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丫鬟莺儿?
莺儿,薛宝钗的贴身大丫鬟。聪明伶俐,心灵手巧,针线活做得很好。
莺儿不愧是宝钗带出来的丫头,很会看情形行事,摸透了主子的心思。
宝钗引了宝玉要看她的金锁,莺儿默契地唱了一出双簧。
宝钗先后三次喊莺儿去倒茶,而莺儿不去,偏偏在关键时刻向宝玉吐露了金锁的来历,金玉良缘露出水面,莺儿功不可没。
宝钗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宝钗看毕……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
“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鉴赏鉴赏!”
你看莺儿起的作用。
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真是环环相扣,情节紧凑,终于得出金玉是一对的结论。最后莺儿道出金锁来历和秘密,完美配合。
莺儿,在金玉良缘上是功臣。可惜莺儿的名字是作者暗示宝钗的命运结局,有诗为证。
宝玉出家,宝钗也只能在梦里才能见到她的夫婿了。
春怨 /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谢谢邀请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丫鬟莺儿?
《西厢记》中,崔莺莺有个丫鬟叫红娘,正是在她的帮助下,崔莺莺和张君瑞才终成眷属,红楼梦里也有红娘式的丫鬟,她就是莺儿。
莺儿是宝钗身边的丫鬟,宝钗是与黛玉并列十二钗首位的金钗,博学多识,品行端庄,能在她跟前服侍,可知莺儿一定也是个聪明机灵的女孩。
莺儿在前八十回里的出场主要有四次,但这四次出场,足以让我们认识一个心思细密、心直口快、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莺儿。
心思细密
第八回,宝玉探宝钗,是宝钗、莺儿主仆第一次正面出场,也是这一回,金玉良缘首次通过通灵玉和金锁进行了暗示,而将两者撮合联系在一起的人物,正是丫鬟莺儿。
宝钗要看宝玉的玉,宝玉便解下来给她看,本来没当回事儿,但宝钗的反应明显有了变化。也正是在这个变化中,莺儿扑捉到了关键信息。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这是全文第一次有人将宝玉的通灵玉和宝钗的金锁说成是一对儿,这个人不是别人,却是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一个丫鬟何以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们知道宝钗品格端方,在红楼梦批者脂砚斋眼中是个女夫子式的闺阁女子,她对所谓的男欢女爱,男女情事自然是“非礼勿听”的,但她偏偏一而再再而三的允许自己的丫鬟说出金玉之事来,岂非咄咄怪事?
后文宝玉看了宝钗的金锁之后, 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莺儿再一次忍不住要说出这金锁的来历因由,内中深意,细思可知。
作为宝钗的丫鬟,莺儿素习深得宝钗的调教,很是知礼,就连去宝玉房里,宝玉让她坐她都不敢坐,何以这里如此“无礼”,宝钗竟然都容忍了?唯一的解释就是宝钗对此知情或完全是她授意。
由此可知莺儿心思之细密,她很懂得利用和抓住时机,第一个将金锁与通灵玉绑在一起,给了贾宝玉金玉原本是一对儿的心理暗示。后文她要告诉宝玉宝钗的好处,一样是她心思细密的表现,可以说,她是金玉良缘能够最终结合的最大助攻。
心直口快
第二十回,元春省亲之后,“ 彼时正月内,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却都是闲时。”不受人待见的三爷贾环,到宝钗这边跟莺儿、香菱等人玩牌,不想就发生了不愉快。
贾环先赢钱后输钱,心里不痛快,就耍赖,换做别的丫鬟,可能就忍了。即便贾环再不受众人待见,谁让他是爷,是主子呢?但莺儿不吃这一套,被宝钗训斥之后,心直口快地说这了一大段话:
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则声,只得放下钱来,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我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宝钗不等说完,连忙断喝。
贾府虽然看上去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彼此之间的争斗非常厉害,这也是宝钗要息事宁人的主要原因,因为她不想趟这趟浑水,从抄检大观园后她即刻搬出园子可知,但莺儿不管这些,受了委屈,她得说出来,替自己辩白。
当然,莺儿可能没想到的是,她的一番话本来是为自己叫屈,无心之下却把宝玉拉下了水,引起了赵姨娘对宝玉、凤姐等人的恨意,导致了贾环推蜡烫宝玉,宝玉凤姐遭魔魇之事。
这样的事,后文还有一次。莺儿采了一些柳条编花篮,被管理的婆子发现了,她就开了一个玩笑,没想到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莺儿笑道:“姑妈,你别信小燕的话。这都是他摘下来的,烦我给他编,我撵他,他不去。”春燕笑道:“你可少顽儿,你只顾顽儿,老人家就认真了。”
莺儿本是无心,结果因此又引起了一段事故,最终还是怡红院的麝月出来,将此事压了下去。这两件事,都能看出平儿的心直口快,从她与婆子的互怼中,也可以看出她的嘴头子功夫也不简单。由此可知莺儿是个心地善良,个性爽快,并无坏心的女孩。
这两次的事情,皆是她有口无心,但却惹了风波,可见莺儿是个活得非常单纯,活泼可爱,直来直去的女孩。
心灵手巧
既然是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自然在很多方面都得宝钗“真传”,除了知礼,心思细密,她的手活儿也是极好的,一个是打络子,一个是编花篮。
三十五回,宝玉挨打之后,要请莺儿打几根络子,宝钗就让莺儿去了怡红院。也是在这里,我们通过宝玉让座莺儿不坐,看出了莺儿的知礼。
原文又说“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可知,莺儿似乎又是另一个宝钗,一个被端庄掩盖之下的真实的宝钗。
莺儿不仅络子打的好,众人皆知,而且她对配色颇有见地,一个丫鬟竟能说出一大篇关于配色的知识,联想宝钗为惜春作画开的颜料单子可知,莺儿的这门手活儿,多半也是得自宝钗的口传心授。
莺儿编花篮更是一绝,五十九回,宝钗让莺儿去黛玉那里取些蔷薇硝来。因为正是初春时节,“ 因见柳叶才吐浅碧,丝若垂金”莺儿就想着编个花篮送给林姑娘。
莺儿道:“什么编不得?顽的使的都可。……”说着,且不去取硝,且伸手挽翠披金,采了许多的嫩条,命蕊官拿着。他却一行走一行编花篮,随路见花便采一二枝,编出一个玲珑过梁的篮子。……黛玉也正晨妆,见了篮子,便笑说:“这个新鲜花篮是谁编的?”莺儿笑说:“我编了送姑娘顽的。”黛玉接了笑道:“怪道人赞你的手巧,这顽意儿却也别致。”
从这段话可知,莺儿的心灵手巧,是人人都知道的,且除了花篮,她还会编很多小玩意儿,且编的既快又好,一会儿工夫,就能编出一个玲珑过梁的篮子,非心灵手巧之人,不能为之。
我们看,莺儿不仅心思细密,且心直口快,心灵手巧,为人善良,在丫鬟中已是出类拔萃之人。难怪宝钗身边伺候的丫鬟只常见她一个,那个叫文杏的姑娘,年龄小,且三不着两的,莺儿对宝钗来说,就更是少不得了。
红楼梦里写到很多丫鬟,除了像平袭紫鸳这样的大丫鬟能够有机会上几次回目,其他丫鬟上一次回目都不容易,而莺儿主要的四次出场里,竟然上了两次回目,一次是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一次是三十五回“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可知她不简单。想来八十回后,还会有她的故事。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和金瓶故事。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丫鬟莺儿?
莺儿,首见第七回,本姓黄,名金莺,宝钗嫌拗口,只单叫她莺儿,就这样叫开了。她娇媚可爱,心思细巧。她看了通灵宝玉上的两句话后,便说与宝钗金锁上的两句话正好是一对儿。小说有好几处写她既精于手工工艺,又富有审美意趣。她一出场就是同宝钗一起描花样,第三十五回莺儿打络子一段,更显出她审美眼光的不俗,她对络子与所装物品间颜色搭配的见解,至今还为工艺家们所乐道。第五十九回她与蕊官在柳堤边走边编花篮一段,令人赏心悦目,我们似乎见到了一个个满布翠叶、中插鲜花的花篮在她灵巧的双手中编制而成。续书写宝钗嫁与宝玉之后,她也就跟了过去。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丫鬟莺儿?
在古代小姐身边总会有一个丫鬟陪在身边,她们一起长大,一起学习,甚至还一起嫁人,以为丫头作为小姐的陪嫁,如果以后不嫁给小厮的话,就可以给姑爷做小妾。总的来说她们之间的关系很亲近,而且还是她们的代言人、她们的保护伞、或者是她们想要成为的另一样子。
黛玉和紫鹃就相处的比亲姐妹还好,平儿是王熙凤最信任的一个人,侍书和探春的性格就很相似,翠缕被湘云培养成了一个很单纯的小孩子,至于宝钗的莺儿,她几继承了宝钗很聪慧的优点,也保留了宝钗童真的一面,她就是宝钗的影子。
第一,莺儿很调皮,宝钗的另一面,或者是内心最向往的那个样子宝钗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很成熟懂事,有一种老成持重的感觉,按照她的性格猜想,她的丫头也应该是这样一个性格的人,但是莺儿偏偏不是,莺儿太有脾气了,她跟宝钗完全成了反差。
莺儿和贾环玩色子,贾环输了就耍赖,莺儿不会像宝钗一般大气不计较,她会直接说贾环不好,输了还赖账让人看不起。这样事情是宝钗绝对做不出来的,很多时候就算宝钗受了委屈她也不会说出来。
还有一件,莺儿摘了大观园里的柳树叶和花来编花篮,其中管理花草树木的老婆子就指桑骂槐的说莺儿不懂事儿,可是莺儿直接就怼回去。
莺儿道:“别人乱折乱掐使不得,独我使得. 自从分了地基之后,每日里各房……我今便掐些,他们也不好意思说的。”莺儿忙道:“那是我们编的,你老别指桑骂槐。”一番话说得老婆子哑口无言,后来这件事被宝玉知道了,宝玉还让她们不能得罪亲戚让她们去给莺儿道歉。
这样天真活波又任性的莺儿从哪方面看起来都不像是宝钗调教出来的。可是从一个侧面也能够理解,也许宝钗当初就是莺儿这么样子,她只不过因为生活收敛了自己的脾气,慢慢变成成熟稳重的样子。
可宝钗又很向往这样样子,所以她没有强迫莺儿变成她的样子,她让莺儿保持本性,活得自在洒脱,作为自己的一种弥补吧!
第二,莺儿很聪慧,很巧妙的两次突出“金玉良缘”莺儿还是一个很聪慧的姑娘,宝钗待她好,她对宝钗也好,她两次在宝玉面前无意中促成着“金玉良缘”。
第一次,宝玉会知道宝钗有金锁,能够知道“金玉良缘”的故事就是因为莺儿。宝玉到宝钗家来玩,她在宝钗带几次催促中也不去倒茶,反而点出了宝钗的金锁和宝玉的玉是一对儿。
"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第二次,宝玉拜托莺儿来给他打络子,两人闲聊中聊到了宝钗两个不为人知的好处,进一步让宝玉好奇,成功促进“金玉良缘”。
第三,莺儿很手巧,会编花篮也会打络子莺儿是一个非常心里手巧的姑娘,她不会编花篮还会打络子。
她的玩心情很重,她会用柳树枝编花篮,还编得很好看,她奉命去找去黛玉,还特意把花篮送给了黛玉,黛玉都把这个花篮挂在屋里很显眼的位置。
莺儿手巧还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宝玉从来就看不上不精致的东西,他会特意拜托宝钗让莺儿来打络子,可是莺儿的的手艺是很好的。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丫鬟莺儿?
《红楼梦》中有些人不经常出场,看似不那么重要,但每次出场都对情节和线索起到提示和推动作用。薛宝钗的丫头莺儿就是这样的人。
(一)
莺儿第一次出场就捅破了金玉良姻。那时候薛宝钗刚住进荣国府,连贾宝玉的玉还没见,贾宝玉去看她,提起了冷香丸,又说到了通灵宝玉。宝钗当时连续三次让莺儿去倒茶,莺儿都没去,非要看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后,说出“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才作罢!
《西厢记》中,崔莺莺身边有丫头红娘,莺儿岂不正是红娘?她说“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贾宝玉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这两个一对儿,直接将金玉良姻做了实,最后宝黛二人成亲,莺儿居功至伟,是她给钗玉牵了线,也是她打了络子拴住了通灵宝玉!
(二)
莺儿捅破金玉良姻后,另一场重头戏就是宝玉被打后,求莺儿打络子。原本只是要打几条络子日常使用。结果说来说去牵扯上了两件物品,非常有意思,先说后一件!宝玉莺儿和袭人正在商量打络子,宝钗来了一句话,又一次将莺儿与金玉扯到了一起。
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地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莺儿已经是红娘了,宝钗又让她打络子将通灵宝玉拴上,用的竟然还是金线,金玉再一次出现!突然就想到那首: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终有千千结!如此绵密的心思,贾宝玉又何以承受的了呢?而有意思的是开始贾宝玉让莺儿打的是汗巾子使用的络子,而那汗巾子宝玉明确说了是大红的。显然指向那个茜香罗汗巾子。
(三)
袭人明明自己都会打络子,她打不好,晴雯一定也会。结果宝玉非要莺儿过来打络子,一开始的意思就是给茜香罗汗巾子打络子。联系到后面袭人嫁给蒋玉菡,将前后线索穿起来非常有意思。蒋玉菡送给贾宝玉的茜香罗汗巾子被贾宝玉系在袭人腰上给了袭人。而宝玉又让莺儿给袭人的汗巾子打络子,是否说宝玉宝钗结婚后,袭人准姨娘被嫁出是因为莺儿的存在挤出去袭人呢?莺儿用络子拴住通灵宝玉,又用络子拴住袭人和蒋玉菡?
还有个有意思的。莺儿姓黄名金莺!与贾宝玉合起来是金玉。她和玉钏儿(还是金玉)两人一起给贾宝玉送汤,袭人连忙给她俩让了位置。这里有明显的暗示袭人最后被嫁出十有八九与给莺儿和玉钏儿让位有关系。我认为贾政给宝玉看重的丫头就是玉钏儿,与金钏儿之死有关(又是金玉)。薛宝钗出嫁,莺儿陪嫁,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哪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宝玉娶嫡妻宝钗,有父亲赐妾玉钏儿,有陪嫁莺儿,袭人彻底没有位置了!古代士大夫明确要求只能一妻两妾,不出嫁能怎么办?莺儿打的络子不正是拴住了袭人和蒋玉菡!
黄金莺和金鸳鸯特别有意思!黄金莺打络子拴一对成一对。金鸳鸯遇鸳鸯见一对黄一对。莺儿是《红楼梦》中的红娘当之无愧!她是金玉良姻至关重要的人物,也是袭人出嫁最主要的原因!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如何评价《红楼梦》中的丫鬟莺儿?
几年前写过关于莺儿的一篇文章,这会儿趁着午休一小时再写写红楼梦中这位娇憨婉转,心灵手巧,未语先笑,天真烂漫的小丫鬟。
莺儿是薛宝钗身边的首席大丫鬟,原名黄金莺,确实几份俗气,宝钗就叫莺儿,喊在口中可爱顺口多了。
金莺恰好对应了林黛玉的首席丫鬟紫鹃,也是对应薛林并列,黛钗一体。
所谓有其主必有其奴。基本上奴才就是主子的翻版,主子的本事秉性,从小陪伴长大的奴才也能学个差不离。但是薛宝钗端庄稳重自持,完全一副大家闺秀的做派,莺儿却不然,笑语晏晏,声如银铃,倒非常符合一些话本小说里的小姐丫鬟的模板人设。这大概就叫性格互补。宝姐姐缺少少女的天真无邪,可爱浪漫,那就让她的丫鬟莺儿补上。
与之类似的,林妹妹弱不禁风多愁善感,丫鬟紫鹃就是忠诚可靠,处处照拂,贾迎春懦弱不敢争,丫鬟司棋就是脾气火爆,争强好胜,盛怒之下照样打砸小厨房。
与之相反的史湘云豪爽大气,心直口快,身边的翠缕反而天真无邪更甚。至于探春身边的侍书,牙尖嘴利口齿伶俐可是连凤姐都称赞过的。
所以莺儿和宝姐姐虽然天天在一起,但是莺儿并没有被宝姐姐所影响,没有丝毫的奴性,反而养成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格。就像那种在家里被宠着长大但却被教育的很好的女孩子。
没有明确的主仆之分和分明的男女之别,可以和贾环在一起打牌打闹争取,有委屈也不藏着掖着。和贾宝玉在一起也是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毫不避嫌,想说就说。把贾宝玉这个多情公子也迷住了,口口声声好姐姐好妹妹,
有正义感,最经典的就是采柳条编花篮时和春燕老妈的一番斗气,任性却不刁蛮,据理力争。
更可喜的是莺儿心灵手巧,有一技之长,各色小手工能做成完美的工艺品,放在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顶级的DIY达人,开个直播肯定是能拥有超多粉丝的网红了。
莺儿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勤快能吃苦,跟着宝姐姐这样的小姐身后,生活必然朴素简单,还要天天晚上在小姐的带领下灯下做手工,大家可曾听到莺儿喊过一声苦?可曾有过一句抱怨?她总是那么快乐,笑语不断。
莺儿这样的女孩子就是在现代社会也会活的很好,会活的更开心更精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