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都不愿意吃味精了,是因为味精有什么危害吗?
感谢邀请。
味精和鸡精向来都是被误会的调味料,很多人说味精吃多了会变傻,会影响大脑发育,会致癌,味精几乎被套上了所有嫌疑,但是味精真的是无辜的啊!这些味精统统都没有。
味精的成分其实清晰透明,就是谷氨酸钠加上氯化钠,谷氨酸钠占大部分,大概有60%左右,氯化钠有40%左右。谷氨酸钠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已经被美国食药监局(FDA)认可,被允许添加在食品中,日常调味也完全可以添加谷氨酸钠,对用量没有明确规定。谷氨酸钠可以让我们产生一种“鲜味”感觉,使菜肴更鲜美,让我们更有食欲。氯化钠大家就都很熟悉了,也就是食盐,不过味精中的氯化钠有40%,量还是很多的,所以做菜的时候味精的确也不要过多加入,否则食盐成分摄入过量,钠离子摄入过量,而钠离子过多的话会增加血管外壁渗透压强度,让我们口渴,久了还可能增加高血压的诱发几率,所以,如果说味精不能多吃,原因是因为其中盐含量较多的缘故。
有人认为味精长时间加热之后会生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是有毒物质,会刺激神经,所以味精必须出锅前放,实际上也并非如此,研究发现,焦谷氨酸钠不会对人体有害,而且还能够促进智力发育。
现代人不愿意放味精都是受到了谣言侵害,其实味精是一种安全的调味品,但日常不宜过多食用,因为其中的盐含量较高,多吃可能会增加诱发高血压的几率,日常适当放点味精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而且还可以增加我们的食欲,是一件好事。鸡精也同理。
现在人都不愿意吃味精了,是因为味精有什么危害吗?
味精是什么?
味精就是谷氨酸钠,是人们日常炒菜时常用的调味剂,具有提鲜的作用。
我们吃了以后,就会在体内分解成氨基酸盐和钠离子被我纳身体吸收。在适量的情况下无害。
但是过量的食用味精就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影响。其中的钠离子过高就会不利于高血压的控制。因为味精是高钠调料。
现在人都不愿意吃味精了,是因为味精有什么危害吗?
完全不必要担心炒菜添加的味精
味精的鲜味来自谷氨酸,几乎所有的食品中都含有谷氨酸,味精中的谷氨酸在化学上与天然存在于各种食品中比如海带、青豆和西红柿的谷氨酸完全相同。味精只不过是以纯净谷氨酸钠的晶体形式,添加到汤和菜中,以增加风味。根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数据,成年人平均每天食用约13克天然来源的谷氨酸,外加0.55克添加味精来源的谷氨酸盐。因此我们从味精中摄入的谷氨酸只占饮食摄入的一小部分。
从1909年开始味精就开始作为食品添加剂开始销售,但是对于味精的健康担心是由中餐馆综合症开始的
中餐馆综合症:196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封读者博士来信,从此“中餐馆综合症”一词开始流行开来。在这篇来信中,作者推测自己在中餐馆吃饭后出现的心悸可能与中餐馆大量使用味精有关。虽然没有实际的证据,但这个想法迅速传播开来,几十年来,味精被认为是导致偏头痛、麻木、腹胀和心悸的罪魁祸首,被称为中餐馆综合症。味精恐惧症就这样诞生了,并且一直存在到今天。
关于味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结果约翰·奥尔尼博士1970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幼鼠皮肤下注射高剂量的味精,成年后会造成视网膜损伤、大脑损伤和肥胖。
2000年4月发表在《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荟萃研究发现,在对灵长类动物进行的21项味精研究中,只有两项发现了口服味精与神经毒性之间的联系。这两项研究都是由奥尔尼实验室完成的,并且没有人能够重复这些结果。而且都是大剂量的,产生脑损伤所需的口服剂量是每公斤体重1克,即100斤的人空腹吃二两纯味精,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平均半年摄入的味精添加量。
那么中餐馆综合症怎么解释呢?并不是每个感觉食用味精后的中餐馆综合症症状都是臆想吧。1993年,《食品与化学毒理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健康人群中,食用味精与中餐馆综合症之间几乎没有对应关系,尤其是在食用味精与食物搭配吃下的情况下。事实上,甚至跟安慰剂差不多。
在2000年11月发表在《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向130名自认为对味精敏感的成年人进行实验。虽然对味精的反应在重复测试并不完全一致,但测试对象对味精的反应更敏感(38%),而对安慰剂的反应则更少(13%的受访者)。这项研究的结论是,在空腹大剂量(大于3克)吃下味精时,确实会引起少部分人的过敏反应。
现在人都不愿意吃味精了,是因为味精有什么危害吗?
认同食用味精,只要不是过量便用,不会有危害,味精也是一大发明。
现在人都不愿意吃味精了,是因为味精有什么危害吗?
味精到没什么害,正确使用,不要用多了。
现在人都不愿意吃味精了,是因为味精有什么危害吗?
味精吃多了人要变傻,不要穿化纤的衣服,要穿就穿纯棉的,对皮肤不好,洗发水是化学的,对人体不好,用微波炉要远离,有辐射等等……这些谣言反正是从小听到大,现在还是有不少人挺信这个的!
味精就是谷氨酸钠,属于天然食品提纯,蘑菇为什么鲜,因为蘑菇内含大量谷氨酸。其实食物的鲜味一般都是谷氨酸钠,比如鸡汤的鲜味,就是熬制时反应产生的谷氨酸钠。
而且谷氨酸钠就是一氨基酸,虽然说在高于130℃时会产生少量致癌物质,但是谁家做饭第一步放味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