有那么容易。

这些洋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无非就是为了利益而来,你把老虎饿疯了,他们不疯狂吃人吗?如果你把老虎都喂饱了,他们还不像只猫一样?

所以大清政府在和洋人打完仗之后,虽远必赔,通过割地赔款,又能缓上一阵子。而且由于对外战争的失利,只要舆论得当,丧事还能当成喜事办。通过宣传可以博取民众的同情心,欺骗愚弄群众,达到缓和民间矛盾的目的。

其次,那就是汉人官员的强势崛起为大清朝续命

随着清朝统治将近200年,绝大多数人都认同了清朝的异族统治,在国家受到外国侵略者蹂躏,国将不国的时候,这些汉人知识分子们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既倒为大清朝强行续命。

在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高层汉人官员并不算太多,实权几乎还是掌握在这些满员手中,汉人只是点缀而已。但是随着九州沉沦,内忧外患不断,汉人官员们强势崛起,那些自认为弓马娴熟的满清官员发现这些柔柔弱弱的文人出身的汉族官员竟然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汉人知识分子下手还真的黑。

不过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允文允武,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他们中的领军人物摇身一变成了手握重兵的大员。这些人凭借军功,靠着自己的军队,他们的党羽控制了地方上的要职,自己则进入了中枢,逐渐成了这个国家的当家人之一。

他们用自己卓越的能力,办洋务,办外交,甚至让清朝出现了回光返照的现象,在这些人的勉力支撑之下,清朝得以续命。

最后一点就是清朝是个中央集权的国家

这样强干弱枝的国家制度,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把控非常的严密。地方上,权力相对来说比较小,几乎就是以中央马首是瞻,这样的好处就是整个政权非常稳固,不容易产生离心现象。

所以当清朝在最后的几十年里,先是被外国人按在地板上摩擦,再接着又是国内的太平天国起义。虽然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但是等到这些人一走,清朝派几个地方官员一去,就能够迅速恢复统治。

所以面对外忧内患轮番上演,清朝政府居然还能缓一缓劲,只是这一口气歇大了,最终没有缓回来,所以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统治了中国近300年的大清王朝,正式关张。

清朝被列强打了72年,为何还能坚持到1912年?

一个国家走向灭亡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清政府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一直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1860年二次鸦片战争,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虽然清政府屡战屡败,但愣是坚持到了1912年,这才被孙中山先生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孙中山先生

在这72年里,清政府内部也并不稳定,先是天平天国运动,又是义和团运动,为什么清政府在这样的内忧外患,内部还十分腐败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到1912年呢?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国际环境影响,西方列强不希望清政府倒台

1840年,英国对清朝发动了鸦片战争,但是在英国方面,他们是怎么称呼这场战争的,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通商战争”。我们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次战争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一个国家或是政权,是为了通过发动鸦片战争,扭转英国对华贸易逆差,强迫中国打开市场,开启通常口岸,这才是英国人发动战争的目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我们还可以理解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试探,二十年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因为英法美俄等国的胃口已经无法满足了,他们希望在中国得到更多的利益,这一仗打下来,西方列强们也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清政府是个软柿子,通过武力的确可以在中国得到更多利益,除了沙俄,其他国家对领土还没有那么疯狂的欲望。

所以这之后西方列强不断的变本加厉,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推翻清政府,自己取而代之,因为他们在两次战争中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压迫得太严重了,中国人也是会反抗的,所以他们不能真把清政府推翻了,这样中国社会必然会走向动荡,西方列强们也就别想在稳定的获取利益了。

西方列强侵华

这一点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时,西方列强均有深刻的体验,所以对于这些侵略者而言,一个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显然会比自己取而代之,更符合本国利益,另外一方面西方列强也不是团结一致的,他们之间也是互相制约的,如果让某一国在清政府灭亡后接管中国,其他国家肯定也不会答应,那么不如就让清政府继续存在,靠着这个腐朽政权来吸血,大家相安无事不是更好吗?

国内环境限制,暂时没有出现可以取代清政府的政治势力

自1840年后,清朝内部也不稳定,清政府本身也想过了各种方法自救,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再到清朝末年的新政,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在鸦片战争爆发时,其实就国人而言,也还是对清政府有所期待的,毕竟嘛打仗哪有不输的,古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报大仇,奋发图强说不定清政府还有救。

虎门销烟

但是有些人就坐不住了,既然清政府不行,那么我们就自己干,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了,西方列强也注意到了洪秀全,培植一个傀儡政权,分裂中国的实力也可以的,结果洪秀全就提出一个要求,要资助我们可以啊,先把鸦片停了,西方列强们就发现了,如果扶植一个傀儡政权,以后和自己对着干,和中国的生意还做不做,这一条又被毙了,所以还是只能和清政府合作。

天平天国最开始还可以,之后越高越腐败还不如清政府,几年后也倒了,所以并不具备取代清政府的能力,又经过了甲午战争,很多人开始担心了,清政府连原来的藩属国都打不赢了,再这样真要亡国了,得站出来帮清政府一把,义和团运动又开始了,从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时候,义和团就注定无法取代清政府,最后也失败了。义和团运动

一直到了晚清,袁世凯组建新军,北洋六镇登场了,这是完全西化的一支武装,袁世凯和西方列强们关系也很好,而在南方,能够限制袁世凯势力的人也出现了,孙中山先生他一直被清政府追杀,和英国,日本等国关系也不错,而西方各国内部矛盾也在急剧恶化,所以北洋,革命党,西方列强就达成了共识。

清政府可以倒台了,革命党,北洋互相制约,他背后又各有列强们支持的影子,列强们保证中国领头的统一完整,北洋政府内部也不会一家独大,各方利益均沾,新政府也就诞生了。北洋政府成立

结语

清政府被列强打了72年,但是一直没有倒台,最主要的原因是西方列强也没想推翻清政府,清政府的内部虽然已经十分的腐朽了,但是也在试图寻找自救的方法,并且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也没有出现一个可以取代清政府的政治势力,所以清政府才得以延续到了1912年。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清朝被列强打了72年,为何还能坚持到1912年?

太厉害

清朝被列强打了72年,为何还能坚持到1912年?

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从顺治12年开始就发布海禁,一直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以为这样就可以保国安民,让政权稳固,一直以天朝自居,以井底之蛙的姿态藐视世界,

1840年的鸦片战争不仅洞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把清政府这个纸老虎打出原形。

此后,清政府得了恐洋症,逢洋必败,割地求和,狼狈不堪,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眼看着就要寿终正寝。列强也纷纷唱衰清政府,觉得清王朝撑不了多久了。

可是叫人奇怪的是,尽管它内外交困,步履维艰,可是满清这艘风雨飘摇的破船还是摇摇晃晃,从1840年开始算起,硬挺了70多年,才慢慢倒下。

很多人对此大惑不解,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不是偶然的,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一、大部分列强不愿意清王朝灭亡。

当时列强虽然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明白了大清不堪一击,是个不折不扣的纸老虎。但英法和美国并没有把中国当做殖民地的打算。

因为中国实在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而且中华民族向来是不屈不挠,非常有骨气,不是随便就可以臣服的。

不管是英国、美国或者是法国、德国,他们独自瓜分中国,缺乏实力和勇气,而列强之间又不是铁板一块,彼此勾心斗角,甚至也没有如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有"瓜分"中国土地的想法。

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国和美国,他们发起战争的理由和借口,是满清皇帝不守国际法则,不懂规矩。他们入侵中国的目的是通过战争逼迫满清政府打开门户,跟中国通商,进行自由贸易,掠夺中国的资源,赚取真金白银。

列强还有一个共识,虽然满清腐败、野蛮、专制,但它们不但不想把中国当做殖民地,也没有推翻满清政权的打算。

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哪个人或哪个组织有威望和能力能取代大清政权,曾国藩、李鸿章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才华;如果扶植一个傀儡,中国肯定会陷入内乱。一个四分五裂的中国,不符合列强的利益。

所以,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并没有继续扩大战果,也没有扶植傀儡政权,而是仅仅要求慈禧跟他们签订城下之盟,赔款割地了事。

二、列强对俄日的制约。

列强是一丘之貉,但列强的战略思想是不同的。

沙俄跟日本是列强中最残暴、最贪婪的,他们对中国的土地索取无度。沙俄巴不得把中国全部吞并,日本对中国的野心也是路人皆知。但沙俄无论怎么凶残,都不敢为所欲为,因为英法跟美国不允许它贪得无厌,他们就像一伙强盗,强调平均分赃。如果沙俄吞下了太多,其它列强就会觉得不平,就无法容忍,就要出面干涉。

而日本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实力跟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不能相比。在清末的时候,日本不具备独吞中国的实力,也不能不顾忌列强的感受,无视他们的存在。

而清朝政府也不是傻子,每当受到沙俄和日本欺负的时候,赶忙让英美等国出面调停,为了抗俄就拉拢日本,为了防日再怀柔沙俄,在列强之间玩平衡,以夷制夷。虽然这样做效果有限,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三、满清的合法性。

清政府虽然是少数民族对多数人口民族的征服和统治,但清朝统治者很善于搞洗脑和民族融合,把自己打扮成汉人的拯救者和同路人。正常意义上说来,大家都承认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正朔。

有的民族善于记仇,有的民族喜欢遗忘。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成功洗脑,汉人(孙中山的革命党除外)已经把爱新觉罗氏的清王朝当做合法政权,早已忘记扬州三屠和嘉定十日,汉人精英无不以为效忠朝廷为荣,因为不为大清效忠就没有办法取得功名利禄。

从曾国藩、左宗棠,到李鸿章、袁世凯,他们都把清朝统治者当做唯一的主人,甘愿接受清政府的统治,而且为维护满清统治鞠躬尽瘁,为清朝皇帝肝脑涂地。

也正是由于汉人官僚集团的拼命维护,清王朝的政权才得以苟延残喘,在内外交困中延续了70多年。

四、满清统治者的政治手腕高明、末期新政也有效果。

清政府野蛮、落后,但清朝统治者却不愚蠢。他们知道,八旗子弟已经堕落,指望他们已经无法维护自己的统治,只能用汉人统治汉人,才可以长治久安,让江山永不变色。

于是,他们对汉人精英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方针,不把所有的鸡蛋装在一个篮子里。在重用湘军的时候,又扶植起淮军;在李鸿章崛起的时候,又扶植袁世凯。让这些走狗们相互制约,互相争宠,互相挖墙脚,这样他们就不会联合起来对付大清。

所以,到了清末,即使军队都被汉人军阀控制,但都无一例外对大清效忠,没有一个人敢生二心。如果一个人敢造反,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很少有人了解的事实是,清王朝的末期,尤其是实行新政以来,由于社会相对稳定,最后几年的年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十几,可谓是上演了经济奇迹。假使慈禧太后晚死十年,虽然清王朝的灭亡仍然是很难更改的事实,但续命十余年也绝非难事。

综合上述原因,清朝政府这艘破船,即使内外交困、风雨飘摇,还能死而不僵,混到了1912年。

清朝被列强打了72年,为何还能坚持到1912年?

不请自来

一部72年的晚清史,血泪斑斑,多少中国人含恨而终,又有多少中国人在列强的铁蹄之下沦为了半殖民地中的无家游民。

不过,我们需要正是这段历史。在这段屈辱不堪的历史当中,也有那么点光亮,指引着中华民族前进。用历史课本里的话来讲,这段时间是先进的中国人反侵略求民主的历程。陈旭麓先生称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无论如何,1840年的中国,自愿的也好,被迫的也罢,中国确实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当中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随着洋纱洋布的涌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瓦解。同时,先进的中国人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翻译《各国律例》《四洲志》,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尽管在这段时间里,清政府在政治层面上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变,但是此时间中国的外交也开始逐渐放弃了宗藩关系,试图以西方的眼光去办外交。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伴随着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步深入,中国与外界的交往逐渐频繁。中国近代化的脚步也加快了。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运动,创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军用、民用工业,同时创立了近代化的三支水师。受到洋务运动的刺激,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在六七十年代诞生。在有了如此经济基础之后,出现了王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派思想家。这些都无一例外的说明了晚清社会并未停滞不前,他也在内外交困中做出他所能够接受的改变。

甲午战争,对中国人的影响最为巨大。堂堂天朝居然被蕞尔日本打垮。同时,由于《马关条约》的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面对着如此局势,光绪帝开始维新变法。只不过,戊戌变法因为步子迈的太大,不为慈禧等人所接受。这场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却留下了新式军队,这为日后北洋武人统治中国埋下了伏笔。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场战争虽是列强强加于中国身上,但是起因却是由于中西文化信仰的冲突。在这场冲突当中,民间的义和团被中西剿杀,最终连最顽固的上层都不得不接受西化的主张。

清政府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新政与“预备立宪”,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只不过,这些动作最终是没能赶上世界的潮流,且摄政王载沣刚愎自用、庆亲王奕劻贪污腐败,成为了压死清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以上,简述了高中人教版历史教材当中的部分叙述。这72年,清政府也并非是一味的挨打,也做了一定的改变。可以说,在民国初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皆在晚清时期,便已有了影子。

清朝被列强打了72年,为何还能坚持到1912年?

我在这里不妨打个比方。

我们把清朝比作一个大的家族,清统治者比作族长。人民群众比作大家族的成员,而列强当仁不让就是强盗。

正常逻辑,强盗闯进这个家族,其主要目的就是抢劫财物。当然,强盗嘛,看到女人也不会以君子自居,行尽卑鄙之事。看到这个家族有好的地盘也会强占去,方便自己再来时歇歇脚.打打尖什么的。但决不轻易毁灭这个家族,因为还得为以后再来留有余地。

这个家族的族长偏偏又是个不学无术,却又精于吃喝嫖赌之人。但又是个怂包软蛋,眼睁睁地看着强盗抢劫财产,侮辱家人不敢抵抗。只是哀求强盗给自己多少留一点。至于地盘,反正有的是,给就给一点,保命要紧。

而这个家族的成实在难以忍受族长的所作所为,只好奋起反抗推翻老大,然后选出有德之人带领大家奋发图强,振兴家族,把强盗赶出家园,让强盗再无可乘之机。

不知本人这一比方是否确当,希望大家多留言指正,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