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不如侯宝林,究竟输在哪里?

尽管马三立被誉为相声泰斗,而侯宝林的弟子马季更是赞誉马三立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在侯宝林大师去世前,可以说相声界中马三立大师是远远不如侯宝林,至于马三立大师为何不如侯宝林大师,大概就是格局问题,侯宝林大师在退出相声舞台后的十几年间,投入大量的精力研究相声曲艺理论和推广传承,而马三立大师则更多是注重相声表演。

两人的相声水准

马三立大师和侯宝林大师都是相声界中的佼佼者,其中马三立大师生于1914年,而侯宝林大师生于1917年,虽然马三立只比侯宝林大三岁,但是却大了一个辈分,所以侯宝林大师见到马三立,也只能恭恭敬敬的喊一声“三叔”。

侯宝林和马三立

马三立大师和侯宝林大师的相声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相比较而言,侯宝林大师虽然年轻,但是其成名更早,名气一直盖过了马三立,但是说到相声表演,侯宝林更侧重于柳活,本身就是京剧演员出身的侯宝林大师占了很大的优势,而在解放前,京剧很流行火爆,在相声中学唱京剧,往往能够引起满堂彩,从这点来说,以柳见长的侯宝林大师自然声名鹊起,而侯宝林大师的京剧学唱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专业的相声演员,这点也是很难得的。

相比于侯宝林大师的相声,马三立的相声更具生活气息,说起来就像是聊天,而且马三爷扬长避短,嗓音受限,更多的侧重于说,并将相声的说发挥到极致,可以说侯宝林大师和马三立大师的相声属于不同的表演路子,在“说学逗唱”方面,各自都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马三立大师更侧重舞台表演

马三立大师从艺80多年,并荣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从这点来说,马三立大师的舞台表演时间远远超过侯宝林,而且马三立大师更侧重舞台相声表演,其晚年说相声可以说炉火纯青,将相声表演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晚年马三立表演相声

但是对于曲艺传承而言,马氏相声就没有太大的优势,不像常家的开枝散叶和侯家的弟子满门,马三立大师的相声传承方面要弱很多,收了不少弟子,但是比如常宝华、尹笑声等也都是拜门,没有得到多少真传,而真正将马三立大师曲艺传承下来的还是儿子马志明,而马志明承认的徒弟也就黄族民,可见,马三立大师的曲艺传承还是很弱的,而且马三立一生谨慎,其在相声推广等方面也要比北京的侯宝林大师弱很多。

侯宝林大师对相声的巨大贡献

侯宝林大师不仅自身的相声表演水平高,而且在建国后,由于相声的荤口、脏口,相声一度面临被取缔的危险,而侯宝林大师带头成立了相声改进小组,并邀请老舍先生对相声进行改造,经过改造后的相声,不仅没有被取缔,而且发扬光大,成为人民喜爱的曲艺形式,而侯宝林大师更是将相声带进了中南海,从这点来说,侯宝林大师对于建国后相声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侯宝林讲相声

侯宝林大师另一个强于马三立大师的地方是培养和传承相声,侯宝林大师收徒马季、师胜杰、黄铁良等等,而马季是新时代相声的领头人,其培养的马家军是一个时期内相声主力;而师胜杰扎根东北,是东北相声的主要代表,从这点来说,侯宝林大师对于相声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侯宝林大师在1979年推出相声舞台后,开始致力于曲艺理论研究,开始整理相声,将相声从口口相传的曲艺形式变成了一种语言艺术,侯宝林大师在人生的后十几年中,出版了许多相声研究的书籍,对于相声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用侯宝林大师自己的话说,这些工作比在舞台上表演相声更为重要。

马三立不如侯宝林,究竟输在哪里?

马三立与候保林在艺术上各有千秋,为什么侯保林知名度高,是因为马三立先生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劳动改造,多年没有登台演出当然广播电台也没有他的相声。只是在平反冤假错案后才恢复党籍恢复待遇。当马三立先生复出的第一㘯演出在天乐戏院本人在㘯,当报慕员报出马三立先生名字时㘯内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马三立先生不断给观众抱拳作揖都压不住掌声最后报幕员出来才平息。马三立先生第一句话就是感謝观众没有忘记他当时涙流满面不断的用手绢擦眼泪,当时許多观众都哭了包括本人。京剧艺术老生演员谭富英、马连良谁的水平高只能说各有千秋!

马三立不如侯宝林,究竟输在哪里?

输在贴合时代的作品太少,上大舞台的机会就少。过去广播里尽侯宝林马季的相声,很少有马三立的段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