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刘备和庞统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先说结论,如果落凤坡诸葛亮被射死,庞统辅佐刘备,则刘备集团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甚至统一全国,因为庞统的军事主张是符合刘备集团实际情况的,诸葛亮的隆中战略则恰恰给刘备集团埋下了覆灭的重大隐患,而能化解隆中战略巨大危机的只有庞统。
诸葛亮与庞统的战略分歧诸葛亮和庞统是刘备手下的重要谋臣,在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和庞统均晋升为“军师中郎将”,参与刘备集团的军事决策,两人对于刘备集团攻取益州意见一致,但是对于荆州问题,却存在较大分歧。
诸葛亮和庞统
诸葛亮坚持认为荆州应该守,因为从益州北伐,困难重重,如果占有荆州,则从荆州出兵,一日可到宛城,便于出征,更何况,荆州地区打下来不容易,不能轻易放弃,如果按照隆中战略,还可以两路出兵,取得胜利。
对于荆州问题,庞统认为应当放弃荆州,全力经营益州,因为荆州是四战之地,不宜防守,而且曹操、孙权都虎视眈眈,如果防守荆州,会增加极大的军事负担,不如全力经营益州,集中优势兵力,夺取关中地区。
如果诸葛亮被射死,后果如何?诸葛亮长于内政外交,而庞统优于军事,因此,刘备入川作战才会带上庞统,而庞统也的确不负所望,给刘备出谋划策,为刘备攻取益州奠定了重要基础,不幸的是庞统死于落凤坡,如果是诸葛亮被射死,而庞统留守荆州呢?
庞统被射死
如果这样,庞统必定会入川接应刘备,并协助刘备攻下益州地区,成立霸业,而之后按照庞统的军事部署,蜀汉集团将会与东吴和谈,放弃荆州地区,换取东吴的兵力和粮草支持,两家的联盟将更上一个台阶。
庞统主持北伐,进而统一全国如果刘备集团在庞统建议下,放弃荆州地区,则可以收缩兵力5万左右,并得到孙权集团的兵力和粮草补充,获取荆州集团的巨大人力武力支持,刘备集团不仅可以平定汉中,还可以乘胜追击,获取凉州和关中地区。
凉州地区产马,关中地区产粮,相比于荆州地区,这两处更容易防守,则刘备集团将割据西方,从而获取巨大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参考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北齐和南陈,刘备集团完全有能力问鼎中原。
北周北齐和南陈
可见,刘备集团成也隆中战略,败也隆中战略,而打开隆中战略僵局的人物就是庞统,不幸的是庞统早逝,会刘备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如果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刘备和庞统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就能力而言,庞统能够与诸葛亮齐名,即便两者侧重点不同,但贡献是差不多的,只凭内政外交并不会改变三国鼎立局面,蜀汉依然是最弱的政权。
然而庞统给后世留下的印象,不如诸葛亮忠诚,如果刘备病逝的情况下,庞统能否坚持蜀汉的独立性,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庞统则是先投靠孙权,没有受到重用才转投刘备,也没有受到重用,只被任命耒阳令,且最终还被免官,若非刘备急需人才,庞统不知能否有出头之日。
庞统为刘备献策,刘备以道义没有听取,最终攻取蜀地才会如此艰难,刘备与庞统更像君臣,与诸葛亮更像合作,至少感情上诸葛亮更加稳固。
庞统并不在意汉家法度,才会投奔孙权,觐见夺取蜀地,所以,庞统也不会为了蜀汉政权而殚精竭虑,无法实现诸葛亮以攻代守,蜀汉也就很难在夹缝中生存。
既然是构想,笔者就大胆假设,如果当初进入蜀地的是诸葛亮,也许刘备夺取进展能更快,如果诸葛亮死去,庞统很难辅佐后主刘禅稳定朝政,而是在强敌面前屈服,这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刘备和庞统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庞统有性格缺陷,诸葛亮是个全才。庞统比不上诸葛亮,又怎么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所谓战略眼光的好与不好,全凭一张嘴去吹牛。诸葛亮,庞统自己在吹牛,我们后世看历史去比较战略的高低,军事能力的强弱,也是在纸上谈兵。
让诸葛亮和庞统去比较战略眼光和军事能力的高低,那是比不出来了。一个卧龙,一个凤雏,都得到了刘备的看重,足以说明这两人的能力是很强的。
诸葛亮为刘备搞后勤,不代表他军事不行。庞统重点表现在军事上,也不能代表他没有搞后勤的能力。
但是庞统有两点比不上诸葛亮。
第一,庞统太过耿直,做人没有诸葛亮圆滑,有点嚣张。
刘备打下涪城后,志得意满,置酒作乐,自己乐就算了,还拉着庞统一起乐。庞统当场泼他冷水,说:“把讨伐别国当作快乐,不是仁者之兵。”刘备喝多了,大怒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你话说的不好,快点出去。”庞统起身出去了。
后来刘备后悔了,又把庞统请回来,庞统坐回位置,不看刘备,也不道歉,只顾自己吃喝。刘备问他刚刚是谁的错,庞统说他俩都有错。
这件事就说明了,庞统效忠主公,感觉主公不对,有什么说什么的人。庞统虽然忠心,不代表就会招刘备喜欢。刘备也不是圣人,取了点小成就就容易膨胀,听不进意见。打下成都后,赵云就一直坐起了冷板凳,赵云也有直言进谏的习惯。刘备当然相信他们对自己是忠心的,但是说的多了,绝对会烦的。刘备也是俗人。
诸葛亮就圆滑多了。有些事情,他虽然不赞同,但是他也不会表态,去说刘备的不是。诸葛亮看出刘备对刘封不满,马上就提出杀掉刘封。诸葛亮知道阻止不了刘备伐吴,他就默不作声,他能做的就是救下因进谏刘备被判死刑的秦宓。赵云进谏是不是诸葛亮怂恿的,很难说啊。诸葛亮连关羽都能搞定,情商绝对是顶尖的。
庞统这样的个性,跟刘备是走不远的。后面法正登场,庞统可能就要失宠的。
第二,庞统谋人不如诸葛亮。
谋士最基本的就要做到谋人,保全自身,然后才能谋国谋天下。在谋人方面,庞统不如诸葛亮,诸葛亮不如司马懿。
他们无论多有战略远见,军事才能,都需要去实施,才能实现。庞统连益州都还没拿下,就被射死了,还谈什么战略,军事奇才呢?
打雒城时,刘备这边并非处于弱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庞统都能战死。把庞统放在北伐里,以弱攻强,又能取得什么成绩?
诸葛亮以弱攻强,无论怎么玩,他都能让自身完好无损。诸葛亮是现实主义者,他是要在保住本金的前提下取得战果。谋人是他的前提。子午谷奇谋是在豪赌,他怎么可能同意呢。总有人说诸葛亮军事不行。诸葛亮就那几万人马,粮草又不够,魏国就没有人能够出来把他给灭掉吗?总是要诸葛亮在边境上耀武扬威,难道不烦吗?
事实上魏国也只能硬扛,靠国力来拼诸葛亮。这难道是上策吗?说的好像打仗不花钱,前线十几万兵马器械都不用军资似的。出个军事奇才灭掉诸葛亮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诸葛亮虽然最终北伐都没有成功,但是他能够保住自己的有用之身,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没有完全实现,但最起码还实现了一半。
郭嘉命短,但他提出战略在他有生之年基本上都实现了。诸葛亮和鲁肃都实现了一半。周瑜和庞统都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就先死了。司马懿不知道有什么战略,但他确实因为命长。为西晋打下了基础。
要想实现理想,赶紧好好锻炼身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如果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刘备和庞统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刘备和庞统不会取更大成就,因为庞统没有死而后已的精神。他也改变不了蜀的弱势一方。
如果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刘备和庞统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庞统和诸葛亮被称为凤雏和卧龙而齐名天下,并且也共事一主,二人的关系看上去很像竞争关系。而二人在后面的相处中因为各自的经历不同,也产生诸多磨擦和误会。毕竟诸葛亮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庞统是历经磨难才得以被刘备重用的,这样的对比让庞统压力很大,于是也有默默与诸葛亮较劲的心思。
诸葛亮和庞统各有所长。诸葛亮是以全面著称,能治国,可统兵,善于调解各方面关系,且还能跑外交。而庞统无论在《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表现出来的则更偏重于军事才能,当然在《三国志》中,也记录了庞统的口才和对人物的精准点评。
在军事上来说,庞统的确是一把好手,刘备进入四川以后,吩咐诸葛亮驻扎在荆州,而带上了庞统作为自己的头号军师。所以说庞统在刘备心目中,分量是相当重的。
如果诸葛亮真的死在了落凤坡,庞统在蜀国当权,可能前期刘备,或者一些老将在可以制衡一下其本人。
一旦没有了权力制衡,虽然庞统也会北伐,但是一旦失意,可能会走上自立的道路。天底下之所以只有一个诸葛亮,那就表明诸葛亮的人品是独一无二的。史上那么多有能力的权臣,最后都谋朝篡位了,但是诸葛亮没有,他甚至想都没有想过这件事,从他培养儿子就可以看得出来。但是庞统不一样,他未必就会有诸葛亮那种赤诚之心。庞统在多次北伐失意以后,如果不打算北伐了,那么就会窝在蜀汉内部,大权独揽之下,庞统会做些什么呢?
最后,很可能会跟东吴的诸葛恪一样,成为架空皇帝的权臣。刘禅就会成为庞统的傀儡,即使庞统不会谋反,但是刘禅也不会拥有权力。发展到最后的话,庞统会成为曹操那样的人物,这么一来蜀汉不用等到司马昭来讨伐,内部就会像东吴一样,出现各种内乱。东吴的内乱是他们逐渐衰弱的重要原因,所以庞统可能会直接将蜀汉带向灭亡。如果庞统没有这么做的话,那么自古权臣也是没有好下场的。
不过,历史没有假设,你我存在都是历史。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不会被射死,不像庞统急功近利。再一个,统帅的话如果连自己安全都照顾不好的人,本身就是军事无能。
如果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 - 谈古论今 - 一起取经 - Powered by Discuz!
如果落凤坡射死的是诸葛亮,刘备和庞统会不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认为这样蜀汉就统一全国了。论眼光谋虑二人相当,庞统更果敢,更擅长化繁为简,所以成功率更高,但是,统一后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司马懿不好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