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是传说还是真实?必须打坐才入定吗?入定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传说入定的话会有很奇妙的感觉,时间会变慢,还可能茅塞顿开而顿悟,有了解的朋友吗?分享一下。

我问一位修的很好的老居士, 定是传说还是真实。

是必须要打坐才能进入,还是说怎样就可以进?进去的时候是什么体验?

他说:首先传说和真实这两个概念,都是靠不住的,很多传说就是真实,很多真实就像传说。

当你觉得真的时候他虚无缥缈,当你觉得像传说的时候,他真实不虚。

我说:你又绕圈子,我就问你这一句是传说还是真的?

他说:不逗你了,确实有。有些人能够达到。

我说那是要通过打坐才能够进去吗?

他说: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会,我们认为只有打坐才能够进去。

打坐是进去的一个方法。其他的方法一样可以进去。

用什么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到底要进去哪里,你要去干什么,这个才重要。

我说我要进去定,要到那个境界里去啊。

至于去干什么,这说法太多了,比如解脱啊,比如体验殊胜的感觉,比如要成道开悟啊。

他说,那这样的话,也许没有办法达到你说的这些目的。

我说为什么呢?一打坐进入那个定境了,就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障碍,提升生命的维度不是吗?

他说生命的维度有多少层,你知道吗?

我说至少都有四五层吧

他说45层之上还有天花板吗?

我说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听很多专家讲,至少我们要突破三维世界。上升到四维五维。

他说。那你怎么能满足呢?才突破一维两维,你至少突破个10维啊。十维起步吧,要不。

我说你这样说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突破三维呢?

他说因为你喜欢去分维度,分高低分进去和出来。所以你将会永远的无法窥探全貌。

因为你会舍近求远,舍内求外。

这是很严重的,不是说来玩笑的,当你一生想要去求这些东西,你一定会离他们越来越远。

有时候看似你离他们很近,甚至自以为已经离得很近很近了,可是你已经甩开马蹄子跑得一骑绝尘了。

修这个事情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清静心平常心。

清静心是没有干扰的心,平常心是没有高低的心。你用这两个心去看这个定的事情,你就明白答案了。

为什么一定要在定中呢?你想要的那个定是不是真正的定呢?你一坐哪怕是几个月几年出来之后又怎么样呢?

出来之后你能不能做到唾面自干的忍辱,能不能做到无我的布施,能不能做到能所双亡的行止。这都得打个问号。

搞不好自己觉得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人家一句放屁,你就得抄家伙上去骂娘。

那这时这个端坐紫金莲的定力到哪去了?

既没有定力,你入的是什么定?你不是很看重体验吗?这就是体验。

别人骂你,你怎么看待怎么体验。你家里亲人离你而去了,你怎么体验?

昨天还是爱你的人,今天就不爱你了,你又怎么体验?好好的项目做着做着就夭折了,还是你最好的朋友在欺骗你,你怎么体验?

这就是体验,体验就是你时时刻刻的平凡生活,不一定非要到一个什么发光满天神坲的境界里去体验才叫体验。

因为你厌恶了平凡的体验你看不上你的生活你不热爱你的生活。你不尊重你的平凡生活,所以你需要殊胜的体验。

你想要到那个定境中去获得一种什么成就?其实你搞得清,你为什么要去获得这些东西吗?

你把真实的生命体验丢下不管。非要去求个境界求个体验,这和叶公好龙没有什么区别。

叶公根本就不知道龙长什么样,他凭借自己的幻想和别人告诉他的观念,天天画龙画到成痴迷了。

结果真龙来的时候把他吓惨了。所以经书上讲你能够听到真理的时候不惊不怖。就是很不错了,

为什么你能不害怕呢,因为你有平常心,你有清静心,

你平时,在你的看不上的三维生活里面。天天都能够积累和修习这样的心。所以你才会不惊不怖。

我说那么你的意思是不要去追求这个定的境界是吧

他说我不是要你不去追求,也不是要你去追求,我并没有要你干什么。

我只是告诉你,你如果只是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很神往,那么注定你就会绕一条弯路。

这条弯路用专业术语讲,就是三大阿僧祗劫。

我说那太可怕了,这么久我可不干,我要快速的速成的。

他说你听到这个名字已经害怕了,更何况真正要去经历,你没有这种道心又怎么能够去求这个东西呢?

其实有求心也是个宝贝,但看你是不是真的有求,真正的有球求心是愿意无我的付出所有去求这个东西,这才是赤诚的有求心。

这种有求心才有作用,有效果。好像我们要去剃头发说要断尽三千烦恼丝。

但是你有没有这个魄力把头发全部剃掉啊。恐怕一般人都舍不得自己的一头秀发。

拿一件小事去试试,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舍得,是不是能放下。

如果小事都不过关,就不要去考大考了。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肯定是考不过去的。

所以还是要着眼于眼前当下。把你三维世界的事情先好好地解决了,把你三维世界的体验先好好的体验了。把你对四维五维的神往放下来。

等到了你的环境际遇里面,任何的事情都不能够动摇你的心,任何声音画面干扰,都不能够让你的心飘摇摇晃。

你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的时候。一心不乱安然自若,这不就是定吗?

这就是你生命的光,最大的光。最好的体验。

入定是传说还是真实?必须打坐才入定吗?入定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魏晋时期一个冬天,一位年轻人去山上砍柴,看到山洞里有两个仙风道骨的老头在对弈,就丢下斧头进去围观,两个人边下棋边吃枣子,顺手也给了年轻人一些,一盘棋下完他离开山洞出去,发现外面已是枝叶葱茏的炎夏,洞口的斧头已经锈蚀不堪,结实的木质斧柄几乎成为朽木,用手一碰就碎了。

年轻人感慨道,这真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呀!好不容易寻路回到家中,发现砍柴出来时还呀呀学语的儿子不见了,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正抱着个不到3岁的小女孩在门前的大槐树下纳凉逗乐,看到年轻人走来,疑惑地问他找谁。

年轻人也蒙圈了,反问这小老头和小女孩是什么关系,老头说这是他孙女,年轻人又问他爸爸呢,老头说40多年前的一天早上,出去砍柴就一直没有回来,八成是让大老虎吃掉了,说着还面带忧戚地哀伤起来。

年轻人有点诧异,觉得自己怎么可能出去了那么久?于是顺手掏出在洞里吃剩下的枣核,低头一看,枣核依旧新鲜如刚吃过不久,而外面怎么已经过去了40多年?

这时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婆从破旧的石屋里走出来,叫着小老头“儿子该吃饭了”,年轻人一把拉着老太太和小老头说:“我就是你们说的早上砍柴出去没有回来的人呀!只是没想到这一出去竟然过了40多年。”

这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年轻人最终和家人得以团圆,只是不知道青春勃发的他如何面对满头白发的妻子和头发花白的儿子,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这个故事里,砍柴的年轻人无意间进入的可能是两个得道高人禅修或入定时的幻境时空,山洞内的时间流逝得极慢(或感觉极快),只是一个棋局的功夫,外面已经过去了40年。

那么在现实中真有入定的事情发生吗?我感觉这个不好一概而论,也就是虽然说入定的条件很苛刻,必须心无杂念注意力和精力高度集中,但应该还是有进入入定状态的高人的。

入定不一定非要打坐,打坐只是一种形式,是一种更容易使人内心专注忘我的形式,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做到高度集中注意力和心无杂念。

入定是禅修的一种,具体体验可能因人而异,但有个普遍的说法,就是入定后时间会变得非常快,至少感觉上如此,而且入定作为人觉悟的一种方法,在入定状态下,可能会顿悟一些在入定前无法明白的道理,这可能也是古代得道高僧能够参透一些自然人生奥秘的原因之一。

以上原创回答希望题主满意,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谢谢大家!

入定是传说还是真实?必须打坐才入定吗?入定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也说不清楚,只能讲个人体会吧,有过几次经历。一:“入定”是真实的!只有先“静”才会“入定”。二:不一定要打坐才能“入定”,“入定”并不是一“静”就会出现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别人不知道,起码我是这样的。三:“入定”后有可能会出现“特异功能”现象,所“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可以用“妙不可言”和“震撼”来形容,其出现的“东西”是真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能说。敏感话题,在此抛砖引玉,希望百家争鸣,言者无罪。

入定是传说还是真实?必须打坐才入定吗?入定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入定是不是真的要靠实证。没有体验也不能乱说。以免误导人。

根据古书记载,人在禅定中“心”极度清净便可入定。这时人的“灵魂”飞离人体。可以进入多维空间。能“看到”与地球不一样的景象。还可以看到已故的亲人。福报大可以见到圣人。

入定也有层次的。也就是说,这个层次是根据思想波动情况而定。层次高的,“看到”的景象越美好。

所以说,你看到的只是你那个层次的事情。不是终极真理!

以上发言没有科学依据。只是根据书发表个人感悟。谢谢!

入定是传说还是真实?必须打坐才入定吗?入定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这样打坐有三十多年了,不知什么是入定。坐习惯了。只是心很静,舒服。也不累,很自然!没这么神秘吧!

入定是传说还是真实?必须打坐才入定吗?入定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什么是入定,有什么作用

入定的意思,这个词的概念就是进入到我们生命中最深刻圆满的的觉察状态中,进入到我们每个人本来具有的生命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觉知力的状态中去。

现有的文明本质和内涵,以及祂发展的方向,只是一直在向外扩展着物质生活的文明概念和人心物质欲望。

物极必反,量变引起质变。凡事情达到一定的程度,都会走向它发展方向的反面。这就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所在。

而未来的高科技和未来人类社会高级文明的模式和状态,必定会转化,演化成中国文化为代表的心灵世界的开发,对心灵世界内在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利用。着重于对每个人的心灵内在、心灵深处的研究。

现在是物质生活,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不久的将来,超不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整个人类社会文明将会迎来彻底破旧立新的时代。扭转现有文明模式。

那个时代,才是中国文化大放光彩,夺人眼目的时候到来。那时候好多人才会相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奥秘可以拯救世界。

现在好多人不相信这些事情。他们的脑袋简直愚笨得像个是榆木脑袋,无法转化。不开窍。

现在物质生活模式,让年轻人渐渐地物质生活方式的藩篱和困境,对咱们中国文化不太了解,形成一些误解。也是在所难免。

整个人们的知识架构、人生追求,渐渐地都走向了外部的世界,不再关注人心内在,不再深入理解人心内部美好的一面。

而这正是当今这个时代,全球性文明方向正在发生巨大转变的事态。

二、入定时身心相应的状态生起来的方式方法

按照定力和智慧力生起来的原理来说,入定,也不一定只能凭借着打坐这个姿势,才能入定。

儒家、道家、佛家等等三教九流的圣哲先贤,高僧奇人都有很多案例给出了证明。

显示了他们不是在打坐中也能显示高超入定智慧力状态和功能的事例。

打坐只能说是由身体的一种姿势,它代表的也只能是身体的一种肢体外貌看起来是静止状态的姿势而已。

真正入定的状态,也可以不用打坐,就能展示出来的智慧力状态。

那么高级的入定状态,其实还是由不断地修炼,学习其中的专注力的要点,才能慢慢升华到高级的专注状态的。

三、入定状态中身心相应的本质

在入定的状态中,我们其实心灵变得十分敏锐锋芒,平时我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数值是用几十个数,来表述的话,入定中我们觉知力和专注力,可以达到几千、甚至上万的数值。

入定是传说还是真实?必须打坐才入定吗?入定时是一种什么体验?

入定不需要平时那些很粗重的感受,而是需要细心的觉知的状态,就可以了。

入定,其实很简单很简单。是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来说,很简单的一种心灵的崭新的智慧力的体验。

它不用任何复杂、神秘的媒介,不用很多知识体系来支撑。本来就是这样一种人人都学会、都可以可以了解、学习、体验和掌握的关于自己生命的知识。

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奥秘与入定的关系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在系统,就是讲这个生命内在系统的科学道理。

现在人们叫心灵世界,心理学,超级心理学,古代中国文化中叫做性命双修的无上大道、炼丹学、道学、心学、心法、禅宗、法性、自性,等等的修身养性之学,等等的名堂。

古代的这些东西现在人们就称作是神仙之学。

其实,这些东西本身就是现在的医学、化学、生命科学大发现的学术体系的延伸,这样一个智慧前身体系的性质。一点都没有什么神秘感的知识的积累而已。

五、未来的世界文化走向必然向中国文化寻找出路和灵感

你看看中国文化中那个太极图,人家外国文化,现在都在拼命地学习中国文化,学习《道德经》、《黄帝内经》、《易经》和《坛经》,等等这些中国文化中最美好的东西。

可现在的咱们有些中国人,就是忘本,忘掉自己的老祖宗。不信这些智慧,还说是什么迷信。人家早就觉察到未来人类社会文明走向和发展前景,他们还在沉溺在一滩死水的物质主义臭泥滩里面不可自拔,真不可思议。

诶,简直榆木疙瘩,不开窍地愚笨,没有办法。

入定,不是传说,不是神秘的东西。西方文化它不过就是几百年的历史而已,就那点浅薄浮躁的东西,就把一些中国人的脑袋给整成混账了,让有些人就一下搞不清生命的属性。

入定中的身心,打个比方,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入定、专注力的智慧状态呢,好比是我们的身心,一时处于高维度的阳性的世界中,而昏沉、散乱状态呢,是我们的身心处于低维度的阴性的世界中的。

入定,是属于阳性的觉知。是另外一种对自己生命力的觉知状态。白天的时光,就好像我们眼睛可以看得见的物质世界那些东西和存在。

而夜晚,其实就是我们无法用眼睛看得见,只能用我们的心灵才能感受、觉察到的世界。

白天,是我们身心处于物质的状态中。而夜晚的时光,就是我们身心处于暗物质的状态中。

所以,白天我们无法觉知到更多更深远的东西和状态,无法看到夜晚宁静高维状态中的世界。

当我忙碌完了一整天的工作,将心念平静下来,就可以觉知到自己心灵深处。

我们的生命,在白天的觉知状态,与夜晚的觉知状态,其实还是根本上就不一样的。

入定,是一种我们对自己生命另一面神秘性质的体验。

说神秘吧,也不是那么神秘,其实你一闭着眼睛,就知道自己心灵深处,自己心灵内在,还是有一个真实美好的世界,在心中无限地延伸、展开,还有对十分奇妙的觉知意识。

传说中的入定,可能是好多人都希望的一件事。打坐可以入定,不打坐,也是可以入定的。这是一个首先得说明的事。

但可能好多人就不赞同这个说法。先不要急,我会一步一步地引导你入定。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件事在我们没有了解实情以前,总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但其实这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往往会很正常地一直在发生,只不过我们是没有注意到它,或者,我们是一直不理解其中的原理而已。

入定这件事,正是如此。表面上看来懂的人很多,其实不是那么多。

现在也有很多人物质生活富足之后,向这些精神世界挖掘,向内在的心灵发展,这是一个好现象。

总 结

入定呢,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我们一生都没有好好学习过这些简单的课程,如果一旦阅读学习了这些简单的课程的话,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很容易地进入到入定的这种心的觉知状态中去。入定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现在虽然有许多老师在讲解这些东西,但其实与我们真实的生活还是隔离很远。

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入定这件事的原理,融化到我们生活状态中来对待。没有做到知行合一那种境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