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子是什么草?
鬼针子就是鬼针草,也叫鬼钗草、鬼菊、针包草。它其实是一味药材,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产。中医上它的性味属含,味苦,归肝经、肺经和大肠经。它可以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属于清热药下属分配的清热解毒药。可以用来治疗热毒或者淤热所致的痛疮,包括肠痈外痈;可以治疗喉咙肿痛,外感高热,毒蛇咬伤,湿热所导致的腹泻、热淋、肿痛。它的成分有抑菌消炎的作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抑制作用,对金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鬼针草提取的物质可以抑制ADP,胶原和蛇毒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对降血脂有效,对动脉血栓形成有潜在功效。
《中药大辞典》中提到,味苦、性平、无毒。清热,解毒,散淤,消肿。治痢疾腹泻、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嗝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蚊虫咬伤。可以晒干饮片。《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咽喉仲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近用治盲肠炎。《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出血性下痢,尿血。"《闽东本草》:"治肠痈,淋浊,疟疾,黄疸,小便不利,跌打损伤。"《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