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谁的功劳大?谁的权力又更大?

从对历史的贡献来讲,功劳排序应该是这样: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从权力大小来说,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原因如下。

从功劳上讲

这里不说对清朝的贡献,没有意义,只说对历史的贡献,这三人都是晚清中兴名臣,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但实际上曾国藩只是洋务运动的前期参与和倡导者,时间相对于其他二人来说,要短不少,而且就实际成果来说,曾国藩也还真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来说的成果。

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江南制造总局,还有李鸿章主持参与创办的中国第一座炼钢厂、第一个近代军校、第一个近代煤矿,还有北洋海军等等,对于中国的工业近代化、促进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军事近代化等国家各个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学堂,西安机器局,还有很多民用企业,不一一而述,此外,左宗棠在洋务经营中提倡官倡商办的方式发展很多军事以及非军事洋务经营,目的是为了达到反侵略保权利的目的,对于保护民族工业有重要作用。

经济民生方面,还兴修水利,在西北治理泾河,在京畿附近治理永定河,后又治理淮河、滁河,在国计民生的其他方面亦有贡献。

所以,总的来说,李鸿章虽然于洋务运动有大贡献,但相对于左宗棠来说,李鸿章后期掌握清朝内政外交以及军事大权,在对外战略上犯了很多错误,而且在国计民生方面不如左宗棠。

左宗棠做的事情不仅在洋务上有重大贡献,而且在国计民生方面也有重大贡献,在对外战略上,属于强硬派,当时的列强都怕他,收复新疆的举动,为中国保住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所以,左宗棠功劳最大。

从权力上来说

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裁撤了湘军,以至于官职虽大,但是实权并没有那么大,相对来说,李鸿章坚持不裁撤淮军,后面还发展了北洋海军,最后掌控了清朝军政大权,成为内外政策的重要制定者,掌权近半个世纪,可以说权力是三人中最高的。

而左宗棠,对权力的欲望较低,又不善于构建自己的关系网,在为官期间,一心站在国家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以个人或利益集团角度处事,所以在三人中权力最低。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谁的功劳大?谁的权力又更大?

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李鸿章、左宗棠两位大人走上仕道,一步登天,与曾国藩老夫子有很大的关系。

能人有两种,一种是善于琢磨人的能人,一种是善于琢磨事的能人。曾国藩老夫子就是那种善于琢磨人的能人。

曾公当时深感国难当头,华夏文明有覆灭的危险,因此曾公是站在国家的高度丶站在华夏传承的高度,去琢磨人,去为国谋才,而非站在个人私欲的角度,去网罗门徒。

李鸿章丶左宗棠两位大人,一开始就不怎么喜欢曾老夫子。以曾老夫子的老辣,岂能不知两位的态度,但是他为的是国,而非为自己培植私人势力,因此依然大力举荐这些贤能人士。

曾老夫子有识人之能,他做事有眼光,也有魄力,但是曾老夫子确实在做事的能力上,不怎么样。虽然他主导剿灭了太平天国,率先办西洋学堂、搞现代工业…,但是他办事的成效并不好,有时显得很笨拙。曾老夫子曾戏言“人家办事是事半功倍,他则是事倍功半。”,曾老夫子豁达,也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个人认为,国家最需要的是人才,曾老夫子在乱世中,为国谋才,功劳很大。经他举荐的官员有不少,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晚清的顶梁柱。

说到权力,还是李鸿章大人的权力最大,他把持国政长达几十年。

在李大人的把持下,清朝大幅向现代国家迈进,工业化进程大幅提速。虽然也经历了一系列内忧外患,但总体上国家的核心地区还是稳定的,而且在快速发展,逐步的缩小了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为后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左宗棠大人,才华出众,能力卓越,性烈如火,他一生战功卓著。假若没有左公,执意抬棺西征,新疆不会归属我国。弄不好,甘肃丶宁夏、青海丶西藏也会起连锁反应,也会丢失,这个不是说笑,处于当时那个情况,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左公对国家的贡献极其巨大,没有国土何来国家。没有辽阔的国土,没有很大战略纵深,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级强。假如俄罗斯没有那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美国对俄罗斯也就看不上眼了。因此左公的作为,的确为华夏后世的强大,保住了根基。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曾国藩、左宗棠丶李鸿章三位先贤,都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俗话一句“饮水思源”,作为今人,我们应该铭记先贤们的恩德。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谁的功劳大?谁的权力又更大?

这问题得清朝皇家来回答,主子最知奴才嘛!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谁的功劳大?谁的权力又更大?

权利都大,可能左宗棠稍微逊色点。这三位得势时间不同,左宗棠为稳定新疆有功。剩下二位只能说是清朝爪牙,是汉奸走狗。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谁的功劳大?谁的权力又更大?

试回答本题: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得以崛起的大地主利益集团的代表人物。

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这三个人都各自施展了其手段,为最终消灭太平天国出了大力,也因此得到了清庭贵冑的无限荣宠。

如果一定要排个名次的话,那就得按照其不同时期的表现,综合起来看了——如果按照资历来排,当然是曾、左居前,而李鸿章居后了。而且曾又有袭破天京,击溃了太平军国中枢的“大功劳”,其本人又素有“贤名”,且在“ 洋务运动”时,也有首倡之功。所以即使是左、李二人,也不得不让其居功之首。

可假如按照历史的价值和贡献来看,我认为左宗棠当居首位(虽然他的地位没有曾国藩高),但是单就左宗棠力排众议,收复了新疆,为中华民族保住了这块神圣领土的功绩来看,左宗棠居功至伟。况且左宗棠也是倡导与支持洋务运动的大匠之一。所以左宗棠以功劳看,当居于前列。

李鸿章其人既有纵横之才,更有挥霍天下之智,说他有宰相之能,决非虚言。况且李鸿章并不保守,也很重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作为洋务运动的最主要支持者、倡导者、力行者,李鸿章的确功不可没。

只是很可惜,李鸿章太惯于玩弄权术,而且凡事无论对错,皆唯慈禧太后老佛爷的马首是瞻。而这就导致李鸿章即使看到了大清的弊政,但是出于自身利益之考虑,却不敢、不愿、更不肯,去坚持原则,去坚决主张变革。也因此才会使清朝,同时也使他自己在洋务运动的表面光辉之下,面临重重危机。最终在甲午一役后,洋务运动终于破产!李鸿章也只得以光环退去的凄凉晚景终其一生(尽管甲午之后,清庭仍不得不任用李鸿章,但是给他的角色,更多的却是“收拾烂摊子”)。

综上:我个人以为,如果综合来比较功绩的话,应该是左宗棠第一,李鸿章第二,曾国藩第三。如果比较地位和资历的话,那就是曾国藩为首,左、李为次了。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谁的功劳大?谁的权力又更大?

功劳左宗棠最大,曾国藩次之,李鸿章最末。权力曾更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