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吃多了,真的有害吗?

听到身边的很多人说味精不能多吃,甚至都不吃,说是吃多了会变傻,我想知道味精吃多了有害是不是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感谢邀请。

味精吃多了的确是不好的,适当食用还行,能够提味增鲜,让我们饭菜更加美味可口,提高食欲,不过用多了可就不好了。味精里的60%以上物质是谷氨酸钠,也就是产生“鲜味”的一种物质,其余40%左右都是盐成分,因此,味精里的含盐量是不可小觑的。如果每餐中放入较多味精,那必定我们摄入的盐成分也会较高,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我们摄入的钠离子就会偏多,而钠离子是调节血液渗透压的重要离子,如果钠离子偏高的话血液渗透压可能会上升,久而久之可能诱发高血压,所以,日常我们还是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每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g,如果放入了过多味精的话,我们可能就很难负荷这个标准了,其他调味料,如酱油、盐、鱼露等都含有盐成分,所以,调味料的加入还是要斟酌的。

另外,味精中的谷氨酸钠研究发现对小鼠有增加兴奋度的作用,让情绪更满足和高昂,虽然没有什么害处,不过怕大量摄入后对神经有所影响,因此,最好还是不要过量摄入谷氨酸钠。做菜的时候最好是出锅前加入味精,因为谷氨酸钠虽然无毒,但在高温长时间加热后,谷氨酸钠会转化为焦谷氨酸钠,这是有微毒的,所以,最好是不要过早加入味精或者鸡精。

味精吃多了,真的有害吗?

味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料,有着强烈的肉类鲜味,在做菜的时候加入,以增加菜品的鲜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味精的本质是什么。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是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是一种人体自身可以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可以与其它氨基酸共同构成蛋白质。我们把味精吃下去之后,所含有的谷氨酸钠会变成谷氨酸。

味精早在1973年就被联合国食品法规委员会归到安全型食品添加剂中,味精本身是安全可食用的。1999年,我国完成了对味精的长期毒理试验,也证明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于是有人又说,把味精加热到120℃的时候,产生的物质会对人有致癌作用。这在目前是没有依据的。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在120℃下会脱去水生成焦谷氨酸钠,这种物质没有鲜味,而目前查阅到的文献中也没有得到它能致癌的论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并未将它列入对人类为确定(一类)或可能(二类)致癌物清单中。不过为了防止味精在做菜过程中的高温下丧失鲜味,我们可以在菜肴出锅之后再加入味精。

而且,味精作为一种鲜味调味剂,它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阈值很低,溶于100毫升溶剂中的质量有0.012g即可被人尝出,我们做菜的时候只需要加入少量即可以起到提鲜的作用,而且也不是每一道菜都需要用到味精提鲜,因此正常做菜所用味精的量是有限的。只要我们在正规的地方购买味精,做菜时正常加入味精,味精是不会对人体有害的。

不过,高血压患者不适宜摄入过多的味精,原因是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含钠,会使血压升高;婴儿也不宜多吃味精。

味精吃多了,真的有害吗?

对肝脏有影响吧?

味精吃多了,真的有害吗?

你好,味精是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提鲜增味儿的调味料,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味精的主要成分以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两面性。

(图片来自网络)

1.味精其实是由小麦淀粉经过微生物的发酵,再加上人工提取,二次加工得来的一种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就是人们吃的味精。

1908年,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池田菊苗教授,发现了谷氨酸钠可以对食物进行调味,

引发不断的争议

(图片来源——360百科)但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国家食品添加剂委员会第19届会议总结20多年的科学研究后得出结论:使用谷氨酸钠作为调料是安全可靠的。

2.味精、鸡精、酱油、香菇精的区别

鸡精啊,实际上就是含有鸡肉味道的味精,主要成分也是谷氨酸钠,鸡精相对于味精,添加剂更为丰富,有盐、糖和其他香料,味道也会更佳丰富美味。

3.香菇精,是在谷氨酸钠的基础上加入了盐、白砂糖、香菇香精等,本质上和味精一样。

而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愈高,酱油的等级愈也高,有些酱油也加入了谷氨酸钠。

总之一句话就是,在炒菜的时候,这些调料都是有加谷氨酸钠,所以一定要避免重复使用,一定要记住,每次炒菜后都要洗净锅,再炒下一锅。

我们都知道吃高糖高盐的食物不好,味精也是同样道理,味精含有钠离子,摄入过多的钠离子容易引发高血压。

许多人炒菜的时候放大量的味精,容易引发眩晕感、流口水、肌肉痉挛,抽搐等,还会影响到人体对镁、钙、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那我们要怎么放味精最合适呢?

放错了味精时,没有提鲜的作用,味精应在70-90℃下使用,温度达150℃就会脱水结晶,如超过200℃的情况下,谷氨酸钠会变成焦谷氨酸,就没有提味的作用,所以在快起锅的时候放味精最好。

注意事项:1.患有高血压的人不宜吃味精

2.孕妇不宜吃味精

3.婴幼儿不宜吃味精 4.老年人不宜吃味精

(上述图片出自因特网)

温馨提示:

 1.味精对人体没有直接的营养价值,但它能增加食品的鲜味,引起人们食欲,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食物的消化率

2.味精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还具有治疗慢性肝炎、肝昏迷、神经衰弱、癫痫病、胃酸缺乏等病的作用

但味精,鸡精仍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呢,不要听信网上的谣言(味精致癌,危害健康),只要适量,适时添加就能既享受味精的鲜美有兼顾身体健康了。

味精吃多了,真的有害吗?

含味精较多的食物摄入过多会损害大脑细胞组织。味精少量食用是安全的,但周岁以内的婴儿和妊娠后期的孕妇最好别吃。婴儿食用味精有引起脑细胞坏死的可能,孕妇吃则会引起胎儿缺锌,影响孩子智力发展。

指导意见:味精是一种调味料,但不能吃多,味精又名味素,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是食品增鲜剂,最初是从海藻中提取制备,现均为工业合成品,常规食用量对人体无害。食用过多容易头痛,面红,多汗,面部压迫或肿胀,口部或口周麻木、胃部烧灼感及胸痛等症状。一般每天每人食用量不要超过20克

味精吃多了,真的有害吗?

谢邀。吃味精有没有害,这个问题好象在网上己争论过多次,想来,其用意可能是为了炒热味精这一商品罢,就象蒜你狠那样。我个人认为:若每顿都像馆子里一般的每一口都让你能吃出味精味来,显然是不合适的,那样的话,就有过量之嫌了。至于味精对人体有没有害?这个问题,应该是国家最有发言权的了,对不?试想一下,如果有害,政府会让其大摇大摆也上架销售而不加以禁止?国家,政府都应该是爱人民的呀!假若没有人民群众,又何来的国家和政府?

在这里,我想先抛开味精有害无害的问题不论,单讲从我认得有味精这一商品开始,到现在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吧,几十年来,每次炒菜我都用味精提鮮,除了给我带来好的口感外,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疑难杂症呀!今年的体检报告单上也没有一个箭头的出现(不管是朝上的还是朝下的),甚至连2003年时的高血糖和高血脂的现象也没有在见。这,应该足可以证明味精这一商品的无辜了吧!

其实,我们的身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毛病,并不会由某一种调味品带来,而应该是身体内部的内分泌失调造成的。想想,该排出的吸收了,该吸收的排出了,你的身体不乱套才怪呢,是也不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