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是否真心对待林黛玉?
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外孙女,当然是疼爱的。
黛玉刚进贾府时,贾母对黛玉的关心和重视程度,众所皆知。见到黛玉的那一刻,对黛玉真情流露的怜爱和悲切,让人动容。
“方欲拜见,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肉地叫着大哭起来。”这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对骨肉的疼爱与怜惜。脂批为证:“此一段文字,是天性中流出。我读时,不觉泪盈双袖。”
黛玉刚进府时住在贾母屋里,吃穿用度都是和宝玉一样的,把几个孙女都比了下去。
宝玉和黛玉吵架时,贾母感慨说这两个“玉儿,”可见这就是她的心头肉。贾母曾经对薛姨妈说我们家四个女孩都比不上宝丫头,贾母是把黛玉算作自己家女孩儿的。
宝钗将笄之年过生日,反映了黛玉往年过生日的标准,很是重视的。
脂批印证了这一点:“最奇者黛玉黛玉乃贾母溺爱之人,不闻为作生辰,却云特意为宝钗,实非人想得着之文也。此书通部皆用此法,瞒过多少见者,余顾云‘不写而写’是也。”
凤姐和黛玉都是聪明伶俐、有趣的,对贾母的胃口。对黛玉,贾母是发自内心地喜爱。
宝玉和黛玉两情相悦,贾母也是看在眼里的。贾母会成全佳话,把家族放在亲骨肉手中。虽然我们只看到了原著的八十回,我认为,草灰蛇线的写法,贾母会终生为宝黛保驾护航,撑起保护伞。
综观全文,要说真心疼爱黛玉的,就是贾母和宝玉。
《红楼梦》中贾母是否真心对待林黛玉?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贾母对贾敏的疼爱甚至远胜贾赦、贾政两个亲儿子,书中通过王夫人之口叙述贾敏出嫁之前是何等的金尊玉贵,现在的迎春、探春、惜春等三姐妹虽贵为侯门千金,但与之相比,如同贾敏身边的丫环。根据爱屋及鸟的道理,贾敏虽然去世了,贾母必定将这份疼爱转移到贾敏唯一的女儿林黛玉身上,可见,贾母肯定是真心疼爱林黛玉的。贾母是否疼爱林黛玉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1、黛玉初进贾府时,贾母在生活起居方面给予特殊而无微不至的照顾。黛玉进贾府时只带了奶娘王嬷嬷和十岁的小丫头雪雁,贾母觉得他们一个太老一个太小,不放心,便将自己身边一个二等小丫头鹦哥给了黛玉使唤,也同迎春等三姐妹一样,除了自幼乳娘外,另有四个教引嬷嬷,两个贴身丫头,四五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唤的小丫头,并将宝玉挪出来,把黛玉安置在碧纱厨内住下,这碧纱厨应该是个好地方,差不多都是贾母极其疼爱的孙子辈的晚辈才有可能住进去,连迎春三姐妹都没有这个机会住进去。
2、从林黛玉进贾府后性格上的转变足说明贾母把林黛玉当作心肝宝贝般的疼爱。林黛玉从小就多愁善感,她初进贾府时,处处小心谨慎,书中有这么一段叙述:
这黛玉听得母亲说,她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都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当时差不多只有六岁的黛玉心里有如此想法,在体现了她聪明绝顶而又乖巧可爱的同时,她那如履薄冰的处世态度实在让人感到心酸,要知道,林黛玉类似于王熙凤,从小几乎被当作儿子(男孩)教养的。反观黛玉在贾府住了一段时间后,再也没有当初的小心翼翼,而是恢复了原有的率真甚至有些放肆,比如,周瑞家的送宫花时,可能是没把小小年纪的黛玉放在眼里,便自作主张违背主人的意愿,最后一个把花送给黛玉,黛玉便毫不留情面地说了句:"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来给我。"周瑞家的做法虽是可恶,如果没有贾母的宠爱,聪慧的黛玉也不可能大胆把话挑明。
3、细节有时很能说明问题,贾母平时生活中的细节也体现了对黛玉的万般疼爱。比如:第五十四回中提到的,荣国府元宵节开夜宴放烟火炮仗时,有这么一段描述:……黛玉禀气虚弱,不禁劈啪之声,贾母便搂她在怀里。……若不是真心疼爱黛玉,放烟火炮仗时又怎么会情不自禁地把黛玉搂在怀里呢?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陪刘姥姥游大观园,她第一时间就来到了黛玉的潇湘馆,发现窗纱只是有点旧,就把珍贵的软烟纱给黛玉糊窗户,要知道软烟纱是珍贵无比的布料,连见多识广的王熙凤都没有听说过,这足以说明黛玉在贾母心目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4、贾母是宝黛婚姻最坚定的支持者。对于宝玉的婚事,虽然王夫人力挺宝钗,并拉出元妃娘娘作靠山,但贾母却想尽办法加以反击,自始至终都坚定地维护宝黛的"木石姻缘"。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贾母极力支持宝黛姻缘,为什么最后又同意王熙凤的"调包计",让宝玉娶了宝钗,本人觉得这很有可能就是后四十回续书的误会,按照前八十回的推断,如果没有意外(林黛玉极有可能被皇帝作为政治手段赐婚远嫁藩王),贾母肯定会成全宝黛婚姻。
总之,贾母非常疼爱林黛玉,这一点,无论是从贾母的言语之中,还是从生活细节之中,处处体现了对林黛玉的关爱。
注: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中贾母是否真心对待林黛玉?
贾母很疼黛玉。首先贾母就一个女儿,而女儿亦就一个女儿,况且女儿又早早去世,白发人虽没送黑发人,但怎能不心疼这个黑发女儿呢?似这般血缘至亲,又逢如此境遇,贾母又怎能不疼自已这个外孙女呢?何况还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姝呢。
而为啥木石前盟,最后又成金玉良缘呢?
一、贾母虽疼黛玉,但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乃至嫡孙和外孙女之区别,其更疼宝玉,他不希望多病的黛玉拖累宝玉。
二、由黛玉的性情决定了木石前盟的失败,宝玉不喜欢读书,不追逐仕途,黛玉对此置若罔闻,从不关注,总是随着宝玉的性子来。而宝钗却完全不同,明里暗里或告诫或劝慰。深合了贾母,王夫人等若干人的意愿,因此金玉良缘潜移默化中便得到了支持,并占了上风!
三、在宝黛之争中,每次,黛玉都出尽风头,大有得理不绕人的气势,而宝钗却总是默默忍受,显得即得体又大度。表面上看每次都是黛玉胜出许多,而暗地里宝钗却收足了人心。
四、贾母看上去大权在握,而实际上已早已退居二线,荣国府的实际当权人,应为年富力强的王夫人,加之可呼风唤兩的风姐辅之。而王夫人与薛姨妈又是亲姊热妹,而又都与风姐是姑姪关系,加之林家运势渐衰,所以金玉良缘不仅门当互对,犹为强强联合。
红楼梦中有句名言,叫做:真名士自风流,贾清高最可厌!恰如其分地体现了黛玉和宝钗二人的性格,黛玉说话办事随心所欲,敢哭敢笑,敢葬花,敢焚诗,一切任性随意,如一湾泉水,清澈见底,人见人爱。而宝钗表面上看似宽容大度,处处忍让,锋芒不露,喜怒无色,而实际上是个到处都在用心机的人。因此,黛玉怎能是宝钗的对手!
综上所述,贾母虽疼黛玉,但最终还是爱莫能助,导致了黛玉香消玉损的悲剧!
《红楼梦》中贾母是否真心对待林黛玉?
贾母是真疼林黛玉的。
首先,贾母对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就是很疼爱的。王夫人说起过贾敏,说贾敏那是才真正是大家闺秀,一堆丫鬟,家人疼爱,娇生惯养。而且当时的风俗是贾敏这种未出门的小姐比王夫人这种嫁进来的媳妇地位高。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和贾母三春一起吃饭,也是王熙凤等人侍奉在侧。
贾母对贾敏都如此疼爱,可惜贾敏早逝,只留下一个林黛玉,有此可想贾母对林黛玉有多疼爱了。再者林黛玉为什么会进贾府?是贾母要人去接的,如果贾母不疼林黛玉,又何必接到身边亲自扶养。
而且林黛玉本身就很招人疼。先说浅一点的方面,林黛玉貌若天仙却体弱多病,这样的人本身就惹人怜惜。想想如果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人,谁说起来都会叹息吧,这么好看的一个人,可惜身体不好。如果家里不只一个小孩,很多时候父母也会偏疼体弱的那一个。
林黛玉的性格也很可爱。伶牙俐齿,聪明外露。贾母是喜欢活泼伶俐的小姑娘的,丫头里,贾母喜欢的是晴雯,小姐媳妇们里,喜欢的是王熙凤,探春这种。都是锋芒毕露,聪明伶俐的。相反,宝钗袭人等沉稳的,贾母是不欣赏的。
林黛玉也是活泼伶俐的那一类,心思细巧,聪慧敏捷。不只贾母,还有宝钗,薛姨妈都很疼黛玉。
贾母常常把黛玉和宝玉相提并论,宝玉的地位就不必说了,由此可见贾母对黛玉的疼爱。
《红楼梦》中贾母是否真心对待林黛玉?
黛玉母亲贾敏去世后,黛玉随父在外地,初见由孙及女儿,也真心疼爱过。但是和嫡孙宝玉之间,毕竟宝玉还是第一位的,后来因种种原因,疼爱也就淡簿了。
《红楼梦》中贾母是否真心对待林黛玉?
《红楼梦》是围着荣国府写的。
说是故事,更相记录。大观园中的每个人物形象均是活灵活现,每个人物的思想品质德性均历历在目。
说贾母是否真心对待林黛玉,这得看各位看官自己的体会分析了。我个人认为贾母对待黛玉说不上特别好,但相比他人绰绰有余。
首先: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虽以亡但爱女之心阴阳相隔的思念转移到黛玉身上。两代之爱融一体也给林黛玉带来了一些麻烦招人嫉妒。
相比贾宝玉,贾母对林黛玉的爱又逊色些了。古人的传统观念多少有些重男轻女思想,孙子与甥孙女中间隔着一层纸。看似一层纸,实则是一座山。
贾母关爱林黛玉只是在生活上,而生心上是没有得贾母真正的爱戴。特别是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病故后,林黛玉更显孤悲,心凉于寄人篱下。这个时候需要父母的爱,更需要亲近人的关爱来安慰那颗孤怜的心灵。
这时贾母的爱已渐行渐远。忧柔寡欢的林黛玉茫然若失,常常以泪洗面。情纷纷渺茫欲盼,爱深深夙兴夜寐难圆。只是那《葬花吟》心血诉说着:冷月葬花魂,我孤谁人怜。寄人宫篱下,悲催花未发。之悲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