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姑苏城寒山寺外,一位吹箫大哥,和我漫谈中国文化的三大特点,说的钟声遥响、我不禁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真的很有文化渊源。

有一年去苏州,苏州那时候新城区刚刚发展起来,我在新城区那出差,出完差,时间不多了只剩下一天就要走,出差的接待单位问我,有什么地方想去看看,我说:久闻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今日到此,必须去看看才算不枉此行。

他说,好的,就安排司机带我前去。司机大哥开着车,把我从新城区带到老城区。不一会,到了寒山寺外的一个高坡上正好能俯视寒山寺。

远远的我就看见那个普明宝塔耸立,我站在那,一直就这么看着,心里浮现那句古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仿佛听到了声声唤醒远客的钟声。

司机问我:要不要去寺里面看看。我摇头:不必了,我站在这里看一眼,就好了,已经很不错了。晚上还要赶火车,算了,不进去逛了。

这时一阵箫曲传来,我还以为有幻听了,我一侧首,路边有位四五十岁的大叔,正在一棵树下吹箫。我静听,是禅院钟声的曲子。我于是走过去,鼓掌叫好。

大叔一口吴侬软语:不客气不客气,我也是瞎吹啊。

我说:吹的太好听了,尤其是在这秋风清爽的下午,对着寒山寺,您的萧声实在是美极了。

他说:你是外地人吧,来看寒山寺啊。

我说:是啊,我从岭南来,晚上要赶着走,所以远远看看寒山寺,也算是没有白来苏州一趟。

他说:寒山寺其实远观最佳,你也算是有福分。东坡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你在这个地方看寒山寺啊,最好了。

我一听这位大叔说话真有点意思。

于是和他攀谈起来,发现他对中国文化,很有见地,于是我就问他: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他说:中国文化的特点非常多,如果非要挑几个出来说,可以是下面这几个。

第一个最大的特点是:通。

我说:是说痛则不通的通吗?

他说:是的,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通达、懂得在道的总领之下变通。这个通达,几乎成为了中国文化对人的基本要求。我们讲一个人偏执倔强一根筋,就是说他:你怎么这么说不通,想不通。

一个人想不通,很危险,一个族群想不通也很危险,一个国家想不通,更加危险。我们几千年来,务求从国到家到个人,都最好是通的。

怎么通,就是不要有什么障碍。

你要做事,要活着,不能有太多的障碍,当然中国人也很爱立规矩,但是规矩之下,通融,却成了一种智慧的需求了。

其实,只要你从小到大,从中国正统文化里浸过来,你不得不通,你不通的几率会很小。不通可能是你没有读懂古书,不能怪圣贤说的不对,而是自己没有读懂。

一旦读懂了古书,怎么可能不通呢?

我说:你说的通,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油滑,有点和稀泥,所以我们出产不了科技,通是通,但都是通在自己心里,时代没有搞通透啊,所以技术发展不起来。

他说:你不要学人家的评判,我们技术发展不起来和文化关系不是很大,和历史进程关系大,中国文化同样是可以催生出科技时代的,只是恰好西方先出来了,你恰好后了一脚。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更好的去梳理我们自己的文化,把它真正的好东西拿出来好好用。去激发和助益更好的时代。

通,是从易经文化衍化下来的特点,易经是伟大的文化,它是源自道,也就是它是源自宇宙的真谛,基本上从最根本出发,万事万物的变易,都在它的体系里可以搞得清清楚楚。

所以这个东西一开始就是通的,它往下走,又正好对接上早期最通达的儒释道文化,可以说四体汇流,激荡出了中华文化的浩瀚大海。

这个海是通海。

我问:你老是说通,到底通什么?

他说:通,往上通的是穷极万物之初的本元、往下通的是万物演化的状态,也就是说,通天地通人,天地人都通,这才是三才通。是全通。

所以古人做学问,一个人务必要搞通天地人,三样都要通,才算的上治国之才。

你不通,做人就偏执,做事就有局限,就有危害。

通之下,就有智巧,有对机遇的把握和引导。可以说,一个人办事,如果有通的特点,这个人可以说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人格的人。

第二个最大的特点是:和。

中国文化的大特点,还有一个字,和。这个和是和光同尘的和,什么是和,和最早是一种尊重和接受的意思,比如周天子弄的分封制,是共赢的和,是共和的雏形。

这个和,慢慢演化出来的意义就非常多了,但是他却深深扎根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面。

我们尊重和接纳异己的东西,几千年的时间长河里,仅仅记录的也就是明朝没有开放国门。历朝历代都在和各国各族保持交流。这也是和的一个态度。

中国人天生不爱打人家,因为我们自己足够强大,足够丰饶,不需要出去抢夺别人,我们喜欢和而不同。可是外面的侵扰却从没有断过,所以汉武帝要打击匈奴,是因为匈奴非要干扰你,虎视眈眈看着你。

主观上,我们没有全球霸权的渴望,这种费力不讨好,出师无名,逞于掠夺的事情,即使是唐宗宋祖也没有兴趣,唯独蒙古人成吉思汗有兴趣。那种兴趣来自于他们本身的游牧掠夺习性。和我们的中华文化无关。

黄帝是我们的祖先,黄帝建立一个大的联盟国,希望大家搞共和,唯独蚩尤不服,才不得已和他打仗。故从黄帝那个时代开始,和的精神 ,就开始写进了中国人的基因。

这种和,到了儒家那里,就是与人为善的人性憧憬,于是有了礼,礼是为了和而产生的。

到了下层百姓心理上,变成了家和万事兴,变成了你好我好大家好,变成了一个男人面对婆媳矛盾时那个简单的心愿:我其实就想和和满满好好过日子。

这其实是一种对幸福的追求,中国人喜欢幸福的生活,喜欢维持幸福的生活。我们喜欢五十六个民族和谐共处,不喜欢撕裂、分歧和攻击。幸福的生活其实在于构成生活局面的主要人员,都尽量能以和的精神相处。

这在佛教里叫做六和敬。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六个和,其实就是中国文化衍生在佛家的东西。其实是可以应用在任何场景的。尤其是家庭场景。即使我们有分歧,我们还能和而不同。

和,后面是善,和善,往往我们形容一个人很亲切很NICE,就叫做和善。可是,和,不容易实现,往往需要付出流血死人的代价,比如异族入侵,五胡乱华、这些都是需要去用强硬手段付出代价来换取和的,和什么?和平和和谐。

和,其实是来自易经文化和道家文化,是他们的阴阳文化,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因为阴阳和谐平衡,才有可能发生。一件事阴阳只要不平衡,一定出问题。没有出问题的,都是阴阳在维持着一种平衡。

如果西方人热衷于打破平衡,我们则渴望维持平衡。此消彼长、你来我往,生死阴阳,这是自然之道。最后总归要合乎道体。

和的第二个深意,就是接纳和融合,这是一种同化的力量,外族的文化进来了,我们不拒绝,我们和起来,和着和着,就变成了我们的,变成了有我们特色的东西了。那到底最后是谁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觉得开心,用起来好用。

有个学者分析的好,他说:中国人站在教堂里祷告上帝,和外国人想的不一样,他心里想:上帝啊,你要保佑我全家平安健康幸福,最好发大财。这是中国人的信仰心理。

我们信仰什么?我们信仰的是幸福。

幸福的内容有很多,平安健康、发财吉祥、生个胖娃娃,没有小人害,总之是人见人爱车见车载,全家乐开花。不管你是上帝还是谁,哪个神仙都好,你必须要保佑我的幸福,我才感恩你。这就是中国人的信仰。用一个字就叫做:和

和的第三个深意,就是随顺。这是佛门道门的智慧,一个人能够做到随顺,随顺什么,随顺变化,随顺趋势、这就是大智慧。不和,是随不了的。所以我们叫做:随遇而安。

第三个最大的特点是:实。

中国人很不喜欢务虚。什么都要讲究个实际利益,有没有实际作用,有没有实际效果,这是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点。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让我们形成了埋头苦干的良好传统,我们世世代代勤劳,勤劳的原因是因为务实,很充实,有用,家里米缸里不会没有米,我们关心的是,今晚有没有米下锅。

务实的基因,是我们整个文化的特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看我们儒家早期的思想体系,几乎全是致用的,可以拿来治国平天下的,就算不去干大事业,你也可以拿来修身齐家。

一部《论语》,可以说是个工具书,做君子的工具书,和治国的工具书。所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没有什么哲学思想是凭空自己思考出来的,先秦诸子百家学说,包括边缘化的鬼谷子学说,都是经世致用的工具书。

这其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贯传统。从易经开始,就致用,不致用这本东西不会流传下来。到皇帝内经,也是致用的,养生的工具书。

哪怕是道德经,写的玄乎其玄,大部分是说修道的理论,很多人看不懂,但是对于治国的人,也可以拿来致用,所谓内用黄老外用儒术即是。

即使是佛家的东西,到了老百姓那里,也是用来保佑自己的。没有实际效益,中国人很少理会。一看,太虚了,咱先放下吧,先去弄点实际的。

所以,实际,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但是这个实际,这些工具书,有个标准,你要符合道,有道理,才用,没有道理哦,也是不用的。

他说:其实啊,还有很多特点,比如美,中国文化的美,是绝伦的。但是天色晚了,今天就说到这吧。

我一看天边,夕阳已经染红了整个天和寒山寺,远远的寺庙此刻传来几声钟声,当、当、当,我立刻陷入一片大美之中。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我以为回答这个问题,应分二方面来说,一方面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一方面说中国近代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而其中的分界线就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后,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的核心也不断溶合着外来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

但我想题主在这里所问的意思,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民族文化的形成深受宗教与哲学思想的影响,比如西方文化的形成,就深受一部《圣经》的影响,可以说一部《圣经》是西方文化主体的血液。中国社会在传统上深受儒释道三位一体的影响,所以中国文化深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中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虽然博采众家思想之精华,但儒释道三者的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血脉。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

中国近代,由于西方各种思想进入神州大地,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冲击的同时并得了丰富的养分,特别“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领袖们科学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光明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思想,这新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形成了新的中国现代文化的特色。

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浪潮之中,各种外来文化如潮般涌来,中国文化发生着千古未有的变化,至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愿共同探讨。

(图片来自于网络)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博大精深,变化莫测。但是,文化也随着历史朝流的过程,适应社会需要,而发生变化特点。

中国文化实际上是由三部份构成的特点。原始文化,传统文化,新文化,各有不同特点,远古文化姑且不论。肇源于先秦的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以圣人孔子的中庸,道德理论成为厉史的进步主体文化,他的宗旨是:仁,义,礼,智,克己复礼的最大特点,流传继延几千年,历久不衰,现在遗风犹在。

直到本世纪五四运动发了文化冲突,是以传统旧文化特点与新文化特点的相争。也就是说旧的儒家文化道德理论,与传授文化知识为目的新文化之争。五四时期确实是新文化的启蒙运动,突破了旧文化,提倡了新文化觉悟的高度。从以孔子为中心的文化,归于了勇猛进取的新文化,以趋势的多元化文化更换了传统文化的主体。

从五四运动以后,文化的特点和活动客体的特殊性,更有自觉的能动性,包括文化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不再因为某种凌驾于文化之上的信条或权力所控制,自然而然地运用多元化的新文化,滿足个人主观意志所选择的文化特点模式。

文化特点概念,确实难有一个恒定的界说,历史学家把文化看作是过往社会遗产。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载体,它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断裂的文明,这本身就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特点。

源于生存,总结经验,指导生产和生活。

文化一词的本义,文、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系指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则为改造、教化等。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的文化,只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简单的文字记载,久而久之总结出一定规律,进一步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说,最初的文字只是一些简单的符号,逐步产生一些“象形文字”或是“会意文字”,比如人、鸟、山、河、日、月等等。随着人类定居生活、城市建筑的出现以及文字记载的开始,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儒释道集于一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华夏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集儒释道于一身,相辅相成,互为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儒”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是一种入世学说,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讲的是三纲五常,讲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道”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它是一种出世学说,以宇宙和自然为基础,讲的是无为而无不为,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释”是以释迦牟尼为代表人物的释家思想,也就是佛教思想,应该说佛教传入我国后深受道教思想的影响,是介于儒道之间的一种思想,它以真善美为基础,讲的是乐善好施,讲的是助人为乐。

其实儒释道三家讲求的都是身心合一,仁政为民也好,乐善好施也好,自然和谐也罢,总之都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千万不要理解错了哦,“为”是修为,意思就是人只有不断修炼提升自己,才能成为圣明贤德之人,否则如果只知自私自利,则不能被世人所接受,终会自生自灭于天地之间。

反对封建专治统治,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开始于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追求新文学反对旧思想,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封建专治统治,五四运动迅速推动了中国新文化的蓬勃发展。

接下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更是进一步加快了封建文化的土崩瓦解。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逐步走向胜利,新的人民民主政权的产生,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

新文化运动有其历史特点和局限性。

首先,新文化运动与当时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密切联系在一起,使自己获得了开拓前进的契机和力量。

其次,新文化运动在文化选择上,敢于勇敢地面向世界,在破旧和开放中锐意进取。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使自己有了统一的走向。

再者,新文化运动抓住了要害,对当时作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惰性精神力量的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

当然,新文化运动也有其历史局限性。

一是新文化运动表现在局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二是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特别是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今日之中国文化建设必将与新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遥相呼应,为祖国的复兴和民族的繁荣昌盛续写新的辉煌的历史篇章。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大一统!当代中国可以具体表示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精神价值统摄于中。一言以蔽之:中!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关于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我们中华文化五千年,历史悠久。我认为;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文字繁多,字字有讲究,意义精深,而且古今通用。下面分别讨论。

古人对文字的发明创作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和创造了,中国特有的文字,而且字字都有讲究。比如;女和子拼一起就念好。本来这个人世间,有男有女方为好,缺一不可。你看这是多么現实的发明创作,古人又是何等聪明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今天就不再啰嗦了。

古人的文化理念

从初唐时期就以;三纲五常,四书五经,儒释道理念教育人。

三纲即为;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即为;仁,义,礼,智,信。

四书五经乃儒家的主要经典。

四书即为;论语,孟予,中庸,大学。

五经即为;诗,书,礼,易,春秋。

中国文学之最乃诗经,比如;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擅长田园诗歌的人,当属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最杰出的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在古代北宋,最杰出毫放派的诗人,如;苏轼。再如;南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等!还有古代最具爱国的词人,辛弃疾。

所有的这些诗歌词人,数不胜数。对中华文化,都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时代文化的进步

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的进步,中国文化也步入了新时代。文学家们潜心研究,从繁到简,易懂易写。从文化的理念上,以借签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不再是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旧理念。实行了男女平等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观念。也不再是;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实行了民主集中制。

结束语

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博大精深,字字都有讲究。古为今用,古今结合。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中国文化也随之进步。

以上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题主。同时也谢谢系统邀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