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山村破道观一位神秘老道士,给我讲《易经》和《道德经》的区别。说的不亦乐乎我也听不懂不知道对不对,只好分享出来。
多年前我去一个小山村走亲戚,亲戚说,我知道你对佛啊道啊有兴趣,我们这有个小道观,叫做“天真观”,虽然小,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你有空可以去看看。
我一听当然来劲了。于是马上前往。去到一看,果然久旧。木柱子都开裂了,也没有红漆装饰、香火稀松,并无人客流连。青瓦灰墙,饱含沧桑。中间供奉着三清祖师,却没见道士。
我随便瞎逛了一圈,到了旁边一个太岁殿,供奉着各种太岁将军。只见那个殿后面,坐着一位老道士,长须冉冉,正在眯着眼打瞌睡,手上拿着一本书,上面写着《易经、道德经合刊》。
我一看,觉得有点意思,这时候他也醒了,睁开眼看了我一眼,说道:拜太岁吗?八块钱。
我说:八块钱倒是有,但不能白给。你给我讲讲你手上这本书上,这易经和道德经,到底有什么区别。讲得好,我就给钱。
他笑笑:你看现在我们赚香火钱多么难,好不容易来一个人吧,要给钱还得讲课聊天。也罢也罢,这种世道,也只能如此了。
贫道就给你略说一说吧。
《易经》和《道德经》的区别,说起来洋洋洒洒,好像一匹布这样,就太长了。
我简单说就是啊,这两个都是浓缩药丸,但药效都很大。都是可以治疗大病的。但是治疗的方法不一样。我问:这个说法倒是清奇,这两个是治疗什么病呢?
他说:治疗无明之愚痴啊。治疗生死大病啊。
《易经》浓缩了宇宙和生命最高智慧,《道德经》同样也是这样,大家都是宇宙生命最高智慧,可是还是有点不一样。
《易经》出现的年代比较早,按照现在的记载,是几千年前,可是如果按照我的理解和了解,这东西至少是一万年以前就有的。也有可能啊,不是咱们这一劫的世界写出来的。
这个里面的智慧太精妙太精准太高超,应该说是地球上最科学的一本著作了。
我问:这不就是个算卦的书吗?
他笑着说:你不懂可不要乱说啊,这本书,是个终极科学浓缩教程。搞懂了,大千世界无一不晓。它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这个基本体系出发,把所有万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都纳入这个浓缩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好像是一个齿轮,可以带动一个巨大的系统运作,又好像是一个种子仓库,各式各样的种子都能发芽。
它也像是一个超级巨大的计算机,比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都厉害,可以说整个易经,就是一台和宇宙大道同级别的同步同频模拟计算机,它可以模拟算出任何你想要的答案。
并且演示所有的一切。
当然,真正懂得这台计算机的人,极其的少。大家都是一辈子一辈子来研究,也只是得一个皮毛。
而《道德经》这个浓缩药丸,则是一本大道说明书、和修道总指南。这样对比,《易经》更像是致用的工具书,《道德经》则更像原理说明书。
道德经是在用极其精简妙要的语言阐释:道。这个东西。
他写了五千字,都是在谈同一件事。
他等于写了一本书在精要回答道、悟道,行道是什么境界?
我问:我一直以为道德经是在教人以道之德去教化天下的书。
他说:里面是有这样的内容,但是这其实是说在行道。很多时候写的是治国之道,实际上和个人的修为很有关系。
老子说:治大国如同烹小鲜。在他的体系里,你不能把大小分得太清楚,他说大,其实也在说小。他在说治国,其实你可以当成个人修行看。这个需要去悟,没有老师可以教你,即使一句一句给你解释出来,你也要自己去悟。
我们道观里原来有个祖师爷,一辈子就是拿着一本《道德经》修行得道的。
他抓住那些要领来做,比如致虚极守静笃。这是极其实在的修行方法指南。
比如“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非常明确的道境诠释。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看道德经,也都够他修行了。几乎所有的道理都在里头。老子是个很贴心的大师,他写东西虽然字数少,但是却不厌其烦嘱咐大家,你看他提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
这是教你有心修道的人,要勤而行之,也是给你自己去检验自己的程度,你是个什么程度,如果你觉得若存若亡,你就是个中士,你还有进步空间。
这些东西都是一片苦心啊。
你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种话说的多么精妙啊。有感悟的人,能用四个字去成就无为自然的心性。
我问:那,《易经》和《道德经》是怎么写出来的呢?为啥作者这么有才华呢?
他说:这不是靠才华的,才华和这个没有半点关系,这是得道之人的智慧流露,从清静自性中流露出来的。
《易经》大家都认为不应该是我们这个文明所能有的东西,很可能是上一个文明留下的智慧宝典。用这样的浓缩方式延续下来。
《道德经》则是老子自性智慧的流露,不是他大脑里的东西,而是他清静本性中的东西。
这两本辉煌伟大的著作,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根,是命根子。每一个中华子孙,都应该知道和尊重。《易经》的易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子。可以溯源的核心。《易经》发展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乎都是从它那里衍生出来的。
易的法则、变易的规律,不易的主旨,构成了中国文化数千年运作的基本体系。
数理象的科学结构,也奠定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的基本逻辑。
各朝各代实际上对易经的运用都非常地核心。掌握这个东西,即使是三分之一的智慧,也能治国平天下了。
再加上《道德经》的辅助,其实一个合格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或士大夫,都应该是对万事万物的运作运行道理逻辑都一清二楚的。这就叫做心中有天地,这才叫格局。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这还只是勉强的肚量。
有格局的中国人,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生命的来路、行路、去路,都明明白白地。这才是我们开创了怏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的核心。
我听完,马上掏出八块钱,给了他。他笑着说:这八块钱赚地可不容易啊,说的贫道嘴皮子都干了。
《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个人认为,如果说《易经》是总章,《道德经》就是细则;《易经》是公式,《道德经》就是公式的演变之一;《易经》是神,《道德经》是形……《道德经》是《易经》哲学思想的解释和阐述。
由《易经》发展、启蒙、衍生的学文、学科众多,从天文地理,到医学伦理,可以说,整个中国历史,自古至今,都在延承着《易经》的哲学思想。《易经》的哲思并不是道家独享,当然也并非是江湖术士的闭门绝技。
很多人认为《易经》是骗人的东西,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全是错,确实有投机者用《易经》招摇撞骗。但这不能说《易经》是骗人的,任何一种学问和技术,其本身并没有对错善恶,给它这种定性的是人,这就如同一辆汽车,可以给生活带来便捷,同时也会带来伤害,甚至死亡,我们不能说这是汽车的错。
《易经》本身有易理和术数之分。现在大部分人只知术数,却不通易理。术数是什么?简单说术数就是占卜,看运势,占吉凶……
道学尚浅,浅尝辄止,不能体会更高境界,借读过的几个字,占过得几个卦说一下感想。术数本身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神秘,甚至可以说很简单。占卜也是用于日常来的,谁好了坏了,谁赚了赔了,谁又分了和了,有些人不用占卜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为什么?因为万事总有一些症状和规律,善于思考生活的人,或者是年龄大的人,都会修炼出这种本领。《易经》的占卜就是如此,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实,术数占卜,最终用到的就是易理,刨去千变万化的表象,在本质上往往是一样的。占卜是认识人生的一种方式,却不是唯一方式。易理,是《易经》总结出来的世间的规律法则,是术数的依据,但易理并不仅仅属于术数,不仅仅用于占卜。
术数,易理,这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互相为参照,互相证明解释的。现在人急功近利者多,很少能静心研究易理,却总投机于术数占卜,总觉得后者可以更快的给出答案和启发。其实不然,因为没有正确逻辑支撑的占卜,很可能给出的结果是错的。
简单说术数占卜骗人,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占卜,也更不了解《易经》,这世界很多东西都不是以“对错”作为标准的。
再看《道德经》,在许地山先生的《道教史》中,很详细客观的介绍了这本五千万经书。许先生说,这本书是一本“合集”,其中混杂了诸家之言,所以,这并非是道家,更不是老子的著书。但是,这并不妨碍《道德经》的经典,正如之前所言,世间大道总是相似,经书汇集各家经典,足见其概括性。
我们总会隐隐觉得《易经》和《道德经》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太容易把这个问题想复杂了。《易经》作为百经之首,其后自然有诸多追随者和发展着,就像我赞同某个观点,定然也会从各方面来引证证明它的正确性,《道德经》就是这种“引证”。这即使两本经书的区别,也是二者的联系。
至此。
《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謝谢相邀!
《易经》与《道德经》的本质区别有三点;
一是《易经》是一部古先贤的集成学术经典,并非某一作者之著,是先贤们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一部巨经,并将继续推进下去。
虽然《易经》的开始实质来讲,仅是一册占仆的书籍,但它的奥义并非仅仅占卜。对易理的理解与个人的水准和髙度有息息相关;不冋人的见识、经历、学问、道德标准以及世界观的认识等诸多方面而确定。
而《道德经》是老子独家之言,经中有易学的痕迹存在,但《道德经》已有了自己的灵魂,可以说是以治世和精神层面一部经典。
二是《易经》与《道德经》两者在面市的时间有区別的;但不可否认老子是了解《易经》的;只他们两一者中心是有区别的;《易经》是以“易变”为契机而通玄,而《道德经》则以“无为而静”
通真。
三是《易经》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他是一部日常生活百科书,有广泛的实用性,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对大众的具体生活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道德经》是一部哲学理论治世经典,同时也是部仙道的修炼经典。对人类社会教化和精神寄托,心灵净化有非常的意义。
《道德经》与《易经》可以讲同根但不同源,同流而不同道,它们的普世观是有很大区别。
(个人见解,谢谢)!
《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题主,您好。个人认为《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两点:一是宇宙生成观,二是两部经书基本精神的侧重点。
一、《易经》几千年以来,关于《易经》,人们所指不一,众说纷纭。一般以为,《易经》包含《连山》《归藏》和《周易》,但是《连山》《归藏》已失传,所以我所理解的《易经》是《周易》本经和易传(《十翼》),易传分别是《彖传》上、下;《象传》上、下; 《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周易》本经本是中华先民为探索大自然的变化规律而集成的一部占卜之书,易传《十翼》的出现,让它从占卜之学上升到哲学,与《圣经》、《古兰经》、《吠陀经》被雅思贝尔斯誉为影响世界文明的四大元典。《易经》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头与根本,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中华文化的基本走向。
二、《道德经》《道德经》又名《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五千言》,作者一说为老子,一说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的思想而成,为道家学派的集体创作成果。
这部著作主要记录了春秋时的著名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可以与《易经》媲美的伟大著作之一,它集中讨论了修身、治国、养生等道理,是中国古代最为推崇的“道法自然”学说的重要来源,被誉为万经之王,是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中国古代名著,在中国古代社会乃至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1、《易经》与《道德经》的宇宙生成观不一样
(1)《易经》的宇宙生成观
《易经》关于宇宙生成理论的核心是太极两仪宇宙生成观。《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唐代鸿儒孔颖达解释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列子》曰: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太极”指的是天地伊始的“混沌”状态,《易经》认为这是宇宙的本源。
根据《易经》的阐释,宇宙生成的公式是:无极——太极——阴阳——四象——八卦(万物)。阴阳互动是天地万物的行规律:阴阳交错、对立统一的物质世界就是宇宙,宇宙由阴阳互动推荡前行。
(2)《道德经》的宇宙生成观
《道德经》也涉及阴阳,但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生成公式生成万物。根据《道德经》的阐释,宇宙生成的公式是:道——一——二——三——万物。“道”是宇宙的本源。
至于“道”,这大概是中国哲学中最抽象的一个概念,《道德经》说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是对立而统一循环不息的,以自然而然的状态存在于天地万物之间。
2、宇宙生成观不一样,《易经》与《道德经》强调的基本精神就不一样
1、《易经》蕴含的基本精神是“易”,强调万事万物无时不刻都在变化发展。
《易经·系辞下》说: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
《易经》的这一说法,可概括为“易”,即天地万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而且天地万物在存在过程中,只有顺应变化发展这个规律再加以变化才能长久地存在。
2、《道德经》蕴含的基本精神是“道法自然”,强调万事万物都应该按照“道”的法则来运行。
《道德经》认为,虽然“道”产生了万物,万事万物都应该按照“道”的生存模式来运行,“道”则按照它自身的运行轨迹来运行,它是客观存在的,“大道无情”,不会因为任何事情的存在或者衍生而改变自己。
《道德经》这个观点蕴含的基本精神是,万事万物都应该按照客观的自然规律来运行,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应该遵循客观规律。
所以,《易经》强调的是变化发展,《道德经》强调的是遵循客观规律。两部著作的基本精神侧重点不一样。
结语我们在深入了解《易经》和《道德经》的时候会发现,《易经》包含的道理无所不及,而《道德经》包含的只是《易经》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易经》像是一部总论,而《道德经》则是分论之一。
《易经》和《道德经》虽然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更多的是区别,它们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宇宙生成观不一样,对世界本源的认识不一样,由此,这两部著作蕴含的基本精神也不一样,一个强调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一个强调万事万物发展应该遵循客观规律(道)。
《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易经》群经之首一直流传至今,是一本包罗万象阐述自然规律宇宙万物规律的书,古人知晓了书中 规律而用于推演占卜,所以大多数人以为易经是算命占卜用的书,其实易经是伏羲氏,一画开天的太极阴阳八卦图,后经过周易不断地去整理归纳的万事万物宇宙规律的书,很多人都误解为易经是不太敢去看的书,感觉读了这些书就会有不好的事情所发生,其实则不然,易经是讲自然规律万事万物规律的,我们去读的话会学到很多的自然规律和知识,从而会明白很多的道理,建议我们看易经之前先去看易传,这样会比较容易看的懂
《道德经 》是老子一生的心血去写的一本道德思想的书,这本书是讲天地人运行规律的,老子根据这些道法自然的规律去得出的结论结果,用文字把它归纳出来的道理,警示后人,让人走正道,心存正念,善念才能真正地知道:道的规律,德的思想,在去做一个真正明白道理道德的人
《易经》和《道德经》的本质区别是:
《易经》是讲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归纳到一点也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德经》是通过这些运行规律而归纳出的天地人的规律道理
这两本书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道德经》是让人效法天地,"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现在人讲的大道至简,就是万事万物一直是变化的,但有一个是不变的,那就是道,所以明白了道,就能去理解很多万变的现象
介意我们看《易经》先去看《易传》, 看《道德经》先去看《论语》
伏羲太极图,周易易经
河南三门峡函谷关老子雕像
孔子讲学图
《易经》与《道德经》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易经》是我国传统的经典之一,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哲学。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的影响都很深刻。因为它的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所以一般人认为它只是一本“算卦的奇书”。
《道德经》是老子的哲学作品。“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堪称我国著名的“国学”。《道德经》的内容含盖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多个学科,体现了我国古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毛主席说:“《道德经》是一部兵书”。
我觉得《易经》和《道德经》不能相提并论。《易经》虽然创造了阴阳太极和六十四卦,但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影响,远没有《道德经》深刻。最起码在国学方面,《易经》远没有人们对《道德经》的重视程度。它们最本质的区别,我觉得可能就是“儒”家和“道”家的区别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