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意境的宋词有哪些?

充满意境的宋词有很多很多……以下是比较经典的两首,共赏——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充满意境的宋词有哪些?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充满意境的宋词有哪些?

我们前面讲解了曲子词的由来及发展,可以得知曲子词来源于乐府诗,又从唐诗哪里借鉴了写作技巧,慢慢发展成了成熟的词。五代是词代替唐诗地位的关键期,逐渐扭转了词在文人圈的地位。最终到了宋朝成了宋词,使词不仅替代了唐诗成了主要文学,还使词的成就达到了鼎盛。我们也不难发现,词是诗的一种变体,因此词也被称为是乐府或近体乐府。词仍然属于乐府和诗的大体系之内,只是诗的一种分支,或称为一种新的进化。后来宋词又进化成了元曲,被称为乐府或今乐府。元曲也仍属于乐府和诗的大体系之内。

词的风格发展也经历了五个阶段,例如《云瑶集》代表的民间词多粗造通俗,《花间集》代表的花间派多艳丽,南唐词多清秀,北宋词多婉约,南宋词多豪放。宋词的发展阶段和派别分类,相对唐诗来说更简单些,发展阶段可分为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派别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北宋以婉约派为主,南宋以豪放派为主。北宋时期格律较为松散,南宋时期通过周邦彦、李清照、姜夔、吴文英等人的努力格律变得严深,整体来看宋词的格律略比近体诗的格律略宽松些。

婉约派词人有北宋的欧阳修、范仲淹、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人,南宋的姜夔、吴文英、史达祖、蒋捷、张炎等人。豪放派词人有北宋的苏轼、贺铸等人,南宋的陈亮、岳飞、陆游、张孝祥、张元干、辛弃疾、刘过、刘辰翁、刘克庄等人。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核心代表,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核心代表。柳永被称为宋朝第一位专业词人,也是第一位对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李清照被称为宋朝第一女词人,也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苏轼被称为宋朝第一大词人,豪放派的开创者;辛弃疾被称为南宋第一大词人,豪放派的集大成者;在宋朝词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取代了诗歌的主流地位,但是仍有一大批文人在大量的进行诗歌的创作。最具有影响力的是北宋后期的江西诗派的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他们三人被称为江西诗派三宗,他们以学习杜甫为主,因此杜甫自然也成了江西诗派的远祖。同时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他们摆脱了江西诗派的影响,促使宋朝诗歌进入第二个繁荣时期。江西诗派三宗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主要以写诗为主,写词较少。

婉约派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唐末五代时期,花间词的艳丽、南唐词的清秀均属于婉约的先声。第二个时期是北宋初期,柳永开始对词进行全面的变革,创造了慢词,篇幅变大,以市井语入词,雅俗并陈,成为了民间词派代表。宰相词人晏殊依雅入词,他是宫廷词人的代表。欧阳修极力反对西昆体的浮华和太学体的苦涩,他们共同开创北宋婉约词风。第三个时期是北宋末南宋初期,以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开始严格讲究格律要求,刻意求工,他们正式开始给词装上了格律的束缚。第四个时期是北宋中期,以吴文英、史达祖等人推动宋词的格律走向基本定型。第五个时期是北宋末期,以“宋末四大家”蒋捷、周密、王沂孙、张炎彻底完成了宋词格律的定型,但以张炎为代表的宋词最后的词人,也标志着词在宋朝走到了尾声。

豪放派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萌芽期,北宋初期范仲淹以边塞风格写了《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出了豪放派的先声。第二个时期是开创期,北宋中期的苏轼为了脱离柳永婉约词的约束,开刻意采用豪放的词语来写词,正式开创了豪放派。第三个时期是中转期,北宋末期的贺铸在豪放派发展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北宋的豪放词风传递到了南宋,尤其对辛弃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四个时期是鼎盛期,南宋前期的辛弃疾是豪放派集大成者,这个时期南宋不断地被北方的金辽侵略,出现了大量的边塞词人,开始大量的写豪放词,例如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等人。第五个时期是延续期,南朝后期的“辛派三刘”,即刘过、刘辰翁、刘克庄对豪放派的词风进行了延续。

词发展到了宋初最先出现了西昆体 ,是由杨亿、刘筠、钱惟演创立的一种诗歌派别,在当时最为流行。西昆体因《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西昆酬唱集》是由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位宋朝馆阁文臣应和而作,主要学习李商隐的诗风,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浮华空洞,缺乏现实性,缺乏真实情感。同时和西昆体相互对着干的是石介为首的太学体,词风险怪奇涩,为当时的太学生所追捧。当时的诗、词、文风改革的主将欧阳修,极力反对西昆体和太学体,因为西昆体和太学体使词的创造进入了两个极端,一个太肤浅,一个太怪涩。欧阳修不仅对词风进行了变革,同时在他的努力下开始了第二次古文运动,因此宋朝的诗文发展走上了正路,对宋朝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阳修也成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诗文皆好。唐宋八大家的苏轼、苏辙、曾巩均是他的学生。据说欧阳修成了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对采用太学体写诗文的太学生一律都没给录取,从此高傲自大的太学生改过自新,开始写古文,北宋诗风文风从此大振。欧阳修对词的变革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延续李煜后期的词风,用词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二是让词走出宫体浮华和苦涩走向通俗,这点是和柳永对词的努力是一致的。欧阳修词的代表作有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蝶恋花·海燕双来归画栋》《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等,我们分享一首欧阳修的著名词作《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充满意境的宋词有哪些?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总被无情恼。

苏轼的豪放词有很多,大江东去浪淘尽…… 老夫聊发少年狂…… 可以让人顿生豪气。

苏轼的婉约词也很美,像这首《蝶恋花•春景》将生活的美好与哀伤写到了人的心坎里。

充满意境的宋词有哪些?

《点绛唇·雪中看西湖梅花作》作者:朱翌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雪花飞下,浑似江南画。

白壁清钱,欲买春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点香随马。

这首词是写西湖梅花,全词风格清新,历代咏梅词中可谓独树一帜,颇受好评。

充满意境的宋词有哪些?

我个人比较喜欢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首词——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写元宵佳节,繁华喧闹之处,却有一袭鲜亮令人为之一阵;车水马龙之中,似藏心中的难言落寞。词中景致极其铺设,写人一影孤美,陈情蕴含不露却让人恍然即感,让人无限遐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