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一般是什么原因?
感谢邀请。
贫血常见于女性,除了一些主观的因素,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还有一些客观的原因,如女性出现贫血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爱美之心,不正确的减肥方式,另外每月生理期会失血,还有就是先天的体质比男性更不容易储血,所以,女性很容易出现贫血的情况。另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过度运动,都可能会造成贫血。
一些减肥的女性朋友放弃吃肉,只吃素,节食,代餐,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加剧贫血,动物性食物中富含丰富的血红素铁,利于吸收,补铁效果好,而放弃动物性食物贫血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几乎只有动物性食物中才含有维生素B12、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大量缺乏维生素B12可能会造成恶性贫血。另外女性朋友的生理期、孕期这些都更容易流失血液,一些生理期出血较多的女性朋友很容易造成贫血,应该及时就医调理经期正常血量,还应该在平时注意补铁补血,一周2~3次摄入动物血、动物肝脏,日常适当要吃一些红瘦肉。
另外工作应该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锻炼的时候不要过量剧烈运动,也是伤气血的。另外最重要的是保证睡眠时间,睡眠期间血液制造量多,睡眠好则血液也充盈,如果经常熬夜的话,不仅让血液损耗时间增加,而且造血时间还减少,雪上加霜。
贫血一般是什么原因?
作为一个消化科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虽然是消化科医生,但也经常收到贫血住院的患者。
为什么作为一个消化科医生会经常碰到贫血的患者?
因为临床上经常碰到消化道大出血导致贫血的患者,贫血患者一方面就是吃进去的营养不足,另一方面就是丢失的血液太多。吃进去消化吸收跟我们消化科密切关系,很多慢性贫血的患者都是从胃肠道慢慢流失的,经常要做胃肠镜来确定出血原因,确定贫血原因的诊断。所以消化科医生应该是临床上除了血液科以外碰到贫血最多的科室了。所以临床经验慢慢积累对贫血也有了一些研究。
临床上贫血主要由下列原因:
讲的太专业估计很多人都挺不懂,我用通俗的话大概解释一下。
首先最常见的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也叫正常细胞性贫血。
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急性大出血,比如外伤大血管破了,肝破裂、脾脏破裂,胃肠溃疡出血、胃肠道肿瘤破裂出血等。下图就是急性失血性贫血血常规报告。
慢性贫血最常见类型:缺铁性贫血(有的地方写的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这种贫血要么就是吃的不够、营养不足,要么身体哪里正在慢慢出血,现在这个社会大部分人营养都不会缺乏(挑食的、偏食的、素食主义者另说),所以如果出现这种类型贫血大部分人都是丢失太多了,比如消化性溃疡慢性出血、痔疮长期少量慢性出血、便后滴血、各种癌症晚期慢性消耗,月经过多,月经周期长、子宫肌瘤等。
下图就是典型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报告单。
当然如果不是上述两种原因引起的贫血,那就要去专业血液科看了。要进一步检查贫血原因,找到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其他不常见的贫血原因还包括1、巨幼细胞性贫血(有的书上写大细胞性贫血)2、再生障碍性贫血3.溶血性贫血等。还有一些遗传性的原因,比如地中海贫血等,这些都要专业医院、专业医生来判断。
很多不明原因的贫血都需要很专业的检查才能查出来,比如查维生素B12、叶酸、血清铁、甚至要骨髓穿刺检查。因为专业所以很多大医院才有专门的血液科。
一般私人医院没有血液科的,如果是特殊类型的贫血不建议去私人医院检查。特别是某系医院,去了准被坑。最后一句话是友情提醒。
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贫血一般是什么原因?
谢邀.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而出现贫血表现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
由于红细胞容量测量比较复杂,临床上常常以测量比较方便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的英文缩写为Hb来替代,单位通常为g /L.
临床上常见的贫血病因如下:
1、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即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异常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造成贫血;
①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白细胞等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性病变
②造血微环境异常导致的贫血
造血微环境异常的疾病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前两者异常包括:骨髓坏死、大理石病、骨髓纤维化以及各种骨髓外肿瘤发生骨髓转移、各种骨髓炎,而后者异常是由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脏疾病、甲状腺或者垂体功能减退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或者肿瘤性疾病和部分病毒感染会诱导机体产生较多的肿瘤坏死因子、炎症因子均可导致慢性贫血
③造血原料不足或者利用障碍也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造血原料包括叶酸、维生素B12、铁锌铜等微量元素、脂类以及蛋白质等等,他们参与造血细胞增值、分化和代谢,以上这些造血原料缺一不可.
当然最常见的当属于缺铁和用铁障碍以及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贫血
2、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所致的贫血
3、失血性贫血:
根据失血的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通常合并缺铁性贫血.
非出凝血性疾病包括:各种外伤、支气管扩张、结核、消化性溃疡、痔疮和妇科疾病
出凝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严重肝病
可分为出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肝病等)所致和非出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痔和妇科疾病等)所致两类。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贫血一般是什么原因?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贫血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个疾病的名称。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正常值。
血红蛋白正常值低于以下数值可诊断为贫血:
1.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
2.成年女性血红蛋白<1 10g/L。
3.孕妇血红蛋白<100g/L 。
6个月到6岁儿童<1 10g/L,6-14岁儿童<120g/L。
需要注意的是,在妊娠、心力衰竭时血容量增加,血液被稀释;脱水失血时血液被浓缩,都会影响血红蛋白含量,贫血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根据血红蛋白 减少的程度不同将贫血分为四度:
1.从正常下限-90g/L者为轻度。
2.90-60g/L者为中度。
3.60-30gL者为重度。
4.<30/L者为极重度。
新生儿血红蛋白144-120g/L者为轻度,120-90g/L者为中度,90-60g/L者为重度,<60y/L者为极重度。
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为红细胞生成不足 、溶血性和失血性三类。
1.红细胞生成不足引起贫血最常见的原因为造血原料缺乏,如缺铁性贫血(铁缺乏)巨幼细胞贫血(维生素B12、叶酸不足)、维生素C不足、蛋白质缺乏等。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他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贫血、严重慢性肾病所致贫血等。
2.溶血性贫血(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可由红细胞内在异常或红细胞外在因素等引起。红细胞内在异常的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地中海贫血等;红细胞外在因素如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符输血反应、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亢进症等。
3.失血性贫血,主要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急性失血在创伤、咯血、病理产科时出现,一般不归为红细胞疾病。长期慢性小量失血是成人贫血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缺铁性贫血。
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血容量下降的程度以及两者改变的速率,循环、呼吸系统的代偿和耐受能力和贫血的病因这5个因素影响贫血的症状表现。具体症状有:
1.皮肤黏膜的表现: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表现。也会引起皮肤、黏膜颜色变淡,常伴有皮肤、黏膜粗糙缺少光泽甚至形成溃疡。溶血性贫血时可以引起皮肤、黏膜的黄染。
2.神经系统的表现:头昏、头痛、耳鸣、失眠、多梦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等是贫血缺氧导致神经组织损害所引起。小儿贫血时可哭闹不安、躁动甚至影响智力发育,严重时可出现心脏扩大,心脏杂音的表现。
3.呼吸循环系统:轻度贫血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加深加快伴有心悸、心率增快。贫血越重,活动量越大,症状越明显。重度贫血时,即使休息时也可有气短甚至端坐呼吸症状的出现。长期贫血,会导致贫血性心脏病。
4.消化系统:贫血时表现为消化功能减退、腹部胀满、食饮减退、大便的规律和性状改变等。缺铁性贫血可有吞咽异物感或异嗜癖。黄疽及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或恶性贫血可引起舌炎、舌萎缩、镜面舌等。
5.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血管外溶血出现高尿胆原尿但胆红素不高;血管内溶血可有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严重者还可发生游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进而引起少尿、无尿、急性肾衰竭。长期贫血会影响男性睾酮的分泌,减弱男性特征;也会因影响女性激素的分泌而引起月经异常。
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谢谢阅读!
贫血一般是什么原因?
贫血的原因非常多,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等,不同类型的贫血治疗方式也是不同的。
一、缺铁性贫血的原因1.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大,若不及时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
2.吸收障碍:如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长期腹泻、慢性肠炎等,可使铁吸收减少。
3.丢失过多:见于各种失血,如慢性胃肠道失血、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月经过多、肺结核咯血痔疮、钩虫病等。
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叶酸缺乏与饮食习惯有关,如很少吃新鲜水果蔬菜,或烹饪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造成叶酸破坏增多。
长期喝酒会引起叶酸吸收障碍或排出增多。
维生素B12缺乏主要与吸收不良有关,尤其是胃病患者,胃壁细胞分泌内因子减少,造成维生素B12吸收过程中破坏增多,从而出现维生素B12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会影响核酸代谢,最终形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三、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
最常见的就是蚕豆病,是因为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原因。还有的是自身免疫性的溶血导致的贫血,还有是感染的原因。
四、地中海贫血的原因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小细胞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链有一种或几种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改变。
地贫和普通贫血、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这几种疾病要区分开。轻度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常常会被误诊,而地中海贫血患者常常会伴有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在检查中常常被误诊为肝硬化或传染性肝炎等。
五、注意事项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抱有能够克服一切疾病的想法,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避免过度健身,尤其像剧烈的跑、跳、游泳等强度比较大的体育活动。
3、选择高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如果发现自己有了贫血,不要紧张,要相信医生,及时去医院就诊。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贫血一般是什么原因?
常见的贫血原因可以大致分为营养不良性和继发性贫血。一般以营养不良性贫血常见,而营养不良性又以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较常见。
根据人群不同,常见贫血原因也略有差异。
儿童贫血原因常见为喂养不当所致的营养不良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其次为疾病继发所致,如肿瘤、溶血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成人贫血常见原因相对复杂一些,常见原因有:
1.营养因素
摄入不足、吸收不良和身体需求增多。包括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如偏食、节食减肥等;特殊的饮食模式,如全素食者;青少年青春期及女性怀孕哺乳期对铁等营养素需求增多。
2.继发性贫血
常见为失血性贫血,慢性或急性失血所致,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等。也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胃肠吸收不良、寄生虫感染、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
老年人贫血则有如下原因:
1.造血功能减低:随着年龄增长,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
2.营养因素:由于咀嚼功能等减弱、偏食或饮食摄入量减少,导致造血原料如铁、叶酸、维生素B12摄入减少;
3.继发性贫血:由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贫血,常见原因有:恶性肿瘤、肝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感染、内分泌异常等。
4.环境因素: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接触导致造血功能损害。
如果出现了贫血,找到引起贫血的原因,治疗将事半功倍。营养不良性贫血要保证营养摄入,如吃红瘦肉、动物肝脏及鲜血制品补血补铁,吃绿叶蔬菜补充维生素C及叶酸,吃动物性食物补维生素B12等等,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继发性贫血则要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简介:贺力,四川省民政康复医院主管护师,注册营养师,高级技能公共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四川省营养学会会员,九维健康学院私人营养师&营养一对一工作室、二级讲师。〔头条号:贺力说。微博:营养师贺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