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男人可以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而女人却很难和婆家人和睦相处?

女婿登门是一时半会,老岳父母待女婿好是爱屋及乌,希望女儿女婿生活幸福。

女人嫁过门,是和男方一家子长久生活的,所谓相见好共处难,自然会有矛盾摩擦。

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习惯,挤在一起难免心存芥蒂。如果不能互相体谅包容,事儿就多了。

所以有“姑爷上门捧着,媳妇进门哄着”这一说。

说一个笑话——

过年了,某人的女儿女婿回娘家住,她看到女婿端水给女儿洗脚,乐得露出大牙。

转身去另一屋,看到自己儿子也在给媳妇洗脚,怒火中烧。觉得自己儿子窝囊,被老婆当奴才使唤。

以上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遇到不明事理,护犊子的父母,无论是岳父岳母还是公公婆婆,绝对事多。

为什么男人可以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而女人却很难和婆家人和睦相处?

男人和妻子家人相处融洽,而女人和婆家人却不好相处,说的有道理。

首先说男人和妻子家人;

1,男人不是经常去妻子家,偶尔去一次,那就是座上宾,妻子家人必当以礼相待,通常都是好酒好菜好招待,你都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有什么理由不和人家人好好相处?

而女人在男人家属于常驻大使,即便是和婆婆分开住的,公公婆婆来儿子家串门也会把自己当作主人,桌上桌下伺候的活自然就会落到女人身上,吃好的公公婆婆心疼儿子的钱(当然女人也会心疼钱)吃的差一点又是怠慢了公婆。

2,女儿是小棉袄,妻子家人不因为别的,哪怕是爱屋及乌也会对女婿表现得格外亲热的。

在男人家公婆通常会把女人当做是家庭主妇,家里哪哪不合适都是女人没尽心尽力。

3,开明的父母都会为女儿考虑,对女婿都是哄着捧着的,生怕女儿受气,说白了也是希望女婿能对女儿好。

而男人的父母多数是心疼儿子,希望女人多为儿子做点什么,给儿子减轻点负担,其实不只是公婆,男人兄弟姐妹也是如此。

4,老年人尤其疼爱隔辈人,总希望女儿女婿能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而在男人家,孩子通常是公婆带,因为带孩子问题也很容易产生矛盾。

5,一般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妻子家人都知道女婿挺辛苦的,女儿现在拥有的一切,多半都是女婿赚来的,出于感恩和同情,也会特别亲近女婿。

男人家里人也会认为这个家是男人的家,男人为这个家付出的多,女人心里也会不爽。

6,现在独生子女特别多,希望女儿女婿养老,也是疼爱女婿的原因之一。

中国古老的风俗习惯是儿子儿媳给男方老人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事,开明的老人还好,知道感恩,不开明的觉得儿媳妇孝敬伺候老人是应该的,女人当然也知道是应该的,但是理直气壮就会惹很多女人生气。

7,女婿去妻子家,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做客,所以言谈举止也会和平时在家不一样,多数男人都会伪装,妻子家人看着也会欢喜的。

而女人在自己家,再怎么约束时间长了,也说不定有什么生活习惯会让男人家里人看不惯。

以上种种原因,不知道分析的对不对。

为什么男人可以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而女人却很难和婆家人和睦相处?

婆媳冲突的本质

1外人,永远血滴不到一起的外人。

儿媳妇本来就和婆婆是外人,大家的关系和感情都是从0开始的。很多人认为哪怕婆媳再怎么装,血都融不到一块的就是外人。哪怕嫁过来叫妈了也只是做做戏罢了,儿媳从来也不会把婆婆当亲妈,婆婆也从来不可能把儿媳当亲闺女。对婆婆来说儿媳其实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亲儿子选中的长期妓女罢了,只要儿子有本事,要多少个儿媳没有?所以在心里面多多少少都会有所防备的。

2在抢男人这点上婆媳本来就站在对立面。

其实婆婆和媳妇一辈子都在明着暗着在抢同一个人男人的爱。儿子如果在婆婆面前对老婆太好了,婆婆就认为那个妖艳贱货迷惑了她的宝贝儿子,感觉自己养了这么就的好白菜就让这个母猪给拱了,心里是那个嫉妒恨啊。儿媳如果看到老公一直站在婆婆那边啥都听婆婆的,那么她就会觉得自己的老公没断奶,妈宝男。感觉老公真正爱的不是她而是那个老不死,自己只是老公娶来当佣人的。感觉婆婆就像压在自己头上的老佛爷老妖怪,自己就像个委屈又得不到皇上宠爱的小宫女。所以嘛,抢男人,你觉得关系能好到哪里去?

3双方都站在对立的利益面上

婆婆的利益面是儿子是自己人儿媳是外人,拿出钱来说都不希望自己儿子多出钱和吃亏,不想儿子给钱儿媳妇花,最好把儿媳妇的钱都拿过来。儿媳妇生了孩子后最好马上出去工作帮轻一下儿子,当然,如果儿媳妇还能在外家那边挖点钱来就最好不过了。儿媳的利益面是希望老公可以多赚钱让自己花,能做少奶奶是最好的,最好把老公的钱都拽在手里。简单的说就是婆婆想讨儿媳便宜贴儿子,儿媳想讨老公便宜。另外,婆婆希望儿子在家的地位能骑在儿媳妇头上,儿媳贴贴服服听听话话的能做儿子的出气筒为最好。而做媳妇的就希望老公多尊重自己意见多迁就多理解自己,甚至有些媳妇希望老公都听自己的。婆媳的利益点无论在钱和家庭地位上本来就完全对立的怎么好的起来?

那究竟婆婆怎样做儿媳才会对你好呢?简单,让儿媳欠你,有欠了她就要还了。

为什么男人可以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而女人却很难和婆家人和睦相处?

首先,男方在女方家是作为女婿,作为“娇客”,直白点,作为客人,你总不会叫客人去做事情吧?比如我家,每次我老公过去,我妈妈都要做一大桌子菜,然后我爸我哥都会留下来陪我老公聊天。

其次,女婿又不和丈母娘生活在一起,只是偶尔见面。我老公两三个月回一次我妈那边,不住在一起,哪来的矛盾。我妈对他好的不得了,有时候我都妒忌。女方家都想着对男方好,男方就能对他们女儿好。所以男方在女方家基本没什么矛盾,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我个人经验是这样)

那女方在婆家为什么有矛盾呢?

有一句话是形容男女感情的,我觉得用来形容婆媳关系也同样适用,“距离产生美”。如果女方不老人一起住,几个月见一次,哪来的矛盾?

产生矛盾,大部分是因为住在一起。她们的生活习惯可能根本不一样,吃穿住行不同。女方嫁过去,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不紧要负责照顾老公,还要伺候公婆。如果你喜欢吃口味偏重,老人喜欢清淡,你还得协调。

其次,女方在娘家时可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公举,结婚以后却要锻炼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左手事业右手带娃,能文能武辅导得了娃。前后差距大,心里怎么能平衡呢?如果这个时候老人还有挑你的毛病,那么就是战火一触即发!

女方在婆家开始出现矛盾,多是在孩子出生后。怀孕后,有人是皇后,享受该有的优待,但是也有人一直上班到生,回家还得买菜做饭,洗衣服搞卫生。孩子出生以后,因为育儿观念不同,新的矛盾爆发。单单从要不要穿纸尿裤,什么时候才能添加辅食的争论,相信大部分宝妈都深有体会。更不要说还要一边上班,下班回来买菜煮饭,完了给娃洗澡洗衣服,哄娃睡觉。

很多人说,有的婆婆总是嫌弃儿媳妇做得少,你加班吧,说你不顾家,不上班带娃吧,说你好吃懒做就靠她儿子养着,心疼儿子工作压力大。到现在大部分女方也要上班,也要养家,还得做家务带娃,压力更大。

所以老话说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而有的婆婆看儿媳妇,越看越有不满意。

为什么男人可以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而女人却很难和婆家人和睦相处?

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男人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而女人却很难和婆家相处融洽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女方家人眼里,女儿结婚意味着家里多了一个家人,疼女婿相当于疼女儿

在女方家人眼里,女儿结婚意味着家里多了一个家人,女婿是女儿托付终生的人,也相当于半个儿子,对女婿通常是客客气气的,他们在心里更容易也更乐意接纳。而且,父母普遍都疼爱自己的女儿,希望女儿过得幸福,所以对女婿好,女婿也会对女儿好,疼女婿就相当于疼女儿,他们日子过得越幸福,女方家人就越开心。

只要女婿对女儿好,他们别无他求。

和男女双方与对方家人一起生活次数或时间长短有关

男女双方与对方家人是否和睦,和其与对方家人一起生活的次数或时间长短有关。一般女方嫁到男方家,主要长期跟男方家人一起生活,除非需要自己父母帮忙带小孩,会相处几年。大多数时候还是以男方家人为主,相处越多,矛盾越容易发生。而男方不一样,只要在自己家里呆着就行,很少会和女方家人有过多的接触,不易发生矛盾,女方家人对他没有规矩和标准等要求。

在男方家人眼里,儿子结婚意味着家里多了一个外人,婆婆和儿媳因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会发生各种碰撞
  1. 在婆婆眼里,儿子结婚意味着家里多了一个外人,在婆婆心里多少会有点排斥感,儿子结了婚就没有像以前一样重视自己,更多以儿媳为主,有些还会更听儿媳的话,她心里有落差,会感觉儿媳抢了她的儿子,分享了儿子对她的爱。
  2. 婆婆害怕儿媳对儿子不好,照顾不周,不会持家,对儿子的房子和财产有想法,对儿媳会有所防备,也会告诫儿子要提防儿媳。
  3. 婆婆通常喜欢以自己或别人家的媳妇为参考标准,端着婆婆的架子,想要给儿媳立下规矩,要求儿媳这样那样做,不按她的标准做就是不对、不孝、不尊。
  4. 婆婆和儿媳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不一样,婆婆喜欢节俭务实,一般勤劳能干,很会持家,她也希望儿媳像自己一样能干务实,一样能好好伺候照顾自己的儿子。但事实上现在的年轻女性也是父母的掌中宝,大多比较个性,在家没有吃过苦,对家务这块并不熟练或很少做过,不可能做到跟婆婆一样能干。而且年轻人喜欢打扮自己,在穿着和保养方面比较讲究,有些婆婆会反感,认为儿媳乱花钱,不节约。
  5. 育儿方式不一样,婆婆带孩子停留在老观念、老方法上,当发生意见分歧时,会以带大儿子为由,据理力争。而儿媳更讲究现代育儿思想,倡导科学喂养,两人常会为带孩子各执己见,发生矛盾。
  6. 有些婆婆还会要求儿媳既要会赚钱、手脚勤快、善解人意,还要会持家、心胸开阔,最好什么都会,不用儿子操心出力。
总结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男人在女方家人眼里以及女人在男方家人眼里的明显区别,男方家人明显赋予了女方更多的要求和标准,想要事事做好、样样随婆家意很难。所以,女人很少和男方家人相处融洽也是情有可原。

为什么男人可以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而女人却很难和婆家人和睦相处?

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把传统习惯颠覆一下,题主就能看到根源所在了!

现在,先来个假设吧!

1、从现在开始,男女结婚后,所有男方都是入住女方家——也就是丈母娘家的;

2、老丈人年纪大了,体力日渐不支,好在女儿结婚了,现在女婿进门了!

所以他以前承担的全部家庭任务,总应该由女婿来承担了吧?

从此以后,女婿不再是妻子家的客人哦!

曾几何时,女婿同志,逢年过节,才会去趟丈母娘家——多难得啊!而且总会带着大包小包——礼多人不怪啊!

所以,女婿接受的当然也就是贵宾待遇啊!

好饭好菜——丈母娘烧起来,好烟好酒——老丈人陪着抽陪着喝!吃完饭,沙发上尽管葛优躺着,手机刷着!

这样的关系——处理不好才怪呢!

可是现在,情况变了!女婿入住丈母娘家了!

一大早,老丈人要去田里干活,女婿竟然还在睡懒觉——气得老丈人直在窗口故意大声咳嗽用力吐痰——见过懒的,还真没见过这么懒的,我去干活,你在睡觉?

中午吃饭,一大桌浓油厚酱的饭菜,女婿看一圈,竟然没有一个是自己喜欢吃的——那又能咋样,默默地吃一碗白饭得了——人家吃了一辈子了,为你改菜谱——你以为你是哪根葱啊?

时间一久,按照男人的暴脾气,别说吵了,估计和老丈人、丈母娘打起来的心——可能都有了吧!

现在,再说说现实的吧!

题主可以去问问入赘的女婿——你的日子过得可舒爽?

以前的上门女婿,据说寿命都比普通男人要来得短!为什么呢——气的呗!不少人还根本就活不到寿终正寝——因为提前自杀了呀!

再去问问现在的男人——如果不是条相差悬殊,又有几个男人心甘情愿去倒插门?

为什么——“不是男人都可以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吗?”那为什么就不敢去长期入住丈母娘家呢?

所以题主问:“为什么男人可以和妻子家的人和睦相处,而女人却很难和婆家人和睦相处?”答案其实我在昨天的问题里就已经说过了——因为人与人相处,需要边界感,人与人相处,距离产生美。而传统的婚姻家庭模式,让男人和妻子家的人之间——边界清楚,距离合适!而女人与婆家人之间——却是边界不清,又不得不密切接触啊!

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我是张蔷薇,一位从医文青+唠叨主妇。

喜欢我可以关注我,每天听我讲述世间故事,分享人生经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