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王熙凤不知道红玉的身份,李纨是如何知道的?
赵姨娘和马道婆合伙魔魇宝玉凤姐,他俩被安排住在王夫人处养病,病好了各回住处。林红玉就是那时被安置在怡红院的,凤姐自然不认识她了。
凤姐生病时,李纨和探春、宝钗管理贾府。李纨评价探春的新政:
“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她对管理是很有心得的。她是寡妇不宜理家而已。也是天性沉静,对风口浪尖,能避就闪。
凤姐不认识丫鬟林红玉,李纨却能把她的来龙去脉说得明明白白。应该是理家时留意的,真是了如指掌。在一个小丫头上都留心,可见小红出色。
李纨其实心思缜密,胸中自有沟壑。
第三十九回,李纨说到老太太屋里的鸳鸯:
“要不是他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少去呢。”想想贾链凤姐偷着典当贾母东西的情节,便知李纨绝不是“一概无见无闻”的。
谢谢邀请
《红楼梦》里,王熙凤不知道红玉的身份,李纨是如何知道的?
这个问题,一看就是阴谋论者提出来的,把一个日常生活中很正常的现象,额外提出来,希望得出某些阴谋的结论。
林红玉是怡红院的三等丫头, 同时又是荣府管家林之孝的女儿,而林之孝夫妇是贾琏王熙凤身边的左右手,王熙凤怎么会不认识林红玉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林之孝夫妇有意低调,把女儿藏了起来,既不给她重要职位,也不轻易让女儿露面。
那么,王熙凤不知道林红玉的身份,为什么李经纨却了如指掌呢?
原因也很简单,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管理常识,就知道答案。
书中有交代,林红玉从一开始就是被安排在怡红院看园子。此时的怡红院,还不是宝玉的居所,只是个空院子。后来是机缘巧合,宝玉选中了怡红院,红玉才顺理成章地成了宝玉院里的三等丫头,负责外围粗使打杂的工作,相当于集团公司的基层员工。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王熙凤不认识林红玉。作为日理万机的管理者,不可能认识所有的基层员工,除非有特殊的机会。
那么,为什么李纨又能对林红玉的身份了如指掌呢?
因为李纨是大观园的管理者,相当于王熙凤下属的分公司经理。
第五十一回,晴雯得了重感冒,宝玉建议不要声张,晴雯说“到底要告诉大奶奶一声儿”。大夫来时,书中交代,“李纨已遣人知会过后门上的人及各处丫鬟回避”。这足以说明,李纨负责着整个园区的管理工作,以保障宝玉与姑娘们的正常生活。
这可是个责任很大的管理岗位,想要做好这份工作,不负老太太和太太所托,李纨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其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摸清园里下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她们错综复杂的关系。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贾母也不会把这么重大的职责交给李纨。
另外,因为林红玉是三等丫头,经常要做一些跑腿的工作,在各院之间穿梭,自然也会经常和李纨打交道,有事没事的也会闲聊家常,这也是促进了解的一种方式。
所以,这里没有什么阴谋,李纨只是在正常履行职责。当林红玉出现在王熙凤和李纨面前,王熙凤不认识林红玉,李纨就自然地给予介绍:“你原来不认得她?她是林之孝之女。”
我们把这个场景换成现代职场:总公司执行总经理到了分公司,对某一个突然发现的员工感兴趣,分公司经理马上做介绍,这不是很正常的现象吗?
这个场景说明,李纨也是有管理能力的,只要把责任交到她手上,她就会认真做好。
但与阴谋无关!
《红楼梦》里,王熙凤不知道红玉的身份,李纨是如何知道的?
李纨身居贾府,虽不参与内部事务,却事无巨细地留意着家中事务,知道红玉的身份并不奇怪。
“纨者,完也。”从李纨身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缺点。她恪守封建道德,正值青春为丈夫守节;她自荐为诗社社长,与姑娘们谈诗论文,评诗公正决断;她以德示人,与人为善,时而表现出正义感,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称赞。
为了尽一个寡妇的本分,做道德操守上的标杆,她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清心寡欲,自甘寂寞,与此同时,她却又能在诗社中开辟出一方天地,尽展才能,一扫“槁木死灰”的心理状态,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了一种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相对理想的生活状态。
李纨选择的既是一种安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安分守己的生活使别人没有议论她的话柄,避免了“寡妇门前是非多”,同时也得到贾母王夫人等长辈的垂怜,月钱同王夫人一个等级,比王熙凤还高两倍。
邢岫烟和李纹李琦来到贾府时,“
贾母王夫人等因素喜李纨贤惠,且年轻守节,令人敬服,今见他寡婶来了,便不肯叫他外头去住。”在为王熙凤过生日要凑份子时,李纨说出十二两银子,贾母赶忙说她“寡妇失业”的,就替她出了这钱。
其实按照王熙凤的说法,李纨的月钱加上园子里收租子,还有年终分例,收入颇丰,她的日子应该过得相当滋润,这十二两银子对她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
虽然情感缺失,但是贾母王夫人等人的关怀使她享有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她的默默和低调让别人感觉不到她的存在对谁是一种威胁,从而避免了在明争暗斗的贾府中卷入血雨腥风的斗争。这些使她免受外在的威胁,满足了生存需求。
李纨居身贾府,虽不参与内部事务,却事无巨细地留意着家中事务。第二十七回,因凤姐让小红给平儿捎话,小红回来以后将错综复杂的几件事报告的清清楚楚,凤姐见她口齿伶俐便想收为干女儿,小红笑她认错了辈数,凤姐因为不知就里便觉得奇怪。
这时李纨笑说“你原来不认的他?他是林之孝的女儿。”凤姐明白以后又埋怨让林之孝家的给她挑丫头时把自己这伶俐的女儿送来。
李纨又笑道:“你可是又多心了。进来在先,你说在后,怎么怨的他妈?”连当家的大奶奶都不认识管家的女儿,看似不闻世事的李纨却深晓之,连进府时间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从这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就可以看出她对贾府的事务十分关切,大小事情都心知肚明,当贾府的家势日渐衰落之时,她必定日渐察觉并有所准备了。
月钱,园地收租和年终分例足可让吃穿不愁的李纨攒下一笔不小的积蓄,况且我们从未见过她在吃穿用度上有什么奢侈的迹象,攒下的这笔银子必将在贾府彻底败落以后发挥作用。虽不能让二人丰衣足食,至少能在流离失所时一解燃眉之急
《红楼梦》里,王熙凤不知道红玉的身份,李纨是如何知道的?
李纨是贾家特殊的存在。作为荣国府长孙媳妇,贾珠去世李纨成了寡妇,心如枯槁只知道孝敬长辈教养幼子,对一切事都没有大兴趣。作为曾经荣国府的管家接班人,也被王熙凤替代。大观园开放后,她带着一群小叔子、小姑子生活在大观园,凡事不管很得奴才们喜欢。贾琏小厮兴儿就说李纨是个“大菩萨,第一个善德人”。不过,若因此认定李纨没有管家能力是不对的。李纨在管家上非常有天分,某些方面不比王熙凤差,妙在更得人心!比方怡红院的小红,贾宝玉都不认识,更遑论王熙凤,可李纨竟然知道的一清二楚,这是非常了不得的管理能力。
凤姐道:“谁是你妈?”李宫裁笑道:“你原来不认得他?他是林之孝之女。”李氏笑道:“你可是又多心了。他进来在先,你说话在后,怎么怨的他妈!”
李纨这句话暴露了她与王熙凤的最大不同。古时老规矩,新媳妇进门开始,婆婆就要教授管家之道,陆续交班,也叫交钥匙。李纨嫁给贾珠几年,是亲自管过家的。
王熙凤不认识小红不奇怪。皆因她的性格是与她有用的交往,与她无用的不屑一顾。小红不过贾宝玉房中二等丫头,平时连贾宝玉的门都进不得。王熙凤又怎么可能认得她。她的管家风格是抓大放小。
李纨与她不同,之前的管家经历让她对林之孝夫妇非常熟悉,不排除当初就知道认识小红。这种熟悉员工家庭情况的领导,一般都有人缘,受员工爱戴。王熙凤抱怨林之孝家的有好女儿不给她用,李纨又替她解释小红先进了园子,来龙去脉清清楚楚,李纨这份细致,当得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她若管家,累归累,一定会更细致查漏补缺。
李纨对小红熟悉还说明一个问题,表明她与林之孝家的关系很好。林之孝家的作为荣国府老家人,对王熙凤这个长房媳妇管二房事很不满意,时常给王熙凤下绊子。李纨对她女儿的事清清楚楚,从感情论二者更好,若李纨管家,林之孝家的会更配合。
管家就相当经理人,本就是特别难的工作。每个员工都有小九九小算计。如何平衡是关键。王熙凤行雷霆手段一刀切,反不如李纨以德服人。不过李纨是寡妇,应贾家的规矩不能继续管家,才给了王熙凤机会。
(原文六十五回兴儿说) 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妙在姑娘又多,只把姑娘们交给他,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这是他的责任。除此问事不知,说事不管。只因这一向他病了,事多,这大奶奶暂管几日。究竟也无可管,不过是按例而行,不象他多事逞才。兴儿的话未必是真,也说明一些问题。李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管家当然闭口禁言。真要管家未必会如此。王熙凤生病探春协理荣国府,李纨作为副手,没有展现特别的能力,但关于探春改革大观园的方法,李纨双手赞成,说明她有非常强烈的“开源”意识。
反观王熙凤管家,开源节流都做得不算好。唯一提到的一次是三十六回说到姨娘房中小丫头月钱减半。王熙凤辩解说外头商量未必是实情。这种靠缩减工资损害别人应得利益的做法并不高明。兴儿也说她省出来金山银山好在贾母王夫人跟前买好。王熙凤这样管家是有问题的,也不符合开源节流的本质。至于创收的事,王熙凤除了自己的高利贷,什么都没做。
李纨不但支持探春改革,还熟知大观园各项资源的市场价格,这需要有市场调研才会知道,显然当初管家,李纨下过一番功夫。王熙凤可能知道,但绝不屑做这些事。
李纨和王熙凤管家方法不同处就是细。她知道小红的出身来历,懂得搞创收做开源,都证明她对管家很有一套。管家并不那么容易。需要事无巨细,像王熙凤那种抓大方下,只以自己利益为先导显然不是个合格的管家。归根到底一句话,荣国府是李纨的家,却只是王熙凤的姑姑家,贾琏的叔叔家。定位不同,用心也不同。王熙凤将荣国府当成彰显自己本事的舞台,不惜竭泽而渔,只为自己讨好。李纨却是要让荣国府越来越好,这种感情的差异,也决定二者管家的不同。
当然,若说李纨一定能比王熙凤管的好,也未必,贾家问题严重是体质问题,从上到下彻底糜烂了。并非一人之力可以挽狂澜与即到!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里,王熙凤不知道红玉的身份,李纨是如何知道的?
从这点就可以看出李纨和王熙凤管家风格的不同。
在李纨的丈夫贾珠在世时,作为二房长媳,李纨是负责主持中馈的,也恰恰因为主持中馈,李纨对贾府上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从后来李纨如数家珍的谈论各房掌事大丫环的特点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李纨和凤姐不同,她是从和四大家族毫不相干的清流文官家嫁入贾府的,为了在贾府站稳脚跟,她势必得付出更多心力,了解贾府上下的人际关系,以免工作中出错。
而凤姐则不然,她家和贾家关系深厚,他与贾珍等人早就熟悉,贾母也是她常见的长辈,所以她嫁入贾府并不存在作为新妇的焦虑感,更不必担心有奴大欺主之事,也就不会留意贾府底层仆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她只唯上的行事作派注定了他不可能留意仆妇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而且李纨是书香门第出身,更明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可怕性,所以她行事为人更谨慎小心,心思也更缜密,更有事无巨细都要了如指掌的决心,她知道红玉的身份是很自然的事。
《红楼梦》里,王熙凤不知道红玉的身份,李纨是如何知道的?
认为这个李纨担任一件事情有关。
林红玉是怡红院里一个负责给花浇水的人,没有什么地位。在熟悉的人眼里,她是喜欢拣高枝的人,私下里越权给宝玉端茶,主动向宝玉示好,被晴雯碧痕等丫鬟大声训斥,算是一个不守规矩之人。
在外人薛宝钗眼里,她是一个不正经的人。芒种节当天,薛宝钗扑蝶至滴翠亭,听到林红玉和坠儿谈论手帕之事,对林红玉有一个明晰的判断。原文如下: “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奸淫狗盗之人,刁钻支怪东西,薛宝钗这么评价的人,王熙凤为何反而喜欢呢?
王熙凤喜欢林红玉办事机灵爽快,没有女儿般的忸怩之态。在林红玉替她取一趟东西后,她直言不讳地要收林红玉当干女儿,结果林红玉没敢答应。因为林红玉的母亲王熙凤的干女儿。林红玉的母亲是谁王熙凤并不知道,李纨告诉是林之孝的老婆之后,王熙凤懵了。
原文如下: 李宫裁笑道:“你原来不认得他?他是林之孝之女。”凤姐听了十分诧异,说道:“哦!原来是他的丫头。”又笑道:“林之孝两口子都是锥子扎不出一声儿来的。我成日家说,他们倒是配就了的一对夫妻,一对天聋地哑。那里承望养出这么个伶俐丫头来!” 王熙凤听了是林之孝的女儿之后十分诧异。原因很简单,林之孝两口子虽然都是不轻易言语之人,但是两人都是荣国府里的管家之人,地位非同一般。鲍二家的死后,贾琏拿不出二百两银子,让林之孝支出后列到流水账上抵销了。每天晚上大观园里查夜,林之孝的都是带队之人,贾宝玉生日当天晚上,林之孝的查房,怡红院里的丫鬟们不仅端茶上来,而且贾宝玉还要当面听林之孝家的教诲。
林红玉有这样的父母,却甘于在怡红院当一个三等的丫鬟,这自然让当家的王熙凤吃惊。作为管家人,她需要对一些特殊的人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林之孝夫妻这种参与管家的“特殊人”。但是她却不知道林红玉竟然有林之孝夫妻这样的父母作后台,这既是自己的失职,更是自己的不该有的“硬伤”。
除此之外,在荣国府里,真正能与她相抗衡的其实只有李纨。虽然贾珠死了,但按照长幼排序,李纨其实是应该当上管家婆的。从李纨能够知道林红玉是林之孝的女儿情况看,李纨在贾珠未死之前,应该是在王夫人的指导下担起了管家的重责,只不过贾珠死了之后,王熙凤和贾琏“篡权”,挤占了李纨的位置。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可能性。林红玉在《红楼梦》其他版本中是“秦红玉”,林之孝的是“秦之孝”。他们一家人应该是跟随秦可卿一起进入贾府的。只不过秦可卿嫁给了宁国府作了重孙媳妇,而秦之孝一家则进入荣国府当了管家。秦家一门进入贾府,是有着非同一般的缘由。王熙凤之所以屈尊结交秦可卿,其实是巴结秦家。而些其实都是李纨曾经做过的。
所以李纳知道林红玉的身世,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