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

王婆、潘金莲和西门庆,三人共同犯罪,实施谋杀。

《水浒传》第24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把三人如何合谋,如何实施,个人的分工合作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王婆道:“如今这捣子病得重,趁他狼狈里,便好下手。大官人家里取些砒霜来,却教大娘子自去赎一帖心疼的药来,把这砒霜下在里面,把这矮子结果了,一把火烧得乾乾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之后王婆又教唆潘金莲如何实施,很显然,王婆是三人之中的主谋。

接着看下面:

“那妇人揭起席子,将那药抖在盏子里;把那药贴安了,将白汤冲在盏内;把头上银牌儿只一搅,调得匀了;左手扶起武大,右手把药便灌。武大呷了一口,说道:‘大嫂,这药好难吃!’那妇人道:‘只要他医治得病,管甚麽难吃。’武大再呷第二口时,被这婆娘就势只一灌,一盏药都灌下喉咙去了。

实施者是潘金莲,不但下毒药,而且后面还用被子捂住武大,骑在了他身上,作为主要实施者,潘金莲也是本案的主犯。

西门庆道:“这个自然,不消你说。”便去真个包了一包砒霜来,把与王婆收了。

西门庆买的毒药,所以他是从犯。

如果按照现代司法审判的话……

王婆:犯故意杀人罪(虽然是教唆,但前期策划,后期参与,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判处有期徒刑20年。

王婆虽然是主犯,但并没有亲自实施,具体实施者仍旧是潘金莲,所以没有直接判死。

潘金莲:犯故意杀人罪,手段残忍,性质恶劣,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在以前潘金莲必然是死刑,不过现在国家主张少杀慎杀,而且考虑到其婚姻的悲剧,几乎等于是被卖给了武大郎,所以判处死缓。

西门庆: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行贿罪,伪证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15年。

西门庆之前一脚把武大郎踢了个半死,构成故意伤害罪,少说也是轻伤,三年打底,参与了故意杀人罪,买来毒药,从轻也是十年,再加上贿赂何九叔,数罪并罚,判个15年没问题。

你要是法官,同意吗?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水浒中,杀害武大的真正凶手是何许人也?

让我们翻开档案宗卷,来详细回顾一下当年水浒中,震惊阳谷县的“武大郎事件”

一、被害人介绍

姓名:武大郎(诨名:三寸丁谷树皮)

性别:男

民族:汉

身高:不满五尺

出生地:清河县

职业:个体经商者(主营炊饼)

配偶:潘金莲

子女:无

同胞弟:武松(又名武二郎,打虎英雄,任职当地县衙)

案发地点:阳谷县紫石街

死因:中毒身亡(砒霜)

二、事件前兆

武大郎清河县人氏,原居住当地。身材矮小容貌粗陋,生性憨厚懦弱。后喜从天降娶妻潘金莲,长的窈窕妩媚,惹得当地人好生嫉妒。因一些泼皮无赖,常上门滋事骚扰,大郎为避免是非,带妻子迁移到阳谷县赁房居住。

来到阳谷县后,大郎安分守己早出晚归的经营炊饼生意,虽说收入微薄,却也与妻子两人绰绰有余。金莲每日在家针织刺绣备炊打点,日子清淡但也相安无事。

只是大郎天生身材短小,妻子金莲貌美如花却无福消受,二人虽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金莲又正值青春年华,日子像一锅没有加盐的汤,沸腾却索然无味。

武二郎的出现,让金莲感觉日子仿佛有了一丝味道。

话说当地有一景阳冈,冈上有一凶猛老虎常年危害四众。后来,被喝醉酒的武松徒手打死。霎时间锣鼓喧天红花佩胸,将武二郎奉为英雄。县衙得知此事后,破格将武二郎录用。

正在卖炊饼的大郎,听闻打虎英雄乃自己的兄弟后,忙上前与二郎相认。兄弟俩他乡相遇分外欢喜,遂将二郎邀至家中。嫂嫂金莲见到自家叔叔,身材高大魁梧,与大郎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心中想着,如果此生嫁给这样的人,也不枉一世为人了。

后二郎难拒嫂嫂的盛情,收拾行李搬到了大郎家中。金莲像刚添了油的灯,欢实的里里外外忙前忙后。她希望自己被点燃,被剧烈的燃烧,像大火中干裂的木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然而,她终究有些自以为是了。她想错了武二郎,二郎是人人敬仰的打虎英雄,是顶天立地尊敬兄长的男子汉。火炉旁,随着二郎口中嫂嫂自重的一声呵斥,如同冷冷的冰雨砸在金莲的脸上。后来,二郎搬回了县衙不了了之。

二郎再次来到大郎家中,是准备临行前的告别。酒桌上,旁敲侧击的指点了嫂嫂,又情深义重的嘱咐大郎。但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兄弟间的永诀。二郎出差走后,大郎依照兄弟叮嘱,日日生意减半迟出早归。

三、事件起因

奈何人在家中坐,祸从窗上来。谁能想到一根竹竿竟引发了一场谋杀亲夫、为兄报仇的连环血案。可事从巧处来偏偏它就发生了。

家中晾衣服的金莲,开窗时不小心将竹竿落下,碰巧打到了一过路人。这路人不是别人正是这起连环案件的主要参与者西门庆。因为被金莲的美貌所倾倒魂不守舍,日日来大郎家对面的茶店消遣,名为喝茶实则是龌蹉腌臜的心思。

这西门人家,原本是当地一落魄财主。后西门庆经营药材发迹,勾结官府欺男霸女专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每日望着大郎家的窗户,心思早已被茶店的王婆看在眼里。

王婆,大郎对面的人家,一个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的老寡妇,这是连环案件的主要策划者。西门庆的心思后被王婆悄声点破,在西门庆银子的诱惑下,王婆为其设计了勾引金莲的毒计。

四、案件策划

王婆以针线为诱,将金莲诓进家中,后又以物资短缺借口外出,悄声将门反锁,留西门庆与金莲独处。老奸巨猾的王婆估摸时间刚好破门而入,一招瓮中捉鳖贼喊捉贼使唤的天衣无缝。后以此为要挟,要金莲日日来家与西门庆相会,金莲无奈应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转眼紫石街传的人尽皆知,唯独憨厚老实的大郎还蒙在鼓里。直到遇见卖梨的小货郎郓哥,才恍然大悟。郓哥,这起连环案件的见证者,为大郎出谋划策,最终发现了妻子金莲的丑事。

在郓哥的掩护下,赶到现场的大郎被西门庆飞起一脚,踢在了心窝口吐鲜血,后被搀扶家中从此卧床不起。水米不进无人伺候,金莲浓妆艳抹照旧赴约。

大郎哀求曾哀求妻子,你若悉心照料我,待病好后关于你们的事只字不提,若不然等我兄弟回来,自会与你们讨还公道。金莲猛然醒悟,忙前去与王婆西门庆商量对策。

五、作案手段

王婆为他们二人提出,长久与短暂的两个选择。短暂就是约会之事就此罢手,金莲回去照顾病危的大郎,长久则是一不做二不休斩草除根。二人选择了长久,对金莲来说这是一条寻欢路,也是一条不归路。

当夜,金莲将备好的砒霜放入了药汤中,喂大郎喝下。又将挣扎中的大郎,用被子蒙盖直至气绝。

六、水落石出

案情回顾到这里,一切都显而易见了。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是作案的主要元凶,案件背后策划者是王婆,案件的间接元凶是西门庆。

王婆为西门庆谋划,一来是熟悉大郎家的具体情况,二来主要是贪图西门庆的钱财。西门庆是贪恋潘金莲的美色,倚仗权势故意伤人。而金莲则是欲望作祟,其初衷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谋杀丈夫武大郎是情可忍法不可忍。

这是根据案情经过的详细脉络,最清晰直观的推断。

七、社会因素

从水浒社会因素分析,当时的朝廷奸臣当道,底下官商勾结腐败不堪,恃强凌弱底层人们丧失平等正义。武大郎是当时生活在底层人们的一个弱势缩影,这也是水浒中英雄们之所以选择梁山,除暴安良的原因所在。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当时腐败的社会因素也是作为弱势群体的武大郎,被害的一大原因。

作者意图

我想这也是作者,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此次事件的真实用意。他想让我们透过这个事件去更清楚的看到,当时那个丧失公平正义,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所处的恶劣环境。

分析关于连环的解释

案件分析中,之所以说是连环案件,相必大家都清楚。后来武二郎归来,从郓哥口中听的真实情况,又找到了西门庆花银子买通的验尸人何九,人证物证具已落实。

后找来街坊邻居作证,手刃了作案元凶潘金莲与幕后图财害命的指使者王婆,并在鸳鸯楼杀了西门庆,为兄长报了冤仇。

再后来……这里就不多言了。

大家好,我是云中。欢迎各位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

《水浒传》中谁才是害死武大的凶手。追根求源,说书的嘴,写书的笔,要你咋死你咋死。由此而看,真正的凶手,非施老先生莫属。

潘金莲之风流韵事无疑是《水浒传》书中少有的看点。因水浒之书写而使她遗羞千古。至今不断提及,吵的纷纷扬,是常常不断邀荅话题。

从书中去看,武大之死,可衍生出许多真正凶手。西门庆,王婆,潘金莲,甚王郓歌都可能成为武大最后死亡的直接凶手。如果细思细论,甚至武大都可能和潘金莲这桩极其不般配婚姻,成了自己真正的掘墓人,以及封建社会从一而终的礼教制度。

而这一切皆不出施老先生的神思运化。无论谁是真凶,武大郎是必死无疑。武大郎不死,书中精彩的章回片段如何精彩展开,武松果敢勇猛,杀勇斗狠,光明磊落,重情重义的大丈夫气概如彰显分明,栩栩如生,迎目逼真。

以此而看,水浒书中的几个女人: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贾氏,包括玉兰等人之死,无不都成了彰显英雄们的笔墨牺性品,更别说一个三寸钉枯树皮,区区一个武大的真正凶手了吧!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

谁是害死武大郎的凶手?是郓哥,王婆,西门庆,潘金莲和武大郎本人。但是,害死武大郎的真正凶手是王婆。

王婆(网络图片)

先是郓哥找西门庆卖东西赚两个钱,结果受了王婆的鸟气,于是撺掇武大郎,意图泄私愤。武大郎知道后特别生气,竟然忘了兄弟武松的交代,一怒之下,自己去捉奸,结果被西门庆一脚踢倒,卧床不起。武大郎试图以武松恐吓潘金莲,却没想到潘金莲将此事又告诉了王婆和西门庆,而这两人都惧怕武松,王婆贪心不死,又怕自己本命难保,于是出主意,一不做二不休,与潘金莲和西门庆合谋用砒霜鸩杀了武大郎。

王婆对西门庆道:“如今这捣子病得重,趁他狼狈,好下手。大官人家里取些砒霜,却交大娘子自去赎一贴心疼的药来,却把这砒霜下在里面,把这矮子结果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他待怎的?”

潘金莲(网络图片)

如果郓哥不是受了西门庆和王婆的气,他能撺掇武大郎,泄私愤吗?如果不是武大郎不冷静莽撞地去捉奸,武大郎能受重伤卧床不起吗?如果武大郎对潘金莲不提自己的弟弟武松,潘金莲怎么会害怕,而且还把这事对王婆西门庆说呢?如果王婆不贪财如命,西门庆不担惊受怕,王婆怎么能出这个心狠手毒的坏主意呢?正因为王婆贪财,西门庆和潘金莲惧怕,因此,王婆出了坏主意,下砒霜毒死武大郎!用王婆对西门庆的话讲:“这是剪草除根,萌芽不发。大官人往家里去快取此物来,我自教娘子下手。事了时,却要重重谢我。”

真正的凶手是谁?谁是凶手?这已经昭然若揭了!

王婆是真正的凶手!其次是潘金莲和西门庆,但是郓哥和武大郎也有干系。这都是私事恶事不会做事自私当头所造成的恶果。

西门庆(网络图片)

所以我们说,害死武大郎的凶手,表面看是西门庆和潘金莲,两人联手用砒霜使武大郎毙命,但真正的幕后主使凶手是贪财的王婆。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

《水浒传》不少人看到了绿林好汉们“路见不平一声吼!”的义薄云天,但是这背后还有一个腐朽黑暗的北宋朝廷,一个让人压抑到集体沉默失声的社会。

最初在王婆的撮合下,西门庆和潘金莲搞到了一起,没过多久这事左邻右舍都知道了,就只有武大郎还被蒙在鼓里,后来只有郓哥把真相告诉了武大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集体失声的现象呢?无非是为了看笑话,要么就是不想惹麻烦,毕竟在阳谷县这个地方,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得罪西门庆。

武大郎去捉奸,被西门庆一脚踹伤了,从这之后,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兴致也坏了,就怕以后武松回来找麻烦,王婆就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先把武大郎弄死了,一把火烧个干净,武松回来死无对证,然后潘金莲给武大郎守丧,丧期满了就能改嫁了,以后嫁给西门庆逍遥快活。

潘金莲也很果断,当天晚上就和王婆合谋毒死了武大郎,如果就这样看来,那么武大郎是死在了潘金莲,王婆和西门庆的手上,但是武大郎的死反映出的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武大郎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死了,第二天邻居们都来悼念武大郎,他们其实都知道武大郎的死背后另有隐情,但是所有的人都选择保持沉默。

最初王婆出主意杀武大郎,是那么随意,她就不怕事情败落吗?事实上,她知道武大郎莫名其妙的死了,大家一定会怀疑,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出来为武大郎说句话,当坏人知道好人在面对恶行时会保持沉默,行恶也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所以王婆,潘金莲毒杀武大郎时才能那么的果断。

王婆其实还是担心一个人,那就团头何九叔,何九叔是入殓师,也负责验尸,他经验丰富,武大郎被毒杀一事肯定会被何九叔识破,所以这个时候西门庆就该出场了,何九叔才来就被西门庆拉到了一个小酒馆里,塞给他十两银子,意图非常明显了,何九叔也不敢得罪西门庆把钱收下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如果武大郎没有武松这个兄弟,那么几乎可以断定,武大郎要死不瞑目了,何九叔发现武大郎被毒杀,明白此事不简单,也知道武松回来一定回来问自己,他不敢得罪西门庆,但是他也怕武松,所以当场装病被人抬回家去,何九叔的沉默了是因为怕西门庆暗算自己,但是在后来他又不得不说出真相,他更怕武松会要了自己的命。

从武大郎的遭遇,左邻右舍,何九叔的反应来看,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是非常可怜,可悲的。在武大郎遇害时,他们是沉默的观众,武大郎也是死在他们面对权贵时的集体沉默中,但是有一天,这些人成了被残害的对象时,恐怕他们的结局也会和武大郎一样,死在围观者的沉默之中,死在腐朽黑暗的社会中。

到底谁才是害死武大的真正凶手?

真正 害死武大郎的人不是西门庆,也不是潘金莲,更不是王婆!我这样说大家一定很奇怪我的回答,看过“水浒传”和“金瓶梅”的都知道潘金莲是怎么样嫁给武大郎的吧!

潘金莲原来是张大户家的丫鬟,因为长得漂亮而一直被张大户垂涎于美色,但因为潘金莲的奋起反抗而始终不能得手。后来,张大户为了羞辱报复和从心理上折磨潘金莲,就把它贱卖给号称“三寸丁谷树皮”的丑角武大郎。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后,虽然嫌弃武大郎又锉又丑,如果没有偶遇西门庆,那后半生也可能就随武大郎终老了。但问题是如果武大郎不娶潘金莲为妻,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发生。这一切恶果都缘于张大户,其实,张大户才是害死武大郎的真正凶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