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怎么做,才能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

如题:

什么养生啊,滋补啊,别信!

老哥,你问这个问题,就已经开始跑偏了。各种忽悠人的保健品已经开始像你招手了。

想长寿,先忘掉什么“生命高危期”!

才45岁,虽然比不了20多岁的年轻人,可是不作死,还是不会死的。所以,想要长寿,你在45到70这段时间别作死,惜命,这是第一步。

什么叫作死?酒驾啊,野浴啊,翼装飞行啊,这些事别碰。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开车别超速。这就差不多了。再进一步,学学急救知识,比如说海姆立克急救法了解一下,这就差不多,70岁打底了。

另外,慢性作死也能免则免,能减则减。比如说吸烟,酗酒,熬夜,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改改。80没问题。

第二步,从80岁开始

人的寿命是什么决定的?

第一,基因。祖上八辈儿都有癌症,那的确很悬。或者有家族高血压心脏病史的,长寿的也少。

第二,意外。人生无常,吃饭还有噎死的呢,所以你只能认倒霉。

第三,疾病。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怎么少得病?多锻炼,保持良好的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四,心态。不光是乐观,还有一个心理暗示的问题——你觉得80岁老吗?如果你觉得老了,那就是真的老了。为什么长寿村组团长寿?你80岁,你爷爷还在呢,你还觉得自己老吗?到了80,身边同龄人开始一个个离开,长辈更是没了,这时候你就会想,下一个会不会是我?

所以,80以前,不作死即可,多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80岁以后,活的是一个心态,相信自己能活160,那你才算中年。

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怎么做,才能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确实不知道,过了45岁是不是步入了生命的危险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确实有两大类疾病是要特别引起重视的,那就是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这两大类疾病每年夺走无数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提示,至少有3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进行预防的。心脑血管疾病更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所以,如果能够做好这两大类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且不说能长寿,至少时大大降低了危险程度。那我们分别来谈一谈该怎么预防和治疗。

一、改变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与恶性肿瘤

1、戒烟:现在医学研究已经明确,其实很多人也已经知道了,吸烟是导致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仅是肺癌,其他比如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肾癌、膀胱癌等都有吸烟有关。吸烟,不单单指的是自己吸烟,就算是吸二手烟也会增加致癌的风险。所以,还是尽早戒烟吧,利己利人。

2、致癌食物:比如霉变的食物、腌制食物,这些食物含有黄曲霉素和亚硝酸盐,都被认为是致癌物。

3、饮食结构改变:现在大鱼大肉吃多了,青菜、杂粮吃得少了,消化道肿瘤,比如结肠癌多了,这与过多的蛋白质摄入有关。所以,膳食应该以谷物为主、适量蛋白质、少量脂肪,增加青菜水果等富含纤维食物。

二、感染性疾病与恶性肿瘤

有些恶性肿瘤的发病是与某些感染有关的,通过控制感染就能够预防部分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感染相关的恶性肿瘤如下:

(1)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现在通过简单的呼气试验,就能够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再根据专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幽门螺杆菌治疗。

(2)EB病毒与鼻咽癌:特定类型的EB病毒是导致鼻咽癌的重要因素,可以早期筛查发现并及时治疗。

(3)乙肝病毒与肝癌:学医的都知道,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乙肝,可以减少肝癌发病率。乙肝疫苗是我国婴幼儿强制接种的疫苗之一。

(4)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研发出HPV疫苗,针对适合的人群,可以接种。

(5)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与卡波西肉瘤: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就是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三个,包括血液传播(比如输血、注射)、性传播、母婴传播(母亲传给胎儿)。

三、三高与心脑血管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不痛不痒,但是长期高血压会导致靶器官损害,包括心脏、脑、肾脏、血管等器官。可能出现冠心病、房颤、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塞、肾功能衰竭、失明、主动脉夹层。

2、糖尿病:糖尿病的长期慢性损害,也主要是针对全身中小血管,引起血管狭窄,缺血,有人说血管的寿命决定了人的寿命。

3、高血脂:比如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都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脑梗死、冠心病不都是源于动脉粥样硬化嘛。

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糖尿病患者更应该注意饮食,所以随着年龄增大,我们要学会低盐饮食、低脂肪饮食、限制糖摄入,还要限制饮酒。

四、坚持体育运动

长期坚持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够有利于锻炼心肺功能,有利于控制三高,增强抵抗力。生命在于运动,一点都不假,运动是保持年轻最有效的方法。

五、重视体检,提早发现疾病

很多恶性肿瘤和三高有时不一定有明显的症状,随着年龄的增加,要重视健康体检,举几个例子。

1、肺癌高危人群,长期吸烟的人,比如说吸烟超过20年,每天超过20支,到了45岁之后,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肺癌。为什么我们国家肺癌的治疗效果那么差,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发现的时候很多人都已经是晚期了。

2、胃癌高危人群,45岁以后每年做胃镜检查,比如有以下多种因素的人,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长期吃腌制食物、胃癌家族史等。

3、肝癌高危人群,乙肝病毒感染,长期酗酒,常吃霉变食物,有肝癌家族史等,45岁之后应每年进行肝脏超声检查。

4、三高检查很简单:三高的危害很大,但是其实三高的早期发现是很简单的,比如说高血压只要通过测量血压就很容易发现,血脂和血糖,只要做一个血液化验就能够看出来,并且三高只要及时控制效果是很好的。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大,要更加注意身体。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叫做“人老病出”,45岁的年龄离“老”还差得远,但如果能够早期预防和发现、控制疾病,那等到真正“老”的时候,病自然就少了,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可以长寿的意思?

关注知心蓝医,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怎么做,才能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

这真是个问题,而且例子就在我身边。45岁本身就是一个坎,我连长就在前年去逝了,就是45岁这一个年纪。

他有家传高血压疾病,但一直不吃药,因为听说只要一吃药就停不下来了。而且医生还说,药对男人的肾有害,他就更不吃了。他从未跟我说过他的血压与体重,但是一次嫂子跟我说过,他的低压是我们的高压。

平时,他的胃口特别好,非常喜欢吃肉,还好喝酒。但吃完喝完后,心里就有负罪感似的,又拼命去跑步锻炼,一跑就十公里,浑身湿透,就跟水洗的一样。而且,对于单位交给的工作,他都不好意思拒绝。

所以,他节假日经常性的加班,就在前年端午期间,因为加班过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让人心痛万分,毕竟年纪又不是很大,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的。所以,人到45岁后就进入高危期,要想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正视现实,不要逞强好胜。进入这样的年纪,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喝酒一次不如一次。所以,做任何事情不要一味的逞强,凡事量力而行。

二是定期做好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养成每年一次体检的习惯,不但要做常规性的体验,还要对经常不查的肠镜与胃镜等也要定期进行检查。

三是坚持锻炼,强度适中。进入这个年纪就不要进行高强度的锻炼了,可以采取快走与散步的形式。切忌不要过度的减肥,凡事要循序渐进。

最后,身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每天都要有健康的心态与愉悦的身心,这才是最主要的。

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怎么做,才能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

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怎么做,才能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

进入45岁之后,的确部分人群机体退化,于是开始中年发福,一些列的心脑血管疾病尾随而来,今天我们就说所,分别在什么年龄段,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30~50岁,(45岁也在这个范围当中)要注意肠胃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几年的统计,三四十岁的人群中胃病患病率在逐渐上升,这其中一上班族为多,而且据统计, 我国胃病的发病率高达80%以上。

对于这种情况,原因肯能与此年龄段的人群生活节奏快,导致饮食不规律,且个别酒局不断,烟酒摄入过多。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保证规律饮食,少吃或不吃腌菜、烟熏和油煎食物, 杜绝霉变食物, 戒烟限酒, 多吃新鲜蔬果和粗粮、多膳食纤维的食物。另外, 要适量运动, 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

二,40~60岁,(很不幸,45岁又在这个范围当中)这个阶段有应该注意对骨骼的保养。

人体骨骼最强健的时期在20~40岁,一旦过了40岁, 骨质流失的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 骨量开始下降, 骨质逐渐变脆。尤其到了40岁, 人的关节软骨退化, 关节间隙越来越狭窄。

对此,我们应该重视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量, 尽可能减少对骨骼的磨损,可以选择慢走或游泳,平时多晒太阳促进钙离子吸收,如果有条件,可以定期检测骨密度, 以便尽早采取防治措施。

三,50~70岁, 此年龄段要提防肿瘤的发生

50岁后,往往进入肿瘤的高发年龄段,相比于年轻时,人体激素水平开始下降,人体免疫力低下,原本能被免疫系统控制的癌基因或突变细胞, 也会逐渐癌变。有的癌症可能早在多年前就潜伏下来, 到了40~50岁以后才发病。

解决方案:事实上,理性的做法应该是进入40岁后久应该定期做防癌体检,也就是说,防癌要提早10-20年。下面这些人群更应该注意:1,长期大量吸烟的人,要定期查肺CT;

2,有肿瘤家族史的人,也属于高危人群,应该做相应检查;3,有萎缩性胃炎等胃病的人, 应每年做1次胃镜,;4,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 建议查大便隐血和做肠镜;除此还有针对性别上的特异性检查,如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的乳腺癌、宫颈癌等。

四:50~80岁, 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发病

50开始甚至更早,人们的血管开始弹性减退,逐渐硬化, 尤其对于饮食上高脂肪的人群,容易出现心梗、脑梗、血栓等疾病。

所以,饮食上应少吃或不吃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减少血液的粘稠度,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生活习惯上主张适当运动,每天走40分钟到1个小时,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帮助。最后就是定期体检,具体包括血压、血脂、血糖、以及上文中我们提到的癌胚抗原和影像学检查。

五,70~90岁, 要注意痴呆的风险。

多项研究发现, 65岁以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会逐渐增加, 七八十岁是比较集中的发病阶段。

对此我们需要在年轻时就保持多用脑的习惯,多做智力练习(包括动脑和动手),这样可以增加神经突触的连接,减少痴呆的风险。

总结:以上是针对于相应年龄阶段人体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如果我们及时注意并加以干预,一定有助于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建议老人的子女们,细心照顾,及时发现一些征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问题。

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怎么做,才能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

说实话对于40多岁、50多岁的人来说真的算是“一道坎”,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很多很多疾病都是在这个年龄段发生的较高,比如说“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不仅是这些癌症,还有就是一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等,所以说啊,45岁之后,人体各项机能就会下降,抵抗力也下降,生命就进入了高危期,但是无非就是“肝、心、脑、血管”这些地方的疾病,下面针对这些疾病我给大家讲一讲。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的防治
  • 首先说一说脑出血,因为脑出血在45岁这个年龄段是比较高发的,而且一旦发生很可能就会要命,而导致脑出血的常见病因是脑动脉瘤,而诱发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所以说如果有高血压千万不要忽视,不能自己盲目自信。此外,还有的诱因就是总是脾气暴躁、精神紧张,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和别人生气吵架后突然出现脑出血倒地。而抽烟、喝酒过胖也不好,过于疲惫、便秘时用力排便等都可能诱发脑出血的发生。
  • 所以说对于脑出血的预防,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高血压,如果有高血压就要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有研究显示将血压值控制在140/80mmHg左右减少脑出血发生的较为理想血压值。但是这只是一般人而言,有些人可能高一点,有些人需要控制低一点,因为血压控制的过低也是可能增加脑部缺血的症状的,所以不能降的太快。其次就是血压要控制的稳定一点,减少血压的波动范围,这样也可以减少脑血管对血流压力变化的影响。
  • 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能总是压抑、暴躁、精神紧张。因为这些心理精神的突然波动是会改变激素水平,进而改变血压,很可能突然就是出现脑出血,其次就是如果天气渐冷,对于老人来说也不是好消息,也会增加脑出血风险。
  • 其他的脑血管病的风险因素有抽烟、高胆固醇、肥胖还有糖尿病等

二、脑梗死的防治

1、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那是要好好治疗的,因为发展发展就成了脑梗死。也要减少清晰的波动,可以的话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

2、尽量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果有时间有精力的话要进行适度的锻炼,不要抽烟、早戒烟、少吃肥肉油腻脂肪,低盐饮食。吃饭不要过饱,古语也不是常是吃饭七八成饱么,尤其是晚餐。因为吃的过饱不利于健康。

3、注意天气变化,太冷太热都不好,如果年龄比较大了,最好不要自己在恶劣天气出门。

4、还有就是要注意脑梗死的前兆表现,出现肢体麻木、面瘫、说话不利索都是要注意的。

对于肝脏的疾病与健康我给大家的建议
  • (1)、对于肝脏的健康,尤其是肝癌的预防,非常重要的就是肝炎的防治,这真不是我夸大肝炎(乙肝、丙肝等)对肝癌发生的影响,我们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癌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有肝炎病史的,而且大多数是乙肝,所以不要忽视肝炎哦,凡是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的,我都会建议病人的家人(孩子、老婆的)去查一查有没有肝炎,因为慢性肝炎发展到有症状的时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平时是没有症状的。这也是比较让人挠头的,建议大家是可以查一查的。没有乙肝也是要注射乙肝疫苗的,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肝炎,还如果查出有肝炎,那就要到医院就诊,乙肝要吃药的,抑制DNA的复制。
  • 预防肝癌,还要减少致癌因素,肝癌的致病因素还有饮食饮水因素,饮食方面主要是千万不要吃霉变的食物,有人会说现在谁还会吃发霉的食物呢,这可不一定,有些岁数大的人会舍不得扔掉一些发霉或者快霉变的食物,这样就很不好,而且谁能保证哪些食物一定没有霉变呢。霉变食物里面有黄曲霉素,致癌作用超强。还有就是饮水要健康。当然还要定期进行体检,没有肝炎、肝硬化的人一年查一次彩超,有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最好每半年就要查一次彩超,最好在查一次甲胎蛋白。

(2)、脂肪肝的发病率也很高,要如何防治

  • 人到中年,由于代谢能力、饮食的影响,脂肪肝也是比较多发的。得了脂肪肝要找一找病因,也就是要“治本”。因为大多数轻中度的脂肪肝在去除病因后都会很快的恢复正常,如吃药或者是长期喝酒导致的脂肪肝。而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脂肪肝就是补充营养,而肥胖或者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脂肪肝就要减轻体重并且控制饮食与血糖了。还有就是要有充足的维生素、膳食纤维,戒烟戒酒,而多运动对脂肪肝起的作用也很大,还可以减少肥胖,一定程度控制血糖,要是这些办法都不行的话,就要吃药了,吃降脂药物。

最后,人到中年不得已,奋斗了半辈子,身体都多多少少出现的病损,所以要注意保养,因为还有家庭要扶持。

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怎么做,才能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

人的一生,生命周期,大致分为4个阶段:

1岁-35岁,为人生的最活跃期,被称为“健康期”。

36岁-45岁,为生理功能下降期,被称为“疾病形成期”。

46岁-55岁,多数疾病在此阶段爆发,被称为“生命高危期”。

56岁-65岁,是人生相对安全期,被称为“安全过渡期”。

45岁以后,步入“生命高危期”,也是疾病的高发期。

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多数都发生在46岁-55岁,这十年期间。

那么,想要顺利度过此时期,需要做到哪些事情呢?

45岁后,步入生命高危期,做好3件事,助力跨过寿命坎,迎来长寿第一件:养成好习惯

01:饮茶“代替”吸烟

吸烟、喝酒,是伤身损命的两大恶习。

这二者,对于人体的危害,都是日积月累的。

所以,45岁后,要注意,戒烟戒酒,能少一点就少一点。

养成饮茶,代替烟酒的习惯,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饮茶,自古以来,都是延年益寿的好习惯,任何茶水,对健康都大有益处。

养成喝茶的习惯,不仅可促进身体排毒,还可补益五脏,对抗衰老。

女性,经常泡点 黄谷丁洛神花茶,可抗氧化、美容养颜、消炎杀菌。

黄谷丁,有着“天然抗生素”之称,还有“尿床草”的美誉,可利尿通淋,不但可促进排毒,对于女性对抗炎症,也十分有益。

洛神花,含有大量的花青素,可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亦可利尿排石,对于女性健康,十分有益。

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对抗炎症的同时,还可抗氧化、促排毒,是女性健康不错的选择。

男性,经常泡点 花楸黑葚茶,可益肾、益精、抗衰老。

用黑果花楸、玫瑰茄、黑果枸杞、黑桑葚,一起搭配泡水喝即可。

黑果花楸,含花青素、多酚等,抗氧化极强,可延缓衰老,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玫瑰茄泡水,有助于排结石,减少肾脏内结石的形成,保护肾脏健康。

黑桑葚,入肾经,益肾滋阴、黑发明目、祛斑延年。

黑果枸杞,具有补肾益精、生津止渴、 补脑、抗衰老和活络通经作用。

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补肾益精,延缓衰老,十分有益。

02:多休息,不熬夜

能眠者,能食,能长生。睡眠,对于人类生命健康来说,尤为重要,也是五脏六腑自我修复的时间。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心脏病、抑郁症、乳腺癌等疾病高发。

45岁后,身体机能下降,不比年轻时,一定要保证良好的休息,不可熬夜。

睡好子午觉,子时熟睡,午时小憩,尤为重要,还要注意不要赖床不起。

03:不久坐,多活动

研究表明, 一个人每天久坐时间,超过10小时,在未来3年内,其死亡的风险会增加40%以上。

尤其是45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平时没事可能会看电视,下棋等等,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长此以往,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缩短寿命。

所以,要注意,不要久坐,每坐下45分钟,最好起来活动3-5分钟。

第二件:注意饮食

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身体健康与长寿,起着重要的作用。

尤其45岁后,人体消化功能也开始逐渐衰退,此时,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01:坚持吃早餐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早餐最重要,不可不吃。

休息了一夜,清晨不吃食物,则胆汁就排不出去,易沉淀结晶产生结石。

此外,清晨人体的胃酸也较多,若没有食物的中和,会损害胃粘膜,诱发各种胃部疾病。早餐,最好选择一些温热食物,有助于唤醒胃气,并且,要吃的有营养。

一份营养早餐,最好包括淀粉类主食,蛋、奶、豆浆选其二,还要有一份水果蔬菜。

02:新鲜蔬果不能少

意大利研究发现,如果,每天至少吃一份生蔬菜,就可以延长寿命2年。

英国华威大学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吃7份水果蔬菜(每份约85克,一个中等大小香蕉的重量)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最好。

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且含量不同,摄入蔬菜的种类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全面。

蔬菜中含有机体不能合成的维生素C、花青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抗氧化、排出肠道垃圾,保持血管弹性。

绿色蔬菜最好的烹调方式是这三种:凉拌、急火快炒、快速蒸煮。

03:远离宵夜,别贪嘴

经常吃宵夜,不但不利于消化,还会导致肥胖。

肥胖是诱发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诱因,因此,不要经常吃宵夜。

此外,长期吃宵夜,还容易诱发结石、损害心脏健康,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少吃宵夜,晚上八点后,最好不要再进食了。

第三件:适当运动

运动,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45岁以后,最好能保持一种运动习惯,把它当做爱好,持续下去。

这预示着,你对生命的态度还算积极,经常运动,还会延缓身体的衰老。

01:走路步行

走路,是最简单有益的长寿方式。

走路,已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研究显示,每天步行超过30分钟的人,长寿几率都比其他人高4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走路,是预防心脏病,最简单和最方便的方法。

此外,走路,还能让骨骼,更合理地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减少骨骼内,矿物质的流失,预防、改善骨质疏松。

所以,今天起,少久坐,迈开腿,走走路,有益健康,促长寿。

02:饭后散步

《摄养枕中方》记载:“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

食后缓行,可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肠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晚上后,30-60分钟后,散散步,是最佳选择,切不可饭后立刻行走。尤其对中老年人来说,散步,是理想的锻炼方式之一。

体弱者,可甩开胳膊,大步跨,全身活动,调节各器官的功能,每次半小时以上。

03:慢跑

每天慢跑30分钟,让你比同龄人年轻9岁。

身体活动,在防止细胞衰老方面,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来自普罗沃杨伯翰大学的一名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跑上30分钟或40分钟,持续5天,可以减缓端粒缩短的速度,使细胞衰老延缓9年。

不论多忙,都有留点时间,做做运动锻炼,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