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多少工资才算正常?
我在上海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了,接触过很多上海人,也接触过很多来上海打工的人, 我看见最高工资的人就年薪300万 , 最低工资的人月薪3000。那我们就不谈最高和最低,就谈中间的。我看到一般的白领也就七八千,我们做保姆的也有七八千 , 在工地打工的农民工也有七八千 。
那么在上海多少是很正常的 , 依我看七八千很正常,不管是打工的,还是上海本地人,七八千是很正常的事。上海本地人,因为他有劳保福利,到手的工资也就七八千。我们外地来上海打工 的,通过努力,一个月也有七八千 。 当然高学历的肯定会很高 ,应该有一二万, 但是还有一些打工人还很低, 两三千的也有。那么那些高工资的和这些低工资的平均下来,差不多七八千 。
所以, 在上海工作能够拿七八千已经很不错了,上海本地人有房子的情况下,七八千也很好了 。我们外地人在租房子的情况下,拿个七八千,比在老家好多了。 所以, 需要找工作的朋友 们, 来上海工作吧,上海是个大都市,包容性很强。需要学历高有本领的人,学历低,但是能够吃苦耐劳的人 ,在上海 ,也能挣得一份七八千的工资 。
在上海多少工资才算正常?
在上海多少工资算是正常水平?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拿最繁华的静安区平均工资来看数据显示净到手8300多元,而最差的崇明区平均工资收入6000元不到。所以,即使是在上海,这16个区的平均工资差距也拉开得比较大。
不过,有上海网友表示:你月薪15000,我月薪5000,平均工资10000,我的收入不是莫名其妙的被平均数拉高了吗?而我们认为,上海人的平均工资被数据高估了,现在多数人的月薪在4000-6000元之间,真正万元以上的毕竟是少数行业。。因为,即使在魔都上海,如果人人薪酬都到万元以上,那老板还要不要赚钱呢?
至于在上海究竟有多少工资才算正常,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首先,收入越高并不代表生活质量好,因为如果家庭中只有你一个人工作,如果你要还几十年房贷,如果孩子还在受教育阶段……。
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即使按静安区的平均8000多元来看,日子过得也很紧。而有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收入仅5000-6000元/月,身上什么压力也没有,吃住靠父母供给,日子反而要比8000元的家庭要轻松很多。
再者,多少工资算正常还要看每个人的欲望。住在小县城里的人,小家庭每人月收入3000-4000元/月,夫妻俩总共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都觉得可以勤俭持家了,过得很舒心了。而在上海这个魔都,消费水平高的地方有的是,理个头发二三百元,吃一碗面几百元钱还要排队预约,能够掏钱高消费的场所实在太多。
当然你也可以为了节约开销,晚上睡公司宿舍,晚餐一顿15元钱的盒饭就可以了。所以,如果你问我上海有多少工资可以勉强温饱,我可以告诉你2000多元可以生存了,但是如果你说多少工资才算正常,那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3000至4000元月薪的人照样过,15000至20000元月薪的人也有高喊活不下去的。
最后,在上海做人,总归有亲戚朋友要过生日吧!总归有老同学要结婚吧,总归有同一个部门的同事要聚餐吧。除非你与所有人群都没什么交际,所有的聚会都不参加。而只要有应酬,一次一二千元支出总是难免的。如果一个月有几次同事和同学结婚,或者长辈过寿,那你收入大半就要用在了人际交往之上了,再高的薪酬也经不过如此折腾。
其实,作为魔都的上海,因为生活成本高(特别是还房贷),人际交往需求大,绝大多数人生活在不正常收入之下,真正过得殷实的是少数家庭。而多数人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只能是该有的应酬能推掉的就推了,能不要的生活支出,该省就省了,至于收缩到何种程度,则要视每个人的实际工资情况来定。实际上,多数上海人的收入水平也就在4000-6000元之间。如果按统计数据的平均薪酬水平来算,肯定没过一二年,上海平均月薪又要过万元水平了,但这里面渗着水份的。
在上海多少工资才算正常?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参考一下上海的平均工资水平。
也就是在上海目前官方的平均工资每月为8000元左右,这个当然是税前工资。看看你达标了吗?
在看看上图的社保缴纳标准,如果你依然达标,那恭喜你,你的收入就是上海的平均水平。当然有人会说,上海的工资怎么会那么少吗?还要交房租,生活费,交通费,这点工资肯定不够。收入每月过万,过几万的外资陆家嘴金融白领很多,张江技术男也是大几万每月,上海毕竟就是上海,它很大也很包容,你会看到满街的超市、保安、公职人员、工厂职工、公司小白领们,他们的待遇确实如此。
在上海不管你收入是多少?这里都有你实现梦想的机会给你,万一你的梦想实现了呢。欣赏一下现在的上海街景,你会心情好很多,你会觉的这样的工资还不错吧。
在上海多少工资才算正常?
我自己就生活在上海,所以我可以感受到,想要在上海成为一个有钱人,这个门槛是相当高的!
介绍下我的朋友;
我的一个朋友是上海这里的本地人,而“本地人”的代名词就是房子多。在他和她老婆强强联手的婚姻下,他们拥有了6套房产。
其中按照每一套400万的均价来计算,可能市值达到了2400万左右,并且还没有贷款!那么这样的净资产,算有钱人吗?
答案是,不算!
因为我朋友和他老婆都在公司里上班,每个月的工资只有6000元左右,而6套房子里有一套是男方父母住的,一套是女方父母住的,一套是自己和孩子居住的,另外三套是出租的。
加起来,每个月的租金为13000~15000元左右,再加上他们两的收入12000元左右,一年就是30万!!
但是在上海,他们每年的开销基本要在20万~30万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最多剩下10万不到的存款。而他们现在也仅仅开着一辆20万的小车。其中子女教育费用,生活费用,日常开支,旅游费用等都是大头。
这算有钱人吗?其实不算。有钱人怎么可能还打工呢??
所以,在上海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钱,你得需要从几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就是年收入,基本上家庭年收入需要达到80~100万之间的,才能够勉强算高净值收入的家庭。
第二,必须有一套150平方以上,适合三口之家生活的房子,而且不能有贷款,这样的房子在上海外环以内的话,估计也要800~1000万左右了;
第三,必须配备2-3个除了主营工作以外的“其他收入”,这是有钱人的标配;
第四,必须有足够多的可投资资金,最低门槛要在500万以上;
第五,有一辆50~100万的好车;
只有同时满足了以上5点,我认为才是上海一个有钱人的标配!所以,有钱,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判断,其中包括收入,消费能力,目前的居住状况,以及被动资产的占比等。单看一个几套房,多少市值,可能太片面了。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我的【专栏】里有干货,欢迎“品尝”。
在上海多少工资才算正常?
大家好,我是#活出不凡的自己#,很荣幸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水平非常发达,属于中国的一线城市,平均工资是非常高的,位于帝都北京之后,排名第二。
上海虽然平均工资很高,达到9000多元,但是平均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很多人都是被平均的,坊间流传这样的一个笑话:我虽然工资不高,但和互联网大佬的收入一平均,我就是亿万富翁。
平均数参考的意义不是很大,只能说明大城市收入高的人多一点,比较有意义的是中位数,据相关机构统计,2020年上海工资的中位数为6378元,这样才是上海打工人比较真实的水平。
如果在上海,收入能够达到6500元,已经比上海一半的人强了,但是上海的房价非常高,一个月几千元,只能在上海生存,要想留在上海,几乎没有可能。
我有两个同学,在上海工作。同学一,985硕士毕业生,目前工作三年,一年的收入水平在25-30万左右,他的女朋友也在上海工作,两个人一年的收入50万左右,他想留在上海,第一步就是买房,所以工作非常努力,也许工作几年后,可以攒齐买房的首付钱,以后要想在上海生活条件好一些,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同学二,985硕士毕业生,目前在上海工作,一年的收入20万左右,他的女朋友也是大学毕业,但是他女朋友不愿意去上海工作,目前在一家二线城市工作。有一次和他聊天,他说靠自己的工资水平,在上海定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他根本就不打算在上海定居,准备在上海工作两年,然后就去一个二线城市定居。
我的两个同学,一个家庭收入在50万左右,努力几年可以在上海定居买房,但压力很大,另外一个同学,年收入20万左右,觉得压力太大,根本没有打算留在上海定居,可见上海定居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总结:上海属于一线城市,月入过万的岗位非常多,但是也有很多月入几千的岗位,只不过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机会会多一些,获得高工资的可能性大一些。不过要想在上海定居,那一年家庭收入至少达到40万,否则压力巨大。可以说在上海工作,月收入达到八九千是比较正常的!
在上海多少工资才算正常?
回答问题前我先举个例子说个事实。
我在上海认识一个80后的女护士,属兔,相貌一般偏上,江苏某中专卫校毕业,在上海浦西某个整形机构上班。
最近五年,她已经月薪达到四万元,还不用值夜班,比上海三甲医院的那些小护士们工资至少高出三万。
因为在此之前,我也认识一个在浦东陆家嘴某东方医院上班的一个护士,夜班回来,疲惫不堪,月薪还不高。
看到这里你会说吹得吧,天地良心,信不信由你,属兔的女护士,她月薪三万基本是闭着眼睛拿,或许你会说她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工作不稳定吧?
我还要告诉你,她在那家整形机构已经干了整整十年,五险一金,孩子都马上上小学了。日子不要过得太舒坦,就是不会怎么打扮,衣着朴素。
她在上海车墩影视城那边,90平米的商品房不要说全额首付,基本房贷都还清了,除了本职工作,业余还去其它机构做事情。
我还可以负责任的说,她比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那些高耸入云的办公楼的金领月薪都高,你信吗?她还计划准备把房子换到市区!
言归正传。
在当下2021年年底的上海,包吃包住,在上海5000元一月的一抓一大把,不包吃不包住,如果月薪达不到6000元,基本没什么花头。
可以说即便生存下来,没什么外快的话,不如老家3500元活得得劲,这就是事实。当然如果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4000元在上海都可以满足想象。
正常来说,每个人背井离乡,出来就是挣钱的,没有人嫌钱少,在当下的上海,税后拿到手,年底银行卡还有5万元以上,即便买不起海派下只角的房子,也算极其正常。
毕竟你的银行卡里还有余额,至少不用还各种借贷,现在上海每个民企招聘一个正式岗位,公司没有近上万元的支出,基本招不到人。
这上万元,公司交金就占了很大比例,现在生意难做,公司压缩各种开支,宁愿一人多岗,加点钱给老人,也不愿意招聘新人。
在上海多少工资才算正常?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即便你在魔都上海。
根据网络公开信息,2021年7月2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上海市2020年度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338元/月,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上海月平均工资首次破万!
很多人自觉认为又被拖了后腿,其实大家都说自己拖后腿,但忽略了一个二八定律。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
这个定律,我就好为人师简简单单解释一下吧,解释如下:在差不多距今100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占20%,其余尽管是多数,却是不重要的。
这个定律拿到平均工资中,基本上也就说明了你,还有我,被平均的原因,明明你在上海只有7000-8000元一个月,还要被平均10338元每月的原因。
说到这里,你自然会想到那20%的高工资人士,把自己工资的光辉无偿性播撒给你的头上了,你自然就虚高了许多,所以,作为那个80%的人,不在那个20%里面的,你不会有任何存在感,或者存在感寂寥。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个二八定律,你也会醒悟到一个真理,推动进步的,永远不是那个80%,而是那个20%的人,而且还是20%里面那个佼佼者、
正是这个少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或许就是划时代的存在,他们的存在才具有革命性价值,因为他们不是80%的从众。
继续言归正传。
上海是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所以叫做海派,海派就是兼容并包,吸纳各种外来,这个城市的服务业极其发达,上面说的包吃包住,月薪5000以上基本都是存在在服务行业这个业态。
大叔大妈在上海,50出头,甚至60岁,在餐饮业或者各种服务业做工作,没有交金,5000元一月的一抓一大把。
还有钟点工或者月嫂,他们的工资在2009年的时候,只要肯吃苦,在12年前他们在上海就能赚到10000元以上的月薪,这比那些办公室的白领强多了。
在2010年,一个在浦东金茂大厦专门负责开电梯的女工就这样跟我说,她的月薪就有4000多元,比她在浦西某个公司做办公室的侄子都高一些。
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几乎给我同龄的人还说他侄子大专毕业,学了那么多年有什么用,不如我这个初中都没毕业的。
时间又过了11年,上海一些服务业态的岗位已经涨了很多,毕竟消费单价也上升了很多,但是很多人包吃包住的情况下,还是拿着月薪5000多的工作。
话说回来,其实在小工厂因为各种因素向内地转移的背景下,在老家也能拿到这么多。只不过人们还是会到上海淘金。
大浪淘沙,有人时来运转,把握好时运,就业业态不错,薪资待遇也不错,而有的人即便是身为海龟,或者是研究生毕业,在上海也就月薪马马虎虎,甚至万元左右的水平。
据说在上海,每一万个外卖骑手里面,研究生的比例就占一定的比例,专科本科外卖骑手一抓一大把,也据说很多高学历就职,为了不显示自己的高学历,故意谎报自己学历。
如果单纯就2021年底的上海,多少工资才算正常,就一般在这个城市入职的人而言,低于7000元每月,实则没多大意思。
就看来这个城市就业的人,到底是什么想法了。不过作为过来人,我只有一点建议,欢迎指正:就是所学专业比大学名气重要,找到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比专业更加重要。
因为你喜欢什么,就是指引你的方向,也是你前进的动力,而工资,只不过都是它的附属品。
最后简单举个例子,就像一个喜欢唱歌的,只要唱得好,有受众,得到大众欢迎,那么钱,就是他的附加值了。
而在上海,有人按月给你月薪,有就职机会,不管多少,总之有人给你发钱,才是有人来此的原因,没有5000元以上,其实不太正常,不如不来。
(说得不对,欢迎指正,备注,我和开头小护士没关系,是朋友,不要乱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