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如何做到自律?

酒色财气有度即养生,贪嗔痴爱无相即菩提。自律到底是要干嘛?

生活中做到自律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90%的人是做不到的,只有10%的人做到了。

但是这种自律就是说每天都能坚持,风雨不改,是要求比较高的自律,而还有一些人能够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自律,这已经是非常好了。

我本人就是只能做到一定程度的自律,一周早上能四五天六七点前起床做一下运动,晚上十一点前睡,吃饭能坚持大部分时间比较清淡,但要是能做到高标准的风雨不改滴水不漏,有时候实在太难了。

早睡和早起的神奇

比如起床这件事,能够每天保持一个点起床,除了自律其实是整个一天的时间合理安排和生物钟的培养。

如果你晚上睡觉的时间不把它坚持好,你早上起床的时间根本就无法坚持。你如果还经常熬夜,你怎么可能会早起呢?你如果吃东西也不控制,喜欢暴饮暴食,还喜欢喝酒,那你肯定不可能早睡,也不可能有良好的睡眠,所以基本上也早起不了,一般你没办法早睡和早起,你就没办法做到其他好的自律的项目。

早睡早起,单纯从生理上,是一个非常健康的习惯,你早上能起来,享受一个美好的早晨,身体都会很舒服,哪怕你上午再补一个小觉,都比睡懒觉要强。

早睡早起,决定了其他的自律能否做到,这是第一步,没有走好这一步,其他都免谈。

有偿的快乐:

在一个人决定自律的时候,一般都是年纪不小了,年轻人能做到自律的是非一般人这种人太厉害了。

有些人从小就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有些人他的基因就属于这种自律型的人。但大部分普通人对于自律就是很难的,因为他们习惯了一种无序化的生活,混乱的生活习惯会给他们带来快乐,但这种快乐我们一般都称之为比较低层次的快乐。其实我个人不认为这层次有高低,但这种快乐可以说是比较有偿的。就是你必须付出代价得到。

这种低层次的有偿快乐包括熬夜打游戏,熬夜玩手机看电影、暴饮暴食、酒色无度、大白天睡懒觉、不愿动、拖拉工作等等。这些都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却带来很多负能量,也会使生活越来越糟糕,尤其是这些度你不能控制的话,是影响你人生的。

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暴饮暴食,喜欢熬夜,大白天喜欢睡觉,这些日夜颠倒的日子都让我觉得挺好的事,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就会觉得这些东西很妨碍你的成长和妨碍你生活,有时候会搞得你一塌糊涂。

打比方跟人家约好谈事情谈工作总是没办法用正常的时间总要到下午三四点钟才出门,谈好的时候已经很晚了,那个时时候耽误很多事情。

后来我自律之后,一般都是早上出门跟人家谈事情,上午就谈完了,下午有很多时间属于自己去干别的事。

自律到享受:

其实自律是要靠自己的心。自己心里面觉得非改变不可了,你就必须要去改变。你自己的心会控制你的身体,比如你觉得,吃东西很油腻觉得很不舒服的时候到了。一定会受到身体的信号告诉自己,这很不舒服。

如果你正在长身体,然后食欲也比较好,你非要强迫自己不吃碳水,又不吃油腻,天天搞斋吃素菜,那估计顶多搞10天你就受不了了。

你只有自己真正到了那一刻,发现全身心都无法再接受重口味了,你就一定会自己主动去吃清淡的东西。我就是这样,我就是很贪吃,原来很喜欢吃油腻,但后来有一段时间发现怎么吃都没兴趣了。

并不是说不喜欢吃,你看到红烧肉难道不想吃吗?但是你以前可能会大口大口吃一大碗,现在你就吃一块,顶多吃两块已经足够了。所以说这东西的控制在于你的身心达到了那个点才行。

以前你睡觉必须要睡到10:00 11:00才起来有精神,但现在你睡超过9点你全身都会疼,尤其腰就会疼。

以前你可以一个月不不怎么运动,你也很有精神,全身也不疼,但到了中年的你,你如果一天不动,你就感觉那一天精神不太好,你必须每天都要运动一下。

人的生命过程是个很自然的体系。一定的年纪,身心都会有相对的特点。

所以说自律呢,不要去过于刻意,有时候看着别人自律挺好,跟风搞上去搞了一阵很疯狂,结果反弹特别大。然后引起心里面的挫折感非常强。

真正能够坚持自律,是因为能够彻彻底底地感受到自律的快乐。就像刘德华,自律吃毫无味道的麦片早餐二十年,他就是觉得是享受,别人感到枯燥的时候,他却在享受。很多时候你的天堂是别人的地狱,就是这样的道理。

好像我很多朋友总觉得我一天到晚不出门闷在家里很枯燥,觉得我这种日子很憋屈,大好的天地为啥不出去走走,殊不知我自己的世界非常有意思有趣味,有数不清的快乐可度过。我从来没不会因为没人找我觉得孤单寂寞,也不会因为在家里觉得无聊。打个比方如果不出门是一种自律,那其实对我来说这不是自律,这是享受和习惯。这就是真正的自律的意义,到了你享受的时候,它没有什么自律不自律了。

另外,自律会快乐的人,因为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人每一天都很充实的时候,一定是很快乐。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大环境里面,你不充实,一定会有恐惧感。

有时候自律的人并不是不休息也不是不娱乐,反而他们的休息和娱乐显得非常充分非常的彻底,因为他们在工作和忙碌之余,把时间安排的很好。一般都是非常彻底放开手脚毫无束缚地去娱乐。

而不自律的人休息和娱乐还带有负罪感。

自然的自律为最佳:

所以自律如果说能够自然的做到是最好的。但是你会发现你要自然的做根本都没法开始,所以一开始需要加点油门。

首先要搞点仪式化,比如说那些自律减重的人要去称一下自己的体重。要在朋友圈发个东西,发张照片打个卡之类的。可别小看这些仪式,有些人真的很受用。

直到你把它变成习惯,你就不会再去发这些东西了,因为它已经融入你的生活了。

你要学着去享受你习惯之外的一些事物。比如早上五六点的空气和朝阳。平常也是睡到七八点八九点,根本都体会不到那种大清早的清新之感。如果你偶尔起来一次早了就会发现,真正的清晨是最让人享受。你锻炼一下身体,吃完早餐忙完很多事情之后,你发现人家才去上班。这时候你也非常有成就感。

这就是时间充实感和不同的体验带给你的快乐。

有些人喜欢和朋友吃吃喝喝的,如果自律起来就要下决心不出去赴局。这种是很难做到的,其实出去副局是可以的,但你可以控制那种节奏,到外面少吃少喝,多说点话就行了。然后记得到点就走,不要怕难为情。

你就会慢慢体会到友谊,也不需要一直都要靠常常聚会,吃吃喝喝才能维持。

另外我们看到很多自律的使用目标,给自己设定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也是非常好的一种动力。比如你要追求一个异性,你需要展现自己的很好状态。你就会勇敢自律。

你需要一份好的工作,需要自律才能赚钱,你当然会勇往直前。

你学着给自己找一个目标,然后去实现的这个目标不一定非常宏大,但是一定要是自己很愿意去做的。

什么是真正的自律呢?

其实真正的自律。不仅仅是生活习惯的自律还是对心的管理。所以在佛教里面有律宗,要守戒。按照宗教的戒条来锻炼守护自己修为的能力,其实也就是一种自律。

因为自律是可以通过他律来演变成自律的。也就是说你通过外求,通过外部强制性的措施监督,最后变成自发和内发了。

对心的管理其实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在修行的过程中要去管理自己的念头,这也是一种自律。

一开始什么念头都去管理一下。去分辨自己的念头是好是坏,是正是邪。这勉强可以说是自律,但是随着功夫慢慢地变好变深,也不用刻意去管理念头了,念头来了就来了,去了就去了。最后变成了无律而律,律而不律,如律如不律,就自在了。

为什么会自在?因为这种状态形成了一种习性。用专业名词勉强叫做打成一片。

所以如果是说生活习惯上或者学习习惯工作习惯上的自律。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能够最后形成融为生活的习性,那就是很自在的自律,那也不需要刻意的自律了。

所以真正达到自律最高境界的人,你几乎看不到他自律的那种痕迹,但是你又能感受到他时时刻刻能够管好自己的习性。我认识一位老年朋友,就是这样,他什么都吃点,和你出去吃饭,你点了什么他就随便吃点,但绝对只是一两口,你谈话他就陪你聊几分钟,你走了他从不会刻意找你。他一个人住在山里,不麻烦别人也不喜欢别人打扰他,每天早上出去走山路几个小时,静静地处自己的时光。

你看不到他任何自律的痕迹,但你能深深感受到他自律到大自在的一种磁场。

实际上为什么要自律呢?这个律是相对的,就是针对人性的一种任意妄为,是针对人性当中不守规矩,比较随意散漫等一些特性来的。

实际上人如果真的不做一些规则去限制,那真的很大机会会变成像动物一样。所以社会其实是对人有一种规范的作用,只不过我们常常被社会的规范弄得很束缚很框框条条反而会反过来怪责社会。

这样就会演变成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极端的自由主义。

所以在中国的古代。有很多有智慧的人,就提出一些平衡的理论。他们认为这些东西都需要有一个度,也就是说你不能够走极端。

有一位道家老师傅说的话,非常的有道理,他说:

酒色财气有度即养生。贪嗔痴爱无相即菩提。

这句话简直是非常伟大的。如果你自律自律到什么东西都隔绝红尘之外。那其实也是一种极端。比如你不食人间烟火,难道你能餐餐都不吃饭吗?一辈子就算打光棍,你也不可能对一个异性都不动心,那和木头没区别。

很多人非要把自己搞得不像一个人。像一个所谓的神仙或者所谓的高人,这其实也是走偏了。很多自律的人,自律起来很疯狂,变成一种强迫症,那也是很害怕的。

要知道酒色财气只要有度,就是符合人的自然。自然其实就是养生之道。

贪嗔痴爱,只要无相就是菩提。你不执着于他,你看空他,当然这就是菩提。

所以说真正的自律一定是走向自然的。有4个很装的字来说,就是:道法自然。

生活中,如何做到自律?

管好别人容易,管好自己真难。人的欲望是无限,然而无欲则刚。就好比一个吸烟的人,他整天告诉别人吸烟有害健康!而已时不时来一根。想戒烟,自己首先得自律,用一种欲望战胜另一个欲望。比如练字可以消磨时间,当你一心一意想练好书法的时候,就会忘记了吸烟,也就可以自律一些不良的习惯。

生活中,如何做到自律?

谢谢悟空邀请,自律性差的人,该如何改正?

自者清,律者成,何愁前途。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成功的最佳美德是自律,可偏偏有些人就是做不到这一点。

他们把不能按时起床,不能坚持学习,不能履行计划,不能戒掉恶习都归结给自己懒,然后继续放纵下去。

其实,自律性差,不光只是懒,还因为自私。一自私便没了责任感,没了责任感便没了负罪感,没了负罪感就便心安理得的去放纵自己。

而那些自律性强的人,并非天生坚强,他们只是没那么自私,他们懂得责任而己。

一旦有了责任,便会高度自觉起来,一旦自觉觉起来就会严格要求自己,自律的人大多是因为这样产生的。

有责任的人不敢放纵自己,因为他一旦放纵起来就觉得自己有负罪感,他觉得对不起他该负责的一些人……

看一个人能否成事,最关键的是看他能否自律。

看一个人能否自律,最关健的看他是否懂得责任。

生活中,如何做到自律?

谢谢邀请回答!

每个人都有自律,只不过有强弱之分。有的人严于律己,持之以恒,已成习惯。有的人忽冷忽热,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规距,不成方圆,长此以往,成败得失可见。自律的人,受人喜爱,懂包容,懂礼貌,懂尊重,处处以身作则,事业顺风顺水,快乐永在,幸福满满,希望每个人都争取做一个自律强的人为好。

生活中,如何做到自律?

有人对我说:“我想运动减肥的时候总是三分钟热度,想每天读30分钟的书也很快放弃了,学英语打卡的时候,也就坚持了十几天,唉,我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

这时候我问:“那你认为别人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因为别人比较自律呗……”

这听上去是说别人天生就比较自律,自己运气不好,天生就三分钟热度,我认为这是一种逃避,把原因归结到自己不可控的因素上,就会觉得舒服一点,但是,请记住:自律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能,是可以慢慢练习加强的

这意味着你想减肥的时候,仅仅靠自己的意志力是不够的,你想读书的时候,仅仅靠自己的兴趣是不够的,你想学英语打卡的时候,仅仅靠自己的目标是不够的,如果你能够掌握一些自律的技巧,就一定会让自己更加强大

这里给你9个自律小技巧,我觉得挺全面,在这里我做个简单解读,

1.制定计划

如果你不做计划,就会被别人计划,比如你不知道下午下班后做什么,你要么是加班,要么是朋友说去哪玩,你就去了,反过来,如果你计划下班后去健身,那么你就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争取准时下班,朋友叫你去玩,你也会拒绝

2.从简单做起

这个世界不管再复杂,都是一步一步演化而来的,比如说地球上各种生物,都是从最早的单细胞开始的,然后物竞天择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比如说任何一个科学家,都是从1+1=2开始学习的

我们制定目标最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把“终点线”当做“起跑线”,比如“我要跑马拉松”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条“终点线”,不要想着立刻实现它,先从简单的做起,比如说:“先完成10公里跑步”

3.合理选择

很少人体会到自身状态、计划与执行这三者是一种“共振”关系,就是那种伴着歌声跳舞的感觉,如果明明是激烈的摇滚乐,你却跳着优雅的华尔兹,就会不合适

不管从精力、情绪、身体角度,人的状态是有起伏的,比如早晨相对精力比较旺盛,情绪也更好,每个待办事项所需要花费的精力、情绪、身体也是不同的,比如说给领导汇报工作,要花费的精力就比较多,需要用心准备,情绪也压抑的比较多,因为老板是权威嘛,身体也会比较紧张

通常计划和自身状态比较“合拍”的话,执行起来会更顺利

4.适当鼓励自己

鼓励不是奖励,奖励是从外而内的,买个什么东西来奖励自己,鼓励是从内而外的,真觉得自己很棒,在心里给自己点个赞

奖励带来的能量很快就消散了,因为外面的东西很难进入内心,鼓励带来的能量则会更加持久,它会像体香一样慢慢散发出来

5.提升紧迫感

当你知道时间还有很多的时候,就会拖延,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们不需要改变这种本性,而是去质疑这个假设:“留给我的时间真的还有那么多吗?”

一天有24个小时,看上去很多,但留给你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多少呢?睡觉占去8小时,工作8小时,通勤、玩手机乱七八糟加下来,你的自由支配时间一天只有2小时,甚至更少,给你3个月写完一篇论文,看上去很充裕对吧?收集资料、开题报告、列出大纲、写第一版、找导师、写第二版,按照这样倒推一下,时间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充裕

所以,通过任务分解,你就会发现时间并不像想的那么多,紧迫感就产生了

6.加入社群

自律只是自我约束的一种方式,还有另一种方式就是他律,同样非常有力量,比如一起乘电梯的时候,没有人说话,你也不会说话,上课的时候大家都在学习,你也会学习,从相反的角度来证明这一点就是詹姆士·威尔逊及乔治·凯林提出的“破窗理论”:如果一扇窗户破了,会引起破坏者砸破更多玻璃,一处有了涂鸦,会引来更多涂鸦,某个地方垃圾没有清理,会引来更多垃圾,最后成为“垃圾坑”

社群由一群有共同目标,并且充满正能量的人组成,加入之后会通过他律的方式促使你实现目标。

7.远离诱惑

既然经受不住诱惑,最起码我们可以远离它,有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是“数10秒”,我女儿特别想吃棒棒糖,但牙医不建议吃的时候,我让她数10秒,结果她真的做出了更理性的选择,买个面包代替棒棒糖,如果你有个冲动想要破坏你和自己的约定时,也可以试试“数10秒”,看看会发生什么。

8.预先承诺

预先承诺不是告诉所有人你要做什么,而是让自己参与到一个具体项目当中,给自己一些压力,比如说在你打算坚持跑步的时候,报名一个半程马拉松,想要学习钢琴的时候,报考钢琴级别考试,想要学习英语的时候,找一个国外朋友

人总是很重视自己发自内心的承诺,容易忽视被迫做出的承诺、随大流做出的承诺、一时激情做出的承诺

9.学会原谅自己

自律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试问谁没有过最终失败的计划呢?失败的价值在于我们从中吸取经验,下次做的更好,而不是让我们自我否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所以,想要增强自控力,原谅自己比打击自己有效很多,当然,如果你特别擅长原谅自己也会带来麻烦,那会让你失去痛感,而这种疼痛感正是自律的动力。

生活中,如何做到自律?

静于心,静心则易宁静,

和于气,和气善待于人。

修于性,修身自律性情,

和于善,行善孝敬亲诚。

早上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