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跟韩系车比怎么样?

真的超越韩系车了吗?

本以为这是国产车被黑的最惨的一次,一看他人答复,发现回答黑得更惨。

韩系车,它够个车系吗?在国内市场,满打满算的有几个品牌?现代、起亚不用说了,都辉煌过一阵,屌丝三宝占了俩,索八K5迈锐宝,但凡有第三个拿得出手的韩系品牌,迈锐宝能无辜躺枪吗?其余像是双龙、三星、大宇,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反正路上我是一辆也没见着。

我先说观点吧:谈技术、产品力的话,韩系车哪怕放到国产车里,也只能算个二线品牌,接下来咱说理由。

华系VS韩系,先是一场群殴

两方阵营说要比比,华系车这边,像是众泰、猎豹、汉龙这些不能打都不让进大名单,就一二线品牌上来,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城、红旗、长安、传祺、荣威、江淮、东风,再加上造车新势力的小哥几个,蔚来、理想、小鹏、威马。这还别带子品牌出来,吉利带着领克,长城带着哈弗、WEY,奇瑞这边捷途星途,长安欧尚科赛,东风一使劲,更是能带一串出来,一个个挺胸叠肚的。

再看对面,韩系这边,现代和起亚哥俩,现代还鼓舞士气呢:兄弟们,别怕!一回头,双龙、大宇、三星都在二十米开外。

怎么比啊?是比销量还是比性能?

比销量的话,SUV里拿出一个长城,一款H6就抄家了吧?现在韩系车在国内销量断崖式下跌,进入了恶性循环。韩系车哪怕早些年比较配饰耐用,也有一定口碑,但是没有特色,留不住人。可能一个车主开了十年现代,经济条件好点了,再买韩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没有什么品牌忠诚度。而国产车的崛起,更是让韩系失去了价格优势,两方面夹击之下,销量下滑也是必然。

为了促进销量,产品上没什么新东西,那就只能降价打价格战,可是国人的心思很有趣,买涨不买跌。你加价提车消费者才跟风呢,你看看汉兰达,你看看埃尔法,再看看大G。而韩系车一打折,那就很难站起来了,低价想要保证利润就只能压缩成本,于是进入恶性循环。

单挑性能的话,韩系得跪着说话

销量上来就是一顿群殴,那就只能比性能。这次不用群殴了,比亚迪新能源站出来了,左边一个汉DM,右边一个唐DM,后面还有秦Plus DMi跳着脚叫,你等会啊,我穿上裤子就来,咱俩比油耗!

那边韩系这哥俩很悲凉啊。

现代说:“要不,咱跪下吧”。

起亚不服,“是不是太丢人了?”

现代比较大气:“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什么丢人的?这哥俩面前,日系德系美系来了也得跪。”

玩笑之作,不用在意。不过事实如此,别说是韩系车,拿出比亚迪的汉DM,唐DM这两个性能标杆,同价位谁都不行!不懂车,你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十年前,觉得国产车质量差,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然而这几年已经不一样了,这几个一线车企都发生了质的蜕变。不是说赶上,在同价位是超越了合资水平。而比亚迪的插混车更是颠覆整个行业的bug级存在!

韩系车在合资车中只是垫底

日系最起码人家油电混节油做的不错,百公里四五个油,直到现在也没有几家车企能做到的,尤其是搭载在一些SUV车型上,节油效果非常明显。

德系大众虽然也挺无良的,但是国内认可度高。帕萨特撞成那个鸟样了,还一个月一两万台。而且还有奔驰宝马保时捷这些高端品牌撑门面,比韩系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美系其实是合资车里算是比较良心的,老美一根筋,不会玩偷工减料这一套,也不懂迎合中国市场。美系车皮实耐用,但是比较糙,油耗表现也一般。其实技术很扎实。美系本土更是把车当成是一种工具,不影响驾驶的小毛病不算毛病。而且本土油价便宜,对消费者也不存在什么负担,在节油方面并没有太大需求。

法系车人家最起码有个情怀,底盘真扎实,操控真稳。麋鹿测试有一个算一个,成绩都不错。这些都是韩系比不了的。

可是韩系车有什么呢?没什么亮点,很中庸,哪怕在全球范围内也只能走经济路线。在国内,它再经济能经济得过国产?有人问我韩系车怎么样,我说放在国产里也就是个二线品牌。

另外,韩系车有个致命的缺点,它是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车系。日系车其实死亡率也不低,但是人家最起码应试做得好,你撞左侧,那我驾驶位这边加固一下,撞个好成绩,副驾驶那边都不管了。所以实战不行。韩系则是测试、实战都不行!全球死亡率最高的车型中,韩系车好像有三个。中保研的碰撞测试,韩系车只测了两款,结果两款全跪。

华系车良莠不齐,但是一线品牌足以和国际一线分庭抗礼

国产品牌我觉得是一超多强,一超是比亚迪,插混车绝对是世界级的存在。大众是汽车界的大佬吧?唐二代发布的时候,大众总裁跑到上海试驾比亚迪。你觉得这得是慌成什么样才会做出这种事来?不了解的总以为我吹比亚迪吹得太过了,可是你想象,是你懂车还是大众中国总裁海兹曼和前CEO马蒂亚斯•穆勒懂车?

你们现在对比亚迪的印象是这些友商打压之后的形象。就这样比亚迪股价还破了5000亿呢,现在全世界排第四,超过了奔驰宝马,仅次于投诉量、大众和丰田。你还觉得国产不如华系?

多强包括了奇瑞、吉利、长城、红旗等等,基本上都达到了国内合资的平均水平线,而同价位甚至不少都超越了合资车型。红旗、领克全系车终身保,不限里程不限年限。奇瑞大蚂蚁也是如此。奇瑞捷途保10年20万公里,发动机保100万公里,有的车型也是发动机终身保。长城旗下的WEY保5年15万公里,发动机、变速箱终身保。有终身保的信心,你觉得华系车质量不行?

我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国产车在走上坡路,而且进步很快,而比亚迪更是另辟蹊径,攀岩上到了顶峰。而合资车则在走下坡,近十年没有太大的进步,很多车型的发动机和五年前都是同款。而且故障率也是连年攀升。

你买了辆猎豹,油耗高,刹车软,你说国产车不行,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国产车的确有不行的,但一线品牌已经不错了。国产也并不完美,你别和你信仰中,想象中的合资车比,和现实中的合资车比,还是没问题的。

国产车跟韩系车比怎么样?

韩系车的销量近年来断崖式的下滑离不开国产品牌快速发展的功劳,尤其是以现代起亚为代表的车系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越来越难。论综合实力我觉得韩系车与国产车差距不相上下,术业有专攻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今天主要分享以下我们AT国产品牌在哪些方面与韩系车还有差距,让我们认清差距好好努力。

我们自主品牌小毛病要比韩系车多一点,虽然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有时候小毛病确实有点烦人。最主要的就是使用几年后异响问题。在小毛病这个问题上我们自主品牌确实与现代起亚还有差距。

变速箱的差距,韩系车有自己生产成熟可靠的AT变速箱,目前中国只有吉利收购的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有成熟可靠的AT变速箱,但是更高级别的像8AT变速箱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去独立研发生产,韩国现在是全球除了采埃夫,爱信之外,第三个独立开发8ATA的车企。国产车普遍在双离合上发力,像吉利、长城都能自己独立生产质量可靠的双离合变速箱,受制于AT技术但是我们可以转向竞争力更强的双离合变速箱。

大排量的发动机和小排量的自然吸气我们还不如韩系车。国内的自主品牌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可以拿的出来的大排量发动机,小排量的自然吸气我们有,但是可靠性、耗油经济性却不如韩系车。反过来我们的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却比韩系车要强很多,毕竟目前小排量加涡轮发动机才是主流。

说了韩系车这么多方面的长处,对不起我韩系、日系从来不考虑,我这个人就这一个毛病,打心眼里抵制韩系、日系。你们车子造的再好,我们的国产也不差,十年后未必追不上你们。

喜欢汽车问答知识的关注在下🌹🌹🌹

国产车跟韩系车比怎么样?

引言:自主品牌是不是真的超越了合资产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虽然韩系车经过了两年的销量下滑,不少媒体也对韩系车针锋相对,但是在我看来,这个曾经的第五大汽车集团,依然有着不俗的实力。自主品牌想要从技术、从产品上真正的超越韩系车,任重而道远。

看到第一段话可能有朋友不开心了,还是来说下韩系车实力吧,2015年数据统计中,现代起亚全球年销量达到800万台,紧随丰田、大众、雷日联盟,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品牌,2015年销量远远超过了福特、通用、本田以及FCA、PSA等车企。现代起亚崇尚技术储备,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甚至零部件生产,韩企都能做到完整的自给自足。大到动力总成,小到火花塞ECU,韩企都可以做到自行生产自行调试。

再来聊聊自主品牌,2017年是自主品牌最辉煌的一年,去年吉利、长城、长安三家企业销量突破100万,三家巨头全球累计销量不足400万台,而现代起亚全球销量为725万台。单从销量上来看,自主品牌仍与韩系车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一个是全球认可的第四大汽车品牌,一个则还在开拓海外市场。

聊聊国内的产品质量,图上为自主品牌质量表现,其中最好的产品是启辰,也就是日产换标的品牌,其次是奇瑞比亚迪哈弗等主流国产车,行业总体质量系数为487,也就是百车故障数为487个。接着我们看国内生产的韩系车质量表现。

国内售卖的韩系为合资品牌,合资品品牌行业总体质量系数为403,也就是百车故障数为403个,其中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的故障数分别为399/397,整体质量表现优于自主品牌。这是数据调研出来的百车故障数,虽然韩系车不如日企那样稳定,但是还要比国产车有看点。

接着咱们看核心技术掌握,首先就是变速箱,现代起亚使用量最大的就是摩比斯变速箱,这是现代集团全资控股企业,为现代、起亚直接提供变速箱,摩比斯掌握AT、CVT、双离合等多种类变速箱的研发、匹配技术,变速箱虽然技术不够出色,但是十分稳定耐用,比如说曾经的哈弗H2,就使用现代集团的6AT变速箱,有意思的是搭载现代变速箱的那款H2,市场反应平顺性以及稳定性非常不错。

发动机作为核心部件,现代起亚同样也有非常不错的技术积累,已经记不清韩系车连续几年上榜沃德十佳发动机了,从大排量到小排量再到混动发动机,现代发动机都被评选最佳发动机。可靠性、动力表现、油耗、排放、噪音控制方面,都有一个完美的表现。

小结:这两年韩系车销量是有所下滑,但是还是全球最著名的汽车车企,2015年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靠的并不是靓丽的外观,同样还有强悍的技术。国产车想要真正的超越韩系车,还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多下功夫。走出国内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国产车跟韩系车比怎么样?

关于国产车和韩国车,给大家讲一下我的真实感受。

2017年下半年,我们单位买了一批现代名图,1.8自吸,6AT。今年上半年又买了一批国产的传祺商务车,排量记不清了,好像是1.5T,双离合,不知是干的还是湿的。这两批车的使用环境一样,就是没有专职司机,谁有事谁开。现在名图的里程都在四五万公里,传祺的在三四千公里。

这两辆车的驾乘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名图发动机与变速箱的衔接很好,摩比斯确实有自己的东西,不管是起步、加速,还是刹车减速,都非常平顺,丝毫觉不出顿挫,而且令我惊讶的是这辆车的加速还不错,当初我发现这个特点后经常在红绿灯与人比起步,直到最后败给一辆沃尔沃T60。说完优点再说缺点,第一就是减震硬,特别是后排,感觉非常明显,底盘没有弹性。第二个不知是不是缺点,就是这辆车太矮了,对于我这个一米八五,200斤的胖子来说,每次钻进钻出都有点费劲,当然毕竟是中级车,车里面的空间还可以。

再说传祺,拿到这辆车后我第一感觉就是设计师费心了,能在整体不大的一个空间里塞进七个座,第三排就不要讲舒适性了,至少是能坐人。再就是动力不错,涡轮介入比较早,与自吸的名图相比,动力要澎湃的多。还有就是底盘和隔音要比名图好,底盘虽然赶不上德系,但比起名图要舒适的多。

再说缺点:一是双离合的顿挫让人无语。网上不都是说双离合怕走走停停的路况吗?为什么我开的时候一起步就顿挫,再加上像神经病一样的小排量加涡轮,这车在市区开得倍加小心。二是座位人体工学有问题。作为商务车的灵魂:第二排座椅设计不舒服,有一次出差我坐了两个半小时,硬是没找着一个舒服的姿势,下车后竟然腿麻了。三是车门不好关。接手这辆车后,我学到了一个新名词,车门太紧了。表现就是车门轻关关不上,必须使劲关,一开始我还不知是什么原因,结果单位司机告诉我是“门太紧了”,我开了那么多车,还真是第一次见这个问题,无语了。

总结一下,这两辆车各有短长,至于孰优孰劣,每个人对车的要求不同,恐怕认识也不同。但从也稳定性来说,几辆名图都从没发生过什么故障,这一点上,国产车还需要时间考验。

国产车跟韩系车比怎么样?

别说跟韩系车比了,就目前国产车来说,无论是三大件,发动机或是变速箱,还是豪华的程度,都已经完全不比进口或是合资车差 ,只不过是现在有些人得意识还停留在过去,还有一些车黑,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出现才会导致国产车始终不能真正的崛起。

国产车跟韩系车比怎么样?

国产车在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好多人都拿国产车和韩系车比较,认为国产车水平已经超越韩系车,这句话虽然含有水分,但足以看到国产车一直在进步。“汽车概况”认为,国产车相比于韩系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差距正在慢慢缩小。

韩系车并非技术不可靠,毕竟韩系车属于世界五大车系之一,在国际上名声特别响,唯独在中国受挫,从去年销量可以看出来,韩系车去年在国际上销量正向增长,但是在中国却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而国产车却逆势而涨,这多少有点儿问题。“汽车概况”认为,销量不能说明质量,销量只能反映该品牌车型对当下汽车环境的适应能力。

毫无疑问,国产车在这场较量中处于优势,而这个优势不是凭借质量,而是凭借性价比,同样的价格我可以做到配置最高,内饰最豪华。

但是在车辆里面的技术,动力系统匹配技术,底盘调教技术,整车稳定性能,车辆驾驶感,乘坐舒适感都是有一定差距的。韩系车虽然汽车研发里程也很短,但是韩系车研发经验丰富,身为世界五大车系之一,掌握世界上各个国家车辆研发技术和汽车资源,这一点国产车真的比不了。

就车辆稳定性,汽车整体质量而言,买过韩系车的都知道韩系车处于什么水平,大部分车型几乎很少出现问题,耐久性好,小毛病少,质量优,这与韩系车过硬的技术水平息息相关,而好多国产车新车开起来可能还好,但公里数上来之后,汽车稳定性确实不佳。并且韩系车驾驶感,平顺性,车辆应答性相比于国产车都好不少,这应该足以说明韩系车比国产车好一些了吧!

不吹不黑,客观评价,您认为国产车好还是韩系车好?您会选择哪一款?

“汽车概况”作为专业的汽车平台,只回答专业的汽车问题,欢迎大家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