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时期魏延没死,会改写历史的进程吗?
魏延不死,的确会改写历史进程,只不过其改写的并不会对蜀国有益,而只会加速蜀国的灭亡,正是由于魏延的存在会加速蜀汉灭亡,所以诸葛亮才会在死后设下计谋诛杀魏延。
魏延,蜀汉后期最为优秀将领
说魏延是蜀国优秀的第一梯队将领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其年轻有为,在蜀汉后期,可以说是蜀国第一号战将。魏延早在荆州时期就已经归附刘备,而且在刘备入川作战中屡立战功,深得刘备信任,以至于在攻下汉中时,所有人都认为,刘备会任命张飞来镇守,而刘备却出人意外地提拔魏延,让魏延镇守汉中,汉中当时的军事地位仅次于荆州,而魏延得此殊荣,可以看出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而魏延镇守汉中时,也被提拔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和镇远将军,而当刘备为魏延如何镇守汉中时。魏延更是说:如果曹操举全国之兵而来,我就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曹操派出一支十万大军前来,我就为大王吃掉他。足见魏延当时的实力与水平。
魏延
刘备即位后,魏延晋升为镇北将军,刘禅登基后,又被封为都亭侯,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尤其是蜀汉黄忠、马超、张飞、关羽去世后,魏延更是蜀汉第一名将,后又因功被晋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魏延不同于一般的名誉将军,其军功实实在在,是蜀汉后期最为优秀的将领。
魏延与诸葛亮谋不同,其注定死亡
蜀汉集团后期,尤其是刘备死后,整个蜀汉集团已经注定了其灭亡的必然走向,而在诸葛亮的勉强维持下,蜀汉集团才渐渐从内忧外患中得以稳定,但是直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候,写出师表的时候,也是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而对于北伐,魏延是坚决的主战派,其继承刘备的遗志,主要是想要进攻曹魏,继而攻取天下。
诸葛亮北伐
但是对于诸葛亮而言,其北伐只是转移国内矛盾,而不过度消费国力,因此,其北伐并非穷兵黩武,第一是为了锻炼战争,避免国内士兵不识兵戈,保持军队战斗力,第二是为了骚扰魏国,使其不能修养身息,并趁机扩大下战果;第三就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延续蜀汉政权。可见诸葛亮北伐并非倾其国力北伐,这和魏延的北伐截然不同,因此诸葛亮死后,其继承人必须继承诸葛亮的军事政治思路,明显魏延不是,而且诸葛亮死后没人可以压住魏延,所以魏延就也必须死。
魏延存在只会加速蜀国灭亡
魏延对于诸葛亮北伐向来不太满意,因为诸葛亮北伐力度太小,而魏延并不主张诸葛亮的军事路线,只不过勉强执行而已。等到诸葛亮死后,如果魏延存在,其就会主政军事,并且推翻诸葛亮的军事路线,从而加大兵力北伐。
三足鼎立
蜀汉集团与曹魏实力差距太大,如果集中兵力北伐,正中了曹魏的意图,而一旦作战失败,整个蜀汉的家底就会葬送,蜀汉集团也会加速灭亡。
如果三国时期魏延没死,会改写历史的进程吗?
如果魏延没死,蜀汉也消灭不了曹魏,极有可能对蜀汉政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诸葛亮死后,魏延属于军中二号人物,魏延是蜀汉名将,但是政治能力没有什么特别出众之处,内部同僚之间关系搞的很僵。
诸葛亮没有对魏延进行临终遗嘱,魏延知道诸葛亮死后要撤军而说,诸葛丞相死了我还在,不能因此而荒废伐魏大业。魏延和杨仪闹内讧失败逃回汉中,被马岱率追兵杀死灭族。
许多人对魏延之死表示同情,魏延军事能力很强,刘备攻占汉中出人意料任命魏延为汉中太守,魏延做汉中太守很成功。诸葛亮伐魏,魏延曾取得了阳溪大捷。
诸葛亮死后如果魏延没死,刘禅不能让魏延接替诸葛亮位置,因为魏延仅擅长军事,政治、经济等都不擅长,始终在汉中及伐魏前线,没有在成都蜀汉中央朝廷工作过,诸葛亮也没有推荐魏延继承他的位置。魏延有军功,资历很老。诸葛亮死后,别人恐怕难以指挥动他。因此,魏延如果没死,蜀汉内部可能会产生新的矛盾。
有一些人认为魏延提出的“子午谷之谋”是好计策。多数人认为这条计策不可行。魏延是猛将,打仗是好手,但是不一定是出色的战略家,有目空无人,骄傲自大的特点,如果魏延没死,也不会给蜀汉带来什么好运,而且会给蜀汉带来不好的结果。
如果三国时期魏延没死,会改写历史的进程吗?
魏延不死肯定会改写历史的进程,但主要改写的将是蜀国的历史进程。
魏延不死蜀国必定会发生一系列内斗,以魏延为首的元老派会同杨仪为首的新生派发生激烈矛盾,以魏延冒险的个性肯定在汉中举兵,发动军事叛乱进入成都夺权,夺权成功后把持蜀汉朝政,清洗诸葛亮留下的新生派,然后搞军事独裁。
但另一种情况是魏延反叛失败,朝廷与魏延进行展开大战,最终平定魏延叛乱,但是蜀国大伤。
若蜀国发生内乱魏国必定会抓住时机派兵进攻蜀国,如此蜀国危矣,魏国可以提前灭亡蜀国。
如果三国时期魏延没死,会改写历史的进程吗?
如果魏延没死,会改写历史进程,但对蜀国不益,会加速灭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