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车和丰田车有什么差别?哪个更适合成为家用车?
德系大众和日系丰田,到底哪个更适合家用?一直都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很多车主在选择车型的时候,都会在这两个品牌之间纠结。实际上,丰田和大众有着不同的造车理念,它们生产出来的车型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买车的时候你要事先了解它们的优缺点,才能买车不后悔!
消费者在选择家用车时候,基本考虑的是燃油经济性、耐用性、故障率低、保养维护省心等,在这个基础之上才会进一步考虑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能、功能配置以及保值率等问题。对于大众和丰田不存在哪个品牌更好一点,反而应该考虑哪个品牌的车子更适合你。
我特意挑选了两款热销车型车型做对比,分别是大众探岳 2022款 380TSI 四驱R-Line智联版和丰田RAV4荣放 2022款 2.0L CVT四驱尊贵版,两者无论在价位还是配置性能方面都很接近,具体差别一对比就能立马见分晓。
一、大众探岳 VS 丰田荣放:动力性能PK大众探岳 2022款 380TSI 四驱R-Line智联版:发动机2.0T 220马力 L4,最大功率162kW,最大扭矩350N·m,搭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最高车速200km/h;
丰田RAV4荣放 2022款 2.0L CVT四驱尊贵版:发动机2.0L 171马力 L4,最大功率126kW,最大扭矩209N·m,搭配CVT无级变速变速箱(模拟10档),最高车速180km/h。
两者的动力参数差别还是非常大的,在实际的驾驶体验中,能够明显感觉出来两者的差别。低速起步的时候,RAV4荣放动力输出比较平顺、平缓,换挡顺滑,这主要是因为其搭载CVT无级变速箱。当车速到达60km/h之后,RAV4荣放的动力就显得比较肉了,这一点在跑高速道路的时候特别明显。当车速超过100km/h之后,RAV4荣放的方向盘和发动机抖动明显,即便踩下地板油,其动力输出也来得比较缓慢、
而探岳在加速过程中,换挡顿挫感比较强,但是在高速后半段加速的时候,发动机抖动略小,动力来得更快、更直接,主要还是因为两者搭载的变速箱不同。
总而言之,日常城市代步,两者的差距并不明显,但是如果跑高速的话,探岳的优势就更突出一点,特别是在需要超车的时候,探岳的动力会来的更强劲、直接一点。不过对于家用车而言,这两款车型的动力是完全足够的。
二、大众探岳 VS 丰田荣放:燃油经济性PK都说日系车省油,这一点确实没错,毕竟日系车主打的就是燃油经济性,但是同样定位为家用车大众汽车也同样上升有,不过还是要比丰田逊色一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官方提高的NEDC综合油耗可以看出来,大众探岳的NEDC综合油耗为7.5L/100km,而丰田荣放的NEDC综合油耗为6.4L/100km。
同样都是2.0升排量,为什么油耗会有所区别?主要原因还是在发动机技术有所区别。大众旗下大部分车型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探岳也不例外,而丰田荣放则采用了自然吸气发动机。
日系车普遍采用自然吸气发动机,随着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发展趋于成熟稳定,最近几年日系车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比例也在增加。同样的德系大众也在旗下车型中增加了不少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
自然吸气发动机结构比较简单,因为其发展时间比较长,所以结构上也比较完善,相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优点也比较明显,当然缺点也更为突出。
1、从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上来看,自然吸气发动机要更省心一点。因为涡轮增压发动机工作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是可以充分冷却,但是停车熄火断电后,由于涡轮片在惯性的带动下,还在高速运转,容易造成轴承的损耗,长期以往就会降低涡轮的使用寿命。所以从理论上来讲,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寿命是没有自然吸气发动机长的。
2、从技术可靠性上来看,自然吸气发动机经过了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做得相对比较完善,技术已经非常可靠,质量稳定,油品方面没有涡轮增压的要求高。自吸的结构和维护相对比较简单,在平顺性、耐久性、稳定性、安全性上比涡轮增压发动机来得更有优势。
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故障率较高,比如加速迟滞,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相对于自吸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对保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必须按时保养,必须使用品质高的机油,后期维护费用一般来说比较高。
3、从动力方面来看,自吸发动机的加速能力是比较平顺而缓慢的,不像涡轮增压发动机那么的激进,涡轮增压可以使车子更有力量,经常跑高速比较好,提速很快,但是很难做到收放自如。自吸发动机的车子加速比较平顺,速度是缓慢提升的,比较容易掌控。噪音也比较低。
4、另外就是油耗了,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性能好,但是你要拿油养着它,油耗比自吸的普遍要高很多。你总不能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吧?
三、大众探岳 VS 丰田荣放:耐用性和故障率PK国内车主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大众”。实际上,修不好的大众并不是指大众所有车型,而是指曾经的大众帕萨特,但是也从侧面反应了两个车企品牌在耐用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差距。丰田耐用的口碑是人尽皆知的,不仅是丰田,另外两个日系品牌本田、日产、三菱也都是如此,为什么日系车整体的耐用性更强,故障率更低呢?
首先,日系品牌车企在汽车生产线上的零部件供应链方面世界领先。我们知道一辆汽车生产需要数万个甚至是十几万个零部件组成。在如今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谁掌握了核心的零部件技术,谁就掌握了整个汽车生产界的主动权。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100多家世界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之中,日本就占据了35席,美国占据了30席,而德国只有18家。因此,日系汽车之所以质量如此可靠,主要就是因为它们大部分的零部件都是自己家的企业或者自己控股的公司生产的。
举个例子,三菱汽车所使用的汽车零部件,基本都是依靠自己生产,它自己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占据了整车比例的80%左右,甚至有的车型会更高。2011年,日本发生地震海啸,几个比较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出了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宝马、奔驰的工厂整整休息了一个多月。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日本人的匠人风格和严格的品控作风。
所以,美国《消费者报告》在统计2017年的汽车的可靠性的时候,前八个位置,日系车占据了4席,从这些方面都可以反应出日系车的可靠性。
而且日本的汽车技术也要比德国的技术高出不少,就比如说世界第一的8速自动变速箱,就是日本爱信生产的。又比如说,第一款横置10AT,也是由本田生产的。我们再来看一下世界三大变速箱生产厂商,也就是采埃孚,爱信,杰特科,日本就占据了两个。再来看看日系品牌斯巴鲁,斯巴鲁森林人的售价在30万左右,但是它却可以做出水平对置发动机的装置设置,我们直到这类发动机对于加工的精密程度要求是很高的。这些方面也都反应出日系车子的做工真的很细致,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偏爱日系车的主要原因。
最后就是丰田的造车理念相对来说更加注重于家用车的耐用性,它比较喜欢用一些经受了市场多年验证的,比较成熟可靠的技术,搭载在自家的车子上。大众小毛病多,还有烧机油的问题,而丰田的车皮薄也是被人诟病很久。所以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说丰田的车子耐用,也有的人会说它的技术比较老旧,但是不管怎么说,针对于耐用性这一点,丰田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丰田汽车的整个生产品控是把握得非常好的,这个在业内也是都知道的事,大家都知道丰田的一个精工品控打造的事非常好的。所以在用车省心这一方面,丰田的车子确实要比大众要更耐用,而且保养、维修起来比较简单、便宜。
而大众则正好相反,喜欢将新技术应用在自家的新车型上,而且大众为了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喜好,在车子的功能配置方面也是较为复杂,越复杂的东西故障率也会越高,这一点从投诉数据上就能看出来。
四、大众探岳 VS 丰田荣放:外观、内饰、空间、功能配置PK很多人都说大众是把中国人的心理研究得非常透彻的一个车企,原汁原味的德系车进入中国之后,总会针对我们中国的消费者的一个用车习惯做吃改善。举个例子,就像大众朗逸这款车型,这么多年来的销量一直排在前三名,甚至一度登上过榜首。
为什么国产大众的车子这么好卖呢?就是因为它直接击中了我们国人的一个心理,国产大众许多车型就是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打造的,所谓的中国特供车。整个外观中规中矩,非常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整个空间表现也是越级的存在,它的底盘相对来说要比丰田的车子更有质感。
即使丰田在全球的销量要领先于大众,但是在国内,丰田永远也卖不过大众,就是因为大众相对于丰田来说,针对中国市场做了更多的改良和妥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一台大众的车子开起来的高级感要比丰田强不少。
日系车一贯的风格就是内饰简单、车机系统落后,这还是要回归它的造车理念,它们的理念就是车子就是代步工具,简单耐用,燃油经济性高才是最重要的。
总的来说,日系丰田在外观、内饰、空间、功能配置等方面都不如同级别的德系品牌,比较中规中矩,而的德系大众更能迎合国内消费者的心理,无论是空间、内饰、功能配置,还是舒适性、动力等,都更能符合国人的用车心理。这也是丰田在全球销量虽然领先,但是在国内却干不过大众的主要原因。
五、大众探岳 VS 丰田荣放:保值率、性价比PK丰田和大众在传统燃油车方面的保值率都不低,我们来看看J.D. Power联合和58车、优信二手车公布了“2021中国汽车保值率风云榜”,分别给出了各个细分市场上保值率前5名的车型。在紧凑型轿车分类下,前五均为日系车,而第二名就是丰田的荣放,第一年的保值率为91.51%,三年保值率为76.54%,五年保值率为58.35%。
而大众探岳前五年平均保值率分别为:86.46%,75.91%,65.34%,58.04%,51.09%,在SUV车型中,探岳的保值率属于中等水平。在保值率方面,日系品牌是占据了一定优势的。
在性价比方面,同样的功能配置、动力总成等,大众的车型优惠力度要远大于丰田车型。再加上近几年国产车销量突飞猛进,大众国内市场逐渐被瓜分,只好通过减配、降价等手段提高销量。反观丰田,得益于全球市场的销量一直都是领先水平,所以汽车车型基本很少有优惠,有的甚至还出现加价情况,所有整体性价比不如大众。
六、大众探岳 VS 丰田荣放:安全性PK对于丰田和大众哪个安全性更高,这一点是有比较大争议的。很多人说大众的车子要比丰田的车子用料更扎实,最起码整个车身更加的坚固、耐撞,但是这也牵扯到两个车企不同的造车理念。
大众的车子更倾向于这种低速行驶发生剐蹭之后,修车的经济性,因为车壳比较硬,小剐小蹭无伤大雅,也对车子造成不了什么伤害,维修的成本比较低,但是对于车内乘员的保护就要另当别论了。
如果你关注过各种车子的碰撞检测的话,你会发现丰田旗下的车型,其实是要比大众旗下的车型安全系数更高的,也就是说,对车内人员的保护作用更好。不仅仅是丰田,还包括丰田旗下的子品牌,比如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它的碰撞测试成绩一般也是要高于大众旗下的奥迪、保时捷这些车型的。
虽然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丰田的车子特别的不耐撞,漆薄、皮脆,一撞整个车子就烂了,但是丰田在整个车辆设计的性能结构上说明,车子撞烂之后,大部分的碰撞冲击力都被车子本身给吸收掉了,反而会对车内人员的保护作用会更优秀一些。
所以说安全性这一个问题,如果说单对车子的耐撞程度来看的话,大众肯定是完胜丰田的。如果说到对车内人员的保护作用的话,这一点不管你信不信也好,丰田确实是比大众要做得更好。
总而言之对于家庭用车,如果偏向于耐用性和经济性,那么选择一台日系车是没有问题的,15万以内价位的日系丰田相比于同价位的德系大众,有着燃油经济性高、保值率高、保养简单省钱、整体故障率更低等等优势,总的来说,这个价位的日系丰田车用起来比较省心。
如果预算来到20万左右,那么选择德系大众也是没有问题的,这个价位的车型,对车子的动力性能、舒适性、操控性、功能配置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德系大众整体方面相比于日系丰田则更有优势。
聊了这么多,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问题,买一台家用车,选择丰田还是大众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要看你怎么去抉择了。要看你更加侧重于它们的哪些优点,或者接受不了它们的某些缺点,然后做出更适合自己的一个选择。如果说你比较侧重于驾驶感受的话,那么大众更适合你。如果说你比较侧重于一台车用起来比较省心、耐用的话,那么丰田可能更适合你。
大众车和丰田车有什么差别?哪个更适合成为家用车?
我开了丰田雷凌,又开了大众速腾,终于知道日系车和德系车的差距有多大,奉劝想买合资车要三思,只有明白优缺点,才能在购买之后不后悔!
日系车和德系车由于国情不同,造车理念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合资以后,又有了一些共同点。
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买大众车和丰田车的人,基本上不会在乎内饰用料,也不会在乎配置高低。
毕竟“走量”的大众车和丰田车,在内饰上几乎没有设计感,用料也都是硬塑料和搪塑包裹。
至于配置,压根就不是大众车和丰田车考虑范围内的事情。
20万出头的价位,甚至连倒车影像都没有,车机系统能够流畅的操作就是最大的进步了。
买大众车和丰田车的车主,不在乎内饰用料,也不在乎配置高低,只是在乎“车标”。
这就造成了德系车和日系车第一个共同点:配置低和内饰用料差。
要想知道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区别,我们还是要回归到造车理念上,不仅区别很大,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德系车和日系车就凭“皮实耐用和经济可靠”这两个标签,就能让消费者口口相传,足以保证高销量。
任何一家车企都想依靠品牌力挣钱,这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
国产车企造车水平越来越高了,但是品牌力却一直上不去,只能依靠性价比优势,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口碑沉淀和核心竞争力。
令人欣慰的是,主流的国产车企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亚迪的DM-i和刀片电池、长城的三把锁,以及奇瑞的鲲鹏动力。
这些主流的国产车企,只要做好品控,服务好车主,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品牌力很快就要建立起来了!
言归正传,德系车和日系车到底有什么区别?难道只有在高速路上才能区别出来吗?
我开过丰田雷凌,也开过大众速腾,虽然这两辆车价格不高,属于入门级轿车,但是却很好地体现出了德系车和日系车造车理念的不同。
正如前面所说,走量的德系车和日系车几乎没有设计感可言,也没有配置可以介绍的。
唯独动力操控、安全性和耐用性,这3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接下来我将进行详细对比,希望给想买车的读者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德系车的动力让人琢磨不透,日系车的动力让人心平气和!德系车在动力方面一直表现不错,以速腾为例,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
动力参数很一般,让人觉得就是买菜车,但是大众把双离合调教得非常成熟,传动效率很高,8秒出头就能破百。
速腾在起步时,油门调教得比较敏感,会有一点推头的感觉,随着涡轮的介入能够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
在标准模式下,时速40-80km /h,油门随踩随到,能感都到强大的动力储备。
在运动模式下,时速80-120km/h,深踩油门,转速表达到3000rpm,发动机发出沉闷的咆哮声,变速箱强制降挡,1.4T发动机便能爆发最大动力输出。
要是说时速100km/h还有推背感,显然有些夸张了,我驾驶速腾跑过2次高速,满载5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轻松超车。
有时间觉得德系车的动力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候又感觉这就是德系车给车主最大的惊喜。
我曾驾驶过2.0T发动机+8AT变速箱的SUV,光看动力参数表现,让人感觉动力非常强劲。
但在实际驾驶中,满载5人时速100km/h以后,深踩油门超车,令人尴尬的是,光听见发动机吼叫,速度却没有明显变化。
这就说明动力参数好,不代表动力表现就一定好,更重要的是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调教水平!
德系车在动力上的优质表现,这和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有关。
要想在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跑得又快又平稳,强大的动力输出只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底盘平整性和整体机械素质。
一汽大众速腾继承了优质的德系车血统,虽然底盘调教得比较偏硬,低速行驶时,对于细微震动过滤得比较一般。
难能可贵的是前后双独立悬挂,遇到大的减速带可以干脆利落地通过。
一旦高速行驶时,得益于优质的底盘调教和机械素质,德系车的优势马上就发挥出来了,能够感受到气流对车身有一种下压力,车身姿态保持得很稳,有种贴地飞行的感觉。
实话实说,开德系车上高速,心里就是有一种踏实感,总是不自觉地越开越快,甚至感觉开得越快、车身越稳!
德系车强调的是动力输出和操控体验,低速灵活、高速不飘、紧急躲避不会失控,开起来得心应手,这就是德系车的魅力。
但是,在拥堵的市区道路就很难发挥其性能了,甚至会出现顿挫,这也是很多人吐槽德系车的原因之一。
要是说德系车的优势在于高速,那么日系车则刚好相反!在动力方面,相比德系车的激进,日系车考虑更多的是稳定性。
在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的今天,车企们纷纷采用了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而日系车却始终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
要是说日系车发动机技术落后,可是十年前的发动机到今天依然符合排放要求。
要是说日系车发动机技术先进,可是却是十年前的技术。
或许这就是日系车始终所追求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以雷凌为例,1.5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最大功率89kW,最大扭矩148N•m,这套动力组合在动力参数方面就远不如速腾了。
不过,雷凌拉追求的不是性能,而是城市代步的稳定性。
模拟十挡的CVT变速箱在起步阶段比较平顺,时速60km/h以内驾驶起来非常轻快,虽然没有推背感,但是动力储备也算充足,在城市道路之间穿梭绰绰有余。
现在的城市道路都比较拥堵,平均车速能超过45km/h就已经算快的了。
当车速超过80km/h,日系车的缺点就开始暴露无遗,即使深踩油门,也能够让你心平气和,学会佛系驾驶汽车,感受不到动力输出。
还是那句话,走量为主的日系车就别追求性能了,好在底盘配置较高,采用前麦佛逊式独立悬挂,后双交臂式独立悬挂,为底盘增加了一些运动感。
整体调教偏舒服,能够有效过滤细微的震动,但是快速过弯时悬架支撑性不足,感觉车身侧倾明显,不如速腾的操控性好。
雷凌的动力和操控表现,代表了大多数日系车企的造车理念,注重城市道路驾驶的舒适性。
要是归咎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和原产国驾驶环境有关。
日本城市道路相对比较狭窄,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比较严重,且高速公路执行严格的限速标准。
在日系车企看来,汽车不需要开多快,只要足以应对城市道路就行,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乘坐舒适性和拓展车内空间上了。
虽然雷凌的空间不算大,舒适性也谈不上多好,但是同为日系车的轩逸、飞度、凯美瑞等车型都是空间魔术师。
乘坐舒服,空间较大,随处可见的储物格,这些优点无形中俘获了消费者的心。
我开过不少日系车了,实话实说,如果只是在市区代步,不需要所谓的操控感,日系车的轻盈灵活、经济实用非常适合成为家用车。
但要是经常跑高速,经常走山路,那么日系车显然不如德系车“稳”。
德系车的安全性让人安心,日系车的安全性让人揪心!认为日系车好的人觉得经济可靠,认为日系车差的人觉得皮薄不安全,而对于德系车大家的观点似乎一样,那就是足够皮实。
按一下驾驶舱盖,敲一下车身钢板,再关一下车门,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日系车不如德系车安全。
日系车的钣金厚度显然不如德系车,但是决定车身安全性的却是结构件。
以钣金厚度评价日系车不安全,显然不够专业,也冤枉了日系车。
在安全性方面,日系车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以“溃缩吸能”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溃缩吸能并不是日系车的首创,最早的汽车溃缩设计,使用在1959年的奔驰轿车上,目的是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
当车辆发生碰撞后,受到惯性影响,驾驶员和乘客仍然会高速向前,但是身体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强大的惯性远超出身体的承受范围。
溃缩吸能设计,就是用来为突然减速时产生的惯性提供一定的缓冲,以降低驾驶员和乘客可能遭受到的最大伤害。
日系车之所以采用溃缩吸能设计,很多人说是因为日本资源匮乏,其实只是一方面因素,主要还是受制于成本,能省则省,只要不影响安全,防撞梁使用泡沫板都行。
斯巴鲁的钣金是出了名的软,雷克萨斯的钣金厚度比合资日系车还要薄10%左右,日系车的安全性就是看起来让人揪心,但即使这样也丝毫不影响其安全性。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和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对雷克萨斯进行了测试,在同等级别的车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测试,都证明了钣金薄不影响安全性。
溃缩吸能的优点是: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缺点是:小的碰撞事故也会导致车体受损严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稍微碰撞就要大面积修复,稍微磕碰就容易露出底漆,日系车吸能设计对车企而言是节省成本了,但是却无形中增加了车主的成本。
如果说日系车擅长溃缩吸能保护车主安全,那么德系车就是一个字“硬”!都说大众车最懂国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即使需要使用颗粒捕捉器,也不会轻易出三缸车破坏口碑。
即使溃缩吸能节省造车成本,也要在消费者能够感知的地方用料充足。
大多数消费者不懂汽车构造,认为钣金硬就是安全,用手按一下大众车,马上就会竖起大拇指,夸赞大众车又硬又安全。
德系车在安全方面注重的是系统安全,从材料、结构、主被动安全配置等方面提升安全性。
具体表现为德系车在发生小磕碰时,防撞梁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力,避免车身结构造车不必要的损失。
在发生大的碰撞时,保证驾驶舱的完整性,确保驾驶员足够安全。
要是说日系车的溃缩吸能和德系车的系统安全谁更能保护车主安全,这个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
但是,在小的碰撞事故中,在确保驾驶员安全的前提下,那么一定是德系车的损失比日系车小。
德系车的耐用性让人质疑,日系车的耐用性有口皆碑!都说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其实这句话是有依据的。
根据英国汽车保修机构Warranty Direct研究发现,发动机可靠性前10名当中:本田、丰田分别为第1名和第2名。
雷克萨斯排名第6,日产排名第9,前10名里仅奔驰上榜,其它德系车表现得都不尽人意。
在所有汽车品牌发动机可靠性排名当中,奥迪排在倒数第2名,宝马倒数第7,大众倒数第9。
大家试想一下,发动机是三大件之一,是汽车的心脏,要是发动机的故障率高了,那么就会影响大家对于汽车的整体评价。
这几年大众又因为颗粒捕捉器和双离合备受质疑,导致很多人不看好现在的大众汽车。
可是口碑差,不代表销量就不好,很多人买车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在德系车和日系车之间选择。
都说日系车耐用,但是车身异响、机油乳化等问题近年来也层出不穷。
德系车皮实耐用、日系车经济可靠,都是老车型积攒下来的固有印象。
就新车型而言,德系车和日系车没有谁比谁更耐用,基本上都处于同一个水平。
德系车和日系车谁更适合家用车?德系车的优点在于动力和操控,如果经常跑高速,显然是德系车更加适合。
日系车的优点在于经济性和耐用性,如果只是城市代步,显然日系车更加适合成为家用车。
前提是走量车型,如果是德系高端车型,那么显然日系车不如德系车。
宝马、奥迪、奔驰这三款豪车,真的要比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要优秀多了。
写在最后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国内市场待久了,人老成精,变得非常平庸。
说实话,就目前的国产车在耐用性上不比德系车和日系车差。
在外观设计、内饰用料、空间配置上都要优于德系车和日系车。
当然了,前提依然只是走量车型!
要是说高端车型,德系车和日系车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了!
大众车和丰田车有什么差别?哪个更适合成为家用车?
我开过大众桑塔纳,也开过丰田皇冠,才知“中国的大众,世界的丰田”误导很多人,奉劝要买大众、丰田的人要三思,如果必须二选其一,20万以下选大众,20万以上选丰田,错不了!
大众是德系车的代表,丰田是日系车的表率,业界一直在流传“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实际上这是认知偏见,最起码丰田没有那么完美,大众也没有那么不堪一击。
中肯的评价:大众和丰田都在消耗国人的信任度,因为飘了,跟当初进入国内的口碑差太多,可以说都在作死!
通篇是干货,如果单纯评价大众、丰田哪个更适合家用,很笼统,也容易误导购车的人,真想买到中意的车,那就必须翻开大众、丰田在国内的发迹史,只有懂了这些,在选车才不会感情用事。
说到大众,绕不开桑塔纳;提到丰田,说不尽皇冠。
了解他们的前世今生,你选车就有了基本的判断:
1983年,国内第一款大众合资车,桑塔纳(见下图)横空问世,22万/辆的售价被人热捧,关键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1964年,国内第一款进口丰田轿车,皇冠8(见下图)空降国内广交会,一位神秘顾客直接现场买走10辆。
以上两款车,作为曾经的标杆,如果用今天的审美,你还会动心吗?
大众桑塔纳的历史:历时38年的大众神车,为何跌落神坛?相信一万个人心里有一万种答案,但万变不离其中:消费者在变,汽车变得太慢。
“桑塔纳”的原名叫“帕萨特B2”,也就是国内Santana(桑塔纳)第一代(见下图),那年是1983年!
1980年,德国大众在世界推出帕萨特第二代,上海汽车厂【简称上汽】经过3年谈判,以CKD组装的模式将它引进国内并组装成功,车型跟国外完全一致。
为了跟国外区分,国内正式定名Santana(桑塔纳)第一代。
自从桑塔纳问世,一边是有钱买不到车,一边是没钱看热闹,用现在的审美,这车是要多丑有多丑,但在那个年代,拥有它就是顶尖富人,当年车可被炒到22万元/辆的天价。
如果大家对22万元没概念,1983年的猪肉价格是1元/斤,工资是2元钱/天,如今猪肉25元/斤,相差25倍,什么概念。
“桑塔纳2000”的原名叫“帕萨特B3”,这就是国内的Santana(桑塔纳)第二代(见下图),那年是1995年!
1988年,德国大众面向世界推出帕萨特第三代,而上海大众绕过母公司,跟巴西大众合作,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出国内桑塔纳第二代,定名 “桑塔纳2000”。
二代延续一代的经典造型,同时还增加了108mm的轴距,车长定格在2656mm,搭载1.8L四缸发动机,五速手动变速箱,20多年前的配置,也不输现在某些减配车型,就问那些生产三缸发动机的车企不害臊么?
Santana(桑塔纳)第三代(见下图),也叫“全新桑塔纳”,随着轴距缩减,一跃从从B级车变成A级车,从此桑塔纳的神话就此结束,那年2012年。
全新桑塔纳在德国沃尔夫斯堡首发,时间是2012年10月,上海大众随之引进国内。
销售价格也从原来的20万缩水到10万,可惜降价,老百姓也不买账,因为懂车的人越来越多,选择也越来越多。
当桑塔纳缩减轴距,减配,就注定它落魄的命运,在国内卖东西并不是越便宜越好。
那么问题来了,桑塔纳怎么就熄火了?
有人说是改款太失败,有人说是配置太寒碜,有人说是价格太便宜,其实一句话归总:改是快死,不改是慢死,没别的原因。
丰田皇冠的历史:12代之后,再无皇冠,为何如此?进入国内最早的进口丰田车型,就是crown eight(皇冠8),可惜命途多舛!
喜欢丰田的人,一定都有皇冠情节,上个世纪的神车,12代更是巅峰之作,可惜12代之后再无皇冠,那一年定格在2005年。
crown eight(皇冠8):1964年在广交会登陆,也是第一款进口丰田车型,一神秘顾客现场直接提走10辆,一度引起轰动。
crown eight(皇冠8)是皇冠第二代的顶级产品,配备全铝合金V8引擎,排量2599cc,采用半球型燃烧室设计及OHV配气系统,搭配三前速自动变速箱,它是日本第一款大规模量产的V8车型。
看看丰田皇冠的历程,也躲不过宿命!
皇冠第一代:销量达到1.7万;
皇冠第九代:在日本和国内销量登至顶峰;
皇冠第十二代:国产成了神话;
皇冠第十四代:在国内停产,15代皇冠在国内没有引进。
皇冠放弃了这款轿车车型,开始追逐SUV市场,毕竟在国内SUV大热,任何车企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全新中型SUV皇冠陆放,已于21年8月27日开启预售,价格在27.58-35.08万,大家觉得皇冠能逆袭翻盘吗?
“开不坏的丰田”,有不少代表车型,最便宜的威驰、世界级的卡罗拉、二手市场的抢手货汉兰达、最霸气的陆地巡洋舰等,丰田的车型覆盖面比较广,萝莉爱卡罗拉,大叔爱汉兰达,总之丰田想得很周到。
那有人调侃:中国的大众,世界的丰田!
可事实是在国内大众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丰田在国内卖不赢本田,而本田在大众面前也是弟弟,那丰田还有何颜面跟大众争呢?
难道大众就是无懈可击吗?家用轿车到底是选大众还是丰田?
为了公平客观,我从安全可靠性、油耗、保养维修、动力、行使感受、投诉率、保值率7大维度分析,大家自行判断谁更适合你。
第一点:安全可靠性!碰撞测试丰田赢,开车上路大众稳。作为消费者,买车第一要素是安全,毕竟车跑起来可不是玩具,有时候你不撞人,别人会撞你,既然碰撞无法避免,那么车变形的程度就至关重要。
说到碰撞测试,脑袋想到的一定是丰田完败于大众,事实会让你辣眼睛。
根据中保研对车型的碰撞测试,碰撞测试最高的速度上限是64km/h。
汽车正面1/4位置碰撞(得分越低,性能越好),以下是碰撞结果:
正面1/4位置碰撞,倒数第一是大众帕萨特,倒数第二是大众途观L,反观碰撞好的前5名,丰田占了3个。
意外不?吃惊不?相信不?
继续对侧面碰撞、车顶强度、行人保护等三项测试中,碰撞结果好的前5名,丰田均有2-3款,丰田系整体排名靠前,而大众只能算中规中矩。
有人会说,丰田系碰撞测试结果是最好的,它就比大众安全?
持这种观点的就是以偏概全,要知道碰撞测试的上限速度是64km/h,而丰田把这个速度的临界值研究的通透,说白了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说句玩笑话,如果把速度提到70km/h,大众车可能全面好过丰田系。
当然,这种碰撞强度主要是模拟在市内驾驶情况,真上了高速,不管是大众还是丰田,只要速度到了120km/h,驾乘生还率几乎为0,百万豪车也不顶用。
二、油耗!丰田,特省油;大众,很耗油,是真的吗?说省油的人,都是不拿车重、发动机型号、开车路况做横向对比,这就是耍流氓。
例如:大众低端车配1.4T EA211发动机,省油不比丰田差,但是动力肉得很。丰田高端混动油耗,在同级别的确省油。
单纯只比较同型号的自吸发动机,在负载相同的情况下,油耗是差不多的。如果把同样的发动机安在不同车上,大众重1.5吨,丰田重1.1吨,那大众肯定耗油,毕竟是小马拉大车,不耗油才怪。
从目前市面主流的车型来看,丰田有些车型市内可以跑到5个油;但是大众起步也得6个油,这个区别其实跟造车理念有关。
毕竟丰田和大众在造车理念上南辕北辙,前者在意经济性,后者看重科技性,各自侧重点都不一样。
对比全系车型,丰田比大众还是省油。
三、保养维修!大众小毛病多,保养贵;丰田要么不出毛病,出了你也修不起!老修理工说过一句话:新车不买法系,旧车不买日系!
法系之所以不建议买新车,那是因为定价虚高,优惠少,买回来贬值又快;而日系车为何不建议买旧车,修理工说出来是有道理的。
之所以日系车省油、安全,那是因为他们的零部件气密性很好,一旦有问题,修理工只要拆开,就不可能再还原了,这也导致日系旧车一旦开始修,也是很麻烦的事。
而大众车一直在科技上寻求突破,也愿意尝试新技术,他的车型主要使用涡轮增压和双离合技术,而新技术是需要迭代升级的,自然故障率就高,维修保养难度也大,养车费用就上来了。
丰田很多车型采用成熟的自吸发动机,而且把它做到极致,本身也不挑油品,再加上技术稳定,小毛病自然少,久而久之,老百姓就觉得丰田性能好,基本也开不坏,这也是丰田系的卖点,但是吃老本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比如说皇冠。
四、动力!市区看不出差距,爬坡路,大众完胜丰田。如果只是买菜车,接送孩子上下学,那么最便宜的丰田威驰动力也够用,在平路,大众和丰田差别也不会太大。如果走山路爬坡,特别是夏天开启空调的时候,丰田就会肉肉的没劲,大众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导致这个区别就是发动机的吸气方式:
丰田普遍采用自吸发动机,只有高端才使用混动;
大众只有低端的几种车型采用自吸,大部分采用涡轮增压。
说到自吸,用车感受就是,在平路给油车就动,感觉很跟脚,但是它有上限天花板;
而涡轮增压,因为发动机技术原因,开始给油车半天不动,一旦持续给油,转速提升,它的动力表现是相当棒的,上限有无限可能。
但单从动力感受、动力响应提速等方面考虑的话,同级别大众完胜丰田。
五、行使感受!丰田跟大众的区别在于跑高速的驾驶体验!用20万以下的车对比。
丰田就是标准的代步车、买菜车,说不上哪里特别好,也不谈不上哪里很差,但上了高速,一旦要超大车的时候,车就会有点飘,总感觉不太稳。
大众上了高速,因为车身用料扎实,底盘稳重,隔音也会好一些,只要舍得给油,高速超车很轻松,给人很稳的感觉。
20万以上的车,就需要单独分析不同车型,比如说丰田普拉多还是有不错的表现。
从驾驶乐趣、行车稳定上,大众会比丰田好一些。
六、投诉率!大众的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这就不得不提大众和丰田刚进入国内的时候,口碑那是真的好,不得不说那时候车企用心了,卖的贵也物超所值,如果大众和丰田都按桑塔纳和皇冠的品质来生产,何愁市场不是他们的。
可这些年,为了抢市场,不断下探价格,为了利润,不断减配,大众、丰田都在欺负国人不懂车。
大众车动不动被投诉,烧机油、双离合顿挫、车身异响,新技术本身是很多问题,但店大欺客就不对了。而丰田的投诉率要低一些,毕竟是老旧技术,减一些看不见的配置,也不影响整体的性能。
但是车企这么操作,迟早把消费者的信任度耗干净。
七、保值率!丰田完胜,没任何争议。说到保值率,如果没有主动卖车的打算,买丰田和大众都没影响,但是如果玩车,差别还是很大的。
先说低端车型,大众和丰田保值率差别不大,二手车贩子都会收,毕竟总车价就那么高。
再说高端车型,丰田明显有优越感,像普拉多、酷路泽更是二手市场的抢手货,哪怕买二手车型开几年再去卖,保值率依然可观。但大众高端车,时间越长,贬值越厉害,卖不出价钱。
结束语!如果我个人买车,20万以内选大众,20万以上选丰田!为什么要用价格作区分,因为两个车企涵盖的车型价格区间太宽,如果真要在两者做取舍,最好还是从自身用途来考量。
经常在市内跑,偶尔跑高速,那么丰田的性价比较高,动力够用,市内碰碰撞撞也无伤大雅。如果是有钱的大叔,普拉多、陆地巡洋舰也是不错的选择。
经常跑高速,大众还是值得信赖的,最起码涡轮增压在高速上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包括加速的动力也是高速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单纯说面子和识别度,大众的知名度还是要高于丰田,市场保有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国内丰田就是卖不过大众,但不大代表所有的大众都是好车。
买车要量体裁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不好取舍,大众和丰田都要去试驾体验下,只要自己满意,也不用在意别人的看法。
以上是女司机的一己之见,不存在带节奏,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你第一部车是大众,还是丰田呢?
大众车和丰田车有什么差别?哪个更适合成为家用车?
国内的大众车的销量是最大的,大众车在中国的销量,几乎每年都相当于全体日系车的总和,而日系车不是只有丰田,还有更多的人是选择的本田和日产,也有少数人买了马自达和铃木等日系车。
当然,普通人不管买了什么车,大多也都是用于家用。用于商用的也有,但比较少。比如大众的迈腾、帕萨特等车型,会有部分人用作商用。
所以说,家用的话,不管是大众车还是丰田车,都适合家用,不存在大众就适合商用,丰田只适合家用这一说。就像,有人买大众桑塔纳或者丰田威驰用作商用的话,也不合适阿,因为这类的a级车不管是外形、轴距还是内部空间方面,都不够大气。
而质量方面,最近大众车关于双离合变速箱的投诉有所增长,而丰田车关于cvt变速箱的投诉量也不少。不过在发动机方面,这几年关于大众车发动机烧机油的投诉并不多,而丰田车关于发动机机油增多的投诉量却不少。
所以说,这世上真没有十全十美的车,还是看主要侧重哪些方面吧?
如果从动力、外形和底盘和隔音方面考虑,大众车显然更有优势。比如丰田车的发动机大多都是些自然吸气的,用车主的原话来说,加速是真线性,提速是真不行!而在零百加速方面,大众只用一款1.4t发动机就几乎可以秒除了皇冠2.0t之外的国产丰田的全家。
外形方面,现在的丰田车的外形设计都比较另类,特别是前脸都够奇葩的,好看的外形丰田都给了雷克萨斯。而大众车的外形虽然称不上是多么的惊艳,至少还能满足大部分国人的审美眼光,相对比较耐看。
跑高速就更不用说了,车速超过110,你就会领略到日系车的设计初衷只适合城市低速路段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就像丰田凯美瑞在高速上的隔音效果还比不上大众高尔夫。
如果单纯的家用,选择丰田的那些cvt车型其实也行,钢带式cvt变速箱虽然承受不了大扭矩,加速不行,但在低速行驶阶段,换挡的平滑性还是强过双离合的。
如果想买一款三大件不用多操心的家用车,那就选大众桑塔纳、朗逸或宝来的自然吸气车型。原因有三,一是大众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近几年烧机油的报告很少,也不像丰田车那样容易机油增多。二是大众的这些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的自动变速箱都是爱信6at,质量比较稳定,不像干式双离合有个不适合长期低速蠕动的问题,而日系的cvt变速箱冬天有冷保护,还容易发出如同啸叫的异响,简称吹口哨。三是大众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都是低速高扭发动机,比如大众的1.5l在3800转就可以达到最大扭矩,而丰田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要在发动机的6500转才会出现,也不知道谁会舍得让发动机整天6500转?也就是说,比如都是1.5l的话,大众车提速更快。
如果是选手动挡,那么首选大众车,不解释,懂的人自然懂。
如果是城区行驶路段较多,且每年在城区路段的行驶不低于2万公里,那么,也可以选丰田的混动双擎车型,由于电机的助力,丰田混动双擎车在城区低速行驶时是比较省油的,长期堵车也不怕。但跑高速或者车速超过60以后,它的油耗水平就没有优势,且加速也不行。
大众车和丰田车有什么差别?哪个更适合成为家用车?
我开了丰田雷凌,又开了大众速腾,终于知道日系车和德系车的差距有多大,奉劝想买日系车的人要三思,只有明白优缺点,才能在购买之后不后悔!
日系车和德系车由于国情不同,造车理念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在合资以后,又有了一些共同点。
我就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买大众车和丰田车的人,基本上不会在乎内饰用料,也不会在乎配置高低。
毕竟“走量”的大众车和丰田车,在内饰上几乎没有设计感,用料也都是硬塑料和搪塑包裹。
至于配置,压根就不是大众车和丰田车考虑范围内的事情。
20万出头的价位,甚至连倒车影像都没有,车机系统能够流畅的操作就是最大的进步了。
买大众车和丰田车的车主,不在乎内饰用料,也不在乎配置高低,只是在乎“车标”。
这就造成了德系车和日系车第一个共同点:配置低和内饰用料差。
要想知道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区别,我们还是要回归到造车理念上,不仅区别很大,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德系车和日系车就凭“皮实耐用和经济可靠”这两个标签,就能让消费者口口相传,足以保证高销量。
任何一家车企都想依靠品牌力挣钱,这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
国产车企造车水平越来越高了,但是品牌力却一直上不去,只能依靠性价比优势,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口碑沉淀和核心竞争力。
令人欣慰的是,主流的国产车企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亚迪的DM-i和刀片电池、长城的三把锁,以及奇瑞的鲲鹏动力。
这些主流的国产车企,只要做好品控,服务好车主,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品牌力很快就要建立起来了!
言归正传,德系车和日系车到底有什么区别?难道只有在高速路上才能区别出来吗?
我开过丰田雷凌,也开过大众速腾,虽然这两辆车价格不高,属于入门级轿车,但是却很好地体现出了德系车和日系车造车理念的不同。
正如前面所说,走量的德系车和日系车几乎没有设计感可言,也没有配置可以介绍的。
唯独动力操控、安全性和耐用性,这3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接下来我将进行详细对比,希望给想买车的读者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德系车的动力让人琢磨不透,日系车的动力让人心平气和!
德系车在动力方面一直表现不错,以速腾为例,1.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10kW,最大扭矩250Nm。
动力参数很一般,让人觉得就是买菜车,但是大众把双离合调教得非常成熟,传动效率很高,8秒出头就能破百。
速腾在起步时,油门调教得比较敏感,会有一点推头的感觉,随着涡轮的介入能够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
在标准模式下,时速40-80km /h,油门随踩随到,能感都到强大的动力储备。
在运动模式下,时速80-120km/h,深踩油门,转速表达到3000rpm,发动机发出沉闷的咆哮声,变速箱强制降挡,1.4T发动机便能爆发最大动力输出。
要是说时速100km/h还有推背感,显然有些夸张了,我驾驶速腾跑过2次高速,满载5人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轻松超车。
有时间觉得德系车的动力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候又感觉这就是德系车给车主最大的惊喜。
我曾驾驶过2.0T发动机+8AT变速箱的SUV,光看动力参数表现,让人感觉动力非常强劲。
但在实际驾驶中,满载5人时速100km/h以后,深踩油门超车,令人尴尬的是,光听见发动机吼叫,速度却没有明显变化。
这就说明动力参数好,不代表动力表现就一定好,更重要的是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调教水平!
德系车在动力上的优质表现,这和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有关。
要想在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跑得又快又平稳,强大的动力输出只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底盘平整性和整体机械素质。
一汽大众速腾继承了优质的德系车血统,虽然底盘调教得比较偏硬,低速行驶时,对于细微震动过滤得比较一般。
难能可贵的是前后双独立悬挂,遇到大的减速带可以干脆利落地通过。
一旦高速行驶时,得益于优质的底盘调教和机械素质,德系车的优势马上就发挥出来了,能够感受到气流对车身有一种下压力,车身姿态保持得很稳,有种贴地飞行的感觉。
实话实说,开德系车上高速,心里就是有一种踏实感,总是不自觉地越开越快,甚至感觉开得越快、车身越稳!
德系车强调的是动力输出和操控体验,低速灵活、高速不飘、紧急躲避不会失控,开起来得心应手,这就是德系车的魅力。
但是,在拥堵的市区道路就很难发挥其性能了,甚至会出现顿挫,这也是很多人吐槽德系车的原因之一。
要是说德系车的优势在于高速,那么日系车则刚好相反!
在动力方面,相比德系车的激进,日系车考虑更多的是稳定性。
在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的今天,车企们纷纷采用了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而日系车却始终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
要是说日系车发动机技术落后,可是十年前的发动机到今天依然符合排放要求;要是说日系车发动机技术先进,可是却是十年前的技术。
或许这就是日系车始终所追求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以雷凌为例,1.5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变速箱,最大功率89kW,最大扭矩148Nm,这套动力组合在动力参数方面就远不如速腾了。
不过,雷凌拉追求的不是性能,而是城市代步的稳定性。
模拟十挡的CVT变速箱在起步阶段比较平顺,时速60km/h以内驾驶起来非常轻快,虽然没有推背感,但是动力储备也算充足,在城市道路之间穿梭绰绰有余。
现在的城市道路都比较拥堵,平均车速能超过45km/h就已经算快的了。
当车速超过80km/h,日系车的缺点就开始暴露无遗,即使深踩油门,也能够让你心平气和,学会佛系驾驶汽车,感受不到动力输出。
还是那句话,走量为主的日系车就别追求性能了,好在底盘配置较高,采用前麦佛逊式独立悬挂,后双交臂式独立悬挂,为底盘增加了一些运动感。
整体调教偏舒服,能够有效过滤细微的震动,但是快速过弯时悬架支撑性不足,感觉车身侧倾明显,不如速腾的操控性好。
雷凌的动力和操控表现,代表了大多数日系车企的造车理念,注重城市道路驾驶的舒适性。
要是归咎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和原产国驾驶环境有关。
日本城市道路相对比较狭窄,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比较严重,且高速公路执行严格的限速标准。
在日系车企看来,汽车不需要开多快,只要足以应对城市道路就行,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乘坐舒适性和拓展车内空间上了。
虽然雷凌的空间不算大,舒适性也谈不上多好,但是同为日系车的轩逸、飞度、凯美瑞等车型都是空间魔术师。
乘坐舒服,空间较大,随处可见的储物格,这些优点无形中俘获了消费者的心。
我开过不少日系车了,实话实说,如果只是在市区代步,不需要所谓的操控感,日系车的轻盈灵活、经济实用非常适合成为家用车。
但要是经常跑高速,经常走山路,那么日系车显然不如德系车“稳”。
德系车的安全性让人安心,日系车的安全性让人揪心!
认为日系车好的人觉得经济可靠,认为日系车差的人觉得皮薄不安全,而对于德系车大家的观点似乎一样,那就是足够皮实。
按一下驾驶舱盖,敲一下车身钢板,再关一下车门,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日系车不如德系车安全。
日系车的钣金厚度显然不如德系车,但是决定车身安全性的却是结构件。
以钣金厚度评价日系车不安全,显然不够专业,也冤枉了日系车。
在安全性方面,日系车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以“溃缩吸能”来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溃缩吸能并不是日系车的首创,最早的汽车溃缩设计,使用在1959年的奔驰轿车上,目的是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
当车辆发生碰撞后,受到惯性影响,驾驶员和乘客仍然会高速向前,但是身体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强大的惯性远超出身体的承受范围。
溃缩吸能设计,就是用来为突然减速时产生的惯性提供一定的缓冲,以降低驾驶员和乘客可能遭受到的最大伤害。
日系车之所以采用溃缩吸能设计,很多人说是因为日本资源匮乏,其实只是一方面因素,主要还是受制于成本,能省则省,只要不影响安全,防撞梁使用泡沫板都行。
斯巴鲁的钣金是出了名的软,雷克萨斯的钣金厚度比合资日系车还要薄10%左右,日系车的安全性就是看起来让人揪心,但即使这样也丝毫不影响其安全性。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和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对雷克萨斯进行了测试,在同等级别的车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测试,都证明了钣金薄不影响安全性。
溃缩吸能的优点是: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缺点是:小的碰撞事故也会导致车体受损严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稍微碰撞就要大面积修复,稍微磕碰就容易露出底漆,日系车吸能设计对车企而言是节省成本了,但是却无形中增加了车主的成本。
如果说日系车擅长溃缩吸能保护车主安全,那么德系车就是一个字“硬”!
都说大众车最懂国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即使需要使用颗粒捕捉器,也不会轻易出三缸车破坏口碑。
即使溃缩吸能节省造车成本,也要在消费者能够感知的地方用料充足。
大多数消费者不懂汽车构造,认为钣金硬就是安全,用手按一下大众车,马上就会竖起大拇指,夸赞大众车又硬又安全。
德系车在安全方面注重的是系统安全,从材料、结构、主被动安全配置等方面提升安全性。
具体表现为德系车在发生小磕碰时,防撞梁可以承受一定的冲击力,避免车身结构造车不必要的损失。
在发生大的碰撞时,保证驾驶舱的完整性,确保驾驶员足够安全。
要是说日系车的溃缩吸能和德系车的系统安全谁更能保护车主安全,这个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
但是,在小的碰撞事故中,在确保驾驶员安全的前提下,那么一定是德系车的损失比日系车小。
德系车的耐用性让人质疑,日系车的耐用性有口皆碑!
都说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其实这句话是有依据的。
根据英国汽车保修机构Warranty Direct研究发现,发动机可靠性前10名当中:本田、丰田分别为第1名和第2名。
雷克萨斯排名第6,日产排名第9,前10名里仅奔驰上榜,其它德系车表现得都不尽人意。
在所有汽车品牌发动机可靠性排名当中,奥迪排在倒数第2名,宝马倒数第7,大众倒数第9。
大家试想一下,发动机是三大件之一,是汽车的心脏,要是发动机的故障率高了,那么就会影响大家对于汽车的整体评价。
这几年大众又因为颗粒捕捉器和双离合备受质疑,导致很多人不看好现在的大众汽车。
可是口碑差,不代表销量就不好,很多人买车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在德系车和日系车之间选择。
都说日系车耐用,但是车身异响、机油乳化等问题层出不穷。
德系车皮实耐用、日系车经济可靠,都是老车型积攒下来的固有印象。
就新车型而言,德系车和日系车没有谁比谁更耐用,基本上都处于同一个水平。
德系车和日系车谁更适合家用车?
德系车的优点在于动力和操控,如果经常跑高速,显然是德系车更加适合。
日系车的优点在于经济性和耐用性,如果只是城市代步,显然日系车更加适合成为家用车。
前提是走量车型,如果是德系高端车型,那么显然日系车不如德系车。
宝马、奥迪、奔驰这三款豪车,真的要比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要优秀多了。
写在最后
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国内市场待久了,人老成精,变得非常平庸。
说实话,就目前的国产车在耐用性上不比德系车和日系车差。
在外观设计、内饰用料、空间配置上都要优于德系车和日系车。
当然了,前提依然只是走量车型!
要是说高端车型,德系车和日系车有太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了!
大众车和丰田车有什么差别?哪个更适合成为家用车?
感谢今日头条邀请回答此问题,我是逸车道的车辆检测师,我对车辆方面的知识非常的了解,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知识。
我作为检测师也开过不少车,我今天就以我自己的驾驶体验来给大家做一下讲解。
这两个品牌的家用车我都开过,这两个品牌对家用车的造车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我先来说一说买这两款车的人的共同点
1.内饰较差
两个品牌都为走量款,在内饰方面都没有过于精致,相比于现在国产车在内饰设计感十足,大众和丰田的内饰可以说是毛坯房,和国产车相差太远,但是买这两个品牌的车主好像并不在乎这些。
2.配置较低
这两个品牌车辆的品牌配置都比较的低,相同价位的国产车都有一大堆的辅助配置,反观大众和丰田它们配备有倒车影像都算是高配了,额国产车的车主说:这算高科技?
3.车辆皮实耐用
两个品牌作为老牌车企,对于车辆的制作早已炉火纯青,可靠性也随之提升,大众可能电子原件或者会烧机油有一点小毛病,丰田连带电子器件都很少,基本连坏的可能性都没有,我们在大街上可以见到各个时期的车,这也是车辆可靠性的侧面写照。
现在说说两个品牌的区别
这主要在操控、动力和安全耐久性上的区别。
大众在家用车喜欢使用小排量涡轮,因为涡轮的介入这也让车辆的动力有了不少的提升,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大众还是使用了双离合变速箱,这也使车辆的动力传动效率更高,之前在高速上开1.4T的速腾,在时速100的时候在加速依然还有不错的动力储备。再来说一下丰田,在家用车中丰田喜欢使用小排量自然吸气和混动技术,并且基本都搭载着CVT变速箱,在城市的整体驾驶感受还是非常的不错,车辆的平顺性更好,而且还非常的省油,加上丰田对油门的调教在轻踩下的时候动力输出的猛烈,这也让丰田的车在城市驾驶的时候有更快的起步,但是小排量自吸车在高速真的很不吃香,后期的动力储备很弱。这也和两国的国情有关,毕竟德国的高速公路的设计是世界顶级水平,这也影响了它们造车的理念,使车辆的动力更加适合高速行驶,日本国家狭小,车辆需要应对城市狭窄的路况,这对车辆的平顺性有很大的需求。
操控性德系车更加的优异,对车辆的悬架调教整体的偏硬,在高速上感觉的非常的明显,车辆的操控性非常的好,基本没有车辆发飘的感觉,这得益于德系车机械素质和低底盘的调教。
但是在城市驾驶日系车底盘偏软的调教就更占优,这样在低速行驶中滤震性更好,而且CVT变速箱的平顺性好,这就给驾驶者舒适的体验感。
大众因为双离合变速箱低速顿挫感严重,这也就从先天决定了车辆在城市驾驶的品质不如丰田。
我们老一辈人总是认为车辆的安全程度和车身用料有关系,买车的时候都会悄悄车门等地方听声音,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车身的安全性是讲究系统性,不能只单纯的看材料,日系车用料普遍偏软,但是并不说明车辆不安全,日系车主要讲究材料吸能减少对内部人的伤害,但是这也是有弊端的,在小型碰撞的时候会有更大的形变。至于大众车的安全性看看帕萨特的碰撞测试就知道。
车辆可靠性方面,有句老话说:开不坏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其实这句话是有依据的,根据英国汽车保修机构Warranty Direct研究发现,发动机可靠性前10名当中:本田、丰田分别为第1名和第2名。
发动机是车辆的核心,它可不可靠决定着将来的车辆的可靠性。
总结一下:大众操控更好,如果经常要跑高速建议买大众。如果城市开得多,讲究舒适性,对动力要求不高选择丰田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现在新款的大众和丰田车其实小毛病都还不少,大众的颗粒捕捉器问题、双离合变速器异响,丰田的机油乳化现象。在市场呆久了这些老品牌对车辆的品控越来越差,其实现在的国产车还是非常的不错的,外观和内饰都非常的有设计感,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并且动力也都非常的不错,大家买车的时候可以把目光多投入国产车当中。
如果您在车辆方面还有什么需求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逸车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