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他的诗意主要是什么?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

年代: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桃花庵歌》主要表现作者怀才不遇、抱负难展,放浪形骸、消极避世的无奈情怀。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正当他踌躇满志,一心想中状元 “显亲扬名”时,却意外地牵连进科场舞弊案,羁囚诏狱一年,虽终不了了之,却也彻底断送了他的仕进之路,被谪往浙江为小吏。唐寅耻不就任,归家后益放浪,终生以卖文墨为生,年五十四而卒),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消极避世。《桃花庵歌》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典型。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不遇、抱负难展也可略见一斑。唐伯虎在科考失利后回乡,对人间沧桑与世态炎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遂在苏州阊门内的桃花坞修建桃花庵别墅,退避其中,自称“桃花庵主”,过起了一种以卖文卖画为生的诗酒逍遥的个人生活。表面看来,此时的唐伯虎已经看透了仕途险恶,对科举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但事实上,科举失利却无疑深深挫伤了唐伯虎的自尊心,成了其无从摆脱的一大心结。全诗以逍遥自在的桃花仙人自比,表现了自己平凡真实中带有庸俗消极一面的真实内心,带有愤世嫉俗之意气。全诗明白如话,不用任何典故和华丽辞藻,语言音调务近俚俗,轻便自山。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他的诗意主要是什么?

原诗如下:

桃花庵歌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醉只在花前坐,酒醉还佰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贪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关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膏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整首诗歌其意是:

仿如仙域的桃花坞里,一人如花仙一样居于此花海之中。但他似乎并不能完全免俗,做着种树折花枝,换酒钱。看来这桃花仙境里的仙人,只不过也是一位凡人。他也得象劳苦大众一般,为食操劳,自比仙人,实是凡情。

仙人随意而坐,随兴而醉,随处而眠,日日如此,年年如此。劳作,醉酒,复劳作,复酒醉。不去向功名利禄下拜,只希望深醉在花,酒,情趣之向。

追求富贵的人乐在忙碌,争求。求安于平凡的人,乐在劳作,饮食。

富贵好比在天上,贫贱好比在地下。

仙人自知富贵之显耀,尊贵,贫贱之黯然,卑微。

他人富贵驱驰而不得闲,仙人故贫贱,闲而不必驱驰。

仙人跟喷子对喷了起来,喷子说仙人疯癫,仙人说喷子不懂。

不管谁疯癫,谁看不穿,仙人跟世人对立了起来。

仙人说过去名扬天下的豪杰之墓,现今已被锄头改造成了田肥。而只是被人记得一虚名,仙人如今乐于花酒之间,百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

不论你生前是否封侯拜相,死后还是要比作田肥。万事无常,争得了一时,又守得了几刻?

诗人借此诗歌,把自己比作仙人,安乐平实,潇洒脱俗,把自己内心的刚强,抗争抒发了出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