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为什么对防治糖尿病有显著功效?
感谢邀请。
如题主所说,吃燕麦的确能够对糖尿病的预防和缓解高血糖现象有不错效果,其主要原因应该和燕麦本身富含膳食纤维成分、较高的蛋白质和更合理的碳水化合物占比,另外,燕麦中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比起细粮来说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加上燕麦中丰富的β-葡聚糖成分,它有着高粘性,能够抑制胃的排空速度,减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所以能够有效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对糖友控血糖十分有好处。另外,β-葡聚糖还能够在肠胃道产生断链脂肪酸,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能够促进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健康,可预防便秘。
我们平时吃的主食类大部分是米饭、面食,这些食物需要在工厂经过多项加工后出场,所以现在的大米我们基本都可以不用淘洗直接煮就行,同样干净卫生毫无杂志,虽然卫生更好了,不过与此同时,水稻或小麦中损失的麦麸成分也增加了,随之损失的是大量的膳食纤维、部分矿物质和维生素成分,膳食纤维的损失能够高达80%左右,所以我们餐桌上的米饭、面食其实膳食纤维含量并不足,最好的做法是搭配其他粗粮一同食用,提高膳食纤维摄入量。
糖友如果可以利用主食粗细搭配的方式,对餐后血糖的平稳十分有好处,例如就在主食中搭配一些不用精细加工保留了大量膳食纤维的燕麦,或者其他粗粮杂豆,如糙米、绿豆红豆、蚕豆,这些都是不错的做法。膳食纤维原本是不能被吸收的物质,它能减缓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减缓葡萄糖、脂肪、胆固醇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因此对于三高患者来说,适当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都是有利的做法。而燕麦正式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而且燕麦中的蛋白质含量比例较高,淀粉(最终会分解为葡萄糖)的比例较低,虽然同样能提供丰富的能量物质,但饱腹感更强,对餐后血糖的平稳更有利。
另外,燕麦不仅有利于高血糖,对三高都有利,一是营养丰富,而是富含膳食纤维,另外燕麦中的β-葡聚糖成分还能够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好胆固醇”,它能够有效运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去肝脏代谢,清洁血管,对于预防心脑血管慢性疾病有好处。弱高血脂患者每天摄入3~4gβ-葡聚糖,可以降低坏胆固醇8%左右,心脏病的发作几率也降低了10~12%。
选择燕麦的时候多选择纯燕麦或纯压制燕麦,不要选择速溶麦片或水果麦片,现在很多“风味麦片”都会让燕麦细碎而失去更多膳食纤维、β-葡聚糖,而为了提高口感,加入更多蔗糖、糖精、植脂末、奶精等添加物质,反而会提高糖分、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对健康不利。
燕麦为什么对防治糖尿病有显著功效?
燕麦可以显著防治糖尿病确实有点夸张了。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燕麦是一种即可以提供充足营养,又不会对血糖产生太大影响的食物,可以说是糖尿病患者的优选主食。
大家好,我是医学博士小邢,欢迎大家关注我,每天分享有趣的健康小知识。燕麦又名莜麦、玉麦、铃铛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传统中医认为,燕麦性平、味甘,归脾、肝经,具有收敛止血,固表止汗之功效,《本草纲目》就记载燕麦有滑肠作用 。
燕麦同时也是一种低糖、低升糖指数的健康食品。接下来,我们就看看燕麦中都有哪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哪些保健作用。
一、燕麦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
- 蛋白质:燕麦中蛋白质含量约16%,是所有粮食作物中蛋白含量最高的。并且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接近,能够更好的被吸收,可有效的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 膳食纤维: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尤其是β-葡聚糖。燕麦β-葡聚糖有很多表面活性基团,能吸附、螯合胆固醇、胆汁酸以及肠道内的有毒有害物质。此外燕麦β-葡聚糖可延缓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进而调节血糖平衡。而且膳食纤维还可以改善肠道菌群,对于促进排便也具有一定的功效。
- 脂肪:燕麦中脂肪含量较高,约6%左右,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燕麦中含有的亚油酸对于保护心血管具有一定的作用。
- 维生素和矿物质:燕麦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B族维生素。此外钙、镁、铁、锰、锌、钾和磷矿物质含量也较多。
- 生物活性物:燕麦中含有皂苷、生物碱、酚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发挥抗氧化、预防衰老等多种功能。
二、燕麦的食用注意事项
上文所指的燕麦,是粮食类的燕麦米,没有经过食品加工的天然粮食。而不是现在超市里卖的燕麦片、即食燕麦。燕麦米的GI值在30以下,属于低GI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较小,是糖尿病患者一种非常好的选择。而经过加工后的燕麦片,GI值会升高,对血糖的影响就会增加。
所以,糖尿病患者怎么吃燕麦才健康呢?这里给大家推荐的,就是用要燕麦米替代部分的精米白面,加上其他的粗粮杂豆,做成五谷杂粮饭。既能很好的控制血糖,也可以增加饱腹感,还可以补充营养素。
如果您觉得小邢讲的不错,给个支持,点赞、收藏、转发哦,小邢在此谢谢啦~
燕麦为什么对防治糖尿病有显著功效?
什么都不吃是最好的良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