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感谢邀请。
高血糖的朋友在饮食上应当注意的事情用一句话来概括:远离精制糖,控制天然糖,肉类要适量,蔬菜充足多喝水,戒烟借酒迈开腿。
“精制糖”就是指质量和纯度较高的糖,远离精制糖就是说最好别碰那些人工添加了蔗糖、葡萄糖的食物,比如说糕点、冷饮、甜饮料、糖果、巧克力等食物。当然,是不是绝对不能吃呢?也并不一定,在自己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更好的时机来吃,比如血糖相对较低的两餐之间,特别是感觉自己好像都要低血糖的时间,可以吃一点;大量运动后,也可以吃一点,刚才提到的什么时候可能出现了低血糖,也可以吃一点,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用量或降糖药效不好控制,经常外出容易低血糖,身上还会常备着一些含精制糖的食物避免危险发生。
控制天然糖就是说,控制摄入一些天然碳水化合物较高的食物的摄入,比如主食类,如谷物、薯类食物、淀粉类瓜果、淀粉类坚果等,高血糖、糖尿病患者的每餐主食推荐在二两左右,虽然相对于精制糖来说,天然的碳水化合物升糖速度会受到食物中膳食纤维等成分的阻碍,但它们终究还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如果总量摄入过多的话,还是会对血糖有所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主食类大部分属于“精致主食”、“细粮”,它们加工过程比较精细,去掉了大量植物中的麦麸成分,膳食纤维流失较多,维生素B族的损失也较高,淀粉容易转化为葡萄糖被吸收,对血糖影响也是较大的。
对于糖友来说,可以用“粗细结合”的方式来吃主食,比如在白米饭中添加一些粗粮杂豆,如黑米、粗小米、玉米粒、糙米、燕麦、荞麦、红豆、绿豆等等,面食也可以多用粗粮粉、全麦粉、荞麦粉等来做面食,它们可补充损失的膳食纤维,也能提供更丰富的营养价值。
富含天然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还有水果,水果最好不要多吃,但水果虽然甜,不代表糖友不能吃,一次性水果的摄入推荐不超过200g,一天最好控制在400g以内。肉类虽然不会直接影响血糖,但肉类的摄入还是需要控制,特别是肥肉、五花肉,高热高脂的食物,高油高脂的饮食同样可影响血糖,造成肥胖的同时其实会增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增加后血糖同样难以调节。多吃蔬菜对于糖友来说很有好处,蔬菜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对血糖影响又小,膳食指南也推荐每日500g素菜摄入,而且蔬菜的摄入还有预防三高的效果。
血糖高,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高血糖人群首先要保障身体所需的基本营养,要避免营养过剩,也不克扣身体所需的营养。
1、高血糖人群在饮食上要低盐、低糖、低脂,不吃或少吃外卖,少吃油炸和垃圾食品。以西红柿菜品为例:生西红柿的升糖指数是17,西红柿做成汤的升糖指数是35,如果加糖,那升糖多少就不好说了,反正会更高。
2、主食中添加粗粮,如燕麦(最好是燕麦仁,或者厚一点的燕麦片)、藜麦(升糖值35)、杂豆类等,少吃精米精面,精米精面的升糖值很高,在80以上。长期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微细血管病的风险。
3、每天绿叶类蔬菜不少于300g,如果血糖过高,吃水果应只选择升糖指数小于或接近40的,不吃或少吃西瓜、菠萝等。
其实没必要刻意这也不吃,那也不吃,身体需要各种营养平衡满足。降糖控糖也要在保障身体营养的前提下进行,忽略营养保障的控糖就是对自己身体的健康耍流氓,不可取。但要减少高升糖食物,加强运动,多吃绿叶蔬菜,配合糖尿病科普知识,还有情绪平稳,吃得健康就好。控糖需要有个过程的,别强求一餐之后就达到正常值或是降糖很多,先稳定血糖值,再图缓慢降低,对身体负荷伤害也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并发症,比如饥饿节食引发的酮症。长期高血糖对身体很不好,要及早控制,注意饮食,加强运动。适合自己的控糖降糖饮食才是对的,别人的故事可以借鉴,但不可完全照办照做。血糖高,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糖尿病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病程较长,疾病并发症较为特殊,也相对严重。所以我们的患者朋友和健康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就会遇到血糖升高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该提出一定的注意事项了。
对于我们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假如没有有效的治疗,没有关注生活中的饮食习惯等,血糖增高也许是常有的事。而且对于患者来说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话,就可能会造成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等严重的并发症,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来说都是很大的破坏。我们血糖控制不佳,最重要的是找到血糖增高的原因。
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可能不足,总是想当然的认为糖尿病跟一般的感冒一样,一定疗程的治疗后也就治愈,但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是作为慢性疾病终生服药是必要的,所以血糖增高时一定注意药物不能停。
很多患者可能是由于自己没有控制住自己的嘴,对于糖分较多的食物往往没办法抵抗。所以说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摄入糖分较少的食物,这对于糖分的摄入和代谢都是很关键的。
最后可能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的运动锻炼是很有用的,这能加强我们的糖分代谢,对降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小科普:糖尿病类似于我们的高血压,都是疾病周期长,治疗时段久远的慢性疾病,但是我们能够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疾病的并发症也就相对较小。血糖高,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主食上,一定要尽量避开精细粮食,学会粗细搭配,粗粮里面比较推荐的是燕麦胚芽米,举个例子,可以早晚完全用它熬粥喝,中午用它和大米按照1:1来做米饭,坚持一段时间,对稳定血糖非常有利;除了这个以外,别的粗粮和杂豆类也要摄入。
第二、蔬菜上,每日保证500克的蔬菜类,而且蔬菜的种类要尽量丰富一些,土豆,老南瓜不能算蔬菜类;每周都要摄入一些菌菇类;
第三、每日摄入适量的肉和豆制品,肉类以瘦肉,鸡胸肉为好。
第四、如果体重超标,腰围超标,一定要控体重,减腰围。
祝身体健康!
血糖高,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大部分糖尿病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控制不了食欲,让他们少吃一点,就等让他们受罪。
这是治疗糖尿病最大的难点。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降低食欲。
最让你是容易增加的是,高碳水饮食,听不懂没关系,平时见得最多的就是,主食的米饭,面条,还有糖,还有那些面粉的加工食品。
这些食物最容易刺激食欲,让你吃多,容易上瘾,最可怕的是它们升高血糖的速度,所有食物中最恐怖的。
当你吃下这些高碳水食物,胰岛素会降血糖,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胰岛素降血糖的效果很好,很快就会出现低血糖,这个时候你就饿了,特别想吃一些高碳水食物。
长期这样子就进入恶性循环,这也是人慢慢变胖的主要原因。
长期刺激胰岛素分泌,慢慢就会产生胰岛素抵抗,这就是糖尿病的前期。
对于大部分糖尿病人来说,首先第一点就是一定要少吃米饭和面条。
另外一个刺激食欲的点,就是你的情绪和压力都可能让你吃很多东西。
最容易降低食欲的就是低碳饮食和轻断食,低碳饮食之后你的食欲会大大降低,轻断食会让你的空腹时间长,食欲也会大大降低。
总之,你想方设法尽量少吃,就能解决血糖问题。
有关糖尿病饮食有几大误区。
误区一: 不能吃脂肪
脂肪不会导致糖尿病,低脂饮食就是一个坑。
这是一个错误的营养学建议,如果你担心的话,你吃一些脂肪,测一下血糖就知道了。
脂肪背的是黑锅,主要是高碳水饮食导致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
如果你是低碳饮食,一定要吃脂肪。
因为碳水和脂肪一定要选择一种能量。
误区二,锻炼了就可以随便吃
不要以为锻炼了就可以随便吃了,锻炼特别是力量训练,确实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
但是如果你还是长期刺激胰岛素,有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导致敏感度。
误区三,会不会酮酸中毒?
我来讲一下酮酸中毒的原理,当身体没有胰岛素的时候(一型糖尿病人),血液里的糖无法进入细胞,因为这就是胰岛素的职责,它像一把钥匙打开门,让糖进入细胞。
这个时候身体会觉得你处于一个没有能量的状态,可能会启动备用措施,通过大量燃烧脂肪,来给身体供能,燃烧脂肪以后就会产生酮体,过多的酮体就可能引起酮酸中毒。
所以一型糖尿病有这个风险,但是二型糖尿病一般是安全的。
很多人认为二型进行低碳饮食,也有酮酸中毒的风险,如果你不酗酒,这个风险很小。
对于一型糖尿病人来说,你要注意,大概有3%到4的人,有这个风险。
误区四,会低血糖。
糖尿病人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碳水饮食导致的,吃高碳水引起高血糖,然后胰岛素上来降糖,导致低血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用药太多,导致低血糖。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你血糖高,你就用药,用药又会低血糖,然后你又吃糖,然后用药。
这是目前的指南,最大的问题,当然也是要讲最喜欢的方式。
让你不断的吃糖,还要你用药。
如果你已经在用药了,低碳或者少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少用药。
等你真正适应了米面糖吃得少的日子,血糖会特别稳定,就不会出现低血糖。
血糖高,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谢邀~
血糖高、高血糖已经成为当代人面临的严峻问题。血糖与“吃”密切相关,大家已经达成共识,但是怎么吃才对,需要注意什么,却众说纷纭。为了引导大家学会正确的饮食方式,201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指南采用循证医学的手段和方法,结合多年糖尿病临床营养工作实编写而成,可谓是糖尿病患者膳食的福音。指南给出了血糖高的人该如何膳食,我们一起学习下吧~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及杂豆类1. 主食定量,按需摄入;
2. 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1. 餐餐都有新鲜蔬菜,烹调方法要得当;
2. 每日蔬菜摄入量500 克左右,深色蔬菜占1/2 以上;
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血糖指数水果。
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1. 常吃鱼禽,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
2. 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3. 每周不超过四个鸡蛋,不弃蛋黄。
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1.每日300g左右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
2.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
3.零食加餐可适量选择坚果。
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1.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
2. 足量饮用白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
3. 不推荐患者饮酒。
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1. 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
2. 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3. 建议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关注头条号,获取更多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