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婚后跟爸妈说话的态度不如从前平和?
这也是我婆婆当着我的面问过我老公的话,我知道我婆婆质问的不是她儿子,而是我这个儿媳妇。她认为是我让她儿子变的不孝顺她了,甚至会认为他儿子态度上的转变都是我教的。
其实这真的是冤枉了我,我即使能左右我老公的想法,但是我却不能左右他说话的态度。
我曾经问过我老公,我问他真的是从结婚后开始不好好和父母说话的吗?真的是因为我才改变了他对父母的态度吗?
我老公想了一下说:不是因为有了你,而是因为我有了自己的家。因为结婚前我和父母是一家人,我的身份只有一个——我父母的儿子。所以我觉得自己无权干涉父母的决定,总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没有分歧自然也不会产生矛盾,没有矛盾说话自然就是心平气和的。
可是结婚以后,我的第一身份变了,我不再只是父母的儿子了。我还是你的丈夫和咱们宝贝闺女的爸爸,我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而这个时候我父母还没学会放手,他们不但想继续左右我的想法,甚至还想管住你。作为一个男人我不希望我的父母插手咱们的事情。我的据理力争在我妈眼里就成了反抗和顶撞,她就会觉得是我的态度变了。
我老公还笑着说:我知道这不孝的罪名有可能会落到你的头上,其实也无所谓,只要我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行了。
我老公说:其实老人有的时候更像是孩子,儿女不能一味地顺从他们,否则他们就会像小孩子一样被惯坏了。如果儿女只会一味地顺从父母,那就会让他们变的越来越任性,越来越无法理喻,变的让儿女们想退避三舍,那才是真的害了他们。
没有原则的顺从并不代表着孝顺,孝顺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心和尊敬。亲人之间有争吵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和疏离。
为什么孩子婚后跟爸妈说话的态度不如从前平和?
婚前孩子跟父母最亲,因为他们是一个家庭,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父母对孩子的爱是纯粹的,也是毫无保留的,孩子只管做孩子应该做的,懂事听话,体贴父母,这样的状态下,能有多少矛盾呢,就算有,父母也会自行消化不会跟自己的孩子计较,更不会往心里去。但是婚后就不一样了,本来孩子结婚就是组建了新的家庭,有的父母没有界限感,总想参与孩子的小家庭各种事情,时间长了,总会有矛盾的!多个孩子的家庭,更是明显!俗话说得好,五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短,父母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就我自己家的例子来说,公婆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比他弟弟大将近17岁,刚结婚时,很多人都夸我命好嫁个年轻的公婆,以后可以方便帮我带孩子,实际生活婆婆挂在嘴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要不是有小儿子,你生完孩子都不用管,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生完我家姑娘,我一手带到2岁多一点送幼儿园,带孩子的日子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姑娘一岁半左右的时候,我开始做生意,老公要上班,第一次早起进货,就把姑娘送到公婆那里照看,等到我中午忙完回去接姑娘,发现姑娘身上的裙子是前后反穿的,头上还磕了包,当时我的泪就在眼里打转,心疼只能忍着!我什么也没有说就抱着孩子走了!都是父母,能体谅他们要照顾小儿子的心情呢,说实话,能,但是心里能做到没有一丝的怨气吗?说实话,做不到!我老公是内向型的,不善言辞,公公属于心直口快型的,他看到想说就说,不讲究方式,不问清原由,不考虑对方的感受,我老公刚开始总是忍着,我会忍不住问他,不生气吗?我老公说他已经习惯了!但是结婚时间长了,人都会改变的。生我家老二的以前,周围的人都再劝我和老公该要老二了,姑娘都6岁了,所有得亲戚朋友谁见谁劝,唯有公婆从不催生,甚我和老公表达想要二胎的想法时,公婆脸上还漏出难为的表情,因为小儿子还在上小学,其实他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去上学放学,因为公婆不放心总是接送。这些我和老公都看在眼里,可是我家姑娘的时候他们没有带,要生二胎了,还有生意还有我姑娘上学,我们的小家同样也需要他们的支持!后来怀孕了,预产期在暑假,我考虑到婆婆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好我月子,娘家妈还要照顾我哥哥家的小孩儿,就提出我们自己出钱请月嫂,在我们自己家做月子,我老公刚开始没有答应,说他要看情况,其实我明白我老公的顾虑,他是在考虑公婆的情绪和面子,怕别人说他父母不给伺候月子,我们才请月嫂的。后来老公提出来想请月嫂时,婆婆默不作声,公公满脸的厌烦,他说坐月子有什么呀,不就做碗饭吗,请月嫂花那么多钱干嘛,钱多不好挣什么什么的……后来检查是男孩,公婆心情好了很多,月嫂在我的坚持下,还是请了,因为我明白不请月嫂会过什么样的月子,我很清楚,就算委屈死,也没有人理解你!钱可以再挣,但是月子做不好落下病,那才是自己的,没有人替。但是老公妥协的唯一条件就是要去他父母的家里做月子,一来周围的人知道再他父母楼上坐月子显得他父母也上心伺候月子了,二来公婆可以随时看小的。月子期间,婆婆真的忙的不停,接送小叔和我姑娘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加上也是他们店里生意旺季,一天都不怎么见人,偶尔抽空看一会儿就又出去了。出了月子,我们就回自己家住了。本来我以为这事就这样了过去,可是后来去他们店里玩的时候,周围关系好的人偷偷告诉我,我在家坐月子时候公公因为我请月嫂花钱了,婆婆觉得不管不问我们娘俩心里过意不去想多回去看我们,公公就骂我婆婆贱了怎么样,各种难听的话,还把我婆婆骂哭了!周围的人看不过去,都说我公公,这件事周围的人都知道!当知道这件事后我心里有多凉,本来月嫂的钱是婆婆付的,我给婆婆不要,说什么都不要,我心里还是很感激的,但是知道后说不出什么滋味,买东西变个方式把钱还给他了!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忍了,公公说什么我听不下去的我都会怼回去。直到我儿子两岁,因为公公说什么我怼回去了,公公不高兴了,我老公知道了回家说我,说我变成什么样了,不尊重他父母什么的,说着说着我哭了起来,把平时攒的委屈,加上请月嫂的事情都说了出来,本来躺在床上说的,我老公听后立马坐了起来,问我当时为什么不告诉他,还说以后受委屈了就告诉他,他替我跟他父母说,不让我自己傻傻的去面对他父母!还劝我说公婆没有姑娘,不能理解养女儿的心情,若我是他们的女儿,公公绝不会是这样的态度!虽然我心里平和了很多,但是心结总是不好过去!后来日常生活,老公明显的跟我站在一个立场,公婆说什么不好的话,我老公也会回嘴说他们!我问过他怎么不忍了,我老公笑着说,他是我的父母,以前怎么说都行,我都可以让着,但是不能我受委屈,让媳妇孩子都跟我一起受着!日子还长着呢,父母确实也有不对的时候,不能总忍着!他们也需要反思,我们也需要理解!
为什么孩子婚后跟爸妈说话的态度不如从前平和?
孩子婚前,不管家里有什么事,都有父母管,不用操心,烦心事也就少。所以,说话也平和。
孩子婚后,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家里的大事小情都要管。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不能帮孩子多大的忙,让孩子帮忙的事倒是不少。家庭的压力,婆媳矛盾等等一系列的事,都是引起孩子心烦的原因,孩子说话肯定就不能平和。
作为父母,要多替孩子着想,多多体谅他们,自己能办到的事,最好自己解决。少给他们添烦,少让他们上火,就是我们给他们的爱。他们确实过的不容易。
为什么孩子婚后跟爸妈说话的态度不如从前平和?
我认为这种事情其实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作为父母,只要孩子始终保持着一个尊敬、孝顺的心,又何必要多想呢?
不可不知,孩子在未结婚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很随便,特别家庭之事,因为这对他来说毕竟责任不大,包括对父母的态度也是一样的,即使是不乐意听的,听过也可以当作没有听过,是否真正照着做可以说是另一回事,这样就容易让父母产生了一种错觉,感觉到与孩子说话较平和了。
但是,要知道,孩子一旦结了婚,性质就多少有所改变的了,因为有着自己的家庭、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凡事不可能不认真对待,这个时候更加应该要有自己的主见,这样有时与父母说话、交流就难免会没有原来那么平和、随意的了。
对于这一点,我认为作为父母,好应该要理解,应该要知道,这是孩子的一种成熟的表现,变得更有责任心、更有主见,更懂得慎重考虑问题,知道自己需要的担当,看到孩子这样,作为父母应该感觉到高兴才是,同时对孩子的态度、语气也应该要随着孩子的成家立室有所改变。
虽然有人说,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永远长不大,但是,结了婚的孩子好应该有他自己的主张和尊严。只要孩子依旧懂得尊敬、孝顺父母,父母也好应该维护、支持孩子的主见和尊严,因为孩子也已经或者是将要成为一个做父母的人啊。
其实,世界上并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是一成不变的,作为父母、作为孩子好应该理解这一种改变,作为父母,只要孩子知道要孝顺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坚持己见,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作主反而可以让孩子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感啊。
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不知道题主对于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为什么孩子婚后跟爸妈说话的态度不如从前平和?
感谢邀请。婚前孩子的吃和穿都是父母来操心。当结婚成家立业后,儿子都是自己的媳妇管理吃和穿,女儿都是自己的老公疼爱,还要管理孩子的事情,工作上的家庭上的。所以做老人的也要体量孩子的压力。一个家庭的幸福首先我们老人多关爱儿子,媳妇才行。有的疼了不领情不感恩,就另当别论。男人在没结婚前,可以心里没什么负担,没压力,心情一直都会不错,当男人结婚后,面对不光是工作上生活上的压力,还有就是婆媳之间的夹板气,还有就是今天怎么才能负担起这个家,怎么样才能让娘俩过上好的生活,小孩出生在到上学,还就是买车买房,那一件不是让男人脱成皮才能做得到的事,现在生活成本太高,怎么能让一个人心平气和。有句俗话说得好:“结了婚,上了床,媳妇对自己非常好,好过爹和娘”。这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现象。夫妻关系是人类最密切的人际关系,朝夕相处,同床共枕,恩恩爱爱,情意绵绵。作为父母,谁都盼望着孩子结婚后夫妻恩爱,同甘共苦,养儿育女,为将来生活创造一个好的条件。虽然当爹娘的含莘茹苦,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扶养成人不容易,但孩子长大了,就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想想我们年轻的时候,不也是和他们一样,最怕父母唠唠叨叨嘛!假如心理不平衡,老想着把儿子媳妇孙子拴在身边,爱他们,疼他们,给他们做好吃的,好喝的,自己不舍得吃也要给孩子留着,可是他们嫌弃老人脏,并不领情,甚至爹娘的养老也看不到希望人要与时俱进,不能以老眼光看待今天的事物。许多事例事实证明:孩子结婚后,做爸妈的要根据孩子做过的事,说过的话,下狠心再下狠心做到::懒得问,懒得管,懒得听,懒得看。因为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代人,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差异,也叫代沟,这种观念的不同是很难取得平衡或互补的。“眼不见心不烦”,管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给孩子添麻烦也就够了。如果什么事都要问、都要管,唠唠叨叨,孩子们是不喜欢听的!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家庭矛盾,影响家庭的和睦,这就是“儿大不由娘”呀!但是稍微懂事感恩的孩子例外。夫妻恩爱不分居,家庭和睦一条心,顺其自然,这不正是我们当父母的所期待的吗?但是故意搞分裂的父母除外。
为什么孩子婚后跟爸妈说话的态度不如从前平和?
我觉得我正好相反,以前不懂事,总是跟我妈吵架大喊,结婚之后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觉得再跟我们喊就是不孝,以前她总是很无奈的包容我,我现在总是哄着她,总是跟他们视频,就怕他们觉得失去我了孤单了,不能在身边陪伴,就多视频看看,唠闲嗑也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