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在车头前面,下雨开车为什么不会进水?

只要是设计合理的发动机进气口都不必担心下雨造成发动机进水,原因如下:

1、轿车、SUV发动机舱位于车头,进气口也在发动机舱内,平时都被发动机盖保护着,雨水根本进不去,即使有时候涉水通行水浪打在车头上也只有极少水能透过发动机盖的缝隙进入发动机舱,但这一丁点儿水进入发动机舱后基本上没什么力量,很难溅在进气口。

2、有些车进气口位于驾驶舱,比如很多面包车发动机位于驾驶舱内前排座椅下面,而发动机进气口也位于座椅下方,这地方想要有水更难。

3、即使真的有少量水进入进气口了也难进入发动机,因为进气口与发动机之间还有一定长度的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岐管,这些水在进入气缸之前基本上都损耗在这些部位了。

4、再严重点确实有些水滴经过层层阻碍进入进气岐管了,由于进气气流速度很快,这些水基本上也会被雾化吸入气缸,气缸的高温也会瞬间将其蒸发,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降低气缸温度,兴许还能提升进气量。

5、曾经途锐出现过下雨天发动机进水的情况,那是进气口设计不合理,车头流下的雨水不偏不倚刚好流入进气口,这是千年难得一遇的奇葩现象。

建议平时了解一下爱车发动机进气口位置以及高度,在涉水通行时心里更有谱。荣光的进气口在副驾驶座椅下面,有一次涉水通行,水特别深,我就打开副驾驶座椅,拉出进气管,看着水位高度不让淹没进气管道,就这样硬是从积水中开了过去,驾驶室都进水了但是进气系统一滴水都没有。

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在车头前面,下雨开车为什么不会进水?

汽车进气系统不仅有进气口·雨天行车不用担心进水

趣味问题:

  • 汽车进气口朝向车头前方,雨天行驶为什么不会进水?

很多新手司机都对这套系统感兴趣,其实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想一想不打伞冒雨行走或奔跑的时候,通过鼻子会不会吸入大量的水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否则雨天就不能出门了。

燃油汽车装备的内燃机的运行基础是燃烧,燃烧的基础是可燃物的氧化还原反应;运行步骤包括活塞在气缸中的往复循环,燃烧室的空间会被压缩到非常小,如果进入的水量超过燃烧室的实际容积,活塞无法达到上止点完成压缩和排气,曲轴就会被迫停转,所以内燃机也要设计出防止进水的进气系统。

进气系统结构
  1. 进气口
  2. 进气管
  3. 空滤盒
  4. 节气门
  5. 进气歧管

空气需要通过这五个位置才能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在复杂的进气管路中防止正常的雨水再简单不过了。

首先进气口总是要朝向前方,因为行驶中的所谓风阻实际为汽车不断推开环绕在地表的空气;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压缩,那么进气口超前就能挤入一定量的空气,配合内燃机运行的负压吸力则可以提升进气效率。但是在雨天也确实会进水,所以才会把进气口布局在进气格栅的后部,上部会通过引擎盖遮挡,这样的进水量就会非常非常少了。

重点:进气管路的设计是「蜿蜒曲轴」的,理论上想要提高进气效率用一根直管连接在节气门就好;而之所以要设计成弯管,初衷则有防止雨水和高湿度空气进入燃烧室的考量(之一)。

那么本就很少的进水量在足够长且蜿蜒的管道中流动,最多也就是“湿壁”的标准了;假设进水量过于大的话,水流达到空气滤清器的盒子里,首先会被纸质滤芯吸附掉大部分,剩余的少量水会通过空滤盒的底部通过进气压力排出,当然这种设计不属于漏气的标准,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驾驶。

综上所述,内燃机的进气系统会充分考虑到防水的问题,正常的雨天驾驶即使是倾盆暴雨也不用担心;而且中网的格栅设计角度本也会有相当程度的导流效果,雨水随着高压气流会分散到引擎舱的各个位置,最多的是与散热水箱直接接触。而高温的水箱会直接把这些雨水蒸发掉,所以大可不用担心发动机会进水。

驾驶即使极少量的水透过空滤进入到进气歧管的位置,在高温的歧管中也会被蒸发;最终仍然有水进入燃烧室,只要没有超过燃烧室的容积则同样不同担心,在压缩冲程中会因数百摄氏度的高温被蒸发掉,随即会通过排气系统排出车外。要知道燃油燃烧后的主要成分是水,每消耗一升汽油可以转化出270克以上的水哦!

常见问题

1:发动机真正的进水只有两种可能性,首先是进气管路的设计存在缺陷,这种会有这种愚蠢设计的车毕竟很少,似乎只有工匠品质的德系汽车出现过一些。

其次则是刻意的涉水驾驶,行驶中的车辆会挤压水在车头形成浪花,此时会有很多水进入进气管;轻微程度是渗透空滤造成进气不畅,动力会感觉到明显或快速的下降,此时不能熄火但是要减慢车速。而如果涉水的水位高度超过进气口,此时就是水流而不是水花了;进入的水量超过燃烧室容积就会熄火,熄火后要怎么处理呢?

涉水熄火万万不能尝试重新启动发动机,燃油汽车的启动系统比较特殊;由于内燃机不能自行完成启动,所以必须通过电动机带动内燃机运转。步骤为控制启动开关为启动系统通电,电瓶以最大放电倍率电机供电;电机的离合器推动小齿轮别住内燃机的圈齿,之后瞬间以最大扭矩和马力带动飞轮和曲轴运转,曲轴连接的活塞则要开始压缩。

然而熄火后是因为气缸内有难以压缩的水,那么重新启动当然还是无法压缩而被迫熄火;电机输出的马力就成为了不能移动的活塞,与通过连杆连接的曲轴的「相互作用力」。一旦作用力大于连杆的材料抗拉强度则会断裂,发动机就算报废了。

(涉水熄火没有重新启动则可以通过车损险维修,反之即使有涉水险也只能自己维修发动机)

2:部分车主懂得进气口不容易进水,于是在洗车时会打开引擎盖直接冲洗发动机舱;这种清洗的方式仍旧不会造成发动机进水,但是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比如ECU行车电脑在发动机舱里,这块电脑板是没有什么严格防水保护的,所以涉水熄火时有些情况是发动机没进水,可是ECU短路烧坏后也无法让内燃机正常运行。而且ECU往往是只换不修,成本低则数千高则数万。所以发动机舱是不可以用高压水直接冲洗的,重点是也没有什么必要去清理机舱。

「大灯进水」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不论有多大的雨水,或者是内外温差,严格密封的大灯总成都是不应该进水的。然而确实有些大灯存在进水或起雾的问题,原因排除制造工艺过差以外,最大的可能性还是涉水或者用高压水冲洗机舱。

因为大灯在运行中会产生相当高的温度,灯组必须留有通气孔(排气恒压空·高温会造成空气膨胀);这些孔都会用防水海绵填充,而且都在设计大灯的背部。那么用高压水冲洗的过程中,超量的水就会透过海绵进入大灯内部了,所以想要大灯也不怕雨天,包括发动机舱内部的保险盒和线束都不用担心,防止涉水飞溅和高压喷水即可。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在车头前面,下雨开车为什么不会进水?

记得18年的三一五晚会,曝光了某众旗下车型空气滤芯进水的情况,由此看来,发动机的进气口是有可能会进水的,并且不仅在下雨天遇到别的情况,例如积水路段、甚至是洗车也都有可能会进水。液体是不可被压缩的,一旦有液体随着发动机进气口被吸入到气缸内部,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还是那句老话,汽车从诞生到现在,这些小缺陷就算当初没有设想到,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也早已被改进了。现在的汽车在设计之初,肯定就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还采用了很多方式、方法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要这辆车汽车设计合理,就不用担心下雨天开车,雨水会从发动机进气口进入造成发动机进水的情况。那么车辆在设计时,采用了哪些防范方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虽然发动机的进气口位于车头的最前面,但却不是“裸露”在外的,别忘了它的上面还有发动机盖,光是这第一层的保护措施,就已经杜绝了绝大部分意外发生的可能。雨水是自上而下的,做好竖直方向的防护,便已经成功一大半了。就算在行驶时有极少的一些水分能够从引擎盖的缝隙进入到发动机舱,但想要进入发动机进气口还是要费很大力气的。毕竟除了竖直方向的防护,更多还有水平方向设计的防护措施。

在水平方向上,首先在发动机进气口前方,设计的都有排水槽(笔者认为这个排水槽在洗车时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即便有少量的水分,能够侥幸逃脱这前两道“关口”,但从发动机进气口到发动机气缸,中间不仅有进气管道,还有空气滤芯、节气门、进气歧管等部件。

空气滤芯不仅仅能够过滤空气,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少量的雨水即使能够进入发动机的进气口,也会被空气滤芯给阻隔掉。如果还不放心的话,汽车在进气管道上安装的还有排水阀,即便少量的雨水能够不顾艰难险阻通过“重重跋涉”,最后也会通过排水阀给排放掉。

除了竖直和水平方向的防护,还有从车型设计上做的“防护”。例如有些越野车型会把进气口抬高;面包车则将发动机的进气口设计在了座椅下方。总的来说,下雨天开车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是有可能进水的,不过车辆在设计之初肯定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因此只要这辆车汽车设计合理,就不用担心下雨天开车,雨水会从发动机进气口进入造成发动机进水的情况。

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在车头前面,下雨开车为什么不会进水?

首先我们要看进气口的设计,只有设计有问题的进气口才会进水到发动机内部导致熄火或抖动,设计好的很少有水进入到发动机内部的,就算细微的水进入是不会有影响的。进气口在车头下雨天为什么不进水,我们来看看。下图的进气口已被改装到车顶了。这样涉水通过性能加强了。

首先进气口设计在引擎盖盖下来的时候的下面位置,进气口基本上设计在车头最高处了。而进气扣第一道关卡就是弯弯曲曲的进气管道,然后就是空气滤芯,好的空气滤芯才是最合适的滤芯,不仅过滤灰尘好,并且也能阻挡飘来的雨水,还有吸收雨水,雨水从一个空气滤芯座下方排出。

不管下多大的雨,进气口也进不了多少水的。就像人的鼻子雨中跑步,鼻子能进很多水么?不能!

下面是我冲洗发动机舱的时候,启动发动机冲的,也对着进气口附近冲,我们看看冲洗后,空气格位置有多少水会被吸入。下图就是用高压水枪冲洗,发动机启动着。

我对着进气口大约冲了20多秒,然后开会去看看空气格会进多少水,回去打开空气格的管道如下图,第一道进气口已被拆下。可以看到是有部分水进入的,空气滤芯前面只是有点湿而已。而且那点水最多吸附在空气格上面了。

我们看看空气滤芯的位置,如下图就是空气滤芯的位置了,空气滤芯前面的盖子就是第一道进气管道也是进气口,可以看到空气格就在那里阻挡灰尘及杂物以及水等。所以下雨那点水是进不到发动机内部的,细微的水进入到发动机马上就被蒸发掉了。

看了空气滤芯,我们在看看空气滤芯的下面,把空气滤芯拆出来后,可以看到下面就有一个小小的排水口,图中左下角就是了,水被吸进来就会从这里排出去。可以看到空气格过滤后的地方是比较干净的,这个白色的空气格不是原厂的,如果是原厂的过滤性能会更好。

再加上前面有进气格栅,又阻拦一些雨水,所以能被吸入的雨水并比你多,特别是雨水重力下降,不会像高压水枪对着喷。下图就是透过进气格栅拍的进气口,上方有个白色的位置就是进气口了,雨水要经过进气格栅再间隔30厘米的距离飞入进气口是很难的。所以下雨天雨水很难被吸入到的。

但是下雨天为什么有些车会进水了,一是设计问题,二是下大暴雨城市内涝,涉水行驶过深,一般水漫车牌就不建议继续行驶了,特别是小轿车,漫到车牌就有可能水进入到车内,如果对面的车卷起波浪,波浪的水就有可能漫过车头,水就有可能灌入发动机的进气口,大量的水灌入后,空气格排水口排不完,水吸入发动机导致熄火,此时此刻不要再二次启动,不要再二次启动,否则可能大修发动机。

如果只是第一次熄火,最多拖车拆火花塞或进气歧管处理即可。所以下大雨天内涝,不知道道路情况的,不玩轻易涉水行驶,SUV的车型基本上无所谓。因为SUV的车头高,车头高进气口相对也会高。

上图就是SUV进气口,1米多高了,所以SUV要想发动机进水,起码要涉水80厘米多才有可能发动机进水。有些越野车会把进气口加高加长,改到后视镜处的上方。

上图的进气口改的比车还高。这样越野过水路的时候就不用担心发动机会进水导致熄火了。

其实奔驰的发动机有几款进气口设计的是比较容易被水冲进去的,对面一个浪打来发动机就容易进水了,看下图的奔驰机舱发动机进气口就知道了,这设计很容易灌水进去的,已经修过好几辆奔驰发动机进水了。

总之不清楚路况,也不知道水有多深的情况下,最好是谨慎驾驶,特别是开轿车的车友们。小心驶得万年船!

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在车头前面,下雨开车为什么不会进水?

发动机进气口设置在发动机仓中,发动机进水说容易也很容易,说不容易还真的有点难。

发动机在发动机仓中,上面覆盖有机仓盖板,一般下雨时,雨水都不会进入到发动机仓,更不用说进入到发动机的进气口了。因为,不管多大的雨,基本上都是从上向下的。汽车上设计的各种沟槽,不会让雨水进入发动机仓。

再说,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有空气滤清、节气阀、管道、气门等部件,空气经过这些部件才能进行燃烧室。涡轮增压的发动机,还要多经过一个环节。空气首先进行空气滤清器,大的水珠就阻拦下来。接下来,因为进气管道一般要经过排气管上方,因此进入气缸的空气还要经过高温的排气管的加热。微小的水珠经过高温,也可能变成了水蒸汽了。

但是,下雨天,在路面积水过深路段,此时冒险涉水,如果水面高于进气口,发动机进水就是必然的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口在车头前面,下雨开车为什么不会进水?

谢邀!你打开前盖看下进气口位置及管道设置就明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